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样细胞白血病-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孟昌 张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9-432,44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骨髓瘤细胞中依赖IL-6与否的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基因的表达,阐明mcl-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应用JAK特异性抑制剂AG490、蛋白激酶抑制剂LY294002、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分别... 目的通过检测骨髓瘤细胞中依赖IL-6与否的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基因的表达,阐明mcl-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应用JAK特异性抑制剂AG490、蛋白激酶抑制剂LY294002、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分别研究了JAK/STAT通路、ras/MAPK通路及PI3K/Akt三大信号途径与mcl-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关系。结果在骨髓瘤细胞8226和U266中,抑制ERK1/2活性不能改变mcl-1的表达;高浓度的AG490不能抑制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LY294002可抑制8226细胞和ANBL-6细胞的增殖,但不抑制mcl-1的表达。结论 Ras/MAPK通路以及PI3K通路在mcl-1基因的调节中无作用,但STAT的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 多发性骨 IL-6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宫颈癌中白细胞介素-6与髓样细胞白血病-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马瑶 吴静 赵秀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及MCL-1mRNA在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宫颈鳞癌、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IL-6和MCL-1蛋白...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及MCL-1mRNA在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宫颈鳞癌、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IL-6和MCL-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组织中MCL-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IL-6和MCL-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组织(P<0.01),且IL-6和MCL-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66,P<0.01);MCL-1蛋白与MCL-1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r=0.772,P<0.01)。结论IL-6和MCL-1的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共同调节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对早期癌前病变的筛查,并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细胞因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6 髓样细胞白血病-1 宫颈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9a对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Mcl-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振辉 尤祥宇 +2 位作者 刘少军 刘连 刘世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28-1932,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29a(miR-29a)对大鼠心肌细胞(CM细胞)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Bcl-2)和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CM细胞和人胚肾细胞株293T。合成大鼠miR-29a的拟似物(mimic)和抑制... 目的:探讨microRNA-29a(miR-29a)对大鼠心肌细胞(CM细胞)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Bcl-2)和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CM细胞和人胚肾细胞株293T。合成大鼠miR-29a的拟似物(mimic)和抑制剂(inhibitor)。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RNAiMAX转染miR-29a mimic进入CM细胞,转染48 h后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和Mcl-1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构建Bcl-2和Mcl-1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DNA质粒),转染293T细胞(DNA质粒和miRNA共转染)和CM细胞(miRNA和DNA质粒先后转染),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萤光素酶的表达变化。结果:CM细胞转染miR-29a mimic 48 h后,Bcl-2和Mcl-1 mRNA和蛋白的水平均下调(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显示,在293T细胞中,miR-29a可特异抑制带有bcl-2和mcl-1 3’UTR上野生型识别元件的报告基因表达(P<0.05),在CM细胞中,抑制内源性的miR-29a水平能促进bcl-2和mcl-1 3’UTR上野生型识别元件的报告基因表达。结论:抗凋亡基因bcl-2和mcl-1是miR-29a的靶基因。miR-29a可能通过作用于Bcl-2和Mcl-1实现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具体效应仍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9a 细胞凋亡 B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2 髓样细胞白血病-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1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风云 蒋建伟 张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cl-1 ASODN转染入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用WST-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cl-1 ASODN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cl-1 ASODN... 目的:探讨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cl-1 ASODN转染入体外培养的肝癌HepG2细胞。用WST-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cl-1 ASODN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cl-1 ASODN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用Hoechst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Mcl-1 ASODN作用HepG2细胞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blankcontrol)和随机寡核苷酸(RODN)对照组相比,Mcl-1 ASODN组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P<0.05),Mcl-1 ASODN组细胞出现S期明显的阻滞;Hoechst33258染色可见大量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结论:Mcl-1 ASODN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细胞白血病-1 反义寡核苷酸 凋亡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IL-6R及MCL-1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碧薇 孙辉 +3 位作者 陈曦 李小龙 刘洪涛 柴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3-557,共5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受体(IL-6R)、髓样细胞白血病蛋白-1(MCL-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唐山市工人医院和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8例,根据D...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受体(IL-6R)、髓样细胞白血病蛋白-1(MCL-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唐山市工人医院和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8例,根据DS分期将患者分为3组:Ⅰ期27例,Ⅱ期34例,Ⅲ期37例。比较不同DS分期患者的IL-6、IL-6R及MCL-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3组患者IL-6及MCL-1表达水平随着DS分期升高而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IL-6R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不同IL-6及MCL-1表达水平患者的预后,结果显示,IL-6≥80 pg/ml的患者(41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3.0个月,<80 pg/ml的患者(57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3.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L-1≥200 pg/ml的患者(45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5个月,<200 pg/ml患者(53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7.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β2-MG及Hb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DS分期、IL-6及MCL-1与预后相关(r=0.857,r=0.764,r=0.802)。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IL-6及MCL-1水平与患者的DS分期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 细胞介素-6 细胞介素-6受体 细胞白血病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USP9x表达增强食管癌Ec9706-R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晋瑞 金迎迎 +6 位作者 王敏聪 惠文涛 李毅 李芳 贾辉 潘继元 马红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6-493,共8页
背景与目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9x,USP9x)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细胞的放射抗拒相关。研究发现,USP9x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但其食管癌细胞放射抗拒作用尚未见报道... 背景与目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9x,USP9x)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细胞的放射抗拒相关。研究发现,USP9x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但其食管癌细胞放射抗拒作用尚未见报道。探究USP9x对放射抗拒食管癌Ec9706-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放射线照射后Ec9706-R细胞及其亲本细胞Ec-9706中USP9x和抗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然后将Ec9706-R细胞随机分成3组:放射(irradiation,IR)组、IR+对照siRNA组(IR+si-NC组,转染Control siRNA)和IR+USP9x siRNA组(IR+si-USP9x组,转染USP9x siRNA),各组细胞均使用一定量的6 MV-X射线照射。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0、2、4、6和8 Gy)6 MV-X射线照射下各组细胞的活力。Transwell、流式细胞术、RTF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3组细胞在6 Gy照射下的细胞迁移、凋亡、Mcl-1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1,ERCC1)蛋白水平。结果:放射后Ec9706-R和Ec-9706细胞中USP9x和Mcl-1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均增加,Ec9706-R细胞尤为显著(P<0.05)。与IR组相比,IR+si-USP9x组中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目、PCNA、ERCC1和Mcl-1的表达均降低,细胞凋亡增加(P<0.05)。但是与IR组相比,IR+si-NC组中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抑制USP9x表达能够增强放射抗拒食管癌Ec9706-R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这可能是通过下调Mcl-1的表达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 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 放射敏感性 髓样细胞白血病-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CL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293细胞中的表达
7
作者 郭维维 杨卫平 +2 位作者 马龙 许阳 胡博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构建含有人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的真核共表达载体,为聋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构建并鉴定pEGFP-MCL1真核表达... 目的构建含有人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的真核共表达载体,为聋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构建并鉴定pEGFP-MCL1真核表达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EGFP-MCL1真核表达质粒在293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MCL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MCL1蛋白的表达。结果阳性重组子经酶切鉴定含有MCL1基因片段,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MCL1序列相同。重组pEGFP-MCL1真核表达质粒转入293细胞系后24小时,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表达,RT-PCR能够扩增出MCL1的条带,Western Blot检测出40kDa大小的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含有人全长MCL1基因和pEGFP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且能在哺乳动物293细胞系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L1基因(髓样细胞白血病-1基因) 质粒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MCL-1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灵芝 张雨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5-598,共4页
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广泛表达于人类正常组织中,在细胞分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功能是维持线粒体膜稳定,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阻止凋亡发生,促进细胞生存。MCL-1在一些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促进肿瘤发... 髓样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广泛表达于人类正常组织中,在细胞分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功能是维持线粒体膜稳定,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阻止凋亡发生,促进细胞生存。MCL-1在一些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并诱导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抵抗作用。MCL-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肠黏膜和腺瘤组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和促进血管生成,并与CRC的预后和远处转移等相关。多种抗肿瘤药物通过调节MCL-1的表达,影响其疗效及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髓样细胞白血病-1基因 病理机制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