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73
篇文章
<
1
2
…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具有高次项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罗跃纲
曾海泉
+1 位作者
李振平
闻邦椿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1年第6期515-518,共4页
对含有5次项非线性恢复力的振动系统在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渐近分析,得到了系统的主共振曲线方程式;并对系统的分岔和混沌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发现此类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倍周期分岔、阵发性分岔、倍周期倒分岔和混沌等复杂...
对含有5次项非线性恢复力的振动系统在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渐近分析,得到了系统的主共振曲线方程式;并对系统的分岔和混沌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发现此类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倍周期分岔、阵发性分岔、倍周期倒分岔和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近分析
倍周期分岔
阵发性分岔
混沌
非线性
动力学
高次项非线性振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花纯利
汪凯
+1 位作者
曹国华
卢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178,共10页
为研究双万向联轴器连接的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机理,综合考虑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质量偏心和碰摩的影响,通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转子系统弯扭...
为研究双万向联轴器连接的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机理,综合考虑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质量偏心和碰摩的影响,通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响应特性,探究了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和外激励载荷对转子系统无碰摩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随系统参数变化的分岔图,研究了旋转频率、角向偏差、偏心率、阻尼比、接触刚度和摩擦因数等参数对系统碰摩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弯扭耦合多跨转子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和现象,为转子系统的状态识别和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向联轴器
转子
系统
弯扭耦合
非线性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车系统振动控制中的非线性能量汇设计与应用
3
作者
王义
李旭龙
+3 位作者
魏莎
王俊
丁虎
陈立群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9,共10页
为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提出一种针对半车系统的新型悬架系统控制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即将多个非线性能量汇分别安装于前车身、后车身和前后车轮.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耦合非线性能量汇的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为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提出一种针对半车系统的新型悬架系统控制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即将多个非线性能量汇分别安装于前车身、后车身和前后车轮.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耦合非线性能量汇的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求解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并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验证了近似解析解的准确性.随后,为说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比较了原半车系统以及仅在车身前、后安装非线性能量汇和应用所提控制方案时系统的幅频响应.进一步,分析了所提控制方案中非线性能量汇质量、非线性弹簧刚度和阻尼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附加非线性能量汇质量的条件下,所提方案通过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实现了车身和车轮的振动控制,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车轮,增大非线性能量汇质量有利于提高减振效率,而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的增大可能存在减振效率的恶化;对于车身,增大非线性能量汇质量或减小阻尼同样有利于提高减振效果,而非线性刚度的增大可能存在减振效率的恶化.所提方案为车辆悬架设计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同时也为非线性能量汇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车
系统
非线性
能量汇
车辆悬架
谐波平衡法
振动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非厄米趋肤效应的离散系统非线性振动控制
4
作者
毛佳伟
刘帅
+3 位作者
瞿叶高
王国旭
王宗瑞
高鹏林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3-1717,共15页
非线性动力系统低频宽带振动控制是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难题.本文针对多自由度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通过引入独立可控的单向作用力构建了含趋肤效应的离散非厄米系统,基于摄动法研究了系统的非线性复数域色散关系,揭示了系统传输波非互易...
非线性动力系统低频宽带振动控制是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难题.本文针对多自由度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通过引入独立可控的单向作用力构建了含趋肤效应的离散非厄米系统,基于摄动法研究了系统的非线性复数域色散关系,揭示了系统传输波非互易特性、非线性振动能量束缚模式以及趋肤效应对非线性振动响应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单向作用力引入了对称性破缺的色散关系,使得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存在非互易波传输行为,其振动能量沿特定方向被束缚,系统振动呈现出趋肤效应特征;非厄米系统设计不仅能实现弱/强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的低频宽带振动控制,还可以实现系统周期极限环振动、准周期振动和混沌振动等模式的调控和切换.本文提出的非厄米系统设计方法为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低频宽带振动控制及振动模式调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厄米
系统
趋肤效应
非线性
弹簧振子
系统
低频宽带
振动
振动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侵彻弹引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响应特性
5
作者
郑卓扬
董恒
+3 位作者
武海军
贾桐庆
杨冠侠
黄风雷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1-254,共14页
为准确揭示和描述弹体-引信系统(简称弹引系统)在侵彻典型目标过程中引信内部核心器件的过载环境及动态响应,基于空腔膨胀理论获得侵彻过程的弹靶相互作用,分析应力波在战斗部壳体内的传播效应,引入弹引螺纹连接的载荷传递特性及缓冲材...
为准确揭示和描述弹体-引信系统(简称弹引系统)在侵彻典型目标过程中引信内部核心器件的过载环境及动态响应,基于空腔膨胀理论获得侵彻过程的弹靶相互作用,分析应力波在战斗部壳体内的传播效应,引入弹引螺纹连接的载荷传递特性及缓冲材料的非线性响应模式,构建高速侵彻下弹引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模型,通过理论及实验方法确定模型参数,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分析弹引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弹靶参数对过载信号的影响机理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模型在时-频域特征上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可更准确地描述高速侵彻下弹引系统的过载传递特性及引信内部器件的真实动力学响应,其响应模式主要为刚性过载和高频结构振动的耦合叠加,螺纹连接会进一步放大过载信号,聚氨酯材料在侵彻冲击环境下体现出一定的吸能滤波作用;弹引系统侵彻多层间隔目标相较于单一半无限目标时的过载信号更为复杂剧烈,弹靶参数决定了弹靶相互作用的频率特性,当侵彻多层间隔目标的弹靶作用频率的整数倍与弹引系统固有频率更接近时,加速度过载会出现峰值显著增大、振荡加剧及信号严重粘连等现象;研究成果为快速有效预测不同弹目特性下引信内部关键模块的真实响应和过载特性、评估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引
系统
波动
振动
非线性
动力学模型
时频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双耦合非线性振子的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
6
作者
李生
赵雨皓
+1 位作者
杜敬涛
崔海健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37,共13页
弹性梁系统作为一种基本工程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领域,控制弹性梁系统的振动水平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为揭示双耦合非线性振子(double-coupling nonlinear oscillator,DCNO)在双梁系统振动控制中的潜在应用,建立...
弹性梁系统作为一种基本工程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领域,控制弹性梁系统的振动水平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为揭示双耦合非线性振子(double-coupling nonlinear oscillator,DCNO)在双梁系统振动控制中的潜在应用,建立了含DCNO的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预报分析模型,并采用拉格朗日法预报双梁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在确保数值结果正确的基础上,研究了DCNO的典型工作模式,探讨了DCNO参数对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DCNO的引入能够有效实现双梁系统各子结构的同步振动控制。一方面,当DCNO处于多频线性/非线性振动控制模式时,双梁系统各子梁主共振区处的振动均得到了有效抑制,且多频非线性振动控制模式激发了双梁系统的复杂振动响应,使得弹性梁与DCNO之间出现振动能量时域单向传递现象;另一方面,根据振动控制的需求,DCNO的工作模式及振动控制效果可通过调控其核心控制参数实现,设定合适的DCNO核心控制参数有利于增强DCNO对双梁系统主共振区的振动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梁
系统
非线性
振子
非线性
响应
振动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边缘效应的静电驱动MEMS振子非线性振动定性研究
7
作者
李佰洲
韩建鑫
+1 位作者
黄仪
崔良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定性研究了考虑边缘效应的静电驱动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振子的非线性主共振问题。首先,应用微分求积法的空间离散处理得到了系统的单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其次,应用分岔理论研究了系统的...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定性研究了考虑边缘效应的静电驱动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振子的非线性主共振问题。首先,应用微分求积法的空间离散处理得到了系统的单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其次,应用分岔理论研究了系统的静态分岔特征,推导并定义了无量纲临界立方刚度、一次吸合电压和二次吸合电压;然后,应用多尺度方法得到了系统的频响函数,定义了小幅振动频响软硬特性转换的无量纲临界电压;最后,结合动态吸合条件与软硬转换临界控制方程,讨论了系统的主共振以及阱间跳跃的动态规律。该研究对于定性掌握静电驱动MEMS振子的静动态吸合及主共振响应规律具有理论及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
系统
(MEMS)振子
非线性
振动
分岔
吸合
边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型确认的非线性转子支承系统建模方法
8
作者
杨稀
闫述
+1 位作者
王浩然
赵永刚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为了建立能够准确反映转子支承系统真实结构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型确认辨识转子系统非线性支承刚度参数,并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采用自由状态下的转子模态测试数据对转子模型进行修正与确认,建立准确的转子模...
为了建立能够准确反映转子支承系统真实结构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型确认辨识转子系统非线性支承刚度参数,并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采用自由状态下的转子模态测试数据对转子模型进行修正与确认,建立准确的转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转子支承系统开展低幅值激励的模态测试,辨识其线性支承刚度参数,从而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底层线性模型。对转子支承系统开展不同激励水平下的恒位移振动测试,确定支承非线性刚度的函数形式,并进一步识别支承非线性刚度参数,最终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设计加工了考虑非线性支承因素的转子系统,采用该方法建立的转子支承系统底层线性模型,与实际结构的模态频差在5%以内,模态置信准则(MAC)值在0.89以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模型预测的响应与转动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基本准确地反映真实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支承
系统
非线性
支承
振动
测试
非线性
参数识别
非线性
建模
模态置信准则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体机械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振杰
赵金月
+3 位作者
常学森
刘爱玲
姚权桐
高攀龙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75,共7页
为解决现有转子的线性振动模型难以精确描述转子非线性振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Muszynska非线性密封力模型的转子-密封-轴承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模型。运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了转子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分别分析了在3000,8500,12000,15000...
为解决现有转子的线性振动模型难以精确描述转子非线性振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Muszynska非线性密封力模型的转子-密封-轴承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模型。运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了转子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分别分析了在3000,8500,12000,15000 r/min转速下转子的轴心轨迹图;还求解了转速、转子结构和轴承尺寸等参数下的振动分岔图。基于建立的非线性振动模型,搭建了转子-密封-轴承系统试验台,探究了压强对转子轴心轨迹振动的影响,最终从模拟和试验2个方面探究了转子的振动规律,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在转子转速由3000 r/min增大到12000 r/min的过程中,轴心轨迹图由无量纲半径为0.4的圆形逐渐变为成倍周期图型;当转速超过15000 r/min时,转子的振动变得没有规律,变成混沌图;从转子不同影响参数下的分岔图发现,转子系统的振幅与转速和密封长度成正比,与密封间隙和轴承润滑长度成反比;在设计转子结构时可以通过增加密封间隙或延长轴承润滑长度的方式降低振幅。在转子系统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转子转速,其次是转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zynska
非线性
流体激振力
转子-密封-轴承
系统
振动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车路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韩彦伟
申明亮
+1 位作者
高梦圆
张子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为了解决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复杂非线性振动响应问题,建立三自由度人车路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扭转几何变形非线性特征,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三自由度人车路耦合非线性振动方程,该方程中的正弦和余弦函数项来源于几何非线性扭转...
为了解决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复杂非线性振动响应问题,建立三自由度人车路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扭转几何变形非线性特征,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三自由度人车路耦合非线性振动方程,该方程中的正弦和余弦函数项来源于几何非线性扭转变形。针对自由振动,给出非线性恢复力曲面、势能曲面及固有频率解析表达式。针对强迫振动,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车辆质量、转动惯量、乘客质量、座椅刚度/阻尼、悬架刚度/阻尼、阻尼、质心位置、路面波长及波幅等系统参数对振幅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搭建人车路耦合振动系统的实验平台,通过振动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与数值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三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耦合系统可精确描述人车路耦合系统的响应特性,合理选择系统参数能够有效减小振动响应幅值和提升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振动
人车路耦合
系统
自由
振动
强迫
振动
幅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压电驱动系统迟滞非线性-机械振动复合控制方法
11
作者
张萌
刘玉为
+2 位作者
张松林
刘时成
范鹏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165,共10页
针对压电驱动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及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反馈和输入信号轨迹优化方法的复合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压电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压电驱动器输入电压与力传感器输出电压之间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引入积分...
针对压电驱动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及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反馈和输入信号轨迹优化方法的复合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压电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压电驱动器输入电压与力传感器输出电压之间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引入积分环节,通过零极点的配置实现了系统阻尼比的主动控制,搭建了力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对输入信号激振机理进行了溯源分析,提出了基于最小加速度准则的输入信号轨迹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压电驱动系统复合控制平台,对控制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复合控制方法50 Hz时的压电驱动系统跟踪误差由9.33%下降为1.87%。与开环位移响应相比,系统跟踪精度提高了约4倍。与仅采用力反馈的闭环控制方法相比,系统跟踪精度提高了约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
系统
迟滞
非线性
机械
振动
力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轴承间隙配合对电主轴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影响分析
12
作者
张珂
丁馨怡
+1 位作者
王展
王子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2-177,共6页
在电主轴转子系统中,轴承与轴承座主要通过间隙配合方式连接,在轴承热变形的影响下间隙配合量会产生非均匀性变化。为了探究轴承配合间隙变化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创建考虑间隙配合的电主轴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时域响应和傅...
在电主轴转子系统中,轴承与轴承座主要通过间隙配合方式连接,在轴承热变形的影响下间隙配合量会产生非均匀性变化。为了探究轴承配合间隙变化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创建考虑间隙配合的电主轴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时域响应和傅里叶频谱分析系统的振动特性,结合分叉图和庞加莱映射分析轴承间隙配合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搭建电主轴振动测试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下,转子系统的振动随着轴承配合间隙的增大而增强,系统稳定性随着配合间隙的增大从周期运动过渡到拟周期运动最后进入混沌状态;间隙为5μm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振动误差率约为4.1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转子
系统
间隙配合
非线性
动力学
振动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在非线性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3
作者
张宇
李韶华
任剑莹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8-272,共15页
描述车桥耦合作用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时变系统问题,且很多工况下需考虑非线性特性,使得该问题难以得到解析解,甚至数值解也可能很复杂.针对该问题的求解,提出了一种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将其应用于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数值分析中.该...
描述车桥耦合作用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时变系统问题,且很多工况下需考虑非线性特性,使得该问题难以得到解析解,甚至数值解也可能很复杂.针对该问题的求解,提出了一种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将其应用于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数值分析中.该方法结合了精细积分和指数积分特点,并将时变系数矩阵在每一积分步参数冻结,用于获得系统振动响应的数值解.考虑汽车轮胎与桥面的力和位移耦合关系、桥面沥青铺装层、桥梁材料黏弹性和几何非线性特性,建立了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与近似解析解、辛Runge-Kutta算法以及经典的Newmark-β数值积分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缩尺车桥耦合系统模型,测试了跨中挠度响应,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建模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数值特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不仅可以处理时变、非线性问题,且具有良好的数值计算精度和长时间数值稳定性;由于精细积分的特点,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的计算时间步长可以取的较大,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因此,所提出的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预期可成为求解车桥耦合动力学问题的一种新的高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指数积分法
车桥耦合
振动
参数冻结
非线性
时变
系统
辛Runge-Kutt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
84
14
作者
王建军
李其汉
李润方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51,共15页
围绕圆柱齿轮系统的参数振动和间隙非线性振动问题,较为详细地评述了20年来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情况.文中首先说明了齿轮系统啮合过程非线性振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的力学模型、数学模型、不同类型的分析系统和求解方法;然后分别评述了时...
围绕圆柱齿轮系统的参数振动和间隙非线性振动问题,较为详细地评述了20年来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情况.文中首先说明了齿轮系统啮合过程非线性振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的力学模型、数学模型、不同类型的分析系统和求解方法;然后分别评述了时变轮齿啮合刚度参数振动问题和齿侧间隙非线性振动问题的研究进展.此后讨论了同时包含齿侧间隙和时变啮合刚度时齿轮非线性振动问题方面的研究.最后,建议了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方面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系统
啮合过程
时变啮合刚度
轮齿
参数
振动
齿侧间隙
非线性
振动
求解方法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参数、强迫联合振动
被引量:
17
15
作者
张耀强
陈建军
+1 位作者
唐六丁
林立广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1-875,共5页
建立考虑非线性轴承力、径向游隙、变柔度等非线性因素和不平衡力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并用自适应Runge-Kutta-Felhberg算法对其求解,利用分岔图、Poincaré映射图和频谱图,分析参数、强迫联合激励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
建立考虑非线性轴承力、径向游隙、变柔度等非线性因素和不平衡力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并用自适应Runge-Kutta-Felhberg算法对其求解,利用分岔图、Poincaré映射图和频谱图,分析参数、强迫联合激励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响应、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有多种周期和混沌响应形式,其振动频率不仅有参数振动频率成分和强迫振动频率成分,而且有二者的倍频成分和组合频率成分;随着径向游隙的增大,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增强;不平衡力较小时,系统中参数振动占主导地位,增大不平衡力有利于抑制转子系统的不稳定振动。随不平衡力的增大,强迫振动逐渐增强,大的不平衡力会诱发系统产生混沌振动;转子系统进入混沌的主要途径是倍周期分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转子
系统
参数
振动
强迫
振动
非线性
动力学
分岔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间隙碰撞振动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
被引量:
26
16
作者
卢绪祥
刘正强
+1 位作者
黄树红
李录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8-393,共6页
基于广义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含对称间隙结构的碰撞振动动力学模型,采用四-五阶Runge-Kutta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并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比、激振力幅值和间隙下的分岔图、相图、Poincaré图和功率谱图研究了该模型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结果...
基于广义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含对称间隙结构的碰撞振动动力学模型,采用四-五阶Runge-Kutta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并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比、激振力幅值和间隙下的分岔图、相图、Poincaré图和功率谱图研究了该模型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频率比、激振力幅值和间隙的改变,碰撞振动系统出现了周期、倍周期和混沌运动;频率比和激振力幅值对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影响很大,出现了较宽的混沌带,而间隙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较小间隙的变化范围内,系统的振动特性变化却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碰撞
振动
系统
HERTZ接触理论
非线性
振动
频率比
激振力幅值
混沌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线性油膜力和啮合力作用下齿轮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
16
17
作者
刘占生
崔亚辉
+1 位作者
叶建槐
王永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84-91,共8页
同时考虑非线性齿轮啮合力和非线性油膜力的影响,建立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2种强非线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转速相对较低时,非线性啮合力对系统振动的影响较大;随着转速的升高,...
同时考虑非线性齿轮啮合力和非线性油膜力的影响,建立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2种强非线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转速相对较低时,非线性啮合力对系统振动的影响较大;随着转速的升高,非线性油膜力对振动的影响逐渐增大,并出现"半频涡动"现象,而非线性啮合力的作用相对减小;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半频涡动"引起的频率成分的振幅甚至超过不平衡质量引起的1倍频的振幅。这是考虑非线性油膜力和非线性啮合力作用时得到的新的结论,这些结论是过去采用线性油膜力模型时难以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转子-滑动轴承
系统
非线性
振动
非线性
油膜力
非线性
啮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参数辨识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邓杨
彭志科
+2 位作者
杨扬
张文明
孟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2-996,共5页
利用多项式调频小波变换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瞬时特性进行了提取,结合FREEVIB和FORCEVIB方法中瞬态模态参数的算法,得到了能直观反应系统非线性特性的骨架线和阻尼系数曲线,并且通过拟合辨识出的系统平均化的非线性弹性力/阻尼...
利用多项式调频小波变换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瞬时特性进行了提取,结合FREEVIB和FORCEVIB方法中瞬态模态参数的算法,得到了能直观反应系统非线性特性的骨架线和阻尼系数曲线,并且通过拟合辨识出的系统平均化的非线性弹性力/阻尼力,对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具体参数进行了识别和估计.通过数值仿真验算方法有效,而且具有精度高、抗噪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系统
辨识
多项式调频小波变换
非线性
振动
系统
对称
非线性
非平稳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悬架系统非线性振动的主动控制
被引量:
17
19
作者
王洪礼
石磊
+1 位作者
刘文革
孙景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4-166,221,共4页
首次采用微分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输出一干扰解耦法,对汽车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的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适当的非线性坐标变换,将其简化为线性系统,并对此系统进行最优控制,再通过非线性状态反馈实现对原系统的的主动控制。仿...
首次采用微分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输出一干扰解耦法,对汽车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的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适当的非线性坐标变换,将其简化为线性系统,并对此系统进行最优控制,再通过非线性状态反馈实现对原系统的的主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针对现有元件非线性特性的方法既符合实际情况又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振动
主动控制
汽车悬架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线性振动系统非共振振动自同步特性
被引量:
8
20
作者
李叶
耿志远
+2 位作者
李鹤
魏小鹏
闻邦椿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300,401-402,共6页
从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三个方面研究一类平面单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在非共振工作时的振动同步特性。首先,以反向回转双电机驱动的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其弹性元件的非线性因素,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Hami...
从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三个方面研究一类平面单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在非共振工作时的振动同步特性。首先,以反向回转双电机驱动的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其弹性元件的非线性因素,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Hamilton原理求出系统实现自同步的条件,利用一次近似判别法求出系统稳定同步运行的条件;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采用4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仿真,对理论推导的自同步条件及稳定性条件进行计算;最后,对一单质体振动样机进行实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振动系统可以实现稳定的0相位自同步运动。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仿真结果以及实验结果的相互对比,验证该非线性振动系统同步特性理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非共振
振动
系统
振动
同步
同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具有高次项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罗跃纲
曾海泉
李振平
闻邦椿
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
东北大学
出处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1年第6期515-518,共4页
文摘
对含有5次项非线性恢复力的振动系统在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渐近分析,得到了系统的主共振曲线方程式;并对系统的分岔和混沌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发现此类非线性振动系统具有倍周期分岔、阵发性分岔、倍周期倒分岔和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关键词
渐近分析
倍周期分岔
阵发性分岔
混沌
非线性
动力学
高次项非线性振动系统
Keywords
asymptotic method
perio dical bifurcation
explosive bifur cation
chaos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花纯利
汪凯
曹国华
卢昊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178,共10页
文摘
为研究双万向联轴器连接的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机理,综合考虑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质量偏心和碰摩的影响,通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响应特性,探究了双万向联轴器角向偏差和外激励载荷对转子系统无碰摩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随系统参数变化的分岔图,研究了旋转频率、角向偏差、偏心率、阻尼比、接触刚度和摩擦因数等参数对系统碰摩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弯扭耦合多跨转子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和现象,为转子系统的状态识别和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万向联轴器
转子
系统
弯扭耦合
非线性
振动
Keywords
universal joint
rotor system
bending-torsional coupling
nonlinear vibration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车系统振动控制中的非线性能量汇设计与应用
3
作者
王义
李旭龙
魏莎
王俊
丁虎
陈立群
机构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上海市力学信息学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上海飞行器力学与控制研究院
出处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272211和12072181).
文摘
为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提出一种针对半车系统的新型悬架系统控制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即将多个非线性能量汇分别安装于前车身、后车身和前后车轮.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耦合非线性能量汇的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求解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并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验证了近似解析解的准确性.随后,为说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比较了原半车系统以及仅在车身前、后安装非线性能量汇和应用所提控制方案时系统的幅频响应.进一步,分析了所提控制方案中非线性能量汇质量、非线性弹簧刚度和阻尼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附加非线性能量汇质量的条件下,所提方案通过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实现了车身和车轮的振动控制,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车轮,增大非线性能量汇质量有利于提高减振效率,而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的增大可能存在减振效率的恶化;对于车身,增大非线性能量汇质量或减小阻尼同样有利于提高减振效果,而非线性刚度的增大可能存在减振效率的恶化.所提方案为车辆悬架设计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同时也为非线性能量汇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半车
系统
非线性
能量汇
车辆悬架
谐波平衡法
振动
控制
Keywords
half-vehicle system
nonlinear energy sink
vehicle suspension
harmonic balance method
vibration control
分类号
O324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U4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厄米趋肤效应的离散系统非线性振动控制
4
作者
毛佳伟
刘帅
瞿叶高
王国旭
王宗瑞
高鹏林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3-1717,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41244,11922208,11932011,12121002)
深蓝计划重点项目(SL2021ZD104)资助.
文摘
非线性动力系统低频宽带振动控制是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难题.本文针对多自由度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通过引入独立可控的单向作用力构建了含趋肤效应的离散非厄米系统,基于摄动法研究了系统的非线性复数域色散关系,揭示了系统传输波非互易特性、非线性振动能量束缚模式以及趋肤效应对非线性振动响应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单向作用力引入了对称性破缺的色散关系,使得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存在非互易波传输行为,其振动能量沿特定方向被束缚,系统振动呈现出趋肤效应特征;非厄米系统设计不仅能实现弱/强非线性弹簧振子系统的低频宽带振动控制,还可以实现系统周期极限环振动、准周期振动和混沌振动等模式的调控和切换.本文提出的非厄米系统设计方法为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低频宽带振动控制及振动模式调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非厄米
系统
趋肤效应
非线性
弹簧振子
系统
低频宽带
振动
振动
控制
Keywords
non-Hermitian system
skin effect
nonlinear spring oscillator
low-frequency broadband vibration
vibration control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侵彻弹引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响应特性
5
作者
郑卓扬
董恒
武海军
贾桐庆
杨冠侠
黄风雷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1-25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72039、12202067)。
文摘
为准确揭示和描述弹体-引信系统(简称弹引系统)在侵彻典型目标过程中引信内部核心器件的过载环境及动态响应,基于空腔膨胀理论获得侵彻过程的弹靶相互作用,分析应力波在战斗部壳体内的传播效应,引入弹引螺纹连接的载荷传递特性及缓冲材料的非线性响应模式,构建高速侵彻下弹引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模型,通过理论及实验方法确定模型参数,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研究分析弹引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弹靶参数对过载信号的影响机理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模型在时-频域特征上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可更准确地描述高速侵彻下弹引系统的过载传递特性及引信内部器件的真实动力学响应,其响应模式主要为刚性过载和高频结构振动的耦合叠加,螺纹连接会进一步放大过载信号,聚氨酯材料在侵彻冲击环境下体现出一定的吸能滤波作用;弹引系统侵彻多层间隔目标相较于单一半无限目标时的过载信号更为复杂剧烈,弹靶参数决定了弹靶相互作用的频率特性,当侵彻多层间隔目标的弹靶作用频率的整数倍与弹引系统固有频率更接近时,加速度过载会出现峰值显著增大、振荡加剧及信号严重粘连等现象;研究成果为快速有效预测不同弹目特性下引信内部关键模块的真实响应和过载特性、评估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弹引
系统
波动
振动
非线性
动力学模型
时频域特性
Keywords
projectile-fuze system
wave motion
vibration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time-frequency domai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O385 [理学—流体力学]
TJ43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双耦合非线性振子的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
6
作者
李生
赵雨皓
杜敬涛
崔海健
机构
海装驻武汉地区第三军事代表室
贵州大学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出处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3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401364,U2241261)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技[2024]30号)
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青年引导项目(黔科合基础-[2024]青年168)。
文摘
弹性梁系统作为一种基本工程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领域,控制弹性梁系统的振动水平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为揭示双耦合非线性振子(double-coupling nonlinear oscillator,DCNO)在双梁系统振动控制中的潜在应用,建立了含DCNO的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预报分析模型,并采用拉格朗日法预报双梁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在确保数值结果正确的基础上,研究了DCNO的典型工作模式,探讨了DCNO参数对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DCNO的引入能够有效实现双梁系统各子结构的同步振动控制。一方面,当DCNO处于多频线性/非线性振动控制模式时,双梁系统各子梁主共振区处的振动均得到了有效抑制,且多频非线性振动控制模式激发了双梁系统的复杂振动响应,使得弹性梁与DCNO之间出现振动能量时域单向传递现象;另一方面,根据振动控制的需求,DCNO的工作模式及振动控制效果可通过调控其核心控制参数实现,设定合适的DCNO核心控制参数有利于增强DCNO对双梁系统主共振区的振动控制效果。
关键词
双梁
系统
非线性
振子
非线性
响应
振动
控制
Keywords
double-beam system
nonlinear oscillators
nonlinear response
vibration control
分类号
O327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边缘效应的静电驱动MEMS振子非线性振动定性研究
7
作者
李佰洲
韩建鑫
黄仪
崔良玉
机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高性能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702192)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022ZD030)。
文摘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定性研究了考虑边缘效应的静电驱动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振子的非线性主共振问题。首先,应用微分求积法的空间离散处理得到了系统的单自由度动力学方程;其次,应用分岔理论研究了系统的静态分岔特征,推导并定义了无量纲临界立方刚度、一次吸合电压和二次吸合电压;然后,应用多尺度方法得到了系统的频响函数,定义了小幅振动频响软硬特性转换的无量纲临界电压;最后,结合动态吸合条件与软硬转换临界控制方程,讨论了系统的主共振以及阱间跳跃的动态规律。该研究对于定性掌握静电驱动MEMS振子的静动态吸合及主共振响应规律具有理论及工程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微机电
系统
(MEMS)振子
非线性
振动
分岔
吸合
边缘效应
Keyword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oscillator nonlinear vibration
bifurcation
pull-in
fringing effect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型确认的非线性转子支承系统建模方法
8
作者
杨稀
闫述
王浩然
赵永刚
机构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出处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7,共7页
基金
航空动力基础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建立能够准确反映转子支承系统真实结构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型确认辨识转子系统非线性支承刚度参数,并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采用自由状态下的转子模态测试数据对转子模型进行修正与确认,建立准确的转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转子支承系统开展低幅值激励的模态测试,辨识其线性支承刚度参数,从而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底层线性模型。对转子支承系统开展不同激励水平下的恒位移振动测试,确定支承非线性刚度的函数形式,并进一步识别支承非线性刚度参数,最终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设计加工了考虑非线性支承因素的转子系统,采用该方法建立的转子支承系统底层线性模型,与实际结构的模态频差在5%以内,模态置信准则(MAC)值在0.89以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模型预测的响应与转动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基本准确地反映真实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关键词
转子支承
系统
非线性
支承
振动
测试
非线性
参数识别
非线性
建模
模态置信准则
航空发动机
Keywords
rotor-support system
nonlinear support
vibration test
nonlinea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nonlinear modeling
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
aeroengine
分类号
V23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体机械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振杰
赵金月
常学森
刘爱玲
姚权桐
高攀龙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75,共7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1ME230)。
文摘
为解决现有转子的线性振动模型难以精确描述转子非线性振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Muszynska非线性密封力模型的转子-密封-轴承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模型。运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了转子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分别分析了在3000,8500,12000,15000 r/min转速下转子的轴心轨迹图;还求解了转速、转子结构和轴承尺寸等参数下的振动分岔图。基于建立的非线性振动模型,搭建了转子-密封-轴承系统试验台,探究了压强对转子轴心轨迹振动的影响,最终从模拟和试验2个方面探究了转子的振动规律,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在转子转速由3000 r/min增大到12000 r/min的过程中,轴心轨迹图由无量纲半径为0.4的圆形逐渐变为成倍周期图型;当转速超过15000 r/min时,转子的振动变得没有规律,变成混沌图;从转子不同影响参数下的分岔图发现,转子系统的振幅与转速和密封长度成正比,与密封间隙和轴承润滑长度成反比;在设计转子结构时可以通过增加密封间隙或延长轴承润滑长度的方式降低振幅。在转子系统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转子转速,其次是转子结构。
关键词
Muszynska
非线性
流体激振力
转子-密封-轴承
系统
振动
特性
Keywords
muszynska nonlinear seal fluid excitation force
rotor-seal-bear system mode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H3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车路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韩彦伟
申明亮
高梦圆
张子建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05241)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SKLRS-2022-KE-19)。
文摘
为了解决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复杂非线性振动响应问题,建立三自由度人车路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扭转几何变形非线性特征,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三自由度人车路耦合非线性振动方程,该方程中的正弦和余弦函数项来源于几何非线性扭转变形。针对自由振动,给出非线性恢复力曲面、势能曲面及固有频率解析表达式。针对强迫振动,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车辆质量、转动惯量、乘客质量、座椅刚度/阻尼、悬架刚度/阻尼、阻尼、质心位置、路面波长及波幅等系统参数对振幅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搭建人车路耦合振动系统的实验平台,通过振动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与数值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三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耦合系统可精确描述人车路耦合系统的响应特性,合理选择系统参数能够有效减小振动响应幅值和提升乘坐舒适性。
关键词
非线性
振动
人车路耦合
系统
自由
振动
强迫
振动
幅速响应
Keywords
nonlinear vibration
human-vehicle-road coupled system
free vibration
forced vibration
amplitude velocity response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U461.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电驱动系统迟滞非线性-机械振动复合控制方法
11
作者
张萌
刘玉为
张松林
刘时成
范鹏举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165,共10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3-JC-QN-0408)
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023年)。
文摘
针对压电驱动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及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反馈和输入信号轨迹优化方法的复合控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压电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压电驱动器输入电压与力传感器输出电压之间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引入积分环节,通过零极点的配置实现了系统阻尼比的主动控制,搭建了力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对输入信号激振机理进行了溯源分析,提出了基于最小加速度准则的输入信号轨迹优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压电驱动系统复合控制平台,对控制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复合控制方法50 Hz时的压电驱动系统跟踪误差由9.33%下降为1.87%。与开环位移响应相比,系统跟踪精度提高了约4倍。与仅采用力反馈的闭环控制方法相比,系统跟踪精度提高了约1.6倍。
关键词
压电驱动
系统
迟滞
非线性
机械
振动
力反馈
Keywords
piezo-based scanning systems
hysteretic nonlinearity
mechanical vibration
force feedback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轴承间隙配合对电主轴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影响分析
12
作者
张珂
丁馨怡
王展
王子男
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2-17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51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205117)。
文摘
在电主轴转子系统中,轴承与轴承座主要通过间隙配合方式连接,在轴承热变形的影响下间隙配合量会产生非均匀性变化。为了探究轴承配合间隙变化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创建考虑间隙配合的电主轴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时域响应和傅里叶频谱分析系统的振动特性,结合分叉图和庞加莱映射分析轴承间隙配合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搭建电主轴振动测试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下,转子系统的振动随着轴承配合间隙的增大而增强,系统稳定性随着配合间隙的增大从周期运动过渡到拟周期运动最后进入混沌状态;间隙为5μm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振动误差率约为4.1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关键词
电主轴转子
系统
间隙配合
非线性
动力学
振动
特性
Keywords
motorized spindle rotor system
clearance fit
nonlinear dynamics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在非线性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3
作者
张宇
李韶华
任剑莹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
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工程力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8-272,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A20246,11902206)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A2021210009,A2022210007)
+1 种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础研究基地项目)(A2023210064)
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225676162GH)资助项目。
文摘
描述车桥耦合作用的基本问题是一个时变系统问题,且很多工况下需考虑非线性特性,使得该问题难以得到解析解,甚至数值解也可能很复杂.针对该问题的求解,提出了一种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将其应用于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数值分析中.该方法结合了精细积分和指数积分特点,并将时变系数矩阵在每一积分步参数冻结,用于获得系统振动响应的数值解.考虑汽车轮胎与桥面的力和位移耦合关系、桥面沥青铺装层、桥梁材料黏弹性和几何非线性特性,建立了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与近似解析解、辛Runge-Kutta算法以及经典的Newmark-β数值积分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缩尺车桥耦合系统模型,测试了跨中挠度响应,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建模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数值特性,结果表明:提出的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不仅可以处理时变、非线性问题,且具有良好的数值计算精度和长时间数值稳定性;由于精细积分的特点,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的计算时间步长可以取的较大,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因此,所提出的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预期可成为求解车桥耦合动力学问题的一种新的高效算法.
关键词
精细指数积分法
车桥耦合
振动
参数冻结
非线性
时变
系统
辛Runge-Kutta算法
Keywords
precise exponential integrator
vehicle-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parameter freezing technique
non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
symplectic Runge-Kutta algorithm
分类号
U441.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O241.4 [理学—计算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
84
14
作者
王建军
李其汉
李润方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51,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2014)资助项目
文摘
围绕圆柱齿轮系统的参数振动和间隙非线性振动问题,较为详细地评述了20年来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情况.文中首先说明了齿轮系统啮合过程非线性振动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的力学模型、数学模型、不同类型的分析系统和求解方法;然后分别评述了时变轮齿啮合刚度参数振动问题和齿侧间隙非线性振动问题的研究进展.此后讨论了同时包含齿侧间隙和时变啮合刚度时齿轮非线性振动问题方面的研究.最后,建议了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方面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齿轮
系统
啮合过程
时变啮合刚度
轮齿
参数
振动
齿侧间隙
非线性
振动
求解方法
评述
Keywords
gear driven system, parametric vibration, nonlinear gear vibration with backlash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TH132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参数、强迫联合振动
被引量:
17
15
作者
张耀强
陈建军
唐六丁
林立广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1-875,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JPPT-115-189)
国家863项目(2006AA04Z402)资助~~
文摘
建立考虑非线性轴承力、径向游隙、变柔度等非线性因素和不平衡力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并用自适应Runge-Kutta-Felhberg算法对其求解,利用分岔图、Poincaré映射图和频谱图,分析参数、强迫联合激励的滚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响应、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滚动轴承—转子系统有多种周期和混沌响应形式,其振动频率不仅有参数振动频率成分和强迫振动频率成分,而且有二者的倍频成分和组合频率成分;随着径向游隙的增大,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增强;不平衡力较小时,系统中参数振动占主导地位,增大不平衡力有利于抑制转子系统的不稳定振动。随不平衡力的增大,强迫振动逐渐增强,大的不平衡力会诱发系统产生混沌振动;转子系统进入混沌的主要途径是倍周期分岔。
关键词
轴承—转子
系统
参数
振动
强迫
振动
非线性
动力学
分岔
混沌
Keywords
Bearing-rotor system
Parametric vibration
Forced vibration
Nonlinear dynamics
Bifurcation
Chaos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间隙碰撞振动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
被引量:
26
16
作者
卢绪祥
刘正强
黄树红
李录平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8-393,共6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6JJ20040)
文摘
基于广义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含对称间隙结构的碰撞振动动力学模型,采用四-五阶Runge-Kutta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并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比、激振力幅值和间隙下的分岔图、相图、Poincaré图和功率谱图研究了该模型的非线性振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频率比、激振力幅值和间隙的改变,碰撞振动系统出现了周期、倍周期和混沌运动;频率比和激振力幅值对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影响很大,出现了较宽的混沌带,而间隙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较小间隙的变化范围内,系统的振动特性变化却较显著.
关键词
间隙
碰撞
振动
系统
HERTZ接触理论
非线性
振动
频率比
激振力幅值
混沌运动
Keywords
clearance; vibro-impact system; Hertz contact theory; non-linear vibration; frequency ratio; amplitude of exciting force; chaotic motion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TH133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线性油膜力和啮合力作用下齿轮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
16
17
作者
刘占生
崔亚辉
叶建槐
王永亮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84-9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632040)~~
文摘
同时考虑非线性齿轮啮合力和非线性油膜力的影响,建立齿轮-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2种强非线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转速相对较低时,非线性啮合力对系统振动的影响较大;随着转速的升高,非线性油膜力对振动的影响逐渐增大,并出现"半频涡动"现象,而非线性啮合力的作用相对减小;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半频涡动"引起的频率成分的振幅甚至超过不平衡质量引起的1倍频的振幅。这是考虑非线性油膜力和非线性啮合力作用时得到的新的结论,这些结论是过去采用线性油膜力模型时难以得到的。
关键词
齿轮-转子-滑动轴承
系统
非线性
振动
非线性
油膜力
非线性
啮合力
Keywords
geared rotor-oil journal bearing system
nonlinear vibration
nonlinear oil film force
nonlinear mesh force
分类号
TH132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参数辨识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邓杨
彭志科
杨扬
张文明
孟光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2-996,共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1252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21063
+1 种基金
11311130116
11322215)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多项式调频小波变换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瞬时特性进行了提取,结合FREEVIB和FORCEVIB方法中瞬态模态参数的算法,得到了能直观反应系统非线性特性的骨架线和阻尼系数曲线,并且通过拟合辨识出的系统平均化的非线性弹性力/阻尼力,对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具体参数进行了识别和估计.通过数值仿真验算方法有效,而且具有精度高、抗噪能力强等优点.
关键词
非线性
系统
辨识
多项式调频小波变换
非线性
振动
系统
对称
非线性
非平稳信号
Keywords
nonlinear system identification, polynomial chirplet transform, nonlinear vibration system, symmetric non- linearity, non-stationary signal
分类号
O32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悬架系统非线性振动的主动控制
被引量:
17
19
作者
王洪礼
石磊
刘文革
孙景
机构
天津大学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4-166,22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75014)
文摘
首次采用微分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输出一干扰解耦法,对汽车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的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适当的非线性坐标变换,将其简化为线性系统,并对此系统进行最优控制,再通过非线性状态反馈实现对原系统的的主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针对现有元件非线性特性的方法既符合实际情况又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非线性
振动
主动控制
汽车悬架
系统
Keywords
nonlinear vibration, automotive suspension, output-perturbance active, control
分类号
U463.3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B535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线性振动系统非共振振动自同步特性
被引量:
8
20
作者
李叶
耿志远
李鹤
魏小鹏
闻邦椿
机构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出处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300,401-40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08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30803301)
+1 种基金
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计划(201506003)
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文摘
从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三个方面研究一类平面单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在非共振工作时的振动同步特性。首先,以反向回转双电机驱动的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其弹性元件的非线性因素,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Hamilton原理求出系统实现自同步的条件,利用一次近似判别法求出系统稳定同步运行的条件;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采用4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仿真,对理论推导的自同步条件及稳定性条件进行计算;最后,对一单质体振动样机进行实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振动系统可以实现稳定的0相位自同步运动。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仿真结果以及实验结果的相互对比,验证该非线性振动系统同步特性理论的准确性。
关键词
非线性
非共振
振动
系统
振动
同步
同步稳定性
Keywords
nonlinear
non-resonant
vibration system
vibration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ation stability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具有高次项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与混沌分析
罗跃纲
曾海泉
李振平
闻邦椿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万向联轴器-转子系统弯扭耦合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花纯利
汪凯
曹国华
卢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半车系统振动控制中的非线性能量汇设计与应用
王义
李旭龙
魏莎
王俊
丁虎
陈立群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非厄米趋肤效应的离散系统非线性振动控制
毛佳伟
刘帅
瞿叶高
王国旭
王宗瑞
高鹏林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侵彻弹引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响应特性
郑卓扬
董恒
武海军
贾桐庆
杨冠侠
黄风雷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含双耦合非线性振子的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
李生
赵雨皓
杜敬涛
崔海健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考虑边缘效应的静电驱动MEMS振子非线性振动定性研究
李佰洲
韩建鑫
黄仪
崔良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模型确认的非线性转子支承系统建模方法
杨稀
闫述
王浩然
赵永刚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流体机械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机理研究
张振杰
赵金月
常学森
刘爱玲
姚权桐
高攀龙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人车路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及试验研究
韩彦伟
申明亮
高梦圆
张子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压电驱动系统迟滞非线性-机械振动复合控制方法
张萌
刘玉为
张松林
刘时成
范鹏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轴承间隙配合对电主轴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影响分析
张珂
丁馨怡
王展
王子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参数冻结精细指数积分法在非线性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张宇
李韶华
任剑莹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研究进展
王建军
李其汉
李润方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滚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参数、强迫联合振动
张耀强
陈建军
唐六丁
林立广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含间隙碰撞振动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
卢绪祥
刘正强
黄树红
李录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非线性油膜力和啮合力作用下齿轮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
刘占生
崔亚辉
叶建槐
王永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参数辨识
邓杨
彭志科
杨扬
张文明
孟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汽车悬架系统非线性振动的主动控制
王洪礼
石磊
刘文革
孙景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非线性振动系统非共振振动自同步特性
李叶
耿志远
李鹤
魏小鹏
闻邦椿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