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骨角区骨折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沈海平 周建国 +1 位作者 沈燕 庞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6-636,共1页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骨角 拔牙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路军 张建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8-560,共3页
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sangle)指侧位X线片上距骨线和第一跖骨线的夹角,反映前足和后足的对线关系,为一种直接测量足部矢状面畸形的方法,常用来评价足部内侧足弓畸形,其交点可用来确定中足塌陷的部位,目前已用于评价多种足部疾病... 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sangle)指侧位X线片上距骨线和第一跖骨线的夹角,反映前足和后足的对线关系,为一种直接测量足部矢状面畸形的方法,常用来评价足部内侧足弓畸形,其交点可用来确定中足塌陷的部位,目前已用于评价多种足部疾病,如扁平足、平足症、高弓足、马蹄内翻足、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等。因此,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是足部X线测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测量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对于评估足部功能、选择治疗方式及评估疾病预后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位距第一跖骨角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骨、大、小多角骨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曾立军 徐永清 +2 位作者 骆华松 朱跃良 汪新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为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的手术方式及新式内固定器械的研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32侧成人上肢标本,首先在舟骨和大、小多角骨关节正常状态下测量舟骨大多角骨间距;舟骨小多角骨间距以及大、小多角骨间距。然后解剖出上述3... 目的:为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的手术方式及新式内固定器械的研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32侧成人上肢标本,首先在舟骨和大、小多角骨关节正常状态下测量舟骨大多角骨间距;舟骨小多角骨间距以及大、小多角骨间距。然后解剖出上述3骨,观察骨性标志及各骨形态,测量各骨长度、宽度及厚度。结果:舟骨、大多角骨及小多角骨有较恒定的骨性标志。舟骨、大多角骨间距为(38.60±1.70)mm,舟骨、小多角骨间距为(32.14±2.22)mm,大、小多角骨间距为(30.73±1.95)mm。大多角骨厚度最小,为(10.36±0.83)mm。结论:(1)按照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骨性标志制定的测量标准可初步量化形态不规则的腕骨;(2)依据测量数据进行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可避免损伤邻近关节,减少并发症,提高舟骨和大、小多角骨融合率。(3)测量的相关数据,为舟骨和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内固定器械研制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多融合术 手舟 大多 小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志河 肖丹娜 +4 位作者 高辉 冯静 吴勇 王军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39,113,共5页
目的 比较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硬组织结构的差异。方法 对 37名成人样本 (高角 17例、低角2 0例 )的 5 3项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颅部结构中 ,高角组蝶鞍角 (N_S_Ar)和颅底角 (N_S_Ba)明显小于低角组 (P &... 目的 比较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硬组织结构的差异。方法 对 37名成人样本 (高角 17例、低角2 0例 )的 5 3项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颅部结构中 ,高角组蝶鞍角 (N_S_Ar)和颅底角 (N_S_Ba)明显小于低角组 (P <0 0 1)。上颌结构中 ,两组间腭平面倾斜度 (SN_PP ,FH_PP)、上颌骨相对颅底的前后位置 (S_Ptm)没有明显差异 ,高角组上颌骨体长度 (Ptm_A)小于低角组 ,相对于颅骨和上颌骨的平面倾斜度 (SN_OP ,FH_OP ,PP_OP)大于低角组 ,高角组下颌骨体长度 (Go_Po)和升支倾斜度 (FH_RP)的均值小于低角组 ,但未发现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同时 ,下颌升支高度 (Co_Go)、Po_NB距及下颌颏联合厚度 (klhhd)明显小于低角组。下颌平面角(SN_MP ,FH_MP ,PP_MP)、关节角 (S_Ar_Go)、下颌角 (Ar_Go_Me)、SUM及Y轴角大于低角组。两组间前上面高 (N_ANS)没有明显差异 ;高角组前面高 (N_Me)、后上面高 (S_Co)、前下面高 (ANS_Me)大于低角组 ,后面高 (S_Go)小于低角组 ;同时面高指数 (FHI,S_Go N_Me)、前上面高与全面高比 (N_ANS N_Me)及前上面高与前下面高比 (N_ANS ANS_Me)均小于低角组 ,前下面高与全面高比 (ANS_Me N_Me)大于低角组。结论 成人高低角骨面型之间颅面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特别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高低面型 颅面结构 比较研究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运动对舟-大-小多角骨融合体早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璠 唐亮 +1 位作者 黄勇 赵剑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极限运动对舟骨-大-小多角骨(Scaphotrapeziotrapezoid,STT)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具新鲜尸体前臂标本,所有腕关节均先建立舟月骨分离并行STT融合术,在安全活动范围内从0o开始,每5o一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作5万次屈、伸、尺... 目的探讨极限运动对舟骨-大-小多角骨(Scaphotrapeziotrapezoid,STT)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具新鲜尸体前臂标本,所有腕关节均先建立舟月骨分离并行STT融合术,在安全活动范围内从0o开始,每5o一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作5万次屈、伸、尺偏和桡偏运动,每次运动前后均摄标准前后位及侧位片,测量舟骨长度、桡舟间距、桡舟角及克氏针松动、弯曲阳性率。所有腕关节均采用运动前后自身对照。结果当屈曲至50o、背伸至35o、桡偏至5o时,极限运动对融合体的稳定性无影响,未出现融合体解体,克氏针弯曲等征象。当屈曲至55o、背伸至40o、桡偏至10o时,融合体的稳定性开始受到影响,此时桡舟角、舟骨长度、桡舟间距及克氏针弯曲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尺偏运动过程中,融合体的稳定性始终未受到影响,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在掌屈55o、背伸40o、桡偏10o范围以内活动时,融合体的稳定性无影响,但应避免环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运动 舟-大-小多融合 稳定性 腕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类高角拔牙病例软组织侧貌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姜洪涛 刘帆 +1 位作者 丁晓仪 原工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Ⅱ类1分类高角患者拔牙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例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12个测量指标进行测量,比较矫治前后软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TUL-EP、TLL-EP、上下唇位... 目的:研究成人Ⅱ类1分类高角患者拔牙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例垂直生长型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病例,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12个测量指标进行测量,比较矫治前后软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TUL-EP、TLL-EP、上下唇位置等减小,而鼻唇角、Z角、颏唇沟倾角等增加,统计学分析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成人骨性Ⅱ类高角拔牙病例治疗后侧貌能得到有效改善,随着前牙回收矢状位关系更协调,而垂直向位置关系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性二类高病例 拔牙矫治 软组织侧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铁角蕨(铁角蕨科)——海南岛一新分布种(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宪春 董仕勇 +1 位作者 张刚民 刘红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37,共2页
报导了海南岛铁角蕨科一新分布种,即骨碎补铁角蕨(Asplenium ritoenseHayata)。在国内的植物志采用的学名是一不合法名称,即Asplenium davallioidesHook.。应给予纠正。
关键词 碎补铁 蕨科 新记录 命名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颧骨颧弓缩窄及下颌角截骨患者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葵丽 陈春莲 +1 位作者 王春娥 赵体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54-56,共3页
对48例颧骨突出伴下颌角肥大的患者实施颧骨颧弓缩窄及双侧下颌角截骨术,结果1例术后出现血肿,经局麻血肿清除后恢复;10例术后出现下唇麻木,3个月左右自行恢复;1例术后1周内有轻度张口受限,进行被动张口训练后恢复正常,其余无并发症。术... 对48例颧骨突出伴下颌角肥大的患者实施颧骨颧弓缩窄及双侧下颌角截骨术,结果1例术后出现血肿,经局麻血肿清除后恢复;10例术后出现下唇麻木,3个月左右自行恢复;1例术后1周内有轻度张口受限,进行被动张口训练后恢复正常,其余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除1例术前沟通不到位,认为术后改变未达到期望值之外,其余患者面部形态改善均满意,脸型符合预期。提出术前使患者对整容手术有合理的期望值,做好特殊仪器及器械的准备,术中巡回护士配合麻醉师补充血容量,及时调整无影灯,保证充足的照明;器械护士术前熟悉手术方案,了解手术步骤,术中准确的传递手术器械,及时协助处理急性呼吸道梗阻,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 下颌肥大 颧弓缩窄 下颌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经大多角骨进钉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旷瑜 余学东 +1 位作者 梁勇 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优化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时经大多角骨进钉的方式,以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并提出安全、明确的手术操作。方法:对腕部大多角骨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行多平面重建成像(multi-planer recon... 目的:优化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时经大多角骨进钉的方式,以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并提出安全、明确的手术操作。方法:对腕部大多角骨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行多平面重建成像(multi-planer reconstruction,MPR),对大多角骨三维平面反映大多角骨的各项数值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值分析在大多角骨的钉道优化设计与可行性。结果:总计测量60例正常大多角骨的CT数据值,其中男女各30例,平均年龄42.3岁,测得其桡侧宽度为(13.46±1.13)mm,高度为(11.43±1.18)mm,减深距为(7.38±0.98)mm,矢状长度为(14.59±1.63)mm,根据测得的值定位钉道。结论:大多角骨骨体的大小能满足钉道优化设计的需求;大多角骨的测量值能评估钉道的安全范围,指导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多 CT测值 第一掌基底部 微型外固定支架 钉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算法的下颌角截骨面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超凡 言颖杰 +2 位作者 林力 柴岗 鲍劲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09-1517,共9页
下颌角截骨手术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颅面整形手术.现阶段,下颌角截骨的术前方案设计通常由具有一定年资的医生完成,过程繁琐且耗时较长.为了提高截骨手术术前规划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网络的下颌角截骨面设计方法.对颅骨电子计... 下颌角截骨手术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颅面整形手术.现阶段,下颌角截骨的术前方案设计通常由具有一定年资的医生完成,过程繁琐且耗时较长.为了提高截骨手术术前规划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语义分割网络的下颌角截骨面设计方法.对颅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表面点采样,将下颌骨三维模型转换为点云数据,然后通过基于Transformer的点云语义分割网络预测下颌骨点云中的截骨区域,最后根据点云分割结果计算出下颌角截骨平面.所提网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本地特征提取层,用于提取细粒度局部结构信息;二是基于Transformer的非本地特征提取层,用于提取点云的全局上下文信息.在构建的下颌骨语义分割数据集上,将所提算法与其他点云语义分割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实现最佳的下颌角截骨区域预测,优于目前常见的点云语义分割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点云分割 自注意力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多角骨形态与血供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雅康 徐永清 +4 位作者 袁礼波 张旭林 许育健 罗浩天 魏明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三维立体建模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及血供模式,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腕标本12例,将明胶-氧化铅灌注液注入腕标本后行Micro-CT扫描,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记录滋养孔数目与位置,分析骨内血... 目的三维立体建模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及血供模式,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腕标本12例,将明胶-氧化铅灌注液注入腕标本后行Micro-CT扫描,所得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大、小多角骨形态,记录滋养孔数目与位置,分析骨内血管吻合及走行。结果(1)大多角骨有一定数目的滋养孔分布在3侧非关节面,桡侧(2.66±0.49)个,背侧(2.75±0.62)个,掌侧(2.33±0.65)个,3侧数目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骨内血管有数级分支且广泛吻合,约70%来自背侧,30%来自掌侧和桡侧;(2)小多角骨有一定数目的滋养孔分布在两侧非关节面,背侧(2.75±0.45)个,掌侧(2.42±0.51)个,两侧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骨内血管亦有数级分支,但分支吻合不如大多角骨丰富,约70%来自背侧,30%来自掌侧。结论(1)大多角骨内外血供丰富,可能是大多角骨相较其他腕骨不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的原因;(2)小多角骨外血供较为丰富,但骨内血管吻合少于大多角骨,这可能是小多角骨相对大多角骨更易发生非创伤性缺血性骨坏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多 小多 缺血性坏死 血管灌注 MI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宏宇 王川 +4 位作者 崔磊 张智勇 唐晓军 李秉航 冯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1-895,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使用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对21例内收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实施导向器辅助弧形截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2例自觉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患者对... 目的探讨经口内入路使用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对21例内收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实施导向器辅助弧形截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2例自觉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患者对下面部轮廓改善均满意。所有患者无术后感染、面动脉断裂、下颌骨骨折和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合并症发生。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可更安全有效地控制截骨线,降低严重手术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弧形截导向器 内收型下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损手舟骨三维形状预测及有限元生物力学评估
13
作者 赵俊豪 罗祥耕 朱俊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19,共1页
目的手舟骨在维持手腕纵向稳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也是腕部骨折率最高的骨骼。由于缺血性坏死造成骨骼的部分几何信息缺失,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核主多项式形状分析(i KPPSA)方法,从缺损手舟骨... 目的手舟骨在维持手腕纵向稳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也是腕部骨折率最高的骨骼。由于缺血性坏死造成骨骼的部分几何信息缺失,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核主多项式形状分析(i KPPSA)方法,从缺损手舟骨数据中预测其完整形状,并使用有限元模型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估。方法研究使用65套手舟骨图像集训练i KPPSA模型,并使用9套图像通过有限元分析进行生物力学验证(包括结节、近极损伤和血管性坏死)。i KPPSA通过增强数据特征的表征,并通过迭代确定预测模型的最佳特征量。仿真模拟在解剖部位的固定支撑下,沿远端手舟骨(STT)关节的参考点施加1.6 k N低能和4.0 k N高能负荷,并对最大应力及其相应位置进行分析,以衡量i KPPSA的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结果和结论基于i KPPSA的手舟骨形状预测模型具有显著的鲁棒性,其通用性为0.264 mm,特异性为0.260 mm,优于传统基于PCA的模型。在生物力学评估方面,i KPPSA模型精确地重现了原始手舟骨的力学响应。当应力作用于大多角骨面时,i KPPSA模型预测的手舟骨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但当应力分布于小多角骨面或整个STT关节时,手舟骨的力学性能则更好。本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融入手舟骨骨折术前计划与术后评估,或其他基于形态的骨骼生物力学建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坏死 手舟 大多 三维形状 生物力学 形状分析 纵向稳定性 信息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绿萍 归来 +2 位作者 张智勇 滕利 牛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下颌骨外板截骨术、颏成形术及颊脂垫取出术等方法 ,治疗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患者 70例。结果  70例患者术后面部对称性均明显改善。 70例患者中仅 3例出... 目的 探讨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下颌骨外板截骨术、颏成形术及颊脂垫取出术等方法 ,治疗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患者 70例。结果  70例患者术后面部对称性均明显改善。 70例患者中仅 3例出现并发症 ,包括术后出血、口唇拉伤增生性瘢痕及术后感染等。结论 治疗不对称性下颌角肥大应根据畸形的特点 ,选择性应用下颌角弧形截骨术、下颌骨外板截骨术、颏成形术及颊脂垫取出术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性下颌肥大 手术治疗 下颌弧形截 下颌外板截 颊脂垫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营养提高鸡的骨强度
15
作者 黄选洋(译) 陈建康 +2 位作者 靳文广(图) tuoying ao 王晶晶(校)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7年第3期35-36,共2页
研究证明,日粮中添加舍有64%脂肪和16% DHA的脱水微藻全细胞显著提高了生长鸡的骨强度。在全球家禽行业中,腿无力和骨折的发生率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且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代肉鸡的生长比以前的鸡种快3-4倍。生产商应如何通过... 研究证明,日粮中添加舍有64%脂肪和16% DHA的脱水微藻全细胞显著提高了生长鸡的骨强度。在全球家禽行业中,腿无力和骨折的发生率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且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代肉鸡的生长比以前的鸡种快3-4倍。生产商应如何通过营养来保证家禽能够发育成足够强大的骨骼?不合理的营养、管理和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家禽骨骼的强度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 家禽行业 发育不良 鸡种 微藻 质疏松 产蛋期间 雏鸡出壳 最佳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寅 郭晶洁 +2 位作者 杨钧 孙庚林 李龙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研究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2007年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4例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该综合征患者具有典型的面部特征,皮肤可见基底细胞痣(癌),手... 目的研究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2007年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4例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该综合征患者具有典型的面部特征,皮肤可见基底细胞痣(癌),手掌或足底可见特殊凹陷,骨骼系统常有单侧或双侧肋骨分叉和异常钙化,大部分患者有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的口腔表现。本组病例未发现家族史。结论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是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及时正确的治疗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骨角化囊肿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喉上神经外侧支的保护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明阳 吴向宸 +2 位作者 韩永刚 高亦深 佟小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保护喉上神经外侧支的方法,并观察在临床手术中应用该方法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至12月对10具尸头2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进行显微解剖,分析于二腹肌后腹下缘、颈外动脉内侧缘、甲状腺上动脉上缘的解剖三角... 目的探讨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保护喉上神经外侧支的方法,并观察在临床手术中应用该方法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至12月对10具尸头2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进行显微解剖,分析于二腹肌后腹下缘、颈外动脉内侧缘、甲状腺上动脉上缘的解剖三角区域内,喉上神经外侧支出现概率,测量喉上神经外侧支中点至颈动脉分叉部、下颌骨角和乳突尖的距离。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天津环湖医院65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采用以解剖三角区域为标志的相关喉上神经外侧支保护方法,术后随访患者有无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症状。结果 (1)20侧喉上神经外侧支出现在解剖三角区域内的概率为95%(19侧)。解剖三角区域内喉上神经外侧支中点位于下颌骨角后方中位数0.34(-1.62~2.43)cm、下方1.28(-1.33~3.42)cm,乳突尖前方2.84(0.51~5.14)cm、下方4.51(2.82~6.39)cm,颈动脉分叉部前上方1.64(0.57~3.78)cm。(2)对65例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术中采用喉上神经外侧支保护方法,随访术后3周至9个月均无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表现。结论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以解剖三角区域为标志,分离过程中不超过颈动脉分叉部前上方2 cm;对于颈动脉分叉部位置较高或较低者,应避免跨过下颌骨角后方0.5 cm或乳突尖下方4.5 cm的范围进行动脉分离,可有效保护喉上神经外侧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喉上神经外侧支 甲状腺上动脉 二腹肌 乳突 下颌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基底细胞癌为主的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凤贞 雷少榕 +2 位作者 张力方 蒋旭蕾 左琛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和基底细胞癌、儿童髓母细胞瘤及各种骨骼和软组织发育异常。202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NBCC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和基底细胞癌、儿童髓母细胞瘤及各种骨骼和软组织发育异常。202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1例以面部基底细胞癌为主的NBCCS患者。该患者为老年女性,10年前出现全身特别是面部多发肿物,未予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增多,并表现出侵袭性。因鼻部肿物破溃化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而就诊。鼻部肿物分泌物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雷氏普鲁威登菌。鼻腔鼻窦增强MRI示右侧面颊部皮下软组织及左侧鼻腔前外侧黏膜受侵,考虑为皮肤多发恶性病变。入院后行局部麻醉后手术切除部分肿物。肿物病理检查结果示基底细胞癌。后于全身麻醉下行全身多处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侵及真皮深层近皮下脂肪层,结合临床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诊断为NBCCS;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及侵犯神经现象。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及新发肿物。NBCCS发病率低,患者生活质量差,临床症状差异大,治疗方案需个体化且治疗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多发性颌骨角化囊肿 基底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脸综合改形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德林 归来 +3 位作者 张智勇 金骥 牛峰 罗金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方脸综合改形的方法。方法 对 71例方脸要求手术改变成椭圆脸型的患者经口内入路 ,以双侧下颌角弧形截骨整形 ,颏部成形为主 ,结合颧骨截骨降低缩窄、颊脂垫部分摘除及其他辅助美容手术 ,整体重塑面部轮廓。结果 所有患者... 目的 探讨方脸综合改形的方法。方法 对 71例方脸要求手术改变成椭圆脸型的患者经口内入路 ,以双侧下颌角弧形截骨整形 ,颏部成形为主 ,结合颧骨截骨降低缩窄、颊脂垫部分摘除及其他辅助美容手术 ,整体重塑面部轮廓。结果 所有患者面型均得到明显改善 ,术后随访 6个月~ 2年 ,效果满意。其中术中大出血 1例 ,一侧颏神经损伤 2例 ,口角拉伤 5例。结论 以下颌角弧形截骨术、颏部成形术为主 ,结合其他手术方式对方脸进行综合改形 ,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脸 下颌 颏部成形 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后静脉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传波 李学雷 高建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明确下颌后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下颌角之间的解剖关系,为下颌角截骨术中避免损伤下颌后静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2侧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解剖观测下颌后静脉的走行、构成、长度、外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目的:明确下颌后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下颌角之间的解剖关系,为下颌角截骨术中避免损伤下颌后静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2侧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解剖观测下颌后静脉的走行、构成、长度、外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下颌后静脉位于下颌骨后缘,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合成。起始处外径为(5.6±2.6)mm,长度为(4.46±2.08)cm。围绕下颌支后缘静脉长度为(4.27±0.80)cm,围绕下颌体下缘静脉长度为(2.02±0.42)cm。结论:在改脸形手术中预切除下颌角的后缘和下缘均有静脉围绕,尤其在下颌支后缘的中段,静脉口径粗大,与下颌支之间仅隔以菲薄骨膜,在下颌角截骨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此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静脉 下颌 下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