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cDNA微阵列技术检测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林杰 王曦 罗畅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描绘乳腺癌的基因差异表达谱 ,以寻找乳腺癌新的肿瘤相关候选基因和分子标志。方法 用含 1 4 0 0 0个cDNA克隆的表达微阵列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及乳腺非癌组织的mRNA表达 ,并分析其表达的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织与乳腺... 目的 描绘乳腺癌的基因差异表达谱 ,以寻找乳腺癌新的肿瘤相关候选基因和分子标志。方法 用含 1 4 0 0 0个cDNA克隆的表达微阵列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及乳腺非癌组织的mRNA表达 ,并分析其表达的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织与乳腺非癌组织比较有 80个差异表达基因 ,乳腺癌组织与乳腺癌旁组织比较有 57个差异表达基因 ,乳腺癌旁组织与乳腺非癌组织比较有 2 9个差异表达基因 ,在乳腺癌组织与乳腺非癌组织和乳腺癌旁组织比较中有 1 4个差异表达基因是一致的。结论 用微阵列技术对乳腺癌的肿瘤相关基因和分子标志作初步探索 ,为了解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cdna微阵列技术 检测 乳腺癌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表达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密度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的制备技术
2
作者 陆祖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17-17,共1页
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整个科学领域带动性学科,生物技术将成为人类解决食物、能源、环境等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键技术,生物产业仍以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为“龙头”,农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环境与海洋生物技术为两翼,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整个科学领域带动性学科,生物技术将成为人类解决食物、能源、环境等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键技术,生物产业仍以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化为“龙头”,农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环境与海洋生物技术为两翼,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期栏目刊发此类文章,目的在于:一方面向广大读者介绍未来生物技术领域一些基本常识;另一方面,希望加快中国家禽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高密度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氨基修饰的载玻片制作cDNA微阵列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滨 景奉香 +4 位作者 赵建龙 孙悦 陈继锋 赵新泰 徐元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124,共4页
cDNA微阵列已在基因差异表达、寻找新基因等研究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但有关cDNA微阵列的制作 ,目前多采用多聚赖氨酸修饰的载玻片为探针固定载体 ,固定效果较差 .用氨基硅烷处理的载玻片为载体制作cDNA微阵列 ,然后考察其固定效率、检测... cDNA微阵列已在基因差异表达、寻找新基因等研究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但有关cDNA微阵列的制作 ,目前多采用多聚赖氨酸修饰的载玻片为探针固定载体 ,固定效果较差 .用氨基硅烷处理的载玻片为载体制作cDNA微阵列 ,然后考察其固定效率、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实用性等指标 .结果表明 ,用氨基硅烷处理的载玻片具有比多聚赖氨酸更令人满意的核酸固定效率、检测灵敏度 ,且稳定实用 .因此 ,用氨基硅烷修饰的载玻片为探针固定载体制作cDNA微阵列较为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 生物芯片 修饰 cdna 氨基修饰 载玻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NaHCO_3胁迫下星星草基因表达谱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桂丰 褚延广 +2 位作者 王玉成 杨传平 侯英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7-892,共6页
为研究NaHCO3胁迫下星星草基因的表达,分别将荧光染料Cy5-dCTP和Cy3-dCTP用反转录方法标记在处理和对照星星草cDNA上制成探针,并与载有星星草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杂交。通过对芯片的杂交信号强度分析来研究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结果显示... 为研究NaHCO3胁迫下星星草基因的表达,分别将荧光染料Cy5-dCTP和Cy3-dCTP用反转录方法标记在处理和对照星星草cDNA上制成探针,并与载有星星草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杂交。通过对芯片的杂交信号强度分析来研究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5个基因在NaHCO3胁迫处理前后差异表达,其中17个基因在NaHCO3胁迫下表达下调,8个基因在NaHCO3胁迫下表达上调。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的功能涉及了信号传导与转录调控、细胞防御、细胞代谢等多个方面。从而获得了NaHCO3胁迫下星星草的基因表达谱,定量地阐述了NaHCO3胁迫和非胁迫条件下星星草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 cdna微阵列 NAHCO3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NAG7基因对鼻咽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谭琛 李江 +4 位作者 彭聪 张秋红 唐珂 李小玲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9-106,共8页
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NAG7基因重表达对HNE1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抽提HNE1细胞和pcDNA3 1(+) /NAG7/HNE1细胞总RNA ,分离 polyAmRNA ,将mRNA逆转录为cDNA ,并在逆转录过程中用33P dATP进行标记 ,与含有 16 15 0个基因和表达序列标签... 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NAG7基因重表达对HNE1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抽提HNE1细胞和pcDNA3 1(+) /NAG7/HNE1细胞总RNA ,分离 polyAmRNA ,将mRNA逆转录为cDNA ,并在逆转录过程中用33P dATP进行标记 ,与含有 16 15 0个基因和表达序列标签 (EST)的cDNA表达阵列膜杂交 ,获得基因表达图谱 .ArrayGauge软件分析NAG7基因的重表达所导致的鼻咽癌细胞HNE1基因表达谱改变 ,并用RNA印迹对微阵列杂交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分析表明 ,2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基因或EST 179个 ,其中表达上调的 91个 ,表达下调的 88个 ;已明确基因表达产物的上调基因 2 9个 ,下调基因 37个 .在差异表达基因中 ,涉及基因转录调控、信号转导、细胞生长、细胞代谢和细胞凋亡等基因 .RNA印迹证实生长阻滞特异蛋白 1(gas 1)基因表达上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先前的蛋白质组研究结果亦发现NAG7基因可导致生长阻滞特异蛋白 1表达上调 ,说明gas 1基因在NAG7重表达的HNE1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为深入研究NAG7基因的作用环节和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 NAG7基因 gasl基因 鼻咽癌细胞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NA微阵列芯片技术筛选猪蛔虫性别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邹丰才 吴绍强 +5 位作者 廖申权 林瑞庆 李明伟 宋慧群 黄翠琴 朱兴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采用cDNA微阵列芯片技术,从所构建的猪蛔虫雌、雄成虫cDNA消减文库分别挑取1 044和1 119个克隆,PCR扩增其插入片段,经纯化后点样于预先处理好的基片上(双点杂交),制备成cDNA微阵列芯片。将分别标记荧光素Cy3-dUTP和Cy5-dUTP的雌虫和雄虫... 采用cDNA微阵列芯片技术,从所构建的猪蛔虫雌、雄成虫cDNA消减文库分别挑取1 044和1 119个克隆,PCR扩增其插入片段,经纯化后点样于预先处理好的基片上(双点杂交),制备成cDNA微阵列芯片。将分别标记荧光素Cy3-dUTP和Cy5-dUTP的雌虫和雄虫cDNA探针,与制备好的cDNA芯片杂交(平行进行反标杂交试验)。根据每个点杂交后的Ratio值,筛选出双点杂交和正反标中都同时具有表达差异的基因克隆共1 559个。将表达差异最明显的前831个克隆进行测序,获得720个有效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雄虫特异表达的主要精子蛋白和雌虫特异表达的卵巢信息蛋白的基因序列多数与新杆属线虫存在同源性,有31个可能是新的ESTs。性别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关生物信息的获得为下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蛔虫cdna微阵列芯片 性别特异基因 表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癌变相关基因表达的cDNA微阵列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海龙 周晓军 +3 位作者 陈洁宇 黄文斌 张丽华 李芳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 建立胃癌基因表达谱,筛选胃癌相关基因。方法 用含10 000个已知基因和7 000个ESTs(expressedsequencetags)的cDNA微阵列分析胃癌和癌旁正常胃黏膜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半定量RT -PCR研究差异表达基因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二倍以上... 目的 建立胃癌基因表达谱,筛选胃癌相关基因。方法 用含10 000个已知基因和7 000个ESTs(expressedsequencetags)的cDNA微阵列分析胃癌和癌旁正常胃黏膜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半定量RT -PCR研究差异表达基因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二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基因359个,其中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271个,表达下调88个;二倍以上的差异表达ESTs28个,其中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24个,下调4个。RT-PCR进一步证实碳酸酐酶Ⅱ在胃癌组织中存在表达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在胃癌组织中存在表达上调。结论 发现碳酸酐酶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为进一步寻找和克隆胃癌相关基因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na微阵列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微阵列结合聚类分析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被引量:4
8
作者 袁灿 赵震宇 +3 位作者 刘瑛 吕青兰 王秋鹏 肖献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为揭示心肌内源性保护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主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反应动物模型 ,运用含 4 0 97个大鼠基因点的cDNA芯片...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为揭示心肌内源性保护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主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反应动物模型 ,运用含 4 0 97个大鼠基因点的cDNA芯片检测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处理后不同时间点 (1,3,6 ,12 ,2 4h)的基因表达情况 ,并采用SOM算法将具有相似表达模式的基因进行聚类。结果 :短时间缺血后再灌 1,3,6 ,12 ,2 4h分别有 75 ,779,2 0 5 ,15 5 ,16 6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基因被聚为 12类。结论 :心肌缺血 再灌可以诱导心肌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 ,具有相似表达模式的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似的表达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 聚类分析 大鼠 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 基因表达谱 cd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DNA微阵列研究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谭耀红 赵春华 杨纯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多药耐药 cdna微阵列 肿瘤细胞株 肿瘤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微阵列制作的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宝俊 赵雨杰 +4 位作者 徐惠绵 何群 张玉魁 徐莹莹 马佳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1-595,共5页
为了优化筛检cDNA微阵列中靶基因的最适长度、浓度及点样溶液的种类,设计持家基因betaactin和GAPDHRT PCR3对引物,产物长度在189~1078bp之间,以乙肝病毒DNA片段为阴性对照,扩增纯化后分别溶于3×SSC、50%DMSO及0.5mol/L碳酸盐缓冲... 为了优化筛检cDNA微阵列中靶基因的最适长度、浓度及点样溶液的种类,设计持家基因betaactin和GAPDHRT PCR3对引物,产物长度在189~1078bp之间,以乙肝病毒DNA片段为阴性对照,扩增纯化后分别溶于3×SSC、50%DMSO及0.5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中,调整浓度分别为0.5μg/μL、1.0μg/μL和1.5μg/μL,比较上述不同条件的杂交结果。结果表明,杂交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阴性对照(乙肝病毒)和空白对照(点样溶液)均未见杂交信号;3种长度的同一靶基因杂交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别(betaactinP=0.378;GAPDHP=0.866);3种点样溶液中以50%DMSO杂交信号最好,较强且均匀一致(P=0.0001),其余2种差异不显著(P=0.142);3种浓度靶基因杂交信号差异不显著(P=0.648),浓度高者信号略强。短片段靶基因(200bp左右)可获得与长片段靶基因(1000bp以上)一样较好的杂交信号,点样溶液以50%DMSO效果最好,靶基因浓度为0.5μg/μL时即可得到较好的杂交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 靶基因 点样溶液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转移相关基因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和cDNA微阵列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亮 关新元 +5 位作者 唐发清 赵燕 胡智 罗非君 顾唤华 曹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8-593,共6页
为筛选在鼻咽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 (CGH)和cDNA微阵列方法研究成瘤和转移能力不同的鼻咽癌细胞株 6 10B和 5 8F .CGH结果显示 ,2种细胞株在 5p、7q、8p、9q、11p、12q和 17p的一定区域存在差异性扩增 ,在 2... 为筛选在鼻咽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 (CGH)和cDNA微阵列方法研究成瘤和转移能力不同的鼻咽癌细胞株 6 10B和 5 8F .CGH结果显示 ,2种细胞株在 5p、7q、8p、9q、11p、12q和 17p的一定区域存在差异性扩增 ,在 2q存在差异性缺失 ;cDNA微阵列显示 ,相对于非转移性 6 10B细胞株 ,高转移性 5 8F细胞表现一些基因表达的上调及下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相关基因 比较基因组杂交 cdna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DNA微阵列研究内毒素休克小鼠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开宇 赵震宇 +5 位作者 刘瑛 邹江 刘梅冬 陈广文 尢家騄 肖献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2-406,共5页
利用cDNA微阵列检测了小鼠内毒素休克 2h及 2 0h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发现内毒素休克 2h有12 8个基因表达上调 ,3个基因下调 ;内毒素休克 2 0h有 5 1个基因表达上调 ,2 1个下调 .并用RT PCR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初步分析了基... 利用cDNA微阵列检测了小鼠内毒素休克 2h及 2 0h肺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发现内毒素休克 2h有12 8个基因表达上调 ,3个基因下调 ;内毒素休克 2 0h有 5 1个基因表达上调 ,2 1个下调 .并用RT PCR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初步分析了基因表达谱改变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 内毒素休克 小鼠 肺组织 基因表达谱 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DNA微阵列分离津田芜菁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被引量:17
13
作者 许志茹 李玉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01-1106,共6页
花色素苷是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行使多种生理功能。利用UV-A处理48h后津田芜菁块根变红,以黑暗处理条件下的白色块根为对照,与削减文库特异基因片段制备的cDNA微阵列进行杂交。UV-A处理条件下津田芜菁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为8... 花色素苷是植物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行使多种生理功能。利用UV-A处理48h后津田芜菁块根变红,以黑暗处理条件下的白色块根为对照,与削减文库特异基因片段制备的cDNA微阵列进行杂交。UV-A处理条件下津田芜菁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为81个,表达下调的基因为47个,表达上调的基因中包括与花青素生物合成直接相关的基因片段cytochromeP450,PAL,F3H,ANS,CHS,DFR和GST等。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UV-A处理48h的津田芜菁试材中,PAL、CHS、F3H、DFR和ANS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黑暗条件下白色块根中这些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验证了芯片杂交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素苷 津田芜菁 块根 UV-A cdna微阵列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NA微阵列技术对激活蛋白处理水稻后信号传导及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成波 李学锋 +2 位作者 邱德文 刘峥 杨秀芬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65-1169,共5页
为探讨激活蛋白对植物抗病防虫作用的机理,应用水稻10368条非冗余序列标签(ESTs)所制备的cDNA微阵列及荧光信号Cy3、Cy5杂交体系,对激活蛋白处理水稻后信号传导及防卫反应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验证了相关基... 为探讨激活蛋白对植物抗病防虫作用的机理,应用水稻10368条非冗余序列标签(ESTs)所制备的cDNA微阵列及荧光信号Cy3、Cy5杂交体系,对激活蛋白处理水稻后信号传导及防卫反应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验证了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激活蛋白处理水稻后1~5d内,诱导了NPR1和bZIP等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同时对APX、GST、CHS及PR1α等防卫基因的表达也有促进作用。激活蛋白诱导水稻启动了水杨酸介导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蛋白 水稻 cdna微阵列 信号传导 防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cDNA微阵列杂交技术对垂体瘤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吉 王宣春 +9 位作者 沈烨 李士其 王镛斐 吴劲松 赵曜 徐斌 寿雪飞 张玉林 俞茂华 胡仁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目的应用cDNA微阵列杂交技术筛选垂体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初步讨论了差异表达基因在垂体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cDNA微阵列技术筛选垂体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对于在3种垂体瘤中高差异表达基因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进行初步验证。... 目的应用cDNA微阵列杂交技术筛选垂体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初步讨论了差异表达基因在垂体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cDNA微阵列技术筛选垂体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对于在3种垂体瘤中高差异表达基因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用cDNA微阵列技术筛选垂体瘤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按照基因功能分类,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与信号转导相关和发育、分化相关。PP4R2,GHRHR和clusterin分别在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无激素瘤中明显高表达,并经RTPCR,实时定量PCR等证实。结论PP4R2,GHRHR,clusterin可能分别在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无激素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杂交 垂体腺瘤 蛋白磷酸酶4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丛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cDNA微阵列制备及其在世代差异基因表达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晓君 茅云翔 +3 位作者 王孟强 孔凡娜 隋正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00-1305,共6页
为了高通量研究不同世代条斑紫菜的基因表达情况,选择了467个包含诸多功能基因的条斑紫菜基因克隆,经PCR扩增纯化后,点样于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基片上制备了条斑紫菜功能基因cDNA微阵列。采用Cy3-dCTP和Cy5-dCTP荧光分别标记条斑紫菜配... 为了高通量研究不同世代条斑紫菜的基因表达情况,选择了467个包含诸多功能基因的条斑紫菜基因克隆,经PCR扩增纯化后,点样于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基片上制备了条斑紫菜功能基因cDNA微阵列。采用Cy3-dCTP和Cy5-dCTP荧光分别标记条斑紫菜配子体和孢子体cRNA,与阵列进行杂交后,获得了信号清晰、重复性良好的扫描图像。经对标准化处理后的467个基因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配子体中表达量上调的基因有55个,其中有21个基因与已知功能基因或推测功能基因相匹配;在孢子体中表达量上调的基因有86个,其中与已知功能或假定功能基因相匹配的基因有24个。实验证明,优化的cDNA微阵列制备技术用于条斑紫菜基因表达分析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的实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cdna微阵列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DNA微阵列分析水稻防卫反应及信号传导相关基因 被引量:4
17
作者 裴雁曦 李德葆 +1 位作者 骆红梅 董海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9-401,共3页
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了水稻受白叶枯菌侵染后一对近等基因系(中早14R、9S)的防卫信号传导途径.在mRNA水平,对检测到的相关基因(如病程相关蛋白、信号传导、转录因子等)间相互作用及信号传导途径的分析结果表明:白叶枯菌侵染下,乙烯(... 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分析了水稻受白叶枯菌侵染后一对近等基因系(中早14R、9S)的防卫信号传导途径.在mRNA水平,对检测到的相关基因(如病程相关蛋白、信号传导、转录因子等)间相互作用及信号传导途径的分析结果表明:白叶枯菌侵染下,乙烯(ET)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在防卫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核基因接受信号后改变了一些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应答病原物的侵入.实验结果还提示,水稻的一些基因通过表达丰度的改变对乙烯信号途径产生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技术 水稻 防卫反应 信号传导 基因 乙烯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白叶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阵列和微阵列在鼻咽癌发生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开泰 何志巍 +2 位作者 谢鹭 任彩萍 张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关键词 鼻咽癌 cdna阵列 发生机制 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微阵列检测萌发期水稻重要代谢基因表达模式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亮先 董海涛 李德葆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9-303,共5页
使用含 2 2 0 0条水稻表达序列标签的 c DNA微阵列检测了萌发期水稻胚芽、胚轴 (含糊粉层和盾片 )、胚根的基因表达模式 ,得到 10 32个有效的基因表达数据。其中 ,在胚芽、胚根、胚轴中特异表达的基因数分别为 5 5、10 6和 36个。以胚... 使用含 2 2 0 0条水稻表达序列标签的 c DNA微阵列检测了萌发期水稻胚芽、胚轴 (含糊粉层和盾片 )、胚根的基因表达模式 ,得到 10 32个有效的基因表达数据。其中 ,在胚芽、胚根、胚轴中特异表达的基因数分别为 5 5、10 6和 36个。以胚轴为参比 ,70个基因在胚芽、胚根中均表达上调 ,包括延伸因子 1和多个核糖体蛋白基因 ,这些基因与顶端生长点的细胞分化和生长有关。胚轴特异表达的基因有 36个 ,大部分参与胚乳贮藏物质的代谢 ,如聚泛蛋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 萌发期 基因表达模式 水稻 物质代谢 胚芽 胚轴 胚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NA微阵列芯片筛选胃癌转移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海龙 周晓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512,共8页
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建立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基因表达谱 ,识别和克隆胃癌转移相关基因。用含 1 0 0 0 0个已知基因和 70 0 0个EST的cDNA微阵列分析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谱的变化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RT PCR... 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建立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基因表达谱 ,识别和克隆胃癌转移相关基因。用含 1 0 0 0 0个已知基因和 70 0 0个EST的cDNA微阵列分析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谱的变化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RT PCR和反向Northern点杂交验证cDNA微阵列结果。发现 2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基因 6 0 1个 ,其中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上调 5 2 7个 ,表达下调 74个 ;2倍以上的差异EST 71个 ,其中淋巴转移灶中表达上调 6 2个 ,表达下调 9个。在胃癌原发灶中 ,与细胞免疫、发育、信号转导功能相关基因存在高表达 ;而在淋巴结转移灶中 ,与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细胞运动和粘附功能相关基因存在高表达。RT PCR和反向Northern点杂交结果进一步证实carbonicanhydraseⅡ、IGFBP 4基因高表达与胃癌转移相关。通过分析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谱的变化 ,发现一些与胃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和ES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 胃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