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66年危机笔记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探赜
1
作者 代利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9,177,共11页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因关涉对金融资本主义的批判而成为当代重要学术议题。斯威齐继承希法亭关于金融资本的研究,采用“连续渐进方法”诠释虚拟资本和实际资本的分离机制,但忽视了虚拟资本形成的过程性及其自身体系性特征。当代新黑格...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因关涉对金融资本主义的批判而成为当代重要学术议题。斯威齐继承希法亭关于金融资本的研究,采用“连续渐进方法”诠释虚拟资本和实际资本的分离机制,但忽视了虚拟资本形成的过程性及其自身体系性特征。当代新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将虚拟资本定义为对“未来收入流”的索取权与真正的“非存在”,给出了更具黑格尔体系辩证法意味的诠释,与传统的解读方式形成对峙。为解决虚拟资本诠释难题,需要回到MEGAⅡ文本,探赜大量论及虚拟资本的马克思1866年危机笔记。通过危机透视方法,深入理解虚拟资本的实质与运行机制,为驾驭“金融资本”提供一种更具“中庸”和辩证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虚拟资本 金融资本 经济危机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探究——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2
作者 何兴 李倩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深化和扩展,旨在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严峻现实面前,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马...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深化和扩展,旨在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严峻现实面前,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其原著中曾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着内在的自我逻辑,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无节制增长的驱动,这一逻辑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优势——基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再审视
3
作者 尹希文 赵佳杰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6,共8页
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与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生产新模式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全面革新。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分工与所有制建构演化过程的回溯,解析以数... 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与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生产新模式带来了社会分工的全面革新。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分工与所有制建构演化过程的回溯,解析以数字化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分工何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桎梏,实现市场经济效率提升与技术创新。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分工所衍生出的社会问题并没有因分工形式的改变而消失,生产效率提升与贫富分化加剧并存的现实更加确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分析。结合新的社会分工形态,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优势,以“两个毫不动摇”为原则,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互补性,实现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方面相互协同,挖掘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度空间,为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打好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 马克思分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4
作者 赵英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伴随的时代背景下,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价值,探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指导作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具有重大意义。陈文通教授... 在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伴随的时代背景下,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当代价值,探寻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指导作用,对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具有重大意义。陈文通教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东方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一书,凝结了作者多年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多个核心议题,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还结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多个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与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守正和创新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玉珍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在相当长时期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理论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守正和创新。新质生产... 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在相当长时期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理论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守正和创新。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推动了马克思生产力要素构成与效率理论以及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和载体理论的发展。基于对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关系的守正和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建立与数字经济、数实融合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和机制,大力弘扬科技企业家精神,升级各类科技园、产业园,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优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阐释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可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大卫·哈维和哈特穆特·罗萨延续了在当代语境中阐释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运用发展路径,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普遍异化”和“新异化”理论。大卫·哈维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异化概念出发,探讨当代资本主义无处不在的异化... 大卫·哈维和哈特穆特·罗萨延续了在当代语境中阐释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运用发展路径,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普遍异化”和“新异化”理论。大卫·哈维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异化概念出发,探讨当代资本主义无处不在的异化现象,并且根据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资本周转机制,揭示出普遍异化的原因和机制,提出超越异化的革命人道主义。哈特穆特·罗萨在社会加速逻辑的理论基础上复兴异化概念,剖析了晚期现代社会的异化形式,倡导共鸣关系以消除异化。他们都反对关于人性或人的本质的形而上学观念,强调异化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阐释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拓展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批判,探索了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因而推进了资本主义批判、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西方学者的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理论 大卫·哈维 哈特穆特·罗萨 资本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王峰明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被引量:2
7
作者 荣兆梓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共14页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 文章讨论公有资本概念的学理依据问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践基础上,其资本概念具有价值增殖性与阶级剥削性不可分割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增殖包含了私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和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两部分。公有制经济的价值增殖与阶级剥削相分离,这是公有资本概念的事实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资本都是马克思所未曾预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创造。公有资本概念的引入要求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一个包含了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在内的资本一般概念必须重新定义。公有资本形态在改革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理论依据之一。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不仅在商品市场出售全部产品,而且要通过市场获取所有的生产要素;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在“国家辛迪加”的行政指挥链上下移权力,到通过产权改革建立国有股份公司的不同阶段。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创新,以及公有资本概念的导入和深化直接相关。在以上一系列理论问题上,王峰明同志同笔者都存在重大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 公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元璋 游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2,共5页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由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危机的产物,它将随着经济危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当代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生产过剩 经济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根源及其启示——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启智 钟伟 王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具有复杂的过程、机制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术界对于本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解释。文章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较现有理论更好的研究本次危机的分析框架,并对危机进行了...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具有复杂的过程、机制以及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术界对于本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解释。文章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较现有理论更好的研究本次危机的分析框架,并对危机进行了解释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当今世界金融危机 被引量:3
10
作者 欧继中 张晓红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1,124,共3页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当前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应对当今世界金融危机、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当前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应对当今世界金融危机、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等进行解读和剖析,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次级贷款 金融危机 虚拟资本 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昌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4,共8页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原因是劳动群众有限的消费,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凯恩斯认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决定了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造成非自愿失业,政府需要干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根本原因是劳动群众有限的消费,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凯恩斯认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决定了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造成非自愿失业,政府需要干预经济来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两种经济危机理论在经济危机的成因、理论基础、危机的实质、研究方法、阶级立场、研究目的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区别。我国要克服和避免经济危机需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凯恩斯 经济危机理论 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阶级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三种解读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金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试图从本质层面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生成机制,因而迥然有别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停留于现象层面对经济危机所做的种种就事论事式的解释。但由于马克思并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危机理论,他的论著只涉及危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试图从本质层面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生成机制,因而迥然有别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停留于现象层面对经济危机所做的种种就事论事式的解释。但由于马克思并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危机理论,他的论著只涉及危机的片段性和间接性的论述,因而对这些论述的不同解读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即"生产失调论"、"消费不足论"和"利润率下降趋势论"。这三种理论观点鲜明,各有理论特点,但均未能构筑一个能够解释危机发生内在机制的可论辩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马克思货币理论基础上探索根治经济危机的新途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映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贵金属货币本身久藏不坏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对货币的无限占有欲,打开了人类社会通向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哥伦布等探险家对贵金属的渴望,导致新大陆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欧,无意中避免了经济危机,成就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 贵金属货币本身久藏不坏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对货币的无限占有欲,打开了人类社会通向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哥伦布等探险家对贵金属的渴望,导致新大陆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欧,无意中避免了经济危机,成就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货币中性"的论断不同,有关史实证明货币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国之所以错失资本主义发展机会,是因为鸦片贸易中断了贵金属流入的过程。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审视货币数量论和经济发展史,很有可能找到根治经济危机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马克思货币理论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必然性——读马克思《资本论》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肇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4,共7页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必然性。从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来看,完全符合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的预见。因此,要防范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必须创造条件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学习...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必然性。从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来看,完全符合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的预见。因此,要防范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必须创造条件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学习原著与联系实际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主导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世界金融危机 《资本论》 金融监管 国家金融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玉章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求索及贡献
15
作者 黄书光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4,共8页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变革中的种种矛盾问题及其症结。其一生钟情办学的博大教育情怀和植根本土实际的开拓进取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人格境界和独特教育智慧,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求索和探寻贴合国情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玉章 教育家 马克思主义 教育理论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114,共5页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基于当时社会经济现实,采用从本质形态到表象形态逐步展开的研究方法构建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这个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当下的金融危机就本质形态就是经济危机,而其表象形态则是以金融因素为核...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基于当时社会经济现实,采用从本质形态到表象形态逐步展开的研究方法构建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这个层面来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当下的金融危机就本质形态就是经济危机,而其表象形态则是以金融因素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危机,这正是当代经济危机的新特征。今后的经济危机的表现形态还会发生变化,诸如可能会通过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形态表现出来。在经济危机的本质形态和表象形态之间,虽然本质形态起决定作用,但是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治理当下这场危机不仅要考虑其表象形态的治理,也要考虑本质形态的治理,同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典型理论中国化回顾与省思
17
作者 杨旭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92,共8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典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逾九十载,可分为四个阶段:构型期以本土化接受与阐释为特征,聚焦典型内涵、创造与真实性;定型期形成“社会政治学模式”,呈现教条化内涵、规范化创造与图解化真实;转型期注重理论有效性,表... 马克思主义文艺典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逾九十载,可分为四个阶段:构型期以本土化接受与阐释为特征,聚焦典型内涵、创造与真实性;定型期形成“社会政治学模式”,呈现教条化内涵、规范化创造与图解化真实;转型期注重理论有效性,表现为内涵拓展、创造多维与真实性新释;重构期以内涵当代化、创造在地化、批评视觉化为核心。各阶段特征深刻回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文艺需求。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艺典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脉络,辨析其传播中的阐释偏差与实践误区,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典型理论。同时,激活理论内在意涵,可为当前文艺创作和批评提供指引,推动中国文艺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文艺典型理论 中国化 省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朝栋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5,共4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可以从马克思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及其方法来认识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马克思关于简单商品经济中就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分析,是从生产关系一般的角度阐明了经济危机根源于商品货币关系。马...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可以从马克思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及其方法来认识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马克思关于简单商品经济中就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分析,是从生产关系一般的角度阐明了经济危机根源于商品货币关系。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既是从生产关系两重性关系的角度对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必然会和怎样会导致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分析,也是从生产关系特殊的角度强调了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对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产关系两重性 经济危机 商品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阐述中的话语创新——以《神圣家族》文学批评为中心
19
作者 刘永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4,共6页
“现实的人”最初是宗教批判和精神现象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很早也使用这个概念。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看,“现实的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到《神圣家族》时已基本形成,这尤其体现在马克思的文学批评中。《神圣家族》中,结合对欧... “现实的人”最初是宗教批判和精神现象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很早也使用这个概念。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看,“现实的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到《神圣家族》时已基本形成,这尤其体现在马克思的文学批评中。《神圣家族》中,结合对欧仁·苏《巴黎的秘密》的批评和对施里加《巴黎的秘密》评论的批判,马克思围绕着艺术主体是“现实的人”、如何表现“现实的人”和“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等的理论阐述,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些重要命题和话语,如人物的真实性和逻辑性、环境的典型性、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矛盾等,为后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系列新话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给我们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创新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现实的人 理论话语 《神圣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德国教育理论传统的超越
20
作者 陈瑶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7,共15页
通过追溯与“Bildung”和“Erziehung”两个概念相关的德国教育理论传统,理解马克思讨论教育的历史语境和思想渊源。初步分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15次论及的“教育”以及同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品中关于教育观点的表达,可以看到马... 通过追溯与“Bildung”和“Erziehung”两个概念相关的德国教育理论传统,理解马克思讨论教育的历史语境和思想渊源。初步分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15次论及的“教育”以及同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品中关于教育观点的表达,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教育观念在延续了那个时代哲学家关于“Bildung”和“Erziehung”的思想框架的同时,又在其本质内涵上超越了那个时代,提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哲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突破阶级差别,将“人”真正彻底从理论上扩大到所有人,实现对启蒙运动晚期以来的欧洲教育理论传统,尤其是对当时德国最为盛行的“新人文主义”的超越;基于实践辩证法,以“人类感性的活动”为教育的出发点,指出人在劳动实践中实现“Bildung”,并通过“Bildung”与“Erziehung”的合题,将人类社会和社会的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马克思对德国教育理论传统的两个超越是理解“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重大命题的重要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 Bildung Erziehung 教化 劳动 德国教育理论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