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流量经鼻氧疗影响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袁越阳 周理 +2 位作者 胡兴硕 黄皓轩 何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0-656,共7页
目的基于通气实验,分析高流量经鼻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流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ARDS)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探讨HFNC对ARDS患者的通气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分别设计基于Matlab的HFNC... 目的基于通气实验,分析高流量经鼻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流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ARDS)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探讨HFNC对ARDS患者的通气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分别设计基于Matlab的HFNC通气系统模型和基于主动模拟肺ASL5000的物理实验平台,模拟不同肺顺应的ARDS患者呼吸运动,进行HFNC通气实验,并将两者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基于Matlab模型的仿真实验和基于物理平台的物理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增大HFNC的通气流量,将减小患者的呼吸气流流量、潮气量,提高患者肺内压、功能残气量等。在实验中,HFNC所提供的气流有时低于患者呼吸道内的吸气气流,从而需要得到一定的吸气补偿气流来满足患者吸气需求。结论充分的吸气补偿气流来填补HFNC所提供气流不足是通气安全的保障措施之一。明确HFNC下ARDS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将有助于采取通气措施,提高通气疗效,降低通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经鼻氧疗 通气实验 呼吸窘迫综合征 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的应用
2
作者 杨青 王睿泽 +1 位作者 姚思雨 刘秋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或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资料,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或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资料,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撤机患者65例,高流量组38例,正压组27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流量组患者撤机后24 h的PaO_(2)及氧合指数较正压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8和2.19,P<0.05和P=0.03);高流量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正压组,高流量组患者腹胀及皮损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压组(χ^(2)=6.69和χ^(2)=3.05,P=0.01和P=0.03)。结论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撤离后治疗效果不劣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但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更舒适,腹胀及皮损等并发症少于正压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呼吸衰竭 撤机 经鼻流量导管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供氧流量对上呼吸道中气压分布影响的数值与实体仿真研究
3
作者 贾硕 王亚伟 +3 位作者 陶春静 刘建军 刘加龙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7-1033,共7页
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中供氧流量对上呼吸道气压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1名成人男性CT图像重建上呼吸道三维模型,并与高流量鼻导管模型耦合,建立鼻导管-上呼吸道耦合的数值几何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将该上呼吸道三维模型制作为实体... 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中供氧流量对上呼吸道气压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1名成人男性CT图像重建上呼吸道三维模型,并与高流量鼻导管模型耦合,建立鼻导管-上呼吸道耦合的数值几何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将该上呼吸道三维模型制作为实体模型,结合头模、机械模拟肺和监测系统,构建体外实体仿真实验平台。分别通过流体力学数值计算模拟和实体仿真实验,测量不同供氧流量情况下上呼吸道典型位置处的气流压强。结果数值模拟仿真结果与实体仿真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气道峰值压力和呼气末正压均随供氧流量增加呈二次函数形式升高;气压分布在喉部气道界面相对于鼻腔部截面更为均匀。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经鼻高流量氧疗中优化供氧流量设定及呼气末正压评估位置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呼气末正压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仿真 实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唐龙 杨佳 +3 位作者 钮明杨 张晓文 贾理博 王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23-1828,共6页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与双鼻导管吸氧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氧疗支持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流...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与双鼻导管吸氧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氧疗支持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流量氧疗组和鼻导管吸氧组,各30例。高流量氧疗组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15~40 L/min,温度为34℃,初始吸入氧浓度(FiO_(2))为40%;鼻导管吸氧组给予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4 L/min。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术中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及呼吸频率峰值、术中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观察并记录高流量氧疗组FiO_(2)升高的例次数和平均FiO_(2)。结果:经鼻高流量氧疗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呼吸频率峰值低于鼻导管吸氧组,术中最低SpO_(2)高于鼻导管吸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心率峰值、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量氧疗组FiO_(2)升高16例次,FiO_(2)为(50.67±15.52)%。结论:与鼻导管吸氧相比,经鼻高流量氧疗用于儿童支气管镜检查能够降低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维持患儿更高的SpO_(2)和更稳定的呼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导管吸 电子支气管镜 饱和度 浓度 儿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轻中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安莉 熊晓苗 +3 位作者 李民晟 姜威 刘彦鑫 张智健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32-1338,共7页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与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在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与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在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轻中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92例,NPPV组49例,HFNC组43例。比较两组的28 d气管插管率、90 d病死率及动脉血气改善情况。结果NPPV组28 d插管率显著高于HFNC组(28.57%vs.11.63%,P<0.05),而两组9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73%vs.23.26%,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FNC组28 d插管率显著低于NPPV组(Log-Rank检验:χ^(2)=4.257,P=0.039);两组的9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2.596,P=0.107)。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在校正APACHEⅡ评分和基线PaCO_(2)后,与NPPV组比较,HFNC组28 d插管风险降低69%(HR=0.31,95%CI:0.10~0.93,P=0.037);而90 d死亡风险无显著降低(HR=0.61,95%CI:0.27~1.37,P=0.232)。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_(2)均较基线逐渐下降、pH值同步上升,2 h和48 h的PaCO_(2)、pH值、PaO_(2)分别与基线值比较,变化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AECOPD合并轻中度高碳酸血症患者,HFNC较NPPV能降低气管插管率,同时不增加病死率,对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效果相仿,可以作为适宜的呼吸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经鼻流量湿化 无创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改善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6
作者 叶巧灵 吴金香 +3 位作者 范春霞 陈珊珊 徐欢 陈君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改善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PSS 21.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列将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分为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改善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PSS 21.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列将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分为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FNC;观察组给予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aO_(2)、PaCO_(2)、Sp O_(2)和氧合指数(P/F)]和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CO_(2)明显下降,PaO_(2)、SpO_(2)、P/F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联合俯卧位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改善通气行之有效的方案,可有效缓解胸闷气闭症状,提高氧合指数,改善血气分析,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湿化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改善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单中心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国梁 董卫青 +3 位作者 高路 周姣珍 李梅英 赵喜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生命体征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左心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联合经鼻高流量湿...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生命体征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左心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辅助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参益气滴丸。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及心脏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4.00%(11/2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5.00%(15/2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以及酸碱度(pondus Hydrogenii,pH)等血气指标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等生命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PaO_(2)水平显著升高,而PaCO_(2)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两组患者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者的MAP、HR和RR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DS)水平均明显降低,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病例数和入住ICU病例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和血氧饱和度同时,通过进一步提高其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 经鼻流量湿化 芪参益气滴丸 心功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量经鼻高流量氧疗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蓉 周雪飞 +4 位作者 王龙飞 吴秋悦 张天翔 丁淼 曹云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流量经鼻高流量(HFNC)氧疗辅助用于咪达唑仑复合高剂量阿芬太尼深度镇静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镇静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60例,男88例,女72例,年龄18~64岁,BMI 15~36 kg/m^(2),ASAⅠ或... 目的评价不同流量经鼻高流量(HFNC)氧疗辅助用于咪达唑仑复合高剂量阿芬太尼深度镇静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镇静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60例,男88例,女72例,年龄18~64岁,BMI 15~36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n=38)、HF25组(n=37)、HF45组(n=39)和HF65组(n=37),C组常规给予鼻导管吸氧5 L/min,HF25组、HF45组和HF65组分别给予25、45、65 L/min流量的HFNC。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复合高剂量阿芬太尼(17.5~30.0μg/kg)镇静麻醉诱导,并在达到目标深度镇静水平后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记录术中最低SpO_(2)、术中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呛咳VAS评分和呛咳发生情况、乌拉地尔使用情况、术中痛苦回忆和愿意接受再次检查的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倦怠、头晕和对氧气吸入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HF45组和HF65组术中最低SpO_(2)明显升高、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HF25组比较,HF65组术中最低SpO_(2)明显升高(P<0.05)。与HF65组比较,C组、HF25组和HF45组对氧气吸入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四组呛咳VAS评分和发生率、乌拉地尔使用率和用量、术中痛苦回忆和愿意接受再次检查、恶心、呕吐、倦怠、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45 L/min或65 L/min流量的HFNC氧疗联合咪达唑仑复合高剂量阿芬太尼深度镇静,可明显升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中最低SpO_(2)、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45 L/min流量的HFNC氧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对氧气吸入的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咪达唑仑 阿芬太尼 镇静 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龙 钮明杨 +3 位作者 贾理博 李文斌 杨佳 房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儿童支气管镜检查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8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嘱的时间顺序...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儿童支气管镜检查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8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嘱的时间顺序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组和常规组各43例。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经鼻高流量氧疗组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20~50 L/min,氧浓度为40%;常规组给予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4 L/min。观察两组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经鼻高流量氧疗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常规组(均P<0.05);不同时间点的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术中呼吸频率最高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心率最高值、支气管镜检查用时、因缺氧致检查中断率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有助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安全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 经鼻流量 导管吸 血症 插管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蕊 杨佳怡 李肖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9-1133,共5页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肺康复训练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将300例早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2组均采取常规肺癌围手术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系统肺康...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肺康复训练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将300例早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2组均采取常规肺癌围手术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系统肺康复训练和指导,并于术后第1天实施HFNC,术后第2天至胸腔引流管拔除采用鼻导管中流量吸氧。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6 min步行距离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以及肺不张、延迟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HFNC联合肺康复训练方案可有效改善NSCLC患者的术后心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肺康复 非小细胞肺癌 心肺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预氧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复苏后气管插管中的有效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旭 许莹 刘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与传统的球囊面罩通气预氧合相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预氧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复苏后气管插管中的有效性。方法将接受心肺复苏且行气管插管的158例COPD患者,根据插管预氧合方式分为HFNC组(HFNC预氧合)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与传统的球囊面罩通气预氧合相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预氧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复苏后气管插管中的有效性。方法将接受心肺复苏且行气管插管的158例COPD患者,根据插管预氧合方式分为HFNC组(HFNC预氧合)和对照组(球囊面罩通气预氧合)。比较2组患者插管开始和插管成功即刻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收缩压;插管过程脉搏血氧饱和度、插管安全时限和成功插管时间;插管后循环恢复情况、插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NC组插管安全时限明显延长,呼吸循环恢复率高(均P<0.05)。插管开始时,2组比较IL-6和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成功即刻,HFNC组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HFNC组气管插管过程血氧、血压水平更趋于平稳,死亡率和成功插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COPD患者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前应用HFNC预氧合,有助于维持恒定高脉搏血氧饱和度,改善乏氧状态,通过延长插管安全时限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经鼻流量 炎性细胞因子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经鼻高流量氧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唐琴琴 徐丁 +2 位作者 王凡 岳伟岗 田金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用于早产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Medline、Embase、Web of S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早产儿应用HFNC(HFNC组)和经鼻持... 目的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用于早产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Medline、Embase、Web of S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早产儿应用HFNC(HFNC组)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的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3月31日。主要结局指标:住院病死率和治疗失败需有创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率;次要结局指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气漏、肺部感染和鼻部损伤的发生率,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率。结果 8篇文献1 604例患儿进入本文Meta分析,HFNC组799例,NCPAP组805例。8篇均报告了计算机随机序列产生,7篇采用分配隐藏,8篇文献均无失访、数据完整性好、研究结果无选择性报告,其他偏倚不清楚。两组病死率和气管插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死率行亚组分析,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率行亚组分析显示,体重均数≥1 500 g(OR=1.58,95%CI:1.11~2.26,P=0.01)和胎龄≥28周(OR=1.58,95%CI:1.13~2.22,P=0.008),NCPAP组气管插管率低于HFNC组。BPD、气漏、肺部感染发生率和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NC组鼻部损伤发生率低于NCPAP组(OR=-0.14,95%CI:-0.19^-0.09,P<0.0001)。结论 HFNC应用于早产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证实,其鼻部损伤发生率低于N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失败危险因素及早期预警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安琪 李纾 +2 位作者 吕姗 赵连泽 安友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4-918,共5页
目的分析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HFNC治疗并符合标准的患者资料,探索HFNC失败的心脏及非心脏危险因素并建立早期预警模型。... 目的分析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HFNC治疗并符合标准的患者资料,探索HFNC失败的心脏及非心脏危险因素并建立早期预警模型。结果共纳入患者133例,根据HFNC失败标准分为HFNC失败组(n=40)和成功组(n=93)。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初期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Ⅱ)、发热、高心肌肌钙蛋白I(TNI)及治疗1 h后ROX(SpO_2/FiO_2/RR)<8是HFN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Y=-2.158+1.882×发热+0.283×APACHII-0.326×ROX+2.222×TNI,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结论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应用HFNC,基础高APACHⅡ评分及TNI、发热,提示治疗失败风险较高,应谨慎选择,治疗1 h后ROX仍较低,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非心脏术后 型呼衰 失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国军 韩一骄 +8 位作者 方强 周建英 盛吉芳 李彤 浦其斌 陈爱君 戚志洋 孙丽君 蔡洪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239,共8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以急性I型呼吸功能衰竭为突出表现。合理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此类患者最重要的器官支持手段。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较其他无创呼吸支持手段具有更大优势。COVID-19重型患者氧合水平波动大、病情进展迅速,HFNC...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以急性I型呼吸功能衰竭为突出表现。合理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此类患者最重要的器官支持手段。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较其他无创呼吸支持手段具有更大优势。COVID-19重型患者氧合水平波动大、病情进展迅速,HFNC应用时机宜早,老年患者不宜长期使用。早期使用时需要做好患者教育,提高依从性;使用中注意选择合适型号的鼻塞导管,注意鼻塞导管是否在位并及时评估鼻腔和上呼吸道通畅。存在排痰风险或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的患者建议初始即给予最高水平的支持(37℃的湿化温度、60 L/min的流量),或可先给予低水平的参数并逐步上调;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合目标可维持95%以上以降低频繁的低氧、缺氧风险。治疗过程中采用适当措施减少飞沫和气溶胶传播风险,并采取必要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危重病 经鼻流量 呼吸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拔管后经鼻高流量氧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慧雅 吴雨晨 +5 位作者 岳伟岗 张志刚 杨琳 李娜 苏亚玲 张彩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6-41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网等数据库关于HFNC对AECOPD拔管后患...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网等数据库关于HFNC对AECOPD拔管后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队列研究,试验组采用HFNC,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其中6篇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共869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ICU住院时间、呼吸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结局指标中,HFNC较NPPV有明显优势;但在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血液酸碱度、死亡率以及再插管率结局指标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HFNC在降低AECOPD拔管后患者的呼吸频率、ICU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中优于NPPV。未来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RCT研究来进一步验证HFNC在AECOPD拔管后患者序贯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再插管率 ICU住院时间 死亡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疗效和安全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4
16
作者 喻正浩 张瑞 +2 位作者 黄卉 李俊 耿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9-994,共6页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7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并拔除气管插管的COPD合并严重2型呼吸衰竭患者,按1∶1比例将患者...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7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并拔除气管插管的COPD合并严重2型呼吸衰竭患者,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HHFNC组和NPPV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12、24 h)及治疗结束时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再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HHFNC组治疗24 h时的血液pH值、治疗2 h与12 h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治疗2 h与12 h时的氧合指数(PaO2/FiO2)均高于NPPV组,而治疗12 h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各时间点(2、12、24 h)的呼吸频率及治疗12 h与24 h时的心率均低于N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再次插管率、气管切开率及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HFNC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不耐受发生率、胃肠胀气发生率和误吸发生率均低于NP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对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短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优于NP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型呼吸衰竭 经鼻流量湿化 无创正压通气 结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患儿斜视矫正术中唤醒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素娟 鞠学军 +3 位作者 杨庆松 徐亚杰 姜蕾 王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患儿斜视矫正术中唤醒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7~12岁,ASAⅠ级,BMI 18~25 kg/m^(2),生长发育良好。随机分为三组:HFNC组(H组)、鼻导管组(N组)和喉罩组(L组),每组15...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患儿斜视矫正术中唤醒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7~12岁,ASAⅠ级,BMI 18~25 kg/m^(2),生长发育良好。随机分为三组:HFNC组(H组)、鼻导管组(N组)和喉罩组(L组),每组15例。H组通过经鼻高流量氧疗吸入氧气2 L·kg^(-1)·min^(-1),最高至70 L/min,FiO_(2)50%,温度34℃。N组经鼻导管吸氧1 L·kg^(-1)·min^(-1),最高至6 L/min,FiO_(2)(21+流量×4)%。L组置入相应型号的喉罩后,经麻醉机予以空氧混合气体3 L/min,FiO_(2)60%,维持吸入2%七氟醚。所有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术中使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分别记录入室时、手术开始时、唤醒前、唤醒成功和手术结束时的HR、MAP、SpO_(2)、RR和BIS。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唤醒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记录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心动过速、体动反应、呼吸支持等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开始时H组和L组HR明显慢于N组(P<0.05),SpO_(2)、RR明显高于N组(P<0.05),H组SpO_(2)明显低于L组(P<0.05)。手术开始时H组和L组MAP、RR、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唤醒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长于N组和H组(P<0.05)。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组和L组呼吸支持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无一例发生体动不良反应。结论与使用鼻导管或喉罩的患儿比较,HFNC应用于患儿斜视矫正术中唤醒,能够减少呼吸支持,保障患儿呼吸道安全,患儿的唤醒时间和苏醒时间短,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斜视矫正术 术中唤醒 小儿麻醉 气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患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耿鹤 姚翠翠 +1 位作者 吴立新 陈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7-761,共5页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是一种无创的呼吸支持技术。在国外,HFNC作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系统(CPAP)的替代治疗方法,最早被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患儿中,以改善患儿肺部功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HFNC逐渐被应用于患儿麻醉领域中。HFNC能够...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是一种无创的呼吸支持技术。在国外,HFNC作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系统(CPAP)的替代治疗方法,最早被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患儿中,以改善患儿肺部功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HFNC逐渐被应用于患儿麻醉领域中。HFNC能够增加呼吸暂停时间,用于患儿麻醉围插管期,可以保证患儿的氧合,提高插管成功率。HFNC可以持续高流量供氧,且不占用患儿气道,在气道操作手术中应用时可以为术者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同时缓解麻醉科医师在患儿缺氧时的紧张焦虑。HFNC可以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应用于患儿麻醉围拔管期,能够有效地促进肺复张,预防和治疗拔管后肺部并发症。然而HFNC应用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何更充分有效地应用HFNC仍需大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正压通气 吸入 小儿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0例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梅 张安 +1 位作者 宋玉燕 陈耀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9,共5页
为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疗效,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0年1月24日-2月23日收治的20例接受HFNC治疗的重型NCP患... 为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疗效,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0年1月24日-2月23日收治的20例接受HFNC治疗的重型NC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经HFNC治疗后,7例(35%)患者症状及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用P/F表示)改善,继续HFNC治疗;13例患者(65%)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加重或恶化,改为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或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FNC治疗失败组平均年龄高于HFNC治疗成功组(分别为63.30岁和57.76岁).对HFNC治疗进行失败风险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成功及失败患者的初始呼吸频率、CD4+绝对值、P/F、治疗前ROX指数(rate-oxygenation index)、12 h ROX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成功者基线SaO 2、治疗后2 h ROX指数和治疗后12 h ROX指数显著升高(p<0.05).对单因素分子中p<0.05的因素及基线P/F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基线SaO 2、基线P/F和治疗后2 h、治疗后12 h的ROX指数均不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它们的值越低,HFNC治疗失败的风险就越大.基线P/F<200 mmHg(1 mmHg=0.133 kPa)时,HFNC治疗失败的风险高于P/F≥200 mmHg者.HFNC可用于治疗基线P/F≥200 mmHg的重型NCP患者,而基线P/F<200 mmHg或年龄≥50岁的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效分析 机械通气 ROX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肺癌患者拔管后经鼻高流量氧疗与储氧面罩吸氧有效性的比较 被引量:17
20
作者 秦欢 穆盛田 郑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肺癌患者拔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储氧面罩吸氧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且符合脱机标准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HFNC组(A组,n=32)和储氧面...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肺癌患者拔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储氧面罩吸氧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且符合脱机标准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HFNC组(A组,n=32)和储氧面罩吸氧组(B组,n=30),分别记录2组患者拔管前及拔管后1 h和12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的患者数量、ICU住院时间和ICU死亡率。结果拔管前、拔管后1 h和12 h时2组患者比较,氧合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2 h时A组患者的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需要再插管的患者数量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且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CU肺癌患者拔管后序贯HFNC可获得更高的氧合指数,减少再插管风险,同时保证患者气道湿化水平、舒适度和耐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机械通气 拔管 经鼻流量 面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