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1
1
作者 裘艳梅 侯洪涛 +4 位作者 王炜 叶秀春 张会丰 李月梅 马素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及血气分析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45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分别在出生后第1天和第7天取动脉血查血气分析,并留取静脉血检测MBD和S100B。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p H、PCO2、乳酸值、BE值和S100B蛋白、MBP的水平第7天与第1天存在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分别比较各指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后第1天检测动脉血气分析、S100B蛋白和MBP水平能够帮助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S100B 血气分析 早产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评价髓鞘碱性蛋白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田作军 赵薛旭 +5 位作者 李作汉 张帆 曹福田 李少明 邵明 董亚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45例)患者CSF及血清中MBP水平,并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36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 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CSF)及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诊断多发性硬化(MS)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MS组(45例)患者CSF及血清中MBP水平,并与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36例)及对照组(33例)相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价CSF及血清中MBP诊断M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MS组中CSF和血清中MBP水平均显著高于GBS组(P<0.01)及对照组(P<0.01)。CSF中MBP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0.037,最佳分界值为0.87pg/ml。以CSF中MBP≥0.87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78.3%。血清MBPROC曲线的AUC为0.761±0.046,最佳分界值为0.25pg/ml。以血清MBP≥0.25pg/ml来预测MS,敏感性为62.8%,特异性为73.9%。两条曲线AUC的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SF及血清MBP水平对诊断MS均有一定的准确性,两者联合可以作为诊断MS较为敏感的指标,CSF中MBP比血清MBP敏感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脑脊液 血清 髓鞘碱性蛋白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损害与S100β和髓鞘碱性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文志华 魏佳军 +1 位作者 袁先厚 章军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S100β和髓鞘碱性蛋白(MBP)与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的关系。方法①分组:将67例VCI患者分为轻度VCI组,25例;中度VCI组,23例;重度VCI组,19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者30名。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对象血清的S100β蛋白和MB... 目的探讨S100β和髓鞘碱性蛋白(MBP)与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的关系。方法①分组:将67例VCI患者分为轻度VCI组,25例;中度VCI组,23例;重度VCI组,19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者30名。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对象血清的S100β蛋白和MBP含量。③认知功能评价:运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及临床记忆量表(CMS)评估认知功能。结果轻、中、重度VCI组的血清S100β浓度分别为(0.42±0.08)、(0.59±0.06)及(0.64±0.06)μg/L,对照组为(0.39±0.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重度VCI组血清S100β含量与MMSE总分及记忆商值皆呈显著性负相关(r=-0.55,r=-0.57;r=-0.63,r=-0.65,),而轻度VCI组血清S100β含量与MMSE总分及记忆商值无显著相关性。轻、中、重度VCI组的血清MBP浓度为(3.94±0.68)、(3.44±0.76)及(5.21±0.96)μg/L,对照组为(1.75±0.4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重度VCI组血清MBP含量与MMSE总分及记忆商值均呈显著性负相关(r=-0.67,r=-0.61),轻、中度VCI组血清MBP含量与MMSE评分和记忆商值均呈显著性负相关(r=-0.62,r=-0.58;r=-0.63,r=-0.57)。结论血清S100β和MBP浓度有可能作为观察中、重度血管性认知(包括记忆和脱髓鞘变化)损害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淑英 吕路线 +3 位作者 赵幸福 郭慧荣 赵峥 高福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有脑损伤。方法 对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例对照组手术病人的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法测定。结果 病例组的NS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有脑损伤。方法 对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例对照组手术病人的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法测定。结果 病例组的NS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组脑脊液中NSE和MBP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脊液 研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S-100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严健 徐淑娟 +2 位作者 陈遂 段荣 柯江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5-906,共2页
目的:检测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S-100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变化,寻找反映FS患儿脑损伤的生化指标。方法: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FS患儿63例为病例组,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SFS)组45例,复杂性热性惊厥(CFS)组18例。选择20例健康儿... 目的:检测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S-100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变化,寻找反映FS患儿脑损伤的生化指标。方法: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FS患儿63例为病例组,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SFS)组45例,复杂性热性惊厥(CFS)组18例。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SA法作血清S-00β和MBP蛋白定量测定。结果:FS组血清S-100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中MB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FS组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SF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S组血清中S-100β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FS发作时可能存在神经元损害。CFS组较SFS组MBP升高更为显著,表明CFS患儿中枢神经系统髓鞘损伤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发热性 儿童 S-100蛋白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组织中轴突神经丝及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琰 姜海洋 +2 位作者 于何 关超 姜学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8-690,774,共4页
目的:检测听神经细胞瘤组织中轴突神经丝及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听神经瘤组织中组织细胞的生长特点。方法:选取本院听神经瘤患者的手术组织15例(听神经瘤组)及正常神经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神经... 目的:检测听神经细胞瘤组织中轴突神经丝及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听神经瘤组织中组织细胞的生长特点。方法:选取本院听神经瘤患者的手术组织15例(听神经瘤组)及正常神经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神经组织中的轴突神经丝200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听神经瘤组织中,轴索的标志性抗体——神经丝200的表达为阴性,并且启动髓鞘化的前哨信号及髓鞘致密化的重要组成蛋白——髓鞘碱性蛋白在听神经瘤组织中也未检测到。而在正常对照组,二者的表达均为阳性。结论:在听神经瘤组织中缺失致密的髓鞘及轴索,提示听神经瘤细胞可能是处于前髓鞘化期的施万细胞,并且该类细胞失去了完成髓鞘化进程和重新形成致密髓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碱性蛋白 听神经瘤 神经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髓鞘碱性蛋白cDNA体外扩增、克隆和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俊杰 王若菡 +3 位作者 程汉华 陈朴 李昌隆 杨鲁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4-247,共4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人脑cDNA文库中扩增出600bp的髓鞘碱性蛋白(MBP)cDNA片段,与载体pGEM-3Zf(+)平端连接.重组质粒DNA转化宿主菌JM109,在含X-gal和IPTG的平板上直接筛选阳...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人脑cDNA文库中扩增出600bp的髓鞘碱性蛋白(MBP)cDNA片段,与载体pGEM-3Zf(+)平端连接.重组质粒DNA转化宿主菌JM109,在含X-gal和IPTG的平板上直接筛选阳性克隆.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成套引物扩增鉴定证明,该克隆含有7个外显子的21.5kD人脑MBP全长编码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髓鞘碱性 蛋白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和缺血灶髓鞘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段建钢 刘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1,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受损脑髓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MCAO模型组(C+)、早期针刺组(E2)、晚期针刺组(E3),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受损脑髓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MCAO模型组(C+)、早期针刺组(E2)、晚期针刺组(E3),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针刺,用Pal-Weigert髓鞘特殊染色法和ELISA法动态观察各组在1d、3d、5d、7d时脑髓鞘的再生情况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结果:在各个时间点,C+组内囊有明显的髓鞘脱失,且血清MBP含量也明显升高;针刺组在各个时间点的髓鞘脱失程度明显减轻,且血清MBP含量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E2组的血清MBP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比E3组晚。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明显激发脑的可塑性潜能及其他机制,促进MCAO大鼠缺血损伤区的髓鞘再生。针刺治疗的时间窗可能在缺血后脑损伤的恢复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局灶性脑缺血 髓鞘碱性蛋白 髓鞘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枫 李群彦 +1 位作者 郝洪军 袁锦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5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抗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急性期血清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与30例其他神经疾病(OND)患者及36 例正常人(NC)作对照。结果MS患者血清抗MBP抗体阳性率为78 .6...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抗髓鞘碱性蛋白(MBP)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6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急性期血清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与30例其他神经疾病(OND)患者及36 例正常人(NC)作对照。结果MS患者血清抗MBP抗体阳性率为78 .6%,OND组抗MBP抗体阳性率为50%,与N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S患者与OND组患者抗MBP抗体阳性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血清中抗MBP抗体,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髓鞘碱性蛋白 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伟明 陶志强 闻树群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223-224,共2页
作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外伤患者(56例)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不考虑治疗因素及时问过程,接影像学检查有无异常进行分组。发现不论影像学有无异常,血清MBP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有影像学异常组较无异常组高(P<... 作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外伤患者(56例)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不考虑治疗因素及时问过程,接影像学检查有无异常进行分组。发现不论影像学有无异常,血清MBP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有影像学异常组较无异常组高(P<0.05),外伤6h内MBP增高不明显,与11h后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1h后各组血清MBP值持续较高,统计学处理组间无差异(P>0.05)。血清MBP检测可作为临床检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脑外伤的严重程度。由于脑外伤后血清MBP浓度持续较高,在法医鉴定中可能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髓鞘碱性蛋白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蕾 王艺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3-495,共3页
目的研究抗抑郁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变化及二者与抑郁严重程度、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比较31例抑郁症患者与25例健康人血清NSE和MBP水... 目的研究抗抑郁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变化及二者与抑郁严重程度、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比较31例抑郁症患者与25例健康人血清NSE和MBP水平的差异,并观察患者组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6周末血清NSE和MBP的变化。对抑郁症患者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的评定。结果患者组血清NSE(11.32±3.19 ng/mL vs.4.53±1.04 ng/mL)、MBP(9.41±2.09 ng/mL vs.4.49±0.89 n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组抗抑郁治疗6周末血清NSE(6.75±2.09 ng/mL)、MBP(5.71±1.31 ng/m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脑损伤,帕罗西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可能参与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抗抑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外伤患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水平与其损伤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新亮 杨树源 王明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外伤患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CSF-MBP)水平与其损伤类型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42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的CSF-MBP进行测定,并测定2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严重脑内原发性损伤患者CSF-MBP平均... 目的 探讨急性脑外伤患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CSF-MBP)水平与其损伤类型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42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的CSF-MBP进行测定,并测定2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严重脑内原发性损伤患者CSF-MB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脑内原发性损伤和单纯颅内血肿者(P<0.01),单纯颅内血肿患者CSF-MBP仅伤后第5天增高;弥漫性脑损伤组CSF-MBP水平显著高于局灶性脑损伤组(P<0.01),伤后1周内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结论 CSF-MBP的测定有助于急性脑外伤患者损伤程度及类型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脑脊液 髓鞘 碱性蛋白 损伤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特异蛋白PMP22和MBP在腓肠神经活检标本中表达差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璐 张俊 +4 位作者 孙阿萍 张燕 王盛兰 樊东升 钟延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199-2202,共4页
目的探讨周围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PMP22)、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在周围神经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诊断意义。方法收集35例成人腓肠神经活检标本,进行抗PMP22、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灰... 目的探讨周围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PMP22)、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在周围神经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诊断意义。方法收集35例成人腓肠神经活检标本,进行抗PMP22、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灰度值做定量分析,并与相应的光镜和电镜下组织学形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MP22和MBP的表达部位并不完全相同;PMP22表达水平与有髓纤维髓鞘的残存数目、完整程度及无髓纤维-Schwann细胞单位的数量、功能状态等多个因素相关;MBP表达水平主要与残存的有髓纤维的数量和髓鞘脱失的程度相关;两者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PMP22更多反映Schwann细胞状态,而MBP反映有髓纤维髓鞘的状态。结论周围神经活检中PMP22和MBP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受损髓鞘的神经纤维分布以及Schwann细胞的功能状态,可考虑作为周围神经活检诊断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髓鞘蛋白22 髓鞘碱性蛋白 SCHWANN细胞 腓肠神经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碱性蛋白的提取鉴定及其诱导口服耐受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学彬 冯璞 谢蜀生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提取并纯化豚鼠脑、脊髓髓鞘碱性蛋白(MBP),对其理化特征和致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活性进行鉴定,并初步探讨口服MBP诱导免疫耐受防治EAE的作用。方法:以豚鼠脑、脊髓为原料,通过去脂、抽洗、酸溶... 目的:提取并纯化豚鼠脑、脊髓髓鞘碱性蛋白(MBP),对其理化特征和致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活性进行鉴定,并初步探讨口服MBP诱导免疫耐受防治EAE的作用。方法:以豚鼠脑、脊髓为原料,通过去脂、抽洗、酸溶解、高速离心等步骤提取MBP,并在Wistar大鼠中诱导EAE和口服耐受。结果:所提取的MBP具有与文献报告结果类似的理化特征和诱发EAE的活性;通过口服MBP,成功诱导出对EAE的免疫耐受。结论:MBP对研究EAE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及通过口服MBP诱导免疫耐受对EAE和多发性硬化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膜炎 EAE 髓鞘碱性蛋白 提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高眼压下兔视网膜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道卫 刘金华 +2 位作者 杜秀娟 乔峰 廖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兔视网膜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MBP)的研究,观察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慢性高眼压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大白兔右眼前房注入0.3%复方卡波姆溶液0.1mL,制成兔慢性高眼压模型后,随机分为vNGF治疗组... 目的通过对兔视网膜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MBP)的研究,观察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NGF)对慢性高眼压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大白兔右眼前房注入0.3%复方卡波姆溶液0.1mL,制成兔慢性高眼压模型后,随机分为vNGF治疗组和平衡盐液对照组,分别于眼压缓慢升高2周后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入vNGF和平衡盐液;3d后重复注药1次。分别于最后1次给药后第5d、10d取材;采用病理图像分析仪计数RGCs数目;进行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前房注入复方卡波姆溶液后,眼压在1周内缓慢升高并维持到实验结束,平均眼压(32.93±6.33)mmHg。5d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GCs分别为19.25±2.60和12.88±1.46;10d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GCs分别为16.84±1.52和7.63±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BP表达高于实验组。结论vNGF能降低高眼压后视网膜MBP的含量,提高RGCs的存活数量,对RGCs损伤后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神经因子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眼压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亚低温治疗对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军 尹勇 +3 位作者 钟天安 叶宇 石小峰 尹学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亚低温治疗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来证实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探讨亚低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取其血清标本检测MBP含量。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亚低温治疗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来证实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探讨亚低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取其血清标本检测MBP含量。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100例,分为亚低温组50例和常温组50例,分别于伤后早期及伤后不同时间采血,检测血清中MBP含量,比较其在伤后不同时期的血清MBP含量。结果10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MBP含量测定结果证实,正常人血清MBP含量与年龄、性别无关。常温组患者伤后血清MB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亚低温组与常温组患者相比血清MBP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BP在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中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生化指标,由此我们推论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晓军 陈国弟 +1 位作者 苟清 吴梅筠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7-68,79,共3页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方法研究了大鼠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的时序变化。正常大鼠血清中MBP为6.1633±1.5301ng/ml(X±S)。伤后立即死亡组大鼠的血清MBP为11....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方法研究了大鼠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的时序变化。正常大鼠血清中MBP为6.1633±1.5301ng/ml(X±S)。伤后立即死亡组大鼠的血清MBP为11.3818±2.6574ng/ml,伤后15min,为10.8319±2.3135ng/ml,此血清高MBP水平一直持续到伤后3天。伤后第4天和第5天,血清MBP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立即死亡组、伤后15min组和伤后3天之内各组的MBP水平与正常组和伤后第4天和第5天的比较,P<0.01。认为可进一步探讨将血清MBP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 弥漫性 脑损伤 髓鞘碱性蛋白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丽 郭云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4-591,共8页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验证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优化其最佳治疗剂量及时间窗。方法: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前脑缺血模型,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组,经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固绿髓鞘染色法观察神经...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验证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优化其最佳治疗剂量及时间窗。方法: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前脑缺血模型,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组,经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固绿髓鞘染色法观察神经纤维髓鞘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定性、定量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RT.PCR检测MBPmRNA水平。结果:胡黄连苷Ⅱ可上调大鼠脑缺血损伤后MBP表达,减少脱髓鞘;其最佳治疗时间和剂量,根据固绿髓鞘染色显示为脑缺血2.0h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10mg/kg;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为脑缺血2.0h腹腔注射10ms/kg;Westernblotting分析为脑缺血2.0h给予10ms/kg;RT-PCR显示为脑缺血1.5h给予20ms/kg。结论:根据用药剂量最小化和治疗时间窗最大化的原则综合评价,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最佳治疗时间窗为脑缺血1.5~2.0h,最佳治疗剂量为腹腔注射10~20ms/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苷II 脑缺血 大鼠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对脊髓损伤程度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詹瑞森 张朝跃 黄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对脊髓损伤程度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54只家兔随机分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每组动物通过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损伤脊髓病理组织学和损伤后动物改良Tarlov评分评定损伤程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对脊髓损伤程度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54只家兔随机分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每组动物通过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损伤脊髓病理组织学和损伤后动物改良Tarlov评分评定损伤程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损伤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结果3组实验动物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损伤后均升高,在损伤后24 h、48 h和72 h时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而第7天时已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可作为脊髓损伤程度早期判断指标之一,但有一定的时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程度 髓鞘碱性蛋白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后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和小胶质细胞的捕获 被引量:1
20
作者 梅爱农 王珏 +4 位作者 程琼 杨心青 杨津 朱鹏立 雷惠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OECs)移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后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及小胶质细胞捕获OECs情况。方法:用新生近交系Wistar大鼠嗅球培养出OECs,经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OECs)移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后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及小胶质细胞捕获OECs情况。方法:用新生近交系Wistar大鼠嗅球培养出OECs,经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后注入同系EAE Wistar大鼠侧脑室,免疫组化检测OECs髓鞘碱性蛋白(MBP)、单核巨噬细胞诱导分子1(ED1)和CFSE共表达情况。结果:培养OECs不表达MBP,经侧脑室移植后在EAE大鼠脑内出现多量MBP+CFSE+细胞,同时在大脑广泛区域及血管周围间隙出现多量ED1+CFSE+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OECs在EAE环境下表达MBP分子,其抗原能被脑内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髓鞘碱性蛋白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