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1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漆燕玲
胡生海
李玉萍
-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糖料》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
文摘
“甜饲1号”(育种代号LC-1)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地方品种资源,采用系统选择法育成。2000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具有经济产量高,品质好,抗甜菜黄化毒病和白粉病,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水肥、热量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根产量最高可达183.0t/hm2,茎叶产量达到220.5t/hm2,经济产量可达403.5t/hm2;根体干物质含量11.87%,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13.73%,含糖率为6.5% ̄6.7%。饲喂试验表明,根和茎叶适口性均较好,是奶牛、羊、猪等家畜非常喜爱的饲料。2001~2005年在甘肃省中、东部地区以及内蒙、宁夏、新疆、西藏部分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
关键词
饲用甜菜品种
甜饲1号
选育
推广种植
-
Keywords
Fodder beet
Tiansil
Breeding
Popularizing and planting
-
分类号
S566.3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生产力饲用甜菜——中饲甜201的选育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红旗
李红侠
郭爱华
吴庆峰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
黑龙江大学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国糖料》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0551235)
-
文摘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黑龙江大学农学院共同选育的饲用甜菜——中饲甜201于2005年11月通过全国牧草饲料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评议审定、命名。“中饲甜201”是通过对引进饲用甜菜育种材料进行有选择的杂交改良,采用轮回选择技术方法选育而成的高生产力多系品种。该品种在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达66.8t/hm2,超过对照种21.1%;在生产试验中,平均根产达83.6t/hm2,超过对照种25.7%。该品种中抗甜菜褐斑病,耐根腐病和窖腐病,易于收获。适于在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畜牧养殖区推广种植。
-
关键词
饲用甜菜新品种
高生产力
中饲甜201
选育
-
Keywords
New fodder beet variety
High Productivity
Zhongsitian201
Breeding
-
分类号
S566.3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