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u的病理性修饰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婕 李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1-187,共7页
Tau是脑内含量最多的微管相关蛋白(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 MAPs ),其病理性改变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1 Tau的生理功能 Tau在神经细胞的轴突广泛表达,主要起促进微管( microtubulin , MT)形成... Tau是脑内含量最多的微管相关蛋白(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 MAPs ),其病理性改变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1 Tau的生理功能 Tau在神经细胞的轴突广泛表达,主要起促进微管( microtubulin , MT)形成和稳定MT的作用,并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丝分裂、神经递质和信号传递等生理过程。 tau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含碱基100 kb,16个外显子,其结构被分为N端、脯氨酸富含区域、微管结合区域和C端4部分。其中的脯氨酸富含区含有许多磷酸化位点,能被其它蛋白包括酪氨酸激酶Fyn的SH3结构域识别,进而发生磷酸化修饰,参与tau生理和病理功能的调控[1]。目前的研究发现,与成熟脑相比发育脑的tau呈现特殊的磷酸化,并在髓鞘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tau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髓鞘形成障碍 谷氨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OVL1基因变异致IKSHD 1例临床及基因分析
2
作者 杨磊 张广宇 +3 位作者 陈功勋 李三松 王明梅 朱登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鱼鳞病样角化症、痉挛、髓鞘形成障碍和面部畸形(IKSHD)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IKSH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1岁7个月,肘、膝、踝关节及小腿背侧皮肤鱼鳞病样角化症,痉挛性截瘫,眼球震... 目的探讨鱼鳞病样角化症、痉挛、髓鞘形成障碍和面部畸形(IKSHD)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IKSH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1岁7个月,肘、膝、踝关节及小腿背侧皮肤鱼鳞病样角化症,痉挛性截瘫,眼球震颤伴斜视,面部畸形,听力障碍。头颅磁共振示脑白质髓鞘化障碍。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患儿ELOVL1基因c.464G>C杂合突变,家系验证患儿父母均为野生型,该突变位点未见报道。根据ACMG指南评级为可能致病变异,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诊断为IKSHD。结论确诊患儿为IKSHD,新发现c.464G>C错义突变位点,基因检测有助于临床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鳞病样角化症 痉挛 髓鞘形成障碍 ELOVL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