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组织修复及再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文娟 邹君惠 +2 位作者 杨智坚 朱笑 于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组织工程学和再生研究的发展为细胞移植研究创建了新的平台,目前骨组织工程应用的骨再生方法有:(1)植入仿生、可降解的生物支架为组织再生创造空间和稳定性;(2)纯化和移植干细胞以增强骨组织再生能力;(3)局部募集具有生物活性的... 组织工程学和再生研究的发展为细胞移植研究创建了新的平台,目前骨组织工程应用的骨再生方法有:(1)植入仿生、可降解的生物支架为组织再生创造空间和稳定性;(2)纯化和移植干细胞以增强骨组织再生能力;(3)局部募集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以提高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修复 再生方法 细胞增殖能力 组织工程学 组织工程 移植干细胞 细胞移植 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生物活性陶瓷珍珠层在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童银洪 张刚生 陈敬中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珍珠层是一种天然的纳米生物陶瓷材料,一直是生物矿物材料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根据国外文献有关利用珍珠层作为骨植入材料的研究报道,就珍珠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及其所具有的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的动物临床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 珍珠层是一种天然的纳米生物陶瓷材料,一直是生物矿物材料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根据国外文献有关利用珍珠层作为骨植入材料的研究报道,就珍珠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及其所具有的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的动物临床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认为珍珠层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骨植入材料,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层 生物陶瓷 骨组织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复合骨组织修复材料的相容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秀菊 林志丹 +1 位作者 郑博文 周长忍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针对目前复合骨修复材料中羟基磷灰石(HA)粒子和聚乳酸(PLA)基体之间相容性差的问题,合成了具有端乙烯基的 PLA 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与含有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相容剂。利用相容剂中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的羟基与 HA 粒子... 针对目前复合骨修复材料中羟基磷灰石(HA)粒子和聚乳酸(PLA)基体之间相容性差的问题,合成了具有端乙烯基的 PLA 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与含有双键的硅烷偶联剂共聚,制备出一种新型相容剂。利用相容剂中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的羟基与 HA 粒子表面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使得 HA 和相容剂之间发生化学键合作用,从而改善 PLA基体和 HA 的相容性。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所合成的原料和相容剂,证实为目标产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发现在复合材料中用相容剂处理过的 HA 和 PLA 界面比较模糊,粒子表面有丝状物出现,说明经过相容剂处理后,HA 与 PLA 基体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剂 复合骨组织修复材料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用于骨组织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源静 刘文静 +1 位作者 杨岚 郭吕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523-525,共3页
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改善缺牙患者的骨质和骨量的不足,促进牙种植后的早期骨结合,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用于骨组织修复重建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其对骨整合的速度和骨结合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有关... 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改善缺牙患者的骨质和骨量的不足,促进牙种植后的早期骨结合,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用于骨组织修复重建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其对骨整合的速度和骨结合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有关中药对骨修复重建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组织修复重建 种植体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和IGF对骨组织修复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安琪 罗云纲 +1 位作者 顾芯铭 李美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84-486,共3页
骨重建(bone remodeling)是指骨的形状、密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骨重建受到骨生长因子、年龄、局部血供、营养及力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促进骨组织修复的生长因子是由骨细胞和血液细胞分泌的一大类生长因子,包括转化生长... 骨重建(bone remodeling)是指骨的形状、密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骨重建受到骨生长因子、年龄、局部血供、营养及力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促进骨组织修复的生长因子是由骨细胞和血液细胞分泌的一大类生长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修复 PDGF IGF 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密度分布 局部血供 力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基复合骨组织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韦宗辰 郗悦玮 翁云宣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146,共11页
综述了聚乳酸(PLA)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PLA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合成工艺、加工方法及相对应的力学、生物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梳理了PLA复合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对PLA复合材料在骨... 综述了聚乳酸(PLA)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PLA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合成工艺、加工方法及相对应的力学、生物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梳理了PLA复合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对PLA复合材料在骨组织修复材料中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复合材料 骨组织修复工程 改良 生物活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宸佑 魏诗敏 +1 位作者 汪媛婧 伍颖颖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道重要防线,参与其中的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DC细胞、巨噬细胞等,其中的巨噬细胞在组织损伤、肿瘤、骨改建等过程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巨噬细胞的了解更为深入,但巨噬细胞与生物材料之间的应...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道重要防线,参与其中的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DC细胞、巨噬细胞等,其中的巨噬细胞在组织损伤、肿瘤、骨改建等过程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巨噬细胞的了解更为深入,但巨噬细胞与生物材料之间的应答仍有很多机理尚未明了。因此本综述主要探讨生物材料与巨噬细胞之间的应答,展望其潜在应用,为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骨组织修复 牙种植 引导性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新型聚乳酸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雅瑄 马子涵 +1 位作者 王将凌 汪永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降解新型聚乳酸膜(PDLLA/PLLA)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5~3.0 kg,在动物一侧下颌骨体部近下颌骨下缘处制备10 mm×5 mm×3 mm箱状骨缺损,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 目的探索一种可降解新型聚乳酸膜(PDLLA/PLLA)在引导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2.5~3.0 kg,在动物一侧下颌骨体部近下颌骨下缘处制备10 mm×5 mm×3 mm箱状骨缺损,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骨缺损处填Bio-oss骨粉后将PDLLA/PLLA覆盖于缺损表面,对照组动物骨缺损处填Bio-oss骨粉后将Guidor聚乳酸可吸收膜覆盖于缺损表面,空白组动物不作处理。术后8、12周采集缺损处标本,进行大体观察、Micro-CT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实验动物均未发生炎症和排异反应,各组创口愈合良好,成骨活跃。大体观察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动物成骨量较多,材料降解较少,对照组动物成骨量较实验组少,材料降解完全;术后12周实验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成骨量相当,实验组材料进一步降解,空白组动物成骨量少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8、12周,Micro-CT可以观察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区域新生骨明显多于空白组。术后8、12周,实验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新生骨相对骨体积分数(BV/TV)、骨密度(BMD)和骨小梁数量(Tb.N)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动物(P<0.05),且术后8周实验组动物新生骨BV/TV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骨BV/TV、BMD和Tb.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切片观察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动物新生骨小梁周边细胞生长活跃,并可见少量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术后12周实验组动物骨小梁周围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骨缺损部位骨组织密度接近周边正常骨组织。结论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PDLLA/PLLA呈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可以明显促进缺损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复合材料 骨组织修复工程 下颌 缺损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BV/HA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叶鹤荣 胡平 +2 位作者 杨冬芝 张凤波 齐庆磊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99-502,共4页
 利用硝酸钙与磷酸钠的水溶液制备羟基磷灰石(HA),同时在HA生成过程中与聚羟基丁酸 戊酸酯(PHBV)复合,探索了HA增强PHBV使之适于作为骨修复材料的一种新途径。结果表明,HA的均匀分散增进了复合材料中两相间的相互结合,能明显地提高复...  利用硝酸钙与磷酸钠的水溶液制备羟基磷灰石(HA),同时在HA生成过程中与聚羟基丁酸 戊酸酯(PHBV)复合,探索了HA增强PHBV使之适于作为骨修复材料的一种新途径。结果表明,HA的均匀分散增进了复合材料中两相间的相互结合,能明显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羟基丁酸-戊酸酯 骨组织修复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离子的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在骨修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闫凛 朱苏迪 樊晓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共8页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机体骨骼所含的主要无机成分,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促进骨组织地生长,诱导其修复。HA中离子掺杂改性可增强HA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促血管生成及诱导成骨...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机体骨骼所含的主要无机成分,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促进骨组织地生长,诱导其修复。HA中离子掺杂改性可增强HA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促血管生成及诱导成骨性能等,是一种有效地拓展HA应用于骨修复材料的方法。分别对掺杂锌(Zn)、镁(Mg)、锶(Sr)、银(Ag)、硒(Se)、铜(Cu)、钛(Ti)、稀土离子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离子的HA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性与应用进行阐述,最后对掺杂离子的HA在骨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做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骨组织修复 离子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掺杂的硅磷酸钙陶瓷在骨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欣睿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1-874,共4页
因牙周疾病、肿瘤、外伤、先天畸形所致的口腔硬组织缺损给口腔功能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硅磷酸钙[Ca5(PO4)2SiO4,简称CPS]生物陶瓷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成为新一代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热点。天然人体矿... 因牙周疾病、肿瘤、外伤、先天畸形所致的口腔硬组织缺损给口腔功能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硅磷酸钙[Ca5(PO4)2SiO4,简称CPS]生物陶瓷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成为新一代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热点。天然人体矿化组织中含有Cu^(2+)、Fe^(3+)、Zn^(2+)、Mg^(2+)、Sr^(2+)等多种金属离子,具有其独特的生物特性,将这些金属离子加入到硅磷酸钙中对于材料改性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概述了目前针对硅磷酸钙性能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离子掺杂对生物陶瓷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金属离子在抗菌、促进成骨和新血管生成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对硅磷酸钙类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磷酸钙 离子掺杂 生物陶瓷 骨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3D打印机制备PLLA/β-TCP复合支架研究骨再生能力
12
作者 罗琰 权美龄 辛元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88-588,共1页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对骨组织再生的成功率有很大影响,作为骨组织修复重建的组织工程载体材料,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等。常用的材料有很多,例如β-TCP,它是一种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对骨组织再生的成功率有很大影响,作为骨组织修复重建的组织工程载体材料,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等。常用的材料有很多,例如β-TCP,它是一种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其易碎且难以加工,力学性能较差。PLLA(聚乳酸)是一种高强度的合成聚合物,它有很高的强度、韧度是人体骨骼等需要高力学性能的组织中使用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之一。为了满足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要求,混合上述两种材料,使用自主研发的生物3D打印机设备成功制备了4种骨支架(纯PLLA、30%β-TCP、50%β-TCP、和70%β-TCP),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估其对骨再生应用的适用性。利用生物3D打印机制备骨支架具有以下优点:支架具有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此外,支架具有相互连接的孔,有助于细胞迁移和易于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扩散。通过体外生物实验得到,β-TC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很小,但对骨细胞分化有显著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LLA/β-TCP支架可以用作骨再生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修复 再生 生物学性能 人体 生物相容性 生物实验 合成聚合物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介孔结构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应用
13
作者 钱进 陈毅 张海悦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56-361,366,共7页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介孔结构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能以可控的方式释放离子,为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潜力。介孔生物五活性玻璃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尤其在骨组织修复、口腔修复方面的...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介孔结构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能以可控的方式释放离子,为其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潜力。介孔生物五活性玻璃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材料,尤其在骨组织修复、口腔修复方面的研究较为热门。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基本概念入手,着重介绍其介孔结构对生物活性影响和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应用前景,并对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未来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介孔结构 骨组织修复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功能化串晶结构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成骨分化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宇 刘来俊 +5 位作者 李超婧 晋巧巧 谢千阳 李佩伦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30,37,共8页
为提高合成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的骨诱导活性,通过静电纺丝和溶剂诱导结晶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β-磷酸三钙(β-TCP)串晶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聚多巴胺的黏附作用将外泌体负载于纤维膜上进行改性,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理化... 为提高合成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的骨诱导活性,通过静电纺丝和溶剂诱导结晶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β-磷酸三钙(β-TCP)串晶纳米纤维膜,并通过聚多巴胺的黏附作用将外泌体负载于纤维膜上进行改性,对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理化性能和细胞成骨分化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CL/β-TCP纳米纤维上成功诱导出串晶结构,且经串晶和聚多巴胺双重修饰的纤维膜具有最佳的表面浸润性和优异的蛋白吸附能力,最终获得的外泌体功能化的串晶纳米纤维膜在串晶结构、聚多巴胺和外泌体共同作用下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有望应用于体内加速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膜 引导再生 静电纺丝 串晶纤维膜 外泌体 多巴胺 聚己内酯 骨组织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效应多孔骨植入体疲劳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慧雯 袁浩 +1 位作者 王丽珍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9-189,共1页
目的基于拉胀单元设计的多孔骨植入体具有负泊松比效应,拥有与骨组织相近力学特性的同时具备良好抗拔出性能。因在宿主体内承受复杂的生理载荷,骨植入体需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性能,从而为骨组织修复过程提供持续的力学支撑。对负泊松比效... 目的基于拉胀单元设计的多孔骨植入体具有负泊松比效应,拥有与骨组织相近力学特性的同时具备良好抗拔出性能。因在宿主体内承受复杂的生理载荷,骨植入体需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性能,从而为骨组织修复过程提供持续的力学支撑。对负泊松比效应多孔骨植入体在拉-拉循环载荷下的疲劳特性展开探究。方法设计相同孔隙率的拉胀多孔试样和非拉胀多孔试样,以Ti6Al4V粉末为原料、采用选择性激光熔融工艺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修复 负泊松比效应 选择性激光熔融 疲劳特性 工艺制备 单元设计 生理载荷 植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肽复合骨诱导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帅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2-294,共3页
关键词 诱导材料 复合应用 粘附肽 生物活性蛋白 支架材料 骨组织修复 细胞成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藻土基可注射材料制备及其体外成骨分化
17
作者 张泽人 李亚民 +4 位作者 刘天舒 蒋佳 赵金忠 李玉林 刘昌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8,共9页
根据骨仿生原理,将具有类骨组成的羟基磷灰石(HAp)原位掺杂到具有成骨诱导活性的纳米盘结构锂藻土(LP)基体中,利用锂藻土良好的水溶液分散性及原位成胶能力,通过一步法简单快速地制备了一种具有触变性的高活性钙磷复合可注射生物材料。... 根据骨仿生原理,将具有类骨组成的羟基磷灰石(HAp)原位掺杂到具有成骨诱导活性的纳米盘结构锂藻土(LP)基体中,利用锂藻土良好的水溶液分散性及原位成胶能力,通过一步法简单快速地制备了一种具有触变性的高活性钙磷复合可注射生物材料。与纯锂藻土可注射材料(LIM)相比,锂藻土羟基磷灰石可注射复合材料(LHIM)中的羟基磷灰石分散均匀,羟基磷灰石的引入增大了锂藻土凝胶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锂藻土凝胶表面的黏附、迁移、增殖以及成骨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修复 锂藻土 可注射材料 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琳婷 杨明英 +3 位作者 朱良均 张海萍 闵思佳 邓连霞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9-644,共6页
羟基磷灰石(HA)是骨组织中无机物的主要成分。利用丝胶蛋白(S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细胞相容性,以及含有的羧基和羟基能与Ca2+紧密结合的特点,将氢氧化钙和磷酸以湿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浓缩后的丝胶蛋白溶... 羟基磷灰石(HA)是骨组织中无机物的主要成分。利用丝胶蛋白(S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细胞相容性,以及含有的羧基和羟基能与Ca2+紧密结合的特点,将氢氧化钙和磷酸以湿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浓缩后的丝胶蛋白溶液中,经冷冻干燥制备成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期望用于骨替代和骨缺损修复。对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进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热力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检测,并探讨不同原料配比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分散均匀,孔隙率33.0%~62.5%;支架材料中的HA呈弱结晶态,与人体骨组织中HA的晶体态相似,丝胶蛋白分子呈β折叠结构;随着复合支架材料中HA的比例不断增加,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提高,热学性能改善,当HA的质量分数达到50%时,弹性模量增大到15.64MPa,呈现较好的结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修复材料 丝胶蛋白 羟基磷灰石 复合支架材料 原料配比 结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复乳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湘南 刘小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7-5071,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复乳法制备多孔HAP微球,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和pH 值条件,获得了粒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具有不规则纳米多孔结构的HAP微球.通过XRD、IR、SEM、TEM 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成分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 采用超声辅助复乳法制备多孔HAP微球,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和pH 值条件,获得了粒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具有不规则纳米多孔结构的HAP微球.通过XRD、IR、SEM、TEM 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成分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24h,内水相pH 值≥1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产物为球形HAP粒子,直径分布在50-200nm 之间,尺寸比较均一,每个微球由大量的纳米HAP粒子堆积而成,微球呈现疏松多孔结构.这种多孔HAP微球在骨组织修复及药物控释材料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复乳法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 骨组织修复 药物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塞膦酸盐对磷硅酸钙理化及生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巩天星 米昊炀 +1 位作者 陈亚东 张静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16-1520,共5页
将利塞膦酸盐(0. 5%和1. 0%)与含有磷硅酸钙的骨水泥粉末混合后进行水化反应,测定骨水泥固化时间及抗压强度,并分析其载药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通过细胞毒性与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分析了骨水泥的生物性能.结果表明:在0. 5%药物水平下,骨水... 将利塞膦酸盐(0. 5%和1. 0%)与含有磷硅酸钙的骨水泥粉末混合后进行水化反应,测定骨水泥固化时间及抗压强度,并分析其载药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通过细胞毒性与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分析了骨水泥的生物性能.结果表明:在0. 5%药物水平下,骨水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效果最佳.药物可延缓骨水泥固化,但骨水泥的气孔率会随之降低且晶体结构会更加紧密.载有利塞膦酸的磷硅酸钙骨水泥具有与松质骨相似的力学强度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骨组织修复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硅酸钙 利塞膦酸盐 质疏松 水泥 骨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