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超低温保存方法脱除香蕉束顶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曾继吾 牛王翠 +4 位作者 黄永红 孙中海 黄秉智 易干军 周碧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7-460,共4页
香蕉束顶病毒(BBTV)是香蕉生产中的严重病害之一,主要通过感病材料和香蕉交脉蚜等昆虫进行传播,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本研究以感染BBTV的巴西蕉(MusaAAA Cavendish)为材料,研究了感染BBTV的巴西蕉离体再生和超低温保存技术条件,表明... 香蕉束顶病毒(BBTV)是香蕉生产中的严重病害之一,主要通过感病材料和香蕉交脉蚜等昆虫进行传播,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本研究以感染BBTV的巴西蕉(MusaAAA Cavendish)为材料,研究了感染BBTV的巴西蕉离体再生和超低温保存技术条件,表明离体茎尖在MS+6-BA4.0 mg/L+NAA0.4 mg/L的培养基上分化不定芽较好;采用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保存带有BBTV的香蕉茎尖,再生后植株BBTV脱除率达到60.6%,而常规的茎尖培养对BBTV的脱除率仅为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保存 玻璃化法 香蕉束顶病毒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茂林 和春育 +4 位作者 庄俊英 王宪焘 陈利 李迅东 唐恩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75-79,共5页
用纯化的香蕉束顶病毒(BBT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脏细胞与骨髓瘤NS-1细胞融合。经HAT培养液选择性培养,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孔。阳性杂交瘤用有限稀释法克隆,间接ELISA法复筛,最后获得201E_3、302C_4两株稳定分泌抗BBTV单克隆抗... 用纯化的香蕉束顶病毒(BBT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脏细胞与骨髓瘤NS-1细胞融合。经HAT培养液选择性培养,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孔。阳性杂交瘤用有限稀释法克隆,间接ELISA法复筛,最后获得201E_3、302C_4两株稳定分泌抗BBT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免疫球蛋白亚类为IgM。纯化后的腹水抗体,用间接ELISA和斑点法(DIA)检测了采自云南河口、个旧和澳大利亚的BBTV病样样品,表现出特异性反应。最高效价达1:64000,培养上清液效价为1:16。经3个月连续培养,仍能稳定分泌抗BBTV McAb.结果表明,已建立了稳定分泌抗香蕉束顶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的McAb能应用于香蕉束顶病的诊断和病毒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单克隆抗体 香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Rep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检测 被引量:8
3
作者 余乃通 冯团诚 +2 位作者 王健华 张雨良 刘志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3,共6页
[目的]对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海口分离物起始蛋白(replication initiation pro-teins,Rep)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为BBTV有效的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海口地区染病香蕉幼嫩... [目的]对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海口分离物起始蛋白(replication initiation pro-teins,Rep)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为BBTV有效的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海口地区染病香蕉幼嫩假茎和叶片的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克隆BBTV海口分离物的起始蛋白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并进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制备高效价特异性抗血清。[结果]应用PCR方法从染毒香蕉幼嫩假茎和叶片总DNA中扩增复制rep基因,回收目的片段后经酶切,获得了含BBTV Rep基因的重组质粒pET32b-Rep。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DE3),经不同的时间、温度及IPTG浓度优化,12%SDS-PAGE电泳分析,在20℃、0.1 mmol/L IPTG条件诱导4h,最终获得大量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将可溶性蛋白上清液经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用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获得了BBTV Rep蛋白抗血清。以融合蛋白做抗原,间接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大于125 000。以田间样品做抗原时,结果表明抗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1 000。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抗血清能与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结论]利用Rep基因制备的特异性抗血清在BBTV病毒粒体的组装机制研究及病毒病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Rep基因 原核表达 抗血清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CP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8
4
作者 余乃通 冯团诚 +2 位作者 王健华 张雨良 刘志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767-771,共5页
用PCR方法从感染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的香蕉植株幼嫩假茎和叶片总DNA中扩增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回收目的片段,经XhoⅠ和BamHⅠ双酶切后与同样酶切的质粒载体pET30a(+)相连接,酶切验证及测序结果获... 用PCR方法从感染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的香蕉植株幼嫩假茎和叶片总DNA中扩增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回收目的片段,经XhoⅠ和BamHⅠ双酶切后与同样酶切的质粒载体pET30a(+)相连接,酶切验证及测序结果获得了含BBTV CP基因的重组质粒pET30a-CP。将重组质粒转化Codon plus表达菌,在25℃、0.4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6h或过夜,经12%SDS-PAGE电泳分析可知,该重组菌表达了一个与预期分子量大小一致的His-CP融合蛋白,约为30ku,且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多次洗涤包涵体后得到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用其免疫家兔,获得BBTV CP蛋白抗血清。间接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大于512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抗血清能与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CP基因 原核表达 纯化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检测香蕉束顶病毒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国成 陈菁瑛 +2 位作者 周乐峰 吴如健 陈景耀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探讨快速而准确的检测香蕉束顶病毒的方法,采用本所制备的香蕉束顶病毒(Bananabunchytopvirus-BBTV)多克隆抗体IgG和台湾的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抗体2H6,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双抗... 为探讨快速而准确的检测香蕉束顶病毒的方法,采用本所制备的香蕉束顶病毒(Bananabunchytopvirus-BBTV)多克隆抗体IgG和台湾的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抗体2H6,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双抗体夹心法(DAS)测定了漳州市天宝的香蕉束顶病病株。试验结果表明,多抗和单抗相结合的DAS-ELISA法能检测到病组织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640,而单独使用单抗的最大稀释度为1∶10。同时采用多抗和单抗相结合的DAS-ELISA法比较了病株根、假茎、叶片中脉、叶肉的测定结果,假茎和中脉的病毒含量高于叶肉,根未检出。用此法能检测到蚜虫体内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ELISA 检测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NSP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团诚 王健华 刘志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9期1345-1350,共6页
应用PCR方法从感染香蕉束顶病毒的香蕉植株幼嫩假茎和叶片总DNA中克隆NSP(Nuclear shuttle protein)基因的编码区,并通过Gateway技术定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DESTTM-17中的6×His标签下游,经菌落PCR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 应用PCR方法从感染香蕉束顶病毒的香蕉植株幼嫩假茎和叶片总DNA中克隆NSP(Nuclear shuttle protein)基因的编码区,并通过Gateway技术定向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DESTTM-17中的6×His标签下游,经菌落PCR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DESTTM-17-NSP。阳性克隆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稳定表达,分子量约为20ku,与预计值相符。通过诱导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融合蛋白表达条件为25℃、0.1mmol/LIPTG条件下诱导4h。从而为制备NSP多克隆抗体和进一步研究NSP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Gateway重组技术 NSP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复制酶和黄瓜花叶病毒衣壳蛋白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耘 李华平 +1 位作者 肖火根 范怀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利用重组PCR技术将香蕉束顶病毒的复制酶基因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融合重组,并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连接,构建了抗香蕉束顶病和香蕉花叶病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化载体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获得了工程农杆菌pBI121.F... 利用重组PCR技术将香蕉束顶病毒的复制酶基因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融合重组,并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连接,构建了抗香蕉束顶病和香蕉花叶病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化载体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获得了工程农杆菌pBI121.FBC,从而为培育抗病转基因香蕉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海南分离物DNA2编码区的克隆及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焕阁 牛胜鸟 +1 位作者 彭存智 刘志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利用PCR方法克隆香蕉束顶病毒海南分离物(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HN)DNA2编码区,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基因下游。所得克隆pGEX-HN-B2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DNA2片段为267bp,且表达相位和理论上... 利用PCR方法克隆香蕉束顶病毒海南分离物(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HN)DNA2编码区,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基因下游。所得克隆pGEX-HN-B2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DNA2片段为267bp,且表达相位和理论上设计的完全一致。把此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Rosetta(DE3)中,经过异丙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出现约33Ku融合蛋白质表达条带。为获得特异的血清,切下目的表达条带并免疫兔子。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获取的血清可以和表达的33Ku融合蛋白特异结合,表明已成功获得DNA2编码蛋白的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BBTV DNA2编码区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提纯研究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昕 郑学勤 +1 位作者 相宁 张成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4年第S1期37-40,共4页
用液氮冷冻粉碎病组织,经匀浆后进行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从海南采集的感染束顶病的香蕉病株中提纯到一种直径18nm的类似球形病毒的粒体,这种粒体可被澳大利亚BBTV抗体在免疫电镜中捕获。经硫酸铯平衡梯度离心... 用液氮冷冻粉碎病组织,经匀浆后进行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从海南采集的感染束顶病的香蕉病株中提纯到一种直径18nm的类似球形病毒的粒体,这种粒体可被澳大利亚BBTV抗体在免疫电镜中捕获。经硫酸铯平衡梯度离心后的提纯液具有典型的紫外吸收峰,最高吸收在258nm波长处,最低吸收在240nm波长处,A260/A280值为1.42,提纯病毒产量每公斤组织少于0.5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束顶病毒 提纯 血清学诊断 电子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基因附加组分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小蕾 李海辉 李华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1-426,共6页
采用PCR的方法分别克隆了香蕉束顶病毒(BBTV)广东分离物NS株系和NSP株系的附加组分,将之命名为BT-NS和BT-NSP。序列分析发现,2个附加组分基因全长均为1 094 nt,其核苷酸的同源率为97.3%,编码氨基酸的同源率为98.4%;与BBTV台湾分离物附... 采用PCR的方法分别克隆了香蕉束顶病毒(BBTV)广东分离物NS株系和NSP株系的附加组分,将之命名为BT-NS和BT-NSP。序列分析发现,2个附加组分基因全长均为1 094 nt,其核苷酸的同源率为97.3%,编码氨基酸的同源率为98.4%;与BBTV台湾分离物附加组分S1、S2和越南分离物附加组分S3相比,BT-NS/NSP与S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率最高,与S2的相似率最低。每一附加组分的ORF均含有推导的与脱氧核苷酸结合的基序,具有潜在的复制酶活性。通过对BBTV编码复制酶基因组分的进化树分析发现,BT-NS/NSP与BBTV台湾附加组分S1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广东分离物NSP株系DNA组分1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附加组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香蕉束顶病毒分离和核酸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德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经液氮冷冻、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广州地区香蕉束顶病株中获得大小为25nm的病毒颗粒。该病毒与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免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该病毒核酸可被Dnase和S1核酸酶降解,但不能被RNase降解,属于ssD... 经液氮冷冻、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广州地区香蕉束顶病株中获得大小为25nm的病毒颗粒。该病毒与香蕉束顶病毒单克隆免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该病毒核酸可被Dnase和S1核酸酶降解,但不能被RNase降解,属于ssDNA;分子量大小约为1165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纯化 核酸鉴定 分离 束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简易制样技术及分子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军 唐复润 +4 位作者 黄俊生 杨腊英 黄华平 谢玉萍 王国芬 《热带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4-6,52,共4页
筛选了5对依据香蕉束顶病毒(BananaBunchyTopVirus,BBTV)外壳蛋白基因(CP)、复制酶基因(RF)保守区段设计的引物。结果显示,以RF为靶序列的引物,香蕉束顶病毒PCR特异性高,可以从感病组织中检测到ng(10-9g)级的病毒。样品提取缓冲液经过Se... 筛选了5对依据香蕉束顶病毒(BananaBunchyTopVirus,BBTV)外壳蛋白基因(CP)、复制酶基因(RF)保守区段设计的引物。结果显示,以RF为靶序列的引物,香蕉束顶病毒PCR特异性高,可以从感病组织中检测到ng(10-9g)级的病毒。样品提取缓冲液经过Sephadex凝胶介质过柱可有效浓缩病毒、去除PCR反应抑制物质,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的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分子检测 制样技术 感病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DNA组分的克隆及其重要特征序列分析(英文)
13
作者 黄永红 梅眉 +4 位作者 曾继吾 周碧容 吴元立 夏瑞 易干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1-886,共6页
克隆得到1条新的香蕉束顶病毒(BBTV)6核苷酸全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含有2个主要的特征序列CR-SL(Stem-loop common regions)和CR-M(Major common regions)。BBTV6氨基酸进化树结果显示其分成2大类。将6种BBTV组分的序列进... 克隆得到1条新的香蕉束顶病毒(BBTV)6核苷酸全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含有2个主要的特征序列CR-SL(Stem-loop common regions)和CR-M(Major common regions)。BBTV6氨基酸进化树结果显示其分成2大类。将6种BBTV组分的序列进行比较发现,6种组分内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最高相似性分别为96.10%和98.27%,6种组分间核苷酸和氨基酸最高相似性分别为70.78%和56.24%。6种BBTV组分的核苷酸及其氨基酸进化树将所有分离物按照组分类别分成6组,而6种BBTV组分的CR-M核苷酸序列进化树将所有的分离物按照地域分成2大类。对BBTV的6种组分的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组分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克隆 序列分析 特征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nsp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及自激活验证
14
作者 王祥 张秀春 +3 位作者 余乃通 梁洁 周朋 刘志昕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1-745,790,共6页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DNA6编码的核穿梭蛋白(nuclear shuttle protein,NSP)在病毒的侵染、复制、运输中起重要作用。为了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BBTV DNA6与寄主香蕉蛋白的互作,本实验利用两对引物的PCR扩增得到B...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DNA6编码的核穿梭蛋白(nuclear shuttle protein,NSP)在病毒的侵染、复制、运输中起重要作用。为了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BBTV DNA6与寄主香蕉蛋白的互作,本实验利用两对引物的PCR扩增得到BBTV nsp片段,混合各自PCR产物进行熔化退火可得到1/4两端含有EcoRⅠ和Bam HⅠ的酶切位点序列的DNA产物,将目的片段连接到酵母双杂交系统的p GBKT7诱饵载体中,成功获得p GBKT7-nsp,并将重组质粒p GBKT7-nsp转化入Y2H Gold酵母菌株中进行毒性检测和自激活验证。结果表明,p GBKT7-nsp没有自激活活性,同时对酵母细胞也无毒性,符合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要求,可用于下一步的蛋白互作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nsp基因 酵母双杂交 诱饵载体 自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海口分离物Rb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血清制备
15
作者 冯团诚 余乃通 刘志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1239-1243,共5页
应用PCR方法从感染香蕉束顶病毒的香蕉植株幼嫩假茎和叶片总DNA中克隆了Rb(Rb-binding-like protein)基因的编码区,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b-Rb。转化重组质粒的E.coli 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 应用PCR方法从感染香蕉束顶病毒的香蕉植株幼嫩假茎和叶片总DNA中克隆了Rb(Rb-binding-like protein)基因的编码区,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b-Rb。转化重组质粒的E.coli 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大小为22.6ku,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经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家兔并获得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与诱导表达的BBTV编码Rb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法测定的抗血清效价大于1:250000。用抗血清对感病香蕉和健康香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抗血清对感病香蕉有很高特异性,最佳工作浓度为1:1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RB蛋白 原核表达 抗血清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基因组和编码蛋白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云 魏红艳 《河北林果研究》 2004年第1期90-95,共6页
香蕉束顶病毒是一直径约为 18~ 2 0nm的等轴病毒粒子 ,基因组至少由 6个组分组成。它们有 3个共同区域 :开放阅读框架、主要共同区和颈环共同区。这些组分编码的蛋白为 :BBTVDNA - 1编码了复制起始蛋白 ;BBTVDNA - 2和BBTVDNA - 6编码... 香蕉束顶病毒是一直径约为 18~ 2 0nm的等轴病毒粒子 ,基因组至少由 6个组分组成。它们有 3个共同区域 :开放阅读框架、主要共同区和颈环共同区。这些组分编码的蛋白为 :BBTVDNA - 1编码了复制起始蛋白 ;BBTVDNA - 2和BBTVDNA - 6编码的蛋白功能未定 ;BBTVDNA- 3编码病毒的外壳蛋白 ;BBTVDNA - 4编码运动蛋白 ;BBTVDNA - 5编码类成视网膜细胞瘤结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蛋白 基因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中国漳州分离物DNA4非编码区启动子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红艳 孙德俊 +2 位作者 李云 孙卉 蔡文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7,共4页
应用PCR方法亚克隆了香蕉束顶病毒中国漳州分离物 (BananabunchytopvirusChineseZhangzhouisolate ,BBTV ZZ)DNA 4非编码区 (Po1)、主要共同区缺失片段 (Po2 )和主要共同区及茎环共同区都缺失片段 (Po3) ,分别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 应用PCR方法亚克隆了香蕉束顶病毒中国漳州分离物 (BananabunchytopvirusChineseZhangzhouisolate ,BBTV ZZ)DNA 4非编码区 (Po1)、主要共同区缺失片段 (Po2 )和主要共同区及茎环共同区都缺失片段 (Po3) ,分别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 130 4的gfp::gus基因上游 ,替代椰菜花叶病毒启动子 (CaMV 35S) ,得到重组质粒pTA2、pC2 6和pC45 .通过Agroinfiltration法 ,将含pTA2、pC2 6、pC45和pCAMBIA 130 4的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 mefaciens)注射进烟草 (NicotianatabacumL .cv .XanthiNC)叶片 ,进行 β 葡糖苷酸酶 (GUS)和绿荧光蛋白 (GFP)含量的瞬间表达分析 .含有pTA2、pC2 6、pC45、pCAMBIA 130 4和未注射的烟草叶片其GUS活性分别为 1 0 0 7、0 85 2、0 939、2 0 6 9和 0 0 2 1pmol·MU (μg·min) ;间接酶连免疫试验 (ELISA)结果表明每毫克总蛋白中的GFP于 490处的吸收值 (A490 )分别为 89 5 77、6 5 184、72 0 96、10 0 4 40和 3 2 87.以上表明Po1、Po2和Po3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 .此外 ,转基因烟草的GUS组织化学定位检测试验进一步表明Po1、Po2和Po3具有维管组织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中国漳州分离物 DNA 4 启动子活性 GUS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毒Haikou2分离物DNA2编码框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18
作者 谭老喜 王洪星 +5 位作者 张雨良 王健华 章绍延 周朋 余乃通 刘志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46-2251,共6页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是危害香蕉的主要病毒之一,严重威胁着香蕉的生产。BBTV基因组至少由6个环状ssDNA组分组成,其中DNA2组分变异最大,是否编码蛋白及其功能缺乏研究。本研究通过PCR方法克隆了BBTV Haikou2 DNA2...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是危害香蕉的主要病毒之一,严重威胁着香蕉的生产。BBTV基因组至少由6个环状ssDNA组分组成,其中DNA2组分变异最大,是否编码蛋白及其功能缺乏研究。本研究通过PCR方法克隆了BBTV Haikou2 DNA2 ORF,将其构建到pET32a载体中,进行原核表达和抗血清制备。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载体pET32a-DNA2ORF在表达菌Transetta(DE3)中表达一个约21 ku的特异融合蛋白,通过超声波破碎仪破碎细胞和诱导条件优化,分析表明,该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最佳表达条件为30℃、1.0 mmol/L IPTG诱导3 h。融合蛋白经过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免疫家兔制备出抗血清。Western blot实验表明抗血清具有特异性;酶联法(ID-ELISA)测定表明,抗血清效价达到25 000,能够检测出香蕉汁液中加入的0.954μg/mL浓度的表达纯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Haikou2分离物 BBTVDNA2 原核表达 抗血清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对香蕉束顶病毒(BBTV)采取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琨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7年第1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防控措施 香蕉病害 蚜虫传播 印度 植株 感染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研发新技术防治香蕉束顶病
20
作者 黄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2年第12期26-26,共1页
澳大利亚研发新技术防治香蕉束顶病,可为香蕉园主每年挽回2700万美元。澳大利亚植物生物安全合作研究中心(CRCNPB)项目组利用计算机模型设计模拟在不同产业控制强度下香蕉束顶病毒(BBTV)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和... 澳大利亚研发新技术防治香蕉束顶病,可为香蕉园主每年挽回2700万美元。澳大利亚植物生物安全合作研究中心(CRCNPB)项目组利用计算机模型设计模拟在不同产业控制强度下香蕉束顶病毒(BBTV)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种植者能通过采取检疫措施和严格的卫生控制来完全消灭该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澳大利亚 新技术 防治 研发 新南威尔士 控制强度 模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