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酶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周勇 韩育梅 +1 位作者 高宇萍 贾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0,共5页
以马铃薯精制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酶解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淀粉乳质量分数15%,微波作用时间90 s,微波作用功率800 W,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0 CU/g干淀粉,耐高温α-... 以马铃薯精制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酶解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淀粉乳质量分数15%,微波作用时间90 s,微波作用功率800 W,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0 CU/g干淀粉,耐高温α-淀粉酶作用时间3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0.10 PUN(G)/g干淀粉,普鲁兰酶酶解时间6 h,普鲁兰酶作用温度55℃的条件下,4℃老化24 h。经重复验证,RS得率最高达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抗性淀粉 微波 酶解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抗性淀粉的制备条件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光磊 李新华 金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1-493,共3页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研制了抗性淀粉的制备条件。分析了淀粉乳浓度、压热时间、pH值以及冷藏时间对抗性淀粉产率的影响。在压热法制备的基础上,进行酶法处理,确定了耐热-α淀粉酶、普鲁兰酶的最佳用量,使抗性淀粉产率得到极...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研制了抗性淀粉的制备条件。分析了淀粉乳浓度、压热时间、pH值以及冷藏时间对抗性淀粉产率的影响。在压热法制备的基础上,进行酶法处理,确定了耐热-α淀粉酶、普鲁兰酶的最佳用量,使抗性淀粉产率得到极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抗性淀粉 耐热α-淀粉 普鲁兰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老化回生型马铃薯抗性淀粉压热制备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秦阳 金毅 秦礼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4-188,共5页
以期为马铃薯淀粉高值化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老化回生型马铃薯抗性淀粉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项回归模型建立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压热制备抗性淀粉的最... 以期为马铃薯淀粉高值化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老化回生型马铃薯抗性淀粉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项回归模型建立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压热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23.6%、压热时间32 min、pH 6.4、冷藏时间24.7 h。其中,pH值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最大,pH值和冷藏时间交互作用显著。抗性淀粉含量试验值为(10.28±0.065)%(n=3),与预测值10.44%基本一致。压热处理后抗性淀粉含量比原淀粉提高了2.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回生型马铃薯抗性淀粉(RS3) 压热处理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压热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章丽琳 叶陵 张喻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为了提高抗性淀粉的得率,并获得抗性淀粉制备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该试验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纤维素酶-压热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研究淀粉乳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压热温度、压热时间5个因素对马铃薯... 为了提高抗性淀粉的得率,并获得抗性淀粉制备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该试验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纤维素酶-压热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研究淀粉乳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压热温度、压热时间5个因素对马铃薯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即淀粉乳含量25%、淀粉乳p H 5.0、酶用量30 U/m L、酶解时间50 min、压热温度125℃、压热时间30 min、老化温度4℃、老化时间18 h,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的得率为3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抗性淀粉 纤维素酶 压热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马铃薯抗性淀粉物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郑妍 曹珏 +3 位作者 方泽栋 李相禹 韦青海 彭佳丽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4期10-12,18,共4页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压热、辐照和微波3种方法制备抗性淀粉,并研究其对马铃薯抗性淀粉含量及物化特性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抗性淀粉含量、溶解度、膨胀度、透明度和链构象。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经压热、微波和辐照处理后抗性淀...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压热、辐照和微波3种方法制备抗性淀粉,并研究其对马铃薯抗性淀粉含量及物化特性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抗性淀粉含量、溶解度、膨胀度、透明度和链构象。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经压热、微波和辐照处理后抗性淀粉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辐照处理制备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原淀粉和3种处理淀粉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辐照处理的淀粉溶解度最高,膨胀度最低;压热、辐照和微波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淀粉的透明度(p<0.05);3种处理方式降低了淀粉的有序结构和双螺旋结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抗性淀粉 压热 辐照 微波 物化特 溶解度 膨胀度 透明度 链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其体外消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姗姗 杨平 +3 位作者 徐昕 范敏 刘彻 罗南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2期18-19,28,共3页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并对制备出的马铃薯抗性淀粉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利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研究马铃薯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性质。
关键词 马铃薯抗性淀粉 红外光谱 益生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抗性淀粉的结构特征及体外消化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冰 林顺顺 +3 位作者 李梦琴 王筝 赵龙珂 张乐乐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8,96,共9页
对小麦抗性淀粉和马铃薯抗性淀粉结构特征及体外消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小麦抗性淀粉相比,马铃薯抗性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更高,分子质量分布更集中,热稳定性更高。两种抗性淀粉粒径相差不大,均为C型结构,化学结构相似,没有基团差异。... 对小麦抗性淀粉和马铃薯抗性淀粉结构特征及体外消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小麦抗性淀粉相比,马铃薯抗性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更高,分子质量分布更集中,热稳定性更高。两种抗性淀粉粒径相差不大,均为C型结构,化学结构相似,没有基团差异。小麦抗性淀粉分子颗粒完整,表面光滑,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马铃薯抗性淀粉分子为不规则多面体,分子表面粗糙,有凹陷,且有少量的层状起伏。体外消化实验表明:马铃薯抗性淀粉具有更强的抗消化能力,血糖指数分别为40.62、40.50(GI<55),属于低GI食品。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抗性淀粉体外消化率与其直链淀粉含量、碘吸收峰负相关,与其结晶度、热焓值显著负相关,与比表面积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 马铃薯抗性淀粉 结构特征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