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体积分数比金属颗粒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预测
1
作者 赵金峰 朱福先 +2 位作者 庄百亮 杨皓清 周勇权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40,共9页
为研究高金属颗粒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和细观有限元法预测了该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首先,制备了复合材料的标准试样,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测试了其宏观弹性模量,并观测了试样的微观特性。其次,采用基于细观力学... 为研究高金属颗粒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和细观有限元法预测了该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首先,制备了复合材料的标准试样,通过单轴拉伸试验测试了其宏观弹性模量,并观测了试样的微观特性。其次,采用基于细观力学理论的Voigt、Reuss、Mori-Tanaka和广义均值法预测了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然后,根据试样微观的粒径统计结果,采用高斯分布规律确定了金属颗粒粒径的级配及其数量,采用Python语言编写了颗粒随机投放程序,基于Abaqus平台构建了由颗粒、树脂基体以及界面组成的二维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数值模拟预测了高金属颗粒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分析结果表明,广义均值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预测的弹性模量与试验测试结果误差较小,复合材料弹性模量随金属颗粒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积分数比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弹性模量 随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材料去除机理
2
作者 刘京月 杨配轻 +3 位作者 郭毅 董树亮 张好强 安立宝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17,共8页
建立了不规则五边形和六边形SiC颗粒随机分布的体积分数60%SiC_(p)/Al复合材料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结合铣削试验探讨了复合材料的材料去除机理,模拟分析了切削速度(1,3,5,7,9 m·s^(−1))和刀具切削刃钝圆半径(10,15,20,25,30μm)对... 建立了不规则五边形和六边形SiC颗粒随机分布的体积分数60%SiC_(p)/Al复合材料的二维切削仿真模型,结合铣削试验探讨了复合材料的材料去除机理,模拟分析了切削速度(1,3,5,7,9 m·s^(−1))和刀具切削刃钝圆半径(10,15,20,25,30μm)对切削力和复合材料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维切削仿真模型模拟得到切削速度1 m·s^(−1)、切削刃钝圆半径10μm条件下的切削力平均值为16.40 N,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4.67%,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在切削加工复合材料过程中,SiC颗粒阻碍位错运动,导致裂纹在颗粒/基体界面处萌生并扩展,最终形成切屑。铝基体的高延展性、颗粒与刀具的相对位置以及颗粒断裂、颗粒/基体界面脱黏、颗粒被拉出和颗粒被压入基体等是复合材料加工表面划痕、凹坑、粗糙颗粒断面、基体撕裂和空腔等损伤出现的主要原因。随着切削速度或切削刃钝圆半径的增加,切削加工复合材料时的切削力增大,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加工表面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 材料去除机理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磨削特性研究
3
作者 叶卉 倪安杰 谢家富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51,共11页
目的为获得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SiCp/Al)的高质量加工表面,对材料磨削去除特性和表面质量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在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上对工件进行磨削实验,并采集加工中的磨削力,观测加工后工件的表面形貌。研究了磨削深度、进给速度... 目的为获得高体积分数铝基碳化硅(SiCp/Al)的高质量加工表面,对材料磨削去除特性和表面质量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在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上对工件进行磨削实验,并采集加工中的磨削力,观测加工后工件的表面形貌。研究了磨削深度、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对材料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比例和磨削力的影响规律,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揭示磨削参数对增强SiC颗粒不同失效形式的影响。结果磨削深度对元件表面质量和磨削力的影响权重最大,降低磨削深度可以显著减小磨削力并降低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缺陷比例。同时,提高主轴转速或降低进给速度能够在减小磨削力的同时降低表面粗糙度与表面缺陷比例。结论当采用10μm的磨削深度、40 mm/min的进给速度和10000 r/min的主轴转速(即磨削速度5.23 m/s)时,能够获得粗糙度Ra=0.416μm的SiCp/Al表面,与初始表面粗糙度相比,优化了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 铝基碳化硅 磨削加工 粗糙度 颗粒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削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于晓琳 赵文珍 +1 位作者 黄树涛 周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6-670,709,共6页
针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精密加工问题,研究了磨削加工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形貌的形成机制.使用金刚石砂轮在干式和湿式两种磨削条件下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进行磨削实验研究,通过表面粗糙度仪对表面粗糙度进行... 针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精密加工问题,研究了磨削加工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形貌的形成机制.使用金刚石砂轮在干式和湿式两种磨削条件下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进行磨削实验研究,通过表面粗糙度仪对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运用扫描电镜对磨削加工的表面形貌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磨削表面的主要缺陷为SiC颗粒拔出、破碎、压入和Al基体的涂敷等,SiC颗粒的破碎和脱落是磨削加工该材料表面形成的主要机制.两种磨削条件下工件进给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比磨削深度更显著,湿式磨削无论是在工件已加工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还是表面粗糙度上都好于干式磨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 AL复合材料 体积分数 干式磨削 湿式磨削 金刚石砂轮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表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变压力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志锋 余欢 +4 位作者 蔡长春 胡美忠 严青松 万红 郑玉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51-1557,共7页
采用真空变压力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真空变压力浸渗法具有良好的渗流和凝固条件,避免了气体和夹杂物的裹入等问题;在压力为0.6MPa、保压时间为15min和温度为1073K的条件下,成功渗透了振实堆积的单一尺... 采用真空变压力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真空变压力浸渗法具有良好的渗流和凝固条件,避免了气体和夹杂物的裹入等问题;在压力为0.6MPa、保压时间为15min和温度为1073K的条件下,成功渗透了振实堆积的单一尺寸SiCp多孔体的最小粒径为17μm;而32μm的SiCp多孔体浸渗后的复合材料中SiCp体积分数达到了60%。在0.4~0.6MPa和1073K的条件下浸渗15min,可渗透的最小SiCp粒径达到了10μm,其体积分数为56%。经OM、SEM、XRD分析表明,铝液渗透均匀,内部组织致密,无明显的孔洞及夹杂等铸造缺陷,界面无脆性Al4C3相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变压力浸渗 SICP/AL复合材料 制备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颗粒预制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6
6
作者 熊德赣 赵恂 +2 位作者 姜冀湘 郝元恺 易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共4页
研究了高体积分数颗粒预制件制备工艺及其对复合材料复合质量的影响。用超声分散工艺获得了不同粒径颗粒分布均匀的预制件。用单一粒径及多种粒径制成的预制件的最大体积分数分别为 53%和 66%。采用改进的压力浸渗工艺制备了宏观、微观... 研究了高体积分数颗粒预制件制备工艺及其对复合材料复合质量的影响。用超声分散工艺获得了不同粒径颗粒分布均匀的预制件。用单一粒径及多种粒径制成的预制件的最大体积分数分别为 53%和 66%。采用改进的压力浸渗工艺制备了宏观、微观质量均较好的SiCp/Al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体积分数颗粒预制件 SiCp\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Cr,Fe)_7C_3增强Fe基涂层的组织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袁有录 李铸国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FeCrNiBSi与Cr3C2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Q235表面通过原位反应制备了高体积分数六方柱(Cr,Fe)7C3碳化物增强Fe基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S)、XRD射线衍射观察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同时在M... 以FeCrNiBSi与Cr3C2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Q235表面通过原位反应制备了高体积分数六方柱(Cr,Fe)7C3碳化物增强Fe基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S)、XRD射线衍射观察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同时在M-2000型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恒载荷及变载荷涂层滑动干摩擦时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组织为初生(Cr,Fe)7C3碳化物、α-Fe及未溶的Cr3C2,其中(Cr,Fe)7C3在整个涂层中的分布较均匀,平均体积分数达75%,显微硬度为HV0.5(1 218~1 524),由于高体积分数硬质相的存在,涂层恒载荷下相对耐磨性为纯FeCrNiBSi涂层的9倍,变载荷下相对耐磨性为纯FeCrNiBSi涂层的14倍,涂层的磨损机制为(Cr,Fe)7C3碳化物在高切向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纹,发生脆性剥落,随着载荷的增加,逐渐由磨粒磨损转变为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 (Cr Fe)7C3 涂层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T类硬质合金金刚石涂层成形刀具对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的铣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辉 许幸新 +2 位作者 张春林 向道辉 郑友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4,共5页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在B212型YT15硬质合金成形铣刀片上制备了微米级金刚石涂层,并以65%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为试件材料进行铣削试验。通过与未涂层硬质合金铣刀进行对比,评价了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成形铣刀的涂层效果。结果表明...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在B212型YT15硬质合金成形铣刀片上制备了微米级金刚石涂层,并以65%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为试件材料进行铣削试验。通过与未涂层硬质合金铣刀进行对比,评价了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成形铣刀的涂层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切削参数下,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各种铣削力比未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降低50%-65%;所涂覆金刚石薄膜在铣削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膜-基附着强度,且经酸碱预处理的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较适合于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粗加工,醇碱预处理的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较适合于其半精加工;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持续加工的工件表面质量优于未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所加工,且所铣槽的成形精度较未涂层硬质合金刀具所铣槽提高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T15硬质合金成形刀具 金刚石涂层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 铣削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方玲 张小联 陈康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5,共4页
根据细观结构设计理论,采用高压制粒-低压浸渗方法制备了铝颗粒增韧的SiCP-Al/Al复合材料(SiC在SiCP-Al团聚颗粒中的体积分数为62%,其总体积分数则为55%),并研究了其硬度、强度及韧性等机械性能。结果表明,SiCP-Al/Al复合材料与普通55%S... 根据细观结构设计理论,采用高压制粒-低压浸渗方法制备了铝颗粒增韧的SiCP-Al/Al复合材料(SiC在SiCP-Al团聚颗粒中的体积分数为62%,其总体积分数则为55%),并研究了其硬度、强度及韧性等机械性能。结果表明,SiCP-Al/Al复合材料与普通55%SiCP/Al复合材料相比,断裂韧性略有提高,硬度提高50%左右;与普通62%SiCP/Al复合材料相比,韧性提高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 细观结构设计 SiC团聚颗粒 铝颗粒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固溶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玲 张小联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4,共3页
采用金相分析、维氏硬度测定、拉伸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等研究手段研究了固溶热处理工艺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曲线和断口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为528℃时,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都处于最佳状态,其缺口抗... 采用金相分析、维氏硬度测定、拉伸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等研究手段研究了固溶热处理工艺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曲线和断口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为528℃时,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都处于最佳状态,其缺口抗弯力位移曲线在较高应力下出现平台,说明可通过优化固溶处理参数,提高材料的强度及韧性,降低材料的瞬时破坏性断裂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 固溶处理 拉伸曲线 抗拉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溴气传感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震夏 祁欣 王玉斌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49,52,共3页
描述了目前溴气传感器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一种用于高体积分数测量的溴气传感器,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对电极材料、薄膜材料、电解液、电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它的结构,讨论了性能特点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溴气 BR2 传感器 原电池 体积分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2
作者 方玲 张小联 王科军 《江西有色金属》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从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其今后研究亟待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 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能 电子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种量流加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杰 王团 +1 位作者 王柯 张建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6,共8页
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存在残总糖高、糖醇转化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残总糖组成分析发现,糊精和还原糖质量浓度随拌料质量浓度的变大而逐步上升。结合文献分析可知,糊精和还原糖量较高的原因主要与糖化酶活力和酵母对糖的利用能力... 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存在残总糖高、糖醇转化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残总糖组成分析发现,糊精和还原糖质量浓度随拌料质量浓度的变大而逐步上升。结合文献分析可知,糊精和还原糖量较高的原因主要与糖化酶活力和酵母对糖的利用能力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大种量流加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并对接种量、初始流加时间、流加时长和流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体积分数)为30%,培养8 h后开始流加,流加时长为20 h,且采用匀速的方式流加时,乙醇发酵结果最优。与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比较,残糖降低了6.5 g/L,糖醇转化率提高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乙醇发酵 残糖 糖醇转化率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小孔钻削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泽诚 解丽静 高飞农 《工具技术》 2019年第10期18-22,共5页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 p/Al)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封装等行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SiC p/Al复合材料可切削加工性差,切削时刀具磨损剧烈,加工表面质量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其推广应用受到了极大的...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 p/Al)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封装等行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SiC p/Al复合材料可切削加工性差,切削时刀具磨损剧烈,加工表面质量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其推广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随着SiC p/Al复合材料在高速车削、高速铣削、窄槽铣削等方面不断获得技术突破,小直径孔的钻削和螺纹加工技术成为产品研制和生产中的瓶颈。针对高体积分数SiC p/Al复合材料2mm直径小孔钻削开展试验研究,采用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钻头和啄钻工艺方法,研究钻削力、刀具磨损和钻孔质量,对比了干湿两种啄钻方法对钻削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啄钻 SICP/AL复合材料 小孔钻削 体积分数 金刚石涂层硬质合金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表面粉化的原因
15
作者 武晓丹 方敬忠 +1 位作者 刘红 吴海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850℃下,分别用纯铝熔体或硅质量分数为5%,12.5%,20%的铝硅合金熔体浸渗反应烧结碳化硅(RBSiC)坯体,获得硅含量不同的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后表面粉化,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等... 在850℃下,分别用纯铝熔体或硅质量分数为5%,12.5%,20%的铝硅合金熔体浸渗反应烧结碳化硅(RBSiC)坯体,获得硅含量不同的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后表面粉化,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等分析了复合材料及其粉化后粉末的组织形貌及成分,并分析其粉化原因。结果表明:在空气中静置两个月后,硅含量低的复合材料(原料中硅质量分数为0,5%)表面形成大量粉末,硅含量高的复合材料表面则不会粉化,粉末主要为棒状和片状Al(OH)_3;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由于硅含量不足产生了碳化铝,碳化铝在空气中水解导致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 硅含量 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SiC_P/Al复合材料断裂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16
作者 方玲 陈康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3,共5页
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及断裂韧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SiC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该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为单调增大;而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并在体积分数为55%时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体积分数 SICP/AL复合材料 抗拉强度 断裂韧性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积分数及大直径颗粒工况下低比转数泵叶轮的磨损特性
17
作者 赵会宾 韩伟 +4 位作者 宾立 郭亮 江雄 龙江少 甄卫卫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5年第9期873-880,共8页
针对高体积分数、大直径颗粒工况下低比转数离心泵的磨损问题,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叶轮内部的磨损特性.设计试验泵进行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叶轮的主要磨损区域集中在流道前段,包括叶片压力面前1/2段、叶片背面前1/6段、... 针对高体积分数、大直径颗粒工况下低比转数离心泵的磨损问题,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叶轮内部的磨损特性.设计试验泵进行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叶轮的主要磨损区域集中在流道前段,包括叶片压力面前1/2段、叶片背面前1/6段、后盖板叶轮帽周边、前盖板与叶片相交部位及流道入口.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Particle非均相流模型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固相颗粒在流道内分布不均匀,入口区域存在明显颗粒堆积,且叶片压力面附近颗粒体积分数较高;颗粒对叶轮流道前段的冲击角度较大,而对后段的冲击角度较小;结合向量积计算原理提取颗粒冲击角度,将Oka磨损模型与Eulerian-Eulerian方法结合,实现了高体积分数、大直径颗粒工况下叶轮磨损的准确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可为低比转数离心泵的抗磨损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数离心泵 磨损 冲击角度 体积分数 大直径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SiCp或高Si含量电子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8
作者 钟鼓 吴树森 万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7,共5页
高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和高Si含量Al-Si合金具有高导热、膨胀系数可调、低密度等特性,成为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结合笔者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该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各工艺方法在规模化商业生产中存在的不... 高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和高Si含量Al-Si合金具有高导热、膨胀系数可调、低密度等特性,成为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结合笔者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该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各工艺方法在规模化商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研究及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 SICP/AL AL-SI合金 电子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石墨含量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犇 张东卿 +4 位作者 李香粉 郭晓慧 师晶 刘占军 郭全贵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5,共8页
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出高石墨含量的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研究了高石墨含量对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墨体积分数的增加(72.08 vol.%~93.34 vol.%),复合材料的密度降低(4.07~2.63 g cm^-3);电导率降... 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出高石墨含量的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研究了高石墨含量对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墨体积分数的增加(72.08 vol.%~93.34 vol.%),复合材料的密度降低(4.07~2.63 g cm^-3);电导率降低(14.71%~2.45%国际退火铜标准);面向热导率先增加后降低,在石墨体积分数为82.6%时,面向热导率达到最大值为663.73 W m^-1K^-1;面向热膨胀系数降低(6.6×10^-6~2.2×10^-6K^-1);抗弯强度降低(42.48~14.63 MPa),抗压强度降低(45.75~20.46 MPa)。鳞片石墨在复合材料中高度取向排列,分布均匀。并对预测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模型进行修正,发现测量结果和模型预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 鳞片石墨/铜复合材料 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I-027抑制mTOR信号通路减轻高氧诱导的幼鼠肺损伤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木林 刘成军 党红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2-600,共9页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1/2 双重抑制剂 OSI-027 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致 sprague-dawley(SD)幼鼠肺损伤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72 只 3 周龄 SD 幼鼠随机分为空气+生理盐水、高氧+生...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1/2 双重抑制剂 OSI-027 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致 sprague-dawley(SD)幼鼠肺损伤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72 只 3 周龄 SD 幼鼠随机分为空气+生理盐水、高氧+生理盐水、高氧+雷帕霉素和高氧+OSI-027 组,分别建立动物模型(各组 n=18)。高氧干预采用 90%氧气持续处理,生理盐水、雷帕霉素、OSI-027 干预分别于观察期第 1、3、6、8、10、13 天经腹腔注射给药,在造模第 3、7、14 天取各组幼鼠测量体质量变化、肺湿干重比(wet/dry ratio,W/D)、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肺损伤评分、肺泡间隔厚度测定、肺组织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检测 mTOR 及磷酸化核糖体 S6 蛋白激酶(pS6K1)蛋白在肺组织的分布和表达。结果:从时间因素看,各组幼鼠体质量(F 时间=297.098,P=0.000)、mTOR 免疫组化(F 时间=379.978,P=0.000)、mTOR(F 时间=166.991,P=0.000)和 pS6K1(F 时间=122.676,P=0.000)蛋白水平都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除空气组外,其余各组肺损伤评分(F 时间=1410.362,P=0.000)、肺泡间隔厚度(F 时间=356.312,P=0.000)、pS6K1 免疫组化(F 时间=57.992,P=0.000)都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肺 W/D(F 时间=28.915,P=0.000)第 3、7 天时升高,第 14 天时下降。从分组因素看,体质量(F 分组=176.597,P=0.000)空气组明显高于其他组,肺 W/D(F 分组=28.484,P=0.000)和肺泡间隔厚度(F 分组=296.223, P=0.000)空气组明显低于其他组,除第 3 天外,mTOR 免疫组化(F 分组=134.100,P=0.000)高氧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S6K1 免疫组化(F 分组=234.697,P=0.000)、mTOR(F 分组=59.377,P=0.000)和 PS6K1(F 分组=101.837,P=0.000)蛋白印迹高氧组明显高于其他组,肺损伤评分(F 分组=2 420.076,P=0.000)高氧雷帕组明显高于其他组,高氧 OSI 组明显低于高氧组和高氧雷帕组。结论:高浓度氧可激活肺组织 mTOR 信号途径;mTOR 可能促进了高氧肺损伤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调控机制可能与抑制 mTOR 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mTOR 复合物 1/2(mTORC1/2)双重抑制剂 OSI-027 能减轻高氧致 SD 幼鼠肺损伤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分数 肺损伤纤维化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雷帕霉素 OSI-0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