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苯酚废水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袁渭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高压脉冲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水中苯酚效果的影响。降低放电电极直径、放电距离、废水的电导率和提高废水的pH值以及向废水中通气体和加入硫酸亚铁等均可提高废水中苯酚的降解速率 ,而加入碳酸钠则会降低苯酚的降解速... 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高压脉冲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水中苯酚效果的影响。降低放电电极直径、放电距离、废水的电导率和提高废水的pH值以及向废水中通气体和加入硫酸亚铁等均可提高废水中苯酚的降解速率 ,而加入碳酸钠则会降低苯酚的降解速率。初始质量浓度为 10 0mg/L的苯酚废水经放电处理 180min后降解率达 5 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降解 苯酚 废水处理 放电电极 放电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含偶氮染料活性红195废水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颖 孙亚兵 +3 位作者 徐建华 李振玉 王惠英 冯景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417,共4页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含偶氮染料活性红195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极间距为10 mm、空气流量为0.10 m3/h、溶液初始pH为3.05,放电反应时间为21 min时,活性红195去除率为98.72%;废水中加入Cu2+时,随Cu2+加入量的增加,活性红195的...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含偶氮染料活性红195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极间距为10 mm、空气流量为0.10 m3/h、溶液初始pH为3.05,放电反应时间为21 min时,活性红195去除率为98.72%;废水中加入Cu2+时,随Cu2+加入量的增加,活性红195的去除率先减小后增大;加入自由基抑制剂可使活性红195去除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单针-板反应器 偶氮染料 活性红195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慧娟 李杰 全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22-225,共4页
研究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对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研究脱色机 理.结果表明,实验中所采用的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对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 明显.在相同的脉冲电压下,系统的... 研究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对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研究脱色机 理.结果表明,实验中所采用的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对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 明显.在相同的脉冲电压下,系统的脉冲频率、电极间距以及溶液初始pH值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溶液的脱色效 果影响显著.在脉冲电压为30 kV,脉冲频率为75 Hz,电极间距为2.5 cm的实验条件下,反应体系放电60 min 对酸性橙Ⅱ的脱色率可达92.7%.此项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的 放电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多针-板电极 酸性橙Ⅱ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催化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2,4-二硝基苯酚 被引量:4
4
作者 秦祖赠 刘自力 +1 位作者 王燕华 杨克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采用TiO2催化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废水中的2,4-二硝基苯酚,对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及TiO2催化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中,2,4-二硝基苯酚的降解过程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加入TiO... 采用TiO2催化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废水中的2,4-二硝基苯酚,对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及TiO2催化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中,2,4-二硝基苯酚的降解过程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加入TiO2催化剂、提高放电电压均可提高2,4-二硝基苯酚的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在TiO2加入量为0.15%、放电电压为16kV时,2,4-二硝基苯酚的降解率为87.4%,TiO2的催化效应增强因子为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2 4-二硝基苯酚 二氧化钛 降解 动力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98
5
作者 李胜利 李劲 +3 位作者 王泽文 姚宏霖 高秋华 尹小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3-76,共4页
提出了用高压毫微秒脉冲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用该法对直接蓝2B染料水溶液进行处理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值于小9.04,染料水溶液处理30秒时,水样上清液COD降低42.6%。随着处理时间的加... 提出了用高压毫微秒脉冲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用该法对直接蓝2B染料水溶液进行处理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值于小9.04,染料水溶液处理30秒时,水样上清液COD降低42.6%。随着处理时间的加长,水样上清液的COD不再降低,反而不断升高,在处理一定时间后,COD高于未处理水样的COD。包括沉淀水样的COD,随处理时间的加长,不断升高.用色质联用法检测处理后染料溶液中的产物,发现有有机酸生成,说明该处理方法能有效破坏染料分子中的苯环或苯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印染废水 COD PH值 废水处理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育宏 陆彬 +1 位作者 李庆 刘志强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90-194,共5页
水中高压脉冲放电可引起多种物理和化学效应,该技术处理废水具有高能电子、紫外线、臭氧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集光、电、化学等多种氧化于一体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这一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技术原理、高压脉... 水中高压脉冲放电可引起多种物理和化学效应,该技术处理废水具有高能电子、紫外线、臭氧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是集光、电、化学等多种氧化于一体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这一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技术原理、高压脉冲电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催化剂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此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高级氧化技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溶液中苯酚的降解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方铮 李杰 +2 位作者 吴彦 王慧娟 李国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为了满足有机物难生化降解的特殊处理要求,研究建立了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以苯酚作目标物,考察该体系中影响苯酚降解的因素并分析了降解产物。结果表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对苯酚废水的降解效果明显,苯酚降解... 为了满足有机物难生化降解的特殊处理要求,研究建立了多针-板电极形式的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以苯酚作目标物,考察该体系中影响苯酚降解的因素并分析了降解产物。结果表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对苯酚废水的降解效果明显,苯酚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有邻苯酚二酚、对苯二酚、对苯醌和间苯二酚;在相同脉冲电压下,电极间距、曝气量和溶液的电导率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有影响,溶液初始pH值影响很小;在脉冲电压20kV、脉冲频率50 Hz、电极间距15 mm、pH6.4、电导率10 mS/m、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水样循环流量100 mL/min的实验条件下,反应体系放电60min对苯酚降解率可达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多针-板电极 苯酚 降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钻井液废水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文章 邓磊 +3 位作者 蒋姝 王首华 王春晓 李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0,共4页
通过研究得到一种利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对钻井液废水进行快速降解的方法 ,设计出兼有气液两相放电及液相放电2种放电条件的针孔-筒式放电电极结构。利用高压脉冲放电系统对钻井液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为35 k V,放电频率... 通过研究得到一种利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对钻井液废水进行快速降解的方法 ,设计出兼有气液两相放电及液相放电2种放电条件的针孔-筒式放电电极结构。利用高压脉冲放电系统对钻井液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放电电压为35 k V,放电频率为80 Hz,脉冲宽度为60 ns,鼓入空气流量为2 L/min,Fe2+投加量为0.15 mmol/L,放电时间为12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90.5%,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 等离子体 高级氧化技术 钻井液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有机废水数学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采用无因次化方法将脉冲放电过程中4-氯酚的降解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建立降解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脉冲放电过程中废水中4-氯酚降解率及质量浓度的变化,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有机物过程... 采用无因次化方法将脉冲放电过程中4-氯酚的降解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建立降解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脉冲放电过程中废水中4-氯酚降解率及质量浓度的变化,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有机物过程的内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 降解 有机污染物 无因次化数学模型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活性红X-3B染料废水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开 彭会清 董冰岩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活性红X-3B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废水电导率、脉冲电压、脉冲频率、针板间距以及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电导率为200μS/cm、脉冲电压为34kV、脉冲频率为60Hz、针板间距为15mm... 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活性红X-3B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废水电导率、脉冲电压、脉冲频率、针板间距以及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电导率为200μS/cm、脉冲电压为34kV、脉冲频率为60Hz、针板间距为15mm、曝气量为12L/h、处理时间为60m in时,活性红X-3B染料废水脱色率能达到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 等离子体 染料 活性红X-3B 脱色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痕量硝基苯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涛 刘洪波 +2 位作者 陈姗姗 孙月峰 姚水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4-507,共4页
采用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水中痕量硝基苯,考察了脉冲电压峰值、电极间距、溶液初始pH值、氧气鼓入量和Fe2+添加量等因素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在脉冲电压峰值为35kV,电极间距为20mm,溶液初始pH值为10·2,氧气鼓入量为400ml... 采用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水中痕量硝基苯,考察了脉冲电压峰值、电极间距、溶液初始pH值、氧气鼓入量和Fe2+添加量等因素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在脉冲电压峰值为35kV,电极间距为20mm,溶液初始pH值为10·2,氧气鼓入量为400ml·min-1,Fe2+添加量为30mg·l-1的实验条件下,水中硝基苯放电处理50min的去除率可达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硝基苯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丽楠 王永军 +3 位作者 刘慧 任芝军 刘桂芳 巢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4,共4页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者从该技术的反应原理、在水处理中的效能研究、生产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和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几个方面对其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等离子体 水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工业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慧斌 冯涛 +1 位作者 李党生 姚水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1-53,共3页
采用针-板式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考察了脉冲电压峰值、电极间距、氧气通入量等因素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在脉冲电压峰值为35kV,电极间距为15mm,氧气鼓入量为150mL/min的实验条件下,废水被放电处理150min,CODC... 采用针-板式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工业废水。考察了脉冲电压峰值、电极间距、氧气通入量等因素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在脉冲电压峰值为35kV,电极间距为15mm,氧气鼓入量为150mL/min的实验条件下,废水被放电处理150min,CODCr的去除率可达81.2%。研究表明,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甲烷催化还原净化NO_x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国宏 李胜利 章英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排放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 ,氮氧化合物的脱除就成了目前催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o SZM 5催化剂 ,研究了有氧条件下 ,在甲烷选择还原NOx 的反应中 ,高压脉冲放电... 排放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 ,氮氧化合物的脱除就成了目前催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o SZM 5催化剂 ,研究了有氧条件下 ,在甲烷选择还原NOx 的反应中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加入对Co SZM 5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较低温度下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与Co SZM 5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 ,初步探讨了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甲烷催化还原净化N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 催化还原 净化 废气 环境问题 等离子体 氮氧化合物 甲烷 活化 选择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协同CTAB改性活性炭去除DB86
15
作者 谭艳雯 董冰岩 +2 位作者 王佩祥 李贞栋 李琼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65-3975,共11页
印染工业耗水多,同时产生大量色度深、成分复杂的染料废水,制约了相关行业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验采用多针-板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协同CTAB改性活性炭(CTAB-AC)处理直接耐晒翠蓝GL(Direct Blue 86,DB86)模拟废水.通过十六烷基三... 印染工业耗水多,同时产生大量色度深、成分复杂的染料废水,制约了相关行业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验采用多针-板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协同CTAB改性活性炭(CTAB-AC)处理直接耐晒翠蓝GL(Direct Blue 86,DB86)模拟废水.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活性炭改性,并利用SEM、BET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分析.考察了CTAB-AC中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以及不同投加量对DB86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溶液初始浓度C_(0)为100mg·L^(-1),频率f为50 Hz,电压U为22 kV,初始电导率σ为200μs·cm^(-1),电极间距为8 mm,溶液体积为150 mL,气体流量为3.0 L·min^(-1),同时添加0.2 g在CTAB浓度为5×10^(-4) mol·L^(-1)下改性24 h的CTAB-AC,放电40 min后,去除率高达99.65%.高压脉冲放电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具有再生作用,并且经CTAB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减小,表面粗糙度增加,凹陷空穴增多,活性位点激增,促进了催化反应,进一步加强了对DB86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改性活性炭 直接耐晒翠蓝GL 去除率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针-板结构脉冲气泡放电等离子体固氮研究
16
作者 赵少伟 张丽 方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8,共7页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可以利用空气直接进行氧化固氮,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参数灵活可控、避免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本文利用双针-板电极在水中形成气泡放电等离子体,以空气为放电气体进行了固氮研究,分析了产物浓度和固氮能耗的影响因素.研...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可以利用空气直接进行氧化固氮,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参数灵活可控、避免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本文利用双针-板电极在水中形成气泡放电等离子体,以空气为放电气体进行了固氮研究,分析了产物浓度和固氮能耗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中含有丰富的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激发态氮分子等活性物种,可高效合成硝态含氮产物.研究发现,脉冲参数、电极间隙、工作气体组分对气泡放电等离子体的固氮性能有重要影响.装置最高NO~-_x合成速率为19.2μmol/min,最小能耗约为11 MJ/mol.此外还发现,电极间隙为6 mm时,固氮性能最优;空气中增加适量氧气(氧气/氮气比例为0.4)可以增强产物合成,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纳秒脉冲放电 气液放电 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放电破岩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预测方法
17
作者 刘毅 廖洪彬 +3 位作者 程晋 李柳霞 林福昌 赵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5,共9页
针对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电弧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难以预测的问题,构建了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综合试验平台,测量了花岗岩-自来水组合介质下电弧等离子体通道发展特性及典型电流、电压参数,提取了不同电极间距和脉冲放电次数下岩石表面形成的破碎... 针对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电弧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难以预测的问题,构建了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综合试验平台,测量了花岗岩-自来水组合介质下电弧等离子体通道发展特性及典型电流、电压参数,提取了不同电极间距和脉冲放电次数下岩石表面形成的破碎区域。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岩石中电弧等离子体通道的阻抗模型,采用迭代优化算法获取阻抗模型参数的近似最优解,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7%。基于优化参数,利用实测电流电压数据预测了等离子体通道的长度。模型预测的等离子体通道长度与实测值的绝对误差均处于毫米量级,且两者的相对误差小于10%,为高压脉冲放电破岩系统电源-电极负载的匹配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高压脉冲放电破岩 电弧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通道长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电源设计及氨气点燃试验
18
作者 荣伟新 胡勇 +1 位作者 于文斌 赵霏阳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4,68,共8页
为解决氨气点火极限范围窄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慢的问题,开发了一种高压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电源,以实现高压条件下的持续放电及氨气点火。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可直接用于发动机缸内的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火花塞。... 为解决氨气点火极限范围窄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慢的问题,开发了一种高压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电源,以实现高压条件下的持续放电及氨气点火。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可直接用于发动机缸内的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火花塞。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在0.7 MPa环境下成功实现了氨气点火。与传统火花塞对比研究发现,DBD火花塞的点火延迟时间和峰值压力到达时间显著缩短,且燃烧峰值压力更高。在0.7 MPa初始压力下,当量比为0.9时,燃烧峰值压力时间缩短19.7%,燃烧峰值压力提升1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 纳秒脉冲放电 动力机械工程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光谱干扰机制及其修正方法研究
19
作者 陈伟泽 喻子彧 +2 位作者 覃淮青 卢志民 姚顺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7-353,共7页
为解决脉冲放电击穿颗粒流的等离子体光谱(PF-SIBS)中钨电极激发引起的谱线干扰问题,研究了基于等离子体信号探测优化的谱线干扰修正方法。搭建PF-SIBS测量实验系统,以化学纯石墨的颗粒流为研究对象,根据电极间等离子体产生和消亡过程... 为解决脉冲放电击穿颗粒流的等离子体光谱(PF-SIBS)中钨电极激发引起的谱线干扰问题,研究了基于等离子体信号探测优化的谱线干扰修正方法。搭建PF-SIBS测量实验系统,以化学纯石墨的颗粒流为研究对象,根据电极间等离子体产生和消亡过程、各特征谱线在等离子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特征谱线信号强度在电极间的变化规律,解析了放电等离子体内各特征元素蒸发、解离和激发的过程,并据此优化光谱探测位置以减弱谱线干扰。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在阴极斑点生成,向阳极发射的过程中与电极金属、石墨颗粒流和电极间空气介质发生碰撞电离,产生更多的电子发射,从而形成并维持从阴极向阳极的放电通道。在阴极区域,高能电场产生的焦耳热促使阴极尖端钨金属蒸发溅射,膨胀产生的冲击使得颗粒和空气被排出阴极区域,钨金属的原子及电子占据在阴极区域;在放电通道中部,电子与密集的石墨颗粒流发生碰撞电离;在阳极区域,剩余的放电能量难以蒸发阳极金属,电子主要电离空气介质。可将阴极到阳极的区域划分为阴极金属激发区、中部颗粒激发区和阳极空气激发区。被电离的电极金属、石墨颗粒、空气介质的离子和中性原子占据各自的激发区域,形成等离子体并辐射出对应的特征谱线。从阴极到阳极的特征谱线强度变化呈现了与上述相同的结果,W 247.78 nm谱线强度在阴极区域较强并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C 247.86 nm谱线强度先增后减,在电极间距中心处达到最大;N 744.23 nm谱线强度逐步增强,在阳极尖端处达到最大。以C-W信号强度比作为C-W谱线干扰程度的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的光谱探测位置为距阳极0.5 mm处。相比于常见的光谱探测位置(电极间距中心),C-W信号强度比从1.200提升至1.348,C 247.86 nm的分峰拟合值与观测值之比从86.02%提升到94.93%,C-W谱线干扰效应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谱线干扰 颗粒流 等离子体特性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修复绝缘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崇明 宫云茜 +1 位作者 周慧波 车凯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4,102,共8页
目的为了探讨绝缘油降解的等离子体工艺参数影响规律和机理,方法利用针板式脉冲放电等离子试验平台,选取峰值电压、含水率、频率等6个参数分析绝缘油处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影响绝缘油降解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峰值电压、含水率、绝缘油... 目的为了探讨绝缘油降解的等离子体工艺参数影响规律和机理,方法利用针板式脉冲放电等离子试验平台,选取峰值电压、含水率、频率等6个参数分析绝缘油处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影响绝缘油降解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峰值电压、含水率、绝缘油初始质量分数、空气流速、频率、处理时间;为实现绝缘油降解,峰值电压应高于10 kV,高电压可促进降解和缩短处理时间,降解率和能量效率最高分别为88.18%,43.71 mg/kJ;适当提升含水率可增加·OH数量,促进降解,但含水率更高时因土壤透气能力降低和团聚增强,限制活性离子传输而抑制降解;绝缘油初始质量分数增加可降低降解率,但质量分数较高时,因土壤内层绝缘油组分无法与高活性物质接触,导致降解量下降;处理前后土壤中绝缘油均以饱和烃为主,低碳烷烃易被降解,随着碳数增加降解率逐渐下降;4环芳香烃降解效果优于2~3环的,但因小分子烃类与苯环高温缩合形成高分子芳香烃,处理后4环以上芳烃含量增加。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等离子体修复绝缘油污染土壤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 土壤修复 绝缘油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