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消化工艺控制条件优化 被引量:45
1
作者 吕凡 何品晶 +1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为了探索处理餐厨垃圾的高效生物技术 (目标减量率 80 %~ 90 % ) ,采用高温好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小试规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反应在高温条件下 (5 5~ 6 5℃ )可以达到最大减量率 ,满足高温运行的最佳参数范围 :pH =6 .0~ 6 .8,... 为了探索处理餐厨垃圾的高效生物技术 (目标减量率 80 %~ 90 % ) ,采用高温好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小试规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反应在高温条件下 (5 5~ 6 5℃ )可以达到最大减量率 ,满足高温运行的最佳参数范围 :pH =6 .0~ 6 .8,含水率 =4 5 %~ 5 5 % ,水淬碳氮比 (w(COD) /w(org .N)为 19∶1~ 2 2∶1;运行控制措施为风量和物料投加比 ,泔脚与厨余的投加混合比范围为 2∶1~ 10∶1(干基质量比 ) ;工艺最大处理负荷为 0 .10kg·kg-1·d-1(每日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好氧生物消化工艺 条件优化 餐厨垃圾 厨余 泔脚 水淬液 生活垃圾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2
作者 孙照勇 何金庭 +4 位作者 苟敏 金立锋 罗文锋 汤岳琴 李锋 《中国沼气》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探究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烟碱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及生物炭辅助下的解抑增效潜力和机制;以烤后废弃烟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烟碱含量及生物炭添加对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和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低含量烟碱(≤2 g·L^(-1))... 为探究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烟碱含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及生物炭辅助下的解抑增效潜力和机制;以烤后废弃烟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烟碱含量及生物炭添加对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和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低含量烟碱(≤2 g·L^(-1))对烟叶厌氧消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但烟碱含量达到3 g·L^(-1)时甲烷产量较未添加烟碱的实验组下降了18.4%。不同烟碱含量(0~3 g·L^(-1))添加生物炭对甲烷产量的提升率分别达到了126%~195%。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缩短了甲烷生产延滞时间且显著提高了甲烷生成速率。结合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烟叶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产甲烷古菌活性低是造成甲烷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浓度烟碱加剧了产甲烷菌抑制。结果证明:生物炭添加导致产甲烷菌群落由氢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向氢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共存转变,是提高烟叶厌氧消化效率的主要原因;烟碱是烟草废弃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抑制因子,其抑制临界浓度为2~3 g·L^(-1),生物炭添加通过改变产甲烷群落代谢途径促进了厌氧消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高温消化 甲烷 烟碱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预热式自动升温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处理剩余活性污泥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峥嵘 黄少斌 +1 位作者 蒋然 张永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98-1803,共6页
用自行设计的单级预热式自动升温高温好氧消化工艺系统处理浓缩池中的剩余活性污泥,采用间歇式操作方式,研究了进泥浓度、搅拌速率、曝气量、固体停留时间对污泥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污泥稳定化和无害化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消化后污... 用自行设计的单级预热式自动升温高温好氧消化工艺系统处理浓缩池中的剩余活性污泥,采用间歇式操作方式,研究了进泥浓度、搅拌速率、曝气量、固体停留时间对污泥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污泥稳定化和无害化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消化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和pH值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泥含固率为4.3%~6.4%、进泥挥发性有机物(VSS)质量浓度为33.4~44.1 g/L、搅拌速率为100~110 r/min、曝气量为0.10~0.12 m3/h、固体停留时间为10天时,污泥稳定化效果最好,反应器内温度可维持在54.5~56.8℃,对VSS的去除率平均达到53.2%,脱氢酶活性(DHA)下降74%,此时,病原菌的灭活率达到100%,出泥达到了美国环保局规定的A级生物固体(污泥)的标准;在此工艺条件下发现消化后的污泥脱水性能变差,而pH值升高,这是由于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溶胞现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稳定化 污泥无害化 自热高温好消化工艺 间歇式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高温好氧消化微生物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树根 朱南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92-1394,1425,共4页
分析了污泥高温好氧消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与酶学特征,并阐述了消化体系中主要物质的迁移转化途径及规律,指出微生物的特性及代谢过程与污泥高温好氧消化过程有机物的降解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 污泥高温好消化 生物种群 细菌多样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厌氧消化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建坤 郭占斌 +5 位作者 冯晶 孟海波 叶炳南 李佩琪 徐晗 于佳动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7期40-44,共5页
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利用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甲烷等清洁生物能源,同时能够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一种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废弃物处置方式。目前厌氧发酵沼气工程中湿法厌氧消化工艺占主要地位。但湿法厌氧消化工艺普遍存在产气效率低、稳定... 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利用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甲烷等清洁生物能源,同时能够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一种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废弃物处置方式。目前厌氧发酵沼气工程中湿法厌氧消化工艺占主要地位。但湿法厌氧消化工艺普遍存在产气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阻碍了我国沼气行业发展。国内外学者们通过改变操作参数、优化反应器结构、投加添加剂等手段,湿法厌氧消化强化技术已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在添加剂种类与用量选择、操作参数的优化等强化技术方面,还缺少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文章综合梳理了近年来湿法厌氧消化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湿法厌氧消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 强化技术 工艺参数 外源添加剂 生物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废糟中温和高温干式厌氧消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腾 王世朋 +2 位作者 孙照勇 王松涛 沈才洪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5-303,325,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酿酒废糟干式厌氧消化系统表现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以酿酒废糟为原料,运行中温(37℃)和高温(52℃)干式厌氧消化反应器,研究产沼气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温和高温条件下酿酒废糟沼气回收率分... 为了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酿酒废糟干式厌氧消化系统表现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以酿酒废糟为原料,运行中温(37℃)和高温(52℃)干式厌氧消化反应器,研究产沼气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温和高温条件下酿酒废糟沼气回收率分别达到了理论产沼气体积的41.32%和42.97%。中温系统中残留挥发性有机酸可以在31 d消耗完毕,而高温系统存在挥发性有机酸积累的风险,44 d才能将残留挥发性有机酸完全消耗。通过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现,在细菌属水平上,高温系统中Defluviitoga和Clostridium优势显著,中温系统中Petrimonas优势显著。中温和高温系统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甲烷群落均由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向氢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culleus)转变,但产甲烷菌种类和丰度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废糟 干式厌消化 高温 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SMP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品晶 赵有亮 +2 位作者 郝丽萍 吕凡 邵立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21,共7页
为考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特性,采用高温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葡萄糖模拟废水,运用尺寸排除色谱(SEC)分离厌氧消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结合溶解性有机碳(DOC)、UV254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不... 为考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特性,采用高温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葡萄糖模拟废水,运用尺寸排除色谱(SEC)分离厌氧消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结合溶解性有机碳(DOC)、UV254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不同分离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SMP在出水DOM(356mg/L,以DOC计)中占90.8%,其在高分子量(MW)(10k^100kDa)、中等MW(1k^10kDa)和低MW(<1kDa)内的含量分别为46.8%、45.4%和7.8%.高MW内的SMP比中等、低MW内的SMP有更高的芳香度.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SMP的荧光物质以高的酪氨酸类物质含量,低的富里酸和腐殖酸类物质含量为主要特征.低MW区域的SMP主要包括酪氨酸类物质,而富里酸和腐殖酸类物质主要集中于中等MW区域,色氨酸类和微生物副产物类物质在各MW区域内均有分布.高、中等MW区域(不含630Da<MW<4kDa部分)内的荧光物质组成并无显著差异,但色氨酸和微生物副产物类物质的结构形态则产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高温消化 尺寸排除色谱 三维荧光光谱 UV254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强化牛粪高浓度厌氧发酵协同抗生素抗性基因削减
8
作者 习彦花 王馨芝 +4 位作者 李旭 魏帅强 孙立博 吕亚天 程辉彩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3期22-28,共7页
为提高畜禽粪便厌氧发酵(anaerobic digestion, AD)效率并促进其在高有机负荷条件下稳定运行,探究厌氧发酵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消长机制。通过序批式试验研究了中温35℃和高温55℃对牛粪高浓度(1... 为提高畜禽粪便厌氧发酵(anaerobic digestion, AD)效率并促进其在高有机负荷条件下稳定运行,探究厌氧发酵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消长机制。通过序批式试验研究了中温35℃和高温55℃对牛粪高浓度(12%TS)厌氧发酵产气性能、功能微生物群落及ARGs消长的影响,挖掘不同因子与ARGs的相互关系;实验证明:牛粪高固浓度发酵系统在高温55℃条件下具有更好的产气性能,甲烷产量提高17.27%。中温发酵过程VFAs的组分主要为乙酸和丙酸,二者约占VFAs的55.58%,其中丙酸积累量高,转化慢,系统出现短暂酸化状态。而高温发酵体系的稳定性及抗酸能力更强,高温改变了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属,增加了Acetivibrio、Petrimonas、Methanothermobacter等微生物的丰度从而增加产气量,维持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的动态平衡。相比中温(35℃),高温(55℃)发酵更能促进ARGs(尤其是aph(6)-Id、aph(3″)-Ib和sul1)相对丰度的削减。提高温度可显著提高厌氧发酵体系的产气性能,增加稳定性;微生物群落变化是ARGs消长的主要驱动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畜禽养殖粪污厌氧发酵的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牛粪 高浓度厌消化 生物群落 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分离循环对高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品晶 李磊 +2 位作者 郝丽萍 吕凡 邵立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5-252,共8页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气体循环(包括气体直接循环和脱除气体中的氢气后循环)对以葡萄糖和乙酸钠配制的模拟废水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代谢速率、出水性质及微生物相的影响,并采用尺寸排除色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溶解性微...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气体循环(包括气体直接循环和脱除气体中的氢气后循环)对以葡萄糖和乙酸钠配制的模拟废水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代谢速率、出水性质及微生物相的影响,并采用尺寸排除色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分子量分布和荧光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气体循环使得出水中残余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由238.2mg/L(未脱氢)和129.6mg/L(脱氢)分别减少至8.5mg/L和8.2mg/L,并最终降低了SMP产量,45d时分别降至气体循环前的36.8%和59.2%.脱氢气体循环促进了乙酸化和乙酸氧化,导致了微生态环境和甲烷化基质浓度的差异,促进了高分子量SMP向低分子量SMP的转化,污泥中的微生物形态亦发生了较大变化.可见气体循环改善了基质与微生物的混合状况,改善了出水水质,而脱氢气体循环加速了乙酸的代谢,有望更快速地解除易降解有机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酸抑制,提高厌氧消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循环 氢分压 高温消化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速度对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养猪废水VSS减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英赞 孙冬冬 +1 位作者 施云芬 刘景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79-9181,9273,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VSS的去除效果以及稳定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批式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对养猪废水VSS进行降解,在6种养猪废液沉淀物浓度中,确定最佳进泥VSS浓度,通过对VSS、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指标的测定,考察... [目的]考察不同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VSS的去除效果以及稳定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批式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对养猪废水VSS进行降解,在6种养猪废液沉淀物浓度中,确定最佳进泥VSS浓度,通过对VSS、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指标的测定,考察4组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污泥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及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在相同搅拌速度下,养猪废液污泥浓度超过35.00 g/L时,反应器自动升温速率为1.5℃/d,均超过平均升温速率,养猪废液VSS的去除率均超过40%。在4组搅拌速度中,VSS的去除率随搅拌速率的上升而增加,搅拌速度在210~220 r/min时,VSS的去除率最大,达51.23%。[结论]养猪废液污泥稳定化的工艺参数是:搅拌速度在180~190 r/min,曝气量在30~32 L/h,进泥VSS浓度为35.00 g/L左右,由此,VSS的去除率为49.92%,平均升温速率1.8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高温好消化工艺 养猪废水 搅拌速度 VSS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菌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K. Syutsubo Y. Nagaya +2 位作者 S. Sakai A. Miya 张敏 《中国沼气》 2009年第5期18-20,共3页
前期研究表明梭菌属的新株JC3(Clostridiumsp.Strain JC3)是嗜热产甲烷污泥中的主要纤维素降解菌。本项目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定量研究了菌株JC3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在含三个小室(室1,室2,室3)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9.5 L)中进行... 前期研究表明梭菌属的新株JC3(Clostridiumsp.Strain JC3)是嗜热产甲烷污泥中的主要纤维素降解菌。本项目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定量研究了菌株JC3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在含三个小室(室1,室2,室3)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9.5 L)中进行纤维素降解实验,试验温度设为55℃。当负荷为2.5 kg COD.m-3d-1,HRT为2天时,80%以上的COD进料都转化为甲烷。采用专门针对菌株JC3的特异性荧光针来研究折流式反应器中污泥样品。结果表明JC3细胞对DAPI染色细胞的比例从低于0.5%(最低检测极限)增加到9.4%(室1),13.1%(室2)和21.6%(室3)。这表明由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确定的菌株JC3细胞数与滞留污泥的纤维素降解产甲烷活性密切相关。设计了一个针对菌株JC3纤维素酶基因(纤维二糖水解酶A cbh A)的特异探针,并应用到处理固体废弃物如咖啡渣、废纸、垃圾和纤维素等消化污泥中,采用定量PCR技术发现菌株JC3细胞数与高温消化器中污泥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菌株JC3对厌氧水解纤维素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梭菌 生物群落结构 定量种群分析 高温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温期蟹池水草的养护与管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雷阳 鲍明明 +2 位作者 李旭光 黄鸿兵 孔瑜 《科学养鱼》 2020年第8期36-38,共3页
江阴市水产养殖主要以河蟹、青虾等特色水产品为主,其中河蟹养殖面积又占了较大的比例。夏季是河蟹生长的关键季节,而水草是河蟹安全度夏的保障,直接决定河蟹养殖的规格与产量,因此加强蟹池水草管理对于河蟹养殖生产至关重要。水草在河... 江阴市水产养殖主要以河蟹、青虾等特色水产品为主,其中河蟹养殖面积又占了较大的比例。夏季是河蟹生长的关键季节,而水草是河蟹安全度夏的保障,直接决定河蟹养殖的规格与产量,因此加强蟹池水草管理对于河蟹养殖生产至关重要。水草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夏季高温期具有多种功能作用。首先,水草的生态功能,水草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吸收水体营养盐、净化水质、抑制其他藻类暴发;其次,水草的空间功能,水草能够为河蟹提供栖息场所、隐蔽物,增大水体空间,促进河蟹顺利蜕壳、降低蜕壳残死率,同时水草也为其他螺类、附着藻类等间接饵料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最后,水草的饵料功能,水草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等元素,为河蟹提供丰富的植物性饵料,促进杂食性河蟹的消化吸收,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投入成本。因此,水草的养护与管理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特别是高温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栖息场所 植物性饵料 夏季高温 消化吸收 水体溶 饵料生物 安全度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13
作者 刘双 苗玉涛 +5 位作者 韦伟 刘燕 范志刚 刘建辉 窦炳军 王红 《北方牧业》 2016年第9期26-26,共1页
(接上期)(4)不同粪污厌氧消化工艺的比较目前国内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中应用最多的厌氧反应器主要有CSTR、UASB和USR,其工艺参数和适用条件见表(1)。养殖场应综合考虑清粪方式、生产管理、粪污处理要求等因素,确定适当的粪污处理技术。
关键词 粪污处理 畜禽规模养殖 消化工艺 反应器 污染防治技术 UASB 畜禽养殖 干法脱硫 湿法脱硫 生物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