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电解质中电活性分子扩散的微电极伏安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黎明 董绍俊 汪尔康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3-243,共11页
本文结合高分子电解质材料发展的历史背景,评述了十多年来高分子电解质中电活性分子扩散的微电极伏安法研究.简要介绍了微电极的分类、构造、应用和电化学测量方法.着重阐明影响电活性分子扩散的几个重要因素.最后介绍有关标记分子... 本文结合高分子电解质材料发展的历史背景,评述了十多年来高分子电解质中电活性分子扩散的微电极伏安法研究.简要介绍了微电极的分类、构造、应用和电化学测量方法.着重阐明影响电活性分子扩散的几个重要因素.最后介绍有关标记分子扩散研究的最新进展.全文引用文献5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电解质 电活性分子 扩散 微电极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子电解质的全固态电致变色光窗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敏慧 谢洪泉 +2 位作者 吴正华 丘思畴 李兴教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8-91,共4页
报道了氧亚甲基连接(氧乙烯-2-乙烯基吡啶)嵌段并聚物络合锂离子的高分于电解质与二氧化钨和氧化镍两种电致变色膜构成的电致变色光窗的制备。测量了电解质导电率与温度的关系,330~900nm范围的透过光谱,并对电流响应、... 报道了氧亚甲基连接(氧乙烯-2-乙烯基吡啶)嵌段并聚物络合锂离子的高分于电解质与二氧化钨和氧化镍两种电致变色膜构成的电致变色光窗的制备。测量了电解质导电率与温度的关系,330~900nm范围的透过光谱,并对电流响应、光响应以及器件的温度依赖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电解质 电致变色光窗 光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电解质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桂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用高分子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是解决电解质密封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高分子电解质,包括可用作空穴传导材料的导电高分子、高分子凝胶电解质及高分子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高分子电解质 密封 导电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电解质中锂盐与高分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剧金兰 娄永兵 +1 位作者 顾庆超 杨昌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90,共3页
以共聚氯醚橡胶和丁腈橡胶的溶液共混物为主体 ,含浸 L i Cl O4 / PC液 ,制得两相高分子电解质。用DSC、FT- IR和 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在高分子中的存在状态及其与高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L i+主要与 ECO中的醚氧原子配位 ,且被 PC... 以共聚氯醚橡胶和丁腈橡胶的溶液共混物为主体 ,含浸 L i Cl O4 / PC液 ,制得两相高分子电解质。用DSC、FT- IR和 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在高分子中的存在状态及其与高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L i+主要与 ECO中的醚氧原子配位 ,且被 PC溶剂化 ,L i Cl O4 完全溶解在体系中。亦有少量 L i+与 NBR中的 -CN键发生作用。含浸 L i Cl O4 / PC后 ,E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共聚氯醚橡胶 高氯酸锂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类高分子电解质湿敏膜的制备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忻永和 王甦畛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6期647-652,共6页
本文对磺酸类高分子电解质的湿敏材料—聚苯乙烯磺酸钠(PS3)和磺化聚砜(SPSF)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膜材料和膜的制备条件对湿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磺化度的PSS和SPSF是一类优良的湿敏材料。由这些材料制作的湿度传感器具有... 本文对磺酸类高分子电解质的湿敏材料—聚苯乙烯磺酸钠(PS3)和磺化聚砜(SPSF)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膜材料和膜的制备条件对湿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磺化度的PSS和SPSF是一类优良的湿敏材料。由这些材料制作的湿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感湿性、线性、重现性和较好稳定性,响应时间短,并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电解质 湿敏膜 磺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不沾湿的超疏水性多层聚合材料 含氟高分子电解质的疏水性极具应用前景
6
作者 林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超疏水性多层聚合材料 含氟高分子电解质 疏水性 多层有序吸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固熔体对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地顺 张星辰 +4 位作者 李英 赵俊芳 王燕燕 熊炜 刘会茹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6,15-55,共8页
用无机盐和脲制成固熔体 ,加入 PEG,PVA等高分子物质制备新型的“Polymer- in- Salt”。研究了无机盐种类、含量、结构对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 SPE)电导率的影响 ,制备的 Li Cl O4 -脲 (物质的量比为 1∶ 4.5 ) -高分子体系室温电导率可达... 用无机盐和脲制成固熔体 ,加入 PEG,PVA等高分子物质制备新型的“Polymer- in- Salt”。研究了无机盐种类、含量、结构对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 SPE)电导率的影响 ,制备的 Li Cl O4 -脲 (物质的量比为 1∶ 4.5 ) -高分子体系室温电导率可达 1 .84×1 0 - 3S·cm- 1。研究表明无机盐固熔体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固熔体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第二相Al_2O_3对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海芬 孙晓翔 +1 位作者 黄宜平 李光远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1-456,共6页
 于固体电解质PEO_NaSCN络合物中加入Al2O3绝缘体作为第二相,分别研究了Al2O3的粒径,含量对该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影响.发现当Al2O3的粒径小于1μm时,离子电导率比纯的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高,大于1μm时,则比纯样品的低,即临界粒径约为1...  于固体电解质PEO_NaSCN络合物中加入Al2O3绝缘体作为第二相,分别研究了Al2O3的粒径,含量对该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影响.发现当Al2O3的粒径小于1μm时,离子电导率比纯的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高,大于1μm时,则比纯样品的低,即临界粒径约为1μm.当Al2O3的含量达到约25%时,电导率达到极大值.此外,样品的高频极化和低频极化也随Al2O3的粒径的增大而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第二相 颗粒度 电导率 阻抗谱 频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念兵 张胜涛 丁培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58,共4页
评述了近年来高分子固体电解质(SPE)的研究成就,对SPE的电性能、导电行为、离子传导特性及在电化学器件的应用等方面进什了论述。探讨了以SPE的发展趋向及前景。
关键词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导电机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SPE)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标兵 顾利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5-49,共5页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SPE)由于具有质轻、易成膜等特点,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综述了各类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有关实验性研究工作.
关键词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脲和硫氰酸盐为主体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的研究
11
作者 王志银 何云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75-2377,共3页
在熔盐体系相图指导下研制出以脲和硫氰酸铵 (钾 )为主体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 PSE) ,其室温电导率分别为 1 .2 0× 1 0 - 2和 2 .6 5× 1 0 - 3 S/cm.考察了影响该 PSE电导率的因素 ,讨论了 PSE的导电机理 .结果表明 ,所研制的... 在熔盐体系相图指导下研制出以脲和硫氰酸铵 (钾 )为主体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 PSE) ,其室温电导率分别为 1 .2 0× 1 0 - 2和 2 .6 5× 1 0 - 3 S/cm.考察了影响该 PSE电导率的因素 ,讨论了 PSE的导电机理 .结果表明 ,所研制的 PSE为无定形固熔体 ,主要通过硫氰酸盐的电离导电 ,电导率 -温度关系服从 VTF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盐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固溶体 硫氰酸铵 硫氰酸钾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聚醚-硫氰酸盐络合物的电导与结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东 谢洪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9,共4页
关于高分子量聚环氧乙烷(PEO)与碱金属硫氰酸盐络合物电导方面的工作先后报道的有Wright、Tanzella、Lee及王超英等.本工作研究PEO中EO链节与NaCNS或KCNS的摩尔比及添加γ-丁内酯对导电率的影响以及其结晶结构与导电率的关系,得到某些... 关于高分子量聚环氧乙烷(PEO)与碱金属硫氰酸盐络合物电导方面的工作先后报道的有Wright、Tanzella、Lee及王超英等.本工作研究PEO中EO链节与NaCNS或KCNS的摩尔比及添加γ-丁内酯对导电率的影响以及其结晶结构与导电率的关系,得到某些尚未见报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聚醚-硫氰酸盐络合物 聚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塑对UV固化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变开 魏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1-254,共4页
将合成的大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丙烯酸酯 (PEGDA)齐聚物与光引发剂、LiClO4 组成光敏体系 ,与一定比例的碳酸乙烯酯 (EC)、碳酸丙烯酯 (PC)或其混合物进行混合 ,经紫外光辐照制得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 ,考察了增塑剂种类和用量... 将合成的大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丙烯酸酯 (PEGDA)齐聚物与光引发剂、LiClO4 组成光敏体系 ,与一定比例的碳酸乙烯酯 (EC)、碳酸丙烯酯 (PC)或其混合物进行混合 ,经紫外光辐照制得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 ,考察了增塑剂种类和用量对光固化速率、电导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塑是提高UV固化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导电性能的有效方法 ,在机械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 ,增塑的UV固化型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可以高达 10 - 4S/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 UV固化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电导率 光固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聚电解质高分子混合刷对蛋白质的吸附/解吸附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新军 李九智 马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本文应用分子理论,研究中性(A)/聚电解质(B)高分子混合刷对蛋白质的吸附/解吸附特性.理论模型考虑蛋白质与中性高分子A的排斥、以及与聚电解质高分子B的静电吸引.研究发现,在pH=4~6、中性高分子A处于弱水合状态时,混合刷中A高分子链塌... 本文应用分子理论,研究中性(A)/聚电解质(B)高分子混合刷对蛋白质的吸附/解吸附特性.理论模型考虑蛋白质与中性高分子A的排斥、以及与聚电解质高分子B的静电吸引.研究发现,在pH=4~6、中性高分子A处于弱水合状态时,混合刷中A高分子链塌缩,B聚电解质链溶胀.由于蛋白质和B聚电解质链间的静电吸引,导致高分子混合刷对蛋白质的吸附.当A高分子水合性增强时,A高分子链溶胀,B聚电解质链塌缩.由于蛋白质与A高分子链间的排斥作用增强,与B聚电解质链间的静电吸引减弱,混合刷对蛋白质解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聚电解质高分子混合刷 蛋白质 吸附/解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薄膜电阻型湿度传感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凌明芳 张兴义 +2 位作者 邹英寅 王甦珍 忻永和 《科技通报》 1991年第5期246-250,共5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薄膜型湿度传感器的结构、感湿原理,制造工艺过程及其湿敏特性。湿敏材料由高分子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粘结剂聚乙烯醇、交联剂的水溶液——按一定重量比配制而成。为了改善其湿敏特性和抗湿性,对已涂复...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薄膜型湿度传感器的结构、感湿原理,制造工艺过程及其湿敏特性。湿敏材料由高分子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粘结剂聚乙烯醇、交联剂的水溶液——按一定重量比配制而成。为了改善其湿敏特性和抗湿性,对已涂复湿敏膜的传感器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这种新型湿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仅4mm×6mm)、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且它的湿敏特征量——电阻的对数与相对湿度成线性关系,便于二次仪表设计,可望在各个领域的湿度实时检测和控制中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高分子电解质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LiClO_4-(PEO)_(20)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如琪 刘庆国 +3 位作者 仇卫华 张蕴 赵月娥 杨蕾玲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交流阻抗和恒电位计时电流法测定了LiClO4·(PEO)20·(PC)12·(EC)12高分子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在非水溶液和高分子电解质中,锂是热力学不稳定的,表面生成一层固体电解质钝化膜,严重地... 采用交流阻抗和恒电位计时电流法测定了LiClO4·(PEO)20·(PC)12·(EC)12高分子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在非水溶液和高分子电解质中,锂是热力学不稳定的,表面生成一层固体电解质钝化膜,严重地影响了锂离子迁移数的准确测定。本方法避免固体电解质钝化膜的影响,给出正确的锂离子迁移数测定值,实验表明,LiClO4·(PEO)20·(PC)12·(EC)12电解质的电导率为0.8×10-3/cm,锂离子迁移数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电解质 离子迁移数 PEO 高聚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硫脲固体电解质导电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地顺 张星辰 +3 位作者 周清泽 李会勇 张越 熊培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94-796,共3页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solid electrolyte based on urea and thiourea has reached 6. 84 × 10-3 S. cm-1 at room temperature. Analysing the conductive process of this electrolyte we found that thiourea changes into ...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solid electrolyte based on urea and thiourea has reached 6. 84 × 10-3 S. cm-1 at room temperature. Analysing the conductive process of this electrolyte we found that thiourea changes into ammonium thiocyanate at a high temperature, which ionizes into ions, and can conduct the current. We obtained a red color substance through electrolysing the SPE. Analysing it with IR, UV and FAB, we confirmed that it is a polymer with a structure (SCN)n. It is proved that the aninon is SCN-. When weadded HCl into the acetone solution of the SPE, it was found that white precipitation material appeared in the solution, which was identified as NH4Cl, so the canon is NH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导电机理 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olymer-in-Salt”电解质制作固体电池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地顺 张星辰 +4 位作者 李英 孙凤霞 陈焕章 熊炜 刘会茹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 NH2 CONH2 -Li Cl O4和 NH2 CONH2 -NH4SCN为主体的“Polym er-in-Salt”作电解质 ,Zn作负极 ,Mn O2 ,Pb O2 和 PAn作正极制成多种二次电池 。
关键词 锂电池 固体电池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度法研究疏水改性聚电解质RF-PAA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7.5的相互作用
19
作者 庄东青 黄海波 章云祥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85-185,129,共2页
关键词 电解质 高分子电解质 疏水改性 PAA Np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晶多孔薄膜固态太阳电池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学萍 张正诚 +4 位作者 李维盈 方世璧 林原 张东社 肖绪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1-284,共4页
该文报导了用交联聚醚聚氨酯 (PEU)凝胶网络型高分子和以聚硅氧烷为基础含有聚氧化乙烯 (PEO)内增塑链的凝胶网络高分子为电解质的TiO2 纳晶固态太阳电池的制备及性能。在所研究的 3种固体电解质 (SPE 1,SPE 2及SPE 3)中 ,具有低交联度... 该文报导了用交联聚醚聚氨酯 (PEU)凝胶网络型高分子和以聚硅氧烷为基础含有聚氧化乙烯 (PEO)内增塑链的凝胶网络高分子为电解质的TiO2 纳晶固态太阳电池的制备及性能。在所研究的 3种固体电解质 (SPE 1,SPE 2及SPE 3)中 ,具有低交联度、高盐 (KI)含量的凝胶网络型高分子电解质 (SPE 2 ) ,其离子导电性最佳 ,可以与液体电解质相比 (σ =2 1× 10 -3S·cm-1) ,由此构成的固态电池具有最好的光电化学性能。改进凝胶网络高分子电解质的结构组成以及优化TiO2 纳晶多孔薄膜 /高分子凝胶的界面可以进一步改善固态电池的性能 ,提高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太阳电池 高分子电解质 二氧化钛纳晶多孔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