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四大家为中心 |
徐国利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先秦民主论——以郭沫若、吕振羽和侯外庐为中心 |
徐国利
陈晨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3
|
抗战时期的“学术中国化”——以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为视角 |
于文善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学术特点和风格 |
于文善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5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高校任教与学术研究 |
叶建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6
|
民国史家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评论和认识 |
张越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7
|
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论史家修养 |
徐国利
李庆祥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8
|
中国现代史家的传统史学观及其理性特征——兼论中国现代史家的流派划分问题 |
徐国利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在分析与借鉴中提高中国史学的理论水平 |
邹兆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
|
10
|
郭沫若亚细亚生产方式观点的形成与反响辨析 |
刘超燕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