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农村心理健康工作的路径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薇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7期56-58,共3页
现阶段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偏低,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心理健康工作长期缺失,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个因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完备的工作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理论研究基础,能够为服务农村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支... 现阶段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偏低,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心理健康工作长期缺失,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个因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完备的工作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理论研究基础,能够为服务农村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支持。高校可以通过普及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积极融入农村综合服务网络,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做好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加强农村心理健康服务研究;推进积极心理教育等路径服务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心理健康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数智化的内涵、关键挑战和应对之策
2
作者 沈菊 罗江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3-128,共6页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数智化不是单向度的技术堆砌,而是多维系统交互塑造的复杂过程。通过构建“技术-组织-社会”三维分析框架,从动态关联性视角揭示其共生演化规律,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数智化经历了从单点应用到融合创新的螺旋演进过程,...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数智化不是单向度的技术堆砌,而是多维系统交互塑造的复杂过程。通过构建“技术-组织-社会”三维分析框架,从动态关联性视角揭示其共生演化规律,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数智化经历了从单点应用到融合创新的螺旋演进过程,但仍面临以下关键挑战:在技术层面,数智技术与服务融合的深度应用挑战;在高校层面,数智驱动下服务体系的整体重构挑战;在社会层面,外部环境支持与规制的协同治理挑战;在融合层面,技术、高校、社会等三方互动博弈挑战。应通过“深化数智技术创新应用,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变革”“创新高校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整体性重构”“优化政策供给,营造数智化发展新生态”等三个层面协同推进,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数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 数智化转型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关键挑战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茶文化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探索
3
作者 胡寒春 《福建茶叶》 202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需要从文化理念、课程内容、活动形式上进行创新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需要更多考虑从中国文化视角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独特传承载体,茶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形式与大学生心性... 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需要从文化理念、课程内容、活动形式上进行创新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需要更多考虑从中国文化视角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独特传承载体,茶文化的核心精神、表现形式与大学生心性修养有着天然契合。茶文化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可从茶文化内容导入相关课程、茶文化的核心精神融入学校心理辅导、茶文化的体验渗透在心理育人活动等方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 文化育人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4
作者 李萌 《福建茶叶》 2025年第7期118-120,共3页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茶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中华茶文化 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积极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邓旭阳 谢雨锜 周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综合管理和协同育人是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与特质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和生态系统理论,提出整体分层的积极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即微系统的双化机制、中间系统的融渗机制、外系统的场域润养机制和宏系统的贯通机制。... 综合管理和协同育人是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与特质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和生态系统理论,提出整体分层的积极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即微系统的双化机制、中间系统的融渗机制、外系统的场域润养机制和宏系统的贯通机制。在此基础上,高校可通过优化个体自适应系统、推动各系统多维化发展、融合多元化生态表达性艺术心理教育辅导、推动发展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积极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等策略,改善积极生态心理健康教育育人环境和氛围,提升高校心理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积极心理 生态系统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陶进 马建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88,共5页
新时代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呈现出十大新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课程全面推进不断提质,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更完善更智慧,心理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宣传普及活动更多样化和精细化,心理普查功能更全... 新时代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呈现出十大新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课程全面推进不断提质,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更完善更智慧,心理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宣传普及活动更多样化和精细化,心理普查功能更全面更充分发挥,全员化的工作队伍分层分类培养,心理教育的环境生态圈得以优化,家校社一体化支持系统更加协同,心理工作的法治化建设不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新发展 心理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发展历程与主题演进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肖娜 阳剑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6,共9页
以1987—2023年国家层面颁布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政策效力量化模型和LDA主题模型分别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主题识别及强度演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演进历程... 以1987—2023年国家层面颁布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政策效力量化模型和LDA主题模型分别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主题识别及强度演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演进历程分为萌芽扎根期、成长探索期、深化发展期等三个阶段,政策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政策主题涵盖“思想健康与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教学”“青年人才择业心理疏导与服务”“心理咨询服务与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与体系构建”“心理卫生工作保健与服务”等六个方面,各主题强度随着政策演进阶段的发展而趋于平衡,政府愈加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并统筹兼顾其各方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政策演进 主题挖掘 LDA主题模型 政策效力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安全管理思考——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8
作者 高财智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0-410,共1页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要阵地,校园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已难以全面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校园安全挑战,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通过深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解决心...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要阵地,校园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已难以全面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校园安全挑战,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通过深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有效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不仅是提升高校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安全管理 高校安全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学校 构建和谐校园 心理素质 高校校园安全 关键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3
9
作者 田甜 蔡雨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5,共7页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指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情绪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为核心,其教育内容、理念、方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能进一步激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活力与创新力。本文从两者融入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价值逻辑出发,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性,为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出实践路径与价值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 有效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
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身心发展需求的客观诉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人工作面临主体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机制实效性不强... 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身心发展需求的客观诉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人工作面临主体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机制实效性不强以及育人队伍专业化能力薄弱的现实挑战。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多元主体信任机制、大学生关键成长场景嵌入机制、育人队伍专业化发展机制,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人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协同 育人机制 信任机制 嵌入机制 专业化 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教育治理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国际化服务实践探索——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例
11
作者 胡振宁 胡燕菘 陈哲彦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全球教育治理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已成为我国高校的时代命题。为适应高校国际化发展新形势,高校图书馆亟须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本文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例,展示其在全球教育治理背景下国际化... 全球教育治理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已成为我国高校的时代命题。为适应高校国际化发展新形势,高校图书馆亟须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本文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例,展示其在全球教育治理背景下国际化服务的创新实践,包括:发挥情报分析优势,支持学校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相关评估指标,助力学校国际化水平评估;编译行业全球前沿资讯,洞察行业发展;服务外籍师生,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文章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重点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化服务,积极参与国际图书馆联盟/组织的事务,并融入全球知识网络,以期为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育治理 国际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创新 深圳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发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19-4120,共2页
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学业负担、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复杂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当前,... 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学业负担、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复杂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干扰了学生的学业进程,更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基于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显得尤为迫切。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并有利于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提升高校整体育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育人 心理健康教育 学业负担 青年群体 平安和谐校园 高校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实效性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协同促进作用探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雯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131-132,共2页
本文探究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协同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协同机制、开展协同教育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 本文探究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协同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协同机制、开展协同教育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育人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疗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
14
作者 赵旋屹 高瑞霞 +1 位作者 伍凤霞 孟晓娟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210-212,共3页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应用和情感体验上存在不足。森林疗愈,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干预方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介绍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应用和情感体验上存在不足。森林疗愈,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干预方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介绍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创新课程设计理念、融入森林疗愈元素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基于森林疗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疗愈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协同,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名片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鹏 蔡超群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探索实施“138心理化教育模式”,分别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着手,构建校内外多系统协同的学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方面,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合作网络,拓宽心育实施途径和资源渠道,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探索实施“138心理化教育模式”,分别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着手,构建校内外多系统协同的学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方面,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合作网络,拓宽心育实施途径和资源渠道,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建立高心理风险学生预警干预机制,形成“测评-建档-咨询服务-转介”工作流程,打造医教结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新格局。同时通过夯实政府主体责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成果宣传推广等举措,不断提升学生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心理教育 医教结合 家校社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谷雨 张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93,共3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治自觉和天然优势。高校应当抓住在“心理抗疫”中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实践契机,从提升价值理念、打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治自觉和天然优势。高校应当抓住在“心理抗疫”中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实践契机,从提升价值理念、打造人才队伍、明确服务内容、拓宽实现途径等方面着手,创新思路、优化资源,探索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50
17
作者 柯尊平 宁维卫 朱健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5,共7页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前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等方面。新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转变传统的“专业知识”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中去。
关键词 健康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 高校心理 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 面向21世纪 心理障碍 社会化 高校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仙平 陈四光 +1 位作者 郭斯萍 余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6-38,共3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特点、课程模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教学时数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有效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剑斌 邹小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04-105,共2页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活动不规范、专业化程度偏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和加强心理健康...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活动不规范、专业化程度偏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等对策,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苑勇宽 王变英 边永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68-69,共2页
文章从定位的偏差、认识的偏差、对象的偏失、师资力量、保障机制五个方面,论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引起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共同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保障机制 大学生 教育模式 经费投入 职称评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