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信息技术赋能高中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
1
作者 毛羽佳 潘骋 陆丽云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1-45,共5页
主题式情境教学旨在通过创设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情境,突出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和关联,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本文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三大功能,提出赋能高中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三大过程的策略,即分别依托GIS的可视化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和实... 主题式情境教学旨在通过创设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情境,突出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和关联,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本文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三大功能,提出赋能高中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三大过程的策略,即分别依托GIS的可视化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和实践操作功能,支持主题情境创设、促进主题问题深化、实现主题活动进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金陵船厂的前世今生”为主题情境,探究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影响,系统呈现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情境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旨在为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主题式情境教学 工业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数字化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及应用
2
作者 陈雅蓉 杨守菊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共4页
数字化时代,高中生物学教学面临变革契机与挑战,从科学化学情分析、弹性化教学目标、精准化教学过程和数智化学习评价等方面构建了数字化教学范式并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为例阐述应用。提出实践时应注意范式重组而非照本宣科、... 数字化时代,高中生物学教学面临变革契机与挑战,从科学化学情分析、弹性化教学目标、精准化教学过程和数智化学习评价等方面构建了数字化教学范式并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为例阐述应用。提出实践时应注意范式重组而非照本宣科、教学智慧优于数字智能、教学规范制约数字伦理等问题,以实现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科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课堂教学 教学范式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肖亚琴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6期131-132,共2页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都与信息技术产生了非常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亦是如此.伴随着各种新进信息技术的融入和应用,...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都与信息技术产生了非常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亦是如此.伴随着各种新进信息技术的融入和应用,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信息技术将会成为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教学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将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思维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长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计算思维作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中枢,在当今已被提升到全民素养的高度。项目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开展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模式实践,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实现学科... 计算思维作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中枢,在当今已被提升到全民素养的高度。项目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开展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模式实践,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实现学科价值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认为,基于计算思维的项目教学模式需以横向“项目主线”为教学流程,运用计算思维基本方法,在纵向“教学主线”下开展实践,包括确定项目需求,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分解建模,界定问题生成活动任务;分组协作探究,寻找并实施自动化方案;总结反思评价,实现求解方案拓展迁移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高中信息技术 项目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增国 文珊珊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98-104,共7页
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浪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做出相应的教改计划,以期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张学新教授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讲授法和讨论法有机结合,并融入自主内化吸收,强调过程性评价。从对分... 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浪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做出相应的教改计划,以期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张学新教授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讲授法和讨论法有机结合,并融入自主内化吸收,强调过程性评价。从对分理论出发,通过前期分析的结果进行教学设计,实际开展教学实验,学习效果通过多元评价表来呈现。结果表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对分课堂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对分课堂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应用
6
作者 肖红 汪涛 +1 位作者 疏勇锋 查锦春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4,共5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可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然而,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融合是函待教师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选择、目标设计...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可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然而,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融合是函待教师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选择、目标设计、内容整合、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五个维度的应用策略。本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能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跨学科主题学习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44
7
作者 马秀麟 赵国庆 邬彤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1期79-85,共7页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面临着严峻挑战。从调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CM)的概念、成功应用入手,尝试把FCM应用于大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并基于这一模式构建了有效的学习支持体系,采取了一定的流程控制...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面临着严峻挑战。从调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CM)的概念、成功应用入手,尝试把FCM应用于大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并基于这一模式构建了有效的学习支持体系,采取了一定的流程控制手段,组织了教学实践。最后,通过对这一教学实践跟踪、调查,对FCM模式的应用方式、作用范围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实证研究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祗坤 张玉红 刘雪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2-153,共2页
进入21世纪,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学领域,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文章从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给教学模式、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董艳 丁明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7-31,共5页
通过调查了解(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我校32门专业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影响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提出四种有助于高校教师借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支架构建的课堂讲授模式,基于真实问题或事件再现的情境教... 通过调查了解(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我校32门专业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影响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提出四种有助于高校教师借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支架构建的课堂讲授模式,基于真实问题或事件再现的情境教学模式,基于任务驱动的探究学习模式,基于小组讨论的协作学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校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支持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被引量:10
10
作者 沙景荣 姚勇伟 王艳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9-93,共5页
本文以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166个教学片段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媒体要素、媒体作用以及教师教学事件出发,统计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支持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认为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支点在于学生... 本文以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166个教学片段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媒体要素、媒体作用以及教师教学事件出发,统计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支持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认为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支点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并非仅仅作为信息呈现的工具;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载体在于教学系统设计,并非机械地操作各类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营造师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空间,并非仅仅服务于教师的单向信息传输;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于教学事件的丰富性和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提高,并非知识传输总量的增加。究其本质而言,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作用就是要营造人-媒体-环境之间联动的学习空间,促进人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技术支持的教学 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评价手段提高信息技术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孙名符 方勤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2,共4页
信息技术有效用于课堂教学,进而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阶段.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弊端是:“多媒体”主要是用来辅助“教”的;信息技术主要用于演示、展示;多是“成品课件”操作.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信息... 信息技术有效用于课堂教学,进而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阶段.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弊端是:“多媒体”主要是用来辅助“教”的;信息技术主要用于演示、展示;多是“成品课件”操作.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不清,导致课堂教学应用的片面;对“整合”的内涵不了解,导致课堂教学应用的形式化;没有掌握“整合”的方法和途径,出现“成品课件”整合课堂的现象.运用恰当、合理的评价手段可提高信息技术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两个问题应在实际研究中加以重视:提供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所需的必要设备;针对信息技术有效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教学 整合 评价标准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课堂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何去何从 被引量:9
12
作者 岳欣云 董宏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5,共5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反观一下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就会发现,信息技术并没有带来如期的变革。这虽有教师使用不当和不愿使用的问题,但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媒体本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反观一下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就会发现,信息技术并没有带来如期的变革。这虽有教师使用不当和不愿使用的问题,但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媒体本身还没有切入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与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改革 互动 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任秀华 翟娜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2期84-90,共7页
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接受信息技术,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使用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探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发现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被引入到了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模型的构建中... 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接受信息技术,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使用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探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发现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被引入到了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模型的构建中。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学经验、教学效能感、技术特性、教学环境、任务技术适配度对教师的易用认知有显著影响;易用认知、任务技术适配度对教师有用认知有显著影响;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对教师信息技术接受意向有影响。研究结果从实证角度,为教师合理接受信息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信息技术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植入到生态优化: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范式转型 被引量:46
14
作者 曹树真 付杨 +1 位作者 陈德鑫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10,共8页
随着教育现代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相关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该领域的已有研究,可将目前的研究方向大致归为两种不同的学科视角,即“价值本位”视角与“工具本位”视角。虽然也有... 随着教育现代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相关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该领域的已有研究,可将目前的研究方向大致归为两种不同的学科视角,即“价值本位”视角与“工具本位”视角。虽然也有研究者提出改变已有的认识偏执,将两种视角融合起来,但此类研究仍较为单薄。该文以生态学的思维来实现两种视角的融合,构建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生态优化”范式。首先,分析当前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技术植入”范式:技术本位的立场、功能替代的思维、主体异化的危害;其次,审视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教育学立场和技术学立场,提出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生态立场;最后,依据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的生态理念,构建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生态的实践逻辑,促使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教育教学,优化课堂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技术植入 课堂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静 李葆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5-28,共4页
本文主要依照我们开展试验中的评价工作的一些体会,针对目前比较关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领域中课堂教学这一部分,具体阐述了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以及使用方法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后还列出我们开展评价工作时制定的... 本文主要依照我们开展试验中的评价工作的一些体会,针对目前比较关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领域中课堂教学这一部分,具体阐述了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以及使用方法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后还列出我们开展评价工作时制定的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课程整合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思路 使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名符 方勤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67,75,共6页
目前定位于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还相当缺乏,且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存在脱离现象,这降低了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本文分析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探明数学新课程数学观、数学学习观以及数学教学观的变... 目前定位于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还相当缺乏,且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存在脱离现象,这降低了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本文分析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探明数学新课程数学观、数学学习观以及数学教学观的变化;结合信息技术在实现数学新课程教学要求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探讨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效性的若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新课程 信息技术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春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的活动方式与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的形式与数量等,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正确构建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的活动方式与所提供的反馈信息的形式与数量等,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正确构建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促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数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驱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变革 被引量:20
18
作者 于翠翠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125,共9页
步入信息社会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刻不容缓。衡量课堂教学系统结构变革,技术在场为充要条件,学习本位是主要标志,思维导学乃根本旨归。依托这三个表征,实现课堂教学重构的思路在于... 步入信息社会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刻不容缓。衡量课堂教学系统结构变革,技术在场为充要条件,学习本位是主要标志,思维导学乃根本旨归。依托这三个表征,实现课堂教学重构的思路在于:以技术驱动作为供给侧支撑,以教师素养作为撬动的支点,以社会力量作为民间智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系统 课堂教学结构 教育信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被引量:32
19
作者 刘志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68,共3页
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着建设的"高投"与教学的"低效"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对策是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本文结合不同学科教学的特点,分析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宜、适度... 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着建设的"高投"与教学的"低效"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对策是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本文结合不同学科教学的特点,分析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宜、适度和实效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适宜、适度和实效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
20
作者 聂贞萍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科技手段,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更有效的学习专业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受传统模式思想的束缚和部分条件限制,使得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不尽如... 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科技手段,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更有效的学习专业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受传统模式思想的束缚和部分条件限制,使得部分老师在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无法让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得到提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合理应用,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及水平等问题,已成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者所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音乐 课堂教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