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用型马铃薯新品系“杂3单选-5”选育研究(简报) 被引量:8
1
作者 于品华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A new potato breeding line, "Za-3-danxuan-5", for forage use was selected from potato seed seedlings resulting from crossing Russet Burbank and Tang 195 varieties. Its tuber yield was (42 450.04) ( kg/hm^2),... A new potato breeding line, "Za-3-danxuan-5", for forage use was selected from potato seed seedlings resulting from crossing Russet Burbank and Tang 195 varieties. Its tuber yield was (42 450.04) ( kg/hm^2), (250.99%)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variety Atlantic. The yield of fresh stem and leaf was (55 945.51) ( kg/hm^2), (210.61%)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tubers, and fresh stem and leaf was (2.75%) and 16.82%, respectively. It is a good new potato breeding line for forage use with a wide extension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马铃薯 杂3单选—5品系 选育 块茎产量 块茎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分蘖不间苗对高密度种植饲用型甜高粱土壤含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孙学保 《农学学报》 2014年第5期5-7,共3页
为了研究饲用型甜高粱掰除分蘖和保留分蘖以及是否间苗同产量的关系,通过采用大田对比随机区组的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结果表明:保留分蘖、不间苗处理能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水,使植株显著增高,单株总茎数增加,显著增... 为了研究饲用型甜高粱掰除分蘖和保留分蘖以及是否间苗同产量的关系,通过采用大田对比随机区组的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结果表明:保留分蘖、不间苗处理能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水,使植株显著增高,单株总茎数增加,显著增加产量,较掰除分蘖、间苗处理增产12.87%。高密度种植饲用型甜高粱保留分蘖不间苗不仅能显著增加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掰除分蘖和间苗定苗造成的人力财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保留分蘖 不间苗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间隔时间对饲用型甜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万平 《中国糖料》 2015年第4期42-43,45,共3页
进行了饲用型甜高粱刈割两茬不同刈割间隔时间(72d和94d)对其产量、茎秆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间隔72d二茬刈割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饲用型甜高粱产量和茎秆品质,促进甜高粱饲用和糖用价值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刈割间隔时间 产量 含糖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对醇用型和饲用型甜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生瑞 孙学保 《中国糖料》 2015年第2期41-42,共2页
研究了醇用型甜高粱和饲用型甜高粱在甘肃河西灌区不同施肥量水平下,对株高、茎粗、植株含糖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灌区饲用型甜高粱和醇用型甜高粱茎秆汁液含糖量与施肥水平关系不大。醇用型甜高粱和饲用型甜高粱,只有在... 研究了醇用型甜高粱和饲用型甜高粱在甘肃河西灌区不同施肥量水平下,对株高、茎粗、植株含糖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灌区饲用型甜高粱和醇用型甜高粱茎秆汁液含糖量与施肥水平关系不大。醇用型甜高粱和饲用型甜高粱,只有在较高施肥水平下才能获得较高产量。醇用型甜高粱和饲用型甜高粱对肥料的需求水平不一致,饲用型甜高粱需偏施氮肥,在666.7m2施N 37.5kg、P2O510 kg、K2O 8 kg时,获得高产8863.8kg;醇用型甜高粱需偏施钾肥,在666.7m2施N 25kg、P2O510 kg、K2O 12 kg时,获得高产7483.4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型甜高粱 饲用型甜高粱 施肥量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分蘖交互作用对饲用型甜高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学保 石晓瑛 《中国糖料》 2020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了明确饲用型甜高粱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适宜种植密度、是否间苗、是否保留分蘖以获得最高产量,通过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双向区组的设计与分析,研究水分利用效率、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结果表明:在正常穴播量1~2粒情况下,留单苗保留分... 为了明确饲用型甜高粱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适宜种植密度、是否间苗、是否保留分蘖以获得最高产量,通过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双向区组的设计与分析,研究水分利用效率、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结果表明:在正常穴播量1~2粒情况下,留单苗保留分蘖、留单苗掰除分蘖、不间苗保留分蘖处理,不同密度之间均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大,产量呈增加趋势,当密度达13.5万穴/hm^2~15万穴/hm^2时产量最高(139.6 t/hm^2);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几乎所有不间苗保留分蘖处理较间苗掰除分蘖处理和间苗保留分蘖处理增加产量,尤其不间苗保留分蘖处理在密度13.5万穴/hm^2~15万穴/hm^2时,降水和灌水利用效率最高,含糖量较高,单株总茎数增加;高密度、不间苗、保留分蘖同时还减少了间苗定苗和掰除分蘖造成的工时及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种植密度 分蘖 间苗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大力发展饲用型水稻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跃进 李吕木 《安徽农业》 2001年第5期6-6,共1页
关键词 饲用型水稻 早籼优质米 优质中籼杂交水稻 水稻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洮县高海拔区全膜双垄沟播饲用型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杜仲龙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48-49,共2页
近年来,临洮县山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小麦种植面积由过去的2.67 hm2降低到现在的0.60hm2,导致牲畜饲草严重不足,影响了养殖业的进一步扩大。为此,临洮县自2010年开始在海拔2 300~2 400 m的山区乡镇示范种植饲用型玉米,每年可产饲草60~... 近年来,临洮县山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小麦种植面积由过去的2.67 hm2降低到现在的0.60hm2,导致牲畜饲草严重不足,影响了养殖业的进一步扩大。为此,临洮县自2010年开始在海拔2 300~2 400 m的山区乡镇示范种植饲用型玉米,每年可产饲草60~90 t/hm2,青贮后保证了牲畜饲料,深受农民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玉米 高海拔区 临洮县 玉米栽培 技术 沟播 牲畜 种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系)在民勤县的品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文斌 王国文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8-13,共6页
在民勤县对引进的10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折合生物产量以大力士最高,为167 510.40 kg/hm^2;辽甜15-1次之,为166 206.45 kg/hm^2;牛魔王居第3位,为155 817.90 kg/hm^2;克沃5号居第4位,为153 633.45 kg/hm... 在民勤县对引进的10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折合生物产量以大力士最高,为167 510.40 kg/hm^2;辽甜15-1次之,为166 206.45 kg/hm^2;牛魔王居第3位,为155 817.90 kg/hm^2;克沃5号居第4位,为153 633.45 kg/hm^2;猛犸1180居第5位,为130 978.80 kg/hm^2。5个品种(系)的生物平均折合产量均在120 000.00 kg/hm^2以上。其中大力士、牛魔王、猛犸综合性状突出,茎秆汁液糖锤度适中,无病虫害发生,可作为民勤县适栽品种推广。辽甜15-1和克沃5号平均折合生物产量、茎秆汁液糖锤度、籽粒平均折合产量均较高,但辽甜15-1蚜虫发生较重。克沃5号叶部病害中度发生,茎叶早衰程度重。这两个品种(系)应继续进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品种(系) 品比试验 鲜草产量 生物产量 籽粒产量 糖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模式和多茬收割对饲用型甜高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学保 《中国糖料》 2014年第2期46-47,58,共3页
研究了饲用型甜高粱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全膜双垄沟灌栽培、全膜覆盖平作栽培、露地栽培)对土壤含水量、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的影响;单茬收割以及不同株高条件下2茬收割、3茬收割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水... 研究了饲用型甜高粱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全膜双垄沟灌栽培、全膜覆盖平作栽培、露地栽培)对土壤含水量、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的影响;单茬收割以及不同株高条件下2茬收割、3茬收割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能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水,使植株茎秆含糖率增加,显著增加株高和产量,尤其全膜覆盖平作处理较露地栽培水分利用效率高70.52kg/(mm·hm2),增产41.74%。收获两茬产量要比收获1茬高10.98%,比收割3茬高18.64%;在收割两茬的情况下,头茬株高150cm时刈割总产量比头茬株高200cm时刈割总产增产4.49%。在生育期只有150d左右的区域,饲用型甜高粱可选择两茬或单茬收割,头茬在株高150cm左右收割,二茬收割时间在早霜来临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种植模式 多茬收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型甜高粱苗前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朝辉 刘兴成 《中国糖料》 2014年第3期62-63,共2页
经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通过采取精细整地、及时覆膜、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精准播种等措施,可有效解决饲用型甜高粱出苗率低的难题,对指导大面积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出苗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饲用型甜高粱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肖凌 唐桃霞 +1 位作者 张秀华 王致和 《中国糖料》 2016年第5期35-37,共3页
将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品种在武威地区设7个处理(8337、9809、11117、12827、16675、22233和33350株/667m2)的种植密度试验比较。通过测定各密度处理下的农艺性状(株高、茎粗、节数、收获秆数、分蘖数)及其鲜草产量和茎秆糖分,以期获得... 将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品种在武威地区设7个处理(8337、9809、11117、12827、16675、22233和33350株/667m2)的种植密度试验比较。通过测定各密度处理下的农艺性状(株高、茎粗、节数、收获秆数、分蘖数)及其鲜草产量和茎秆糖分,以期获得在武威地区推广种植的饲用型甜高粱适宜种植密度,为武威地区甜高粱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综合试验结果表明: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品种在株距为15cm(11117穴/667m2)时产量和茎秆糖分都达到最高,分别达7321.44 kg/667m2和13.1%,其次为株距13cm(12827穴/667m2)的密度处理。因此,作为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在株距为13cm^15cm(11117穴/667m2~12827穴/667m2)时种植效果最好,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种植密度 产量 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分蘖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型甜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学保 《中国糖料》 2015年第2期39-40,共2页
研究了保留分蘖条件下饲用型甜高粱不同种植密度栽培条件对土壤湿度、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含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在河西区种植不能成熟,不能孕穗,抽穗,但作为饲草作物不影响种植;当种植密度在14万株-15万株/hm^2时... 研究了保留分蘖条件下饲用型甜高粱不同种植密度栽培条件对土壤湿度、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含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在河西区种植不能成熟,不能孕穗,抽穗,但作为饲草作物不影响种植;当种植密度在14万株-15万株/hm^2时,株高最高,含糖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亦达到最高,平均为135.73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保留分蘖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型甜高粱苗前化学除草剂的筛选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玉华 吕生全 《中国糖料》 2015年第3期35-36,39,共3页
进行了饲用型甜高粱苗前50%乙草胺乳油、38%莠去津悬浮剂、42%异丙草·莠悬乳剂、48%仲丁灵乳油、清水对照5个处理的化学除草农药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甜高粱生产中,于整地后覆膜时用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喷雾处理防除杂草,是一项... 进行了饲用型甜高粱苗前50%乙草胺乳油、38%莠去津悬浮剂、42%异丙草·莠悬乳剂、48%仲丁灵乳油、清水对照5个处理的化学除草农药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甜高粱生产中,于整地后覆膜时用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喷雾处理防除杂草,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在目前常用的几种除草剂中以38%莠去津悬浮剂对禾本科类及双子叶类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均达100%,与对照相比甜高粱茎秆产量增加最多(22.6%),且对甜高粱出苗及出苗后生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除草剂 苗前化学除草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市凉州区不同播种密度对饲用型甜高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德梅 南文章 蔡荣 《中国糖料》 2016年第2期39-40,共2页
在凉州区对饲用型甜高粱5种播种密度138000、118500、103500、91500、75000株/hm^2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灌种植饲用型甜高粱较适宜的密度为118500~138000株/hm^2时,产量较高,达130.52~135.87t/hm^2。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密度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区饲用型甜高粱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小叶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28-30,共3页
在全膜平作条件下,通过"3414"试验,建立了饲用型甜高粱鲜草产量与氮、磷、钾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凉州区种植饲用型甜高粱的最佳效益施肥量为N 562.5 kg/hm2、P2O5150 kg/hm2、K2O 120 kg/hm2,此时饲用型甜高粱鲜草产量为132... 在全膜平作条件下,通过"3414"试验,建立了饲用型甜高粱鲜草产量与氮、磷、钾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凉州区种植饲用型甜高粱的最佳效益施肥量为N 562.5 kg/hm2、P2O5150 kg/hm2、K2O 120 kg/hm2,此时饲用型甜高粱鲜草产量为132.96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配方施肥 凉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量对饲用型甜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生全 宋朝辉 《中国糖料》 2015年第4期40-41,45,共3页
2013—2014年进行了饲用型甜高粱在种植密度5050穴/667m^2全膜平作栽培模式下的每穴不同播种粒数的7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以穴播种量5粒时,甜高粱鲜茎叶产量最高,其次是穴播7粒;以穴播种量3粒时,甜高粱茎秆含糖量较高,因此以穴播种量3~... 2013—2014年进行了饲用型甜高粱在种植密度5050穴/667m^2全膜平作栽培模式下的每穴不同播种粒数的7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以穴播种量5粒时,甜高粱鲜茎叶产量最高,其次是穴播7粒;以穴播种量3粒时,甜高粱茎秆含糖量较高,因此以穴播种量3~7粒对提高甜高粱的产质量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穴播 播种量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州区沿山沿沙区边际性土地饲用型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秀君 吕建红 +2 位作者 顾忠斌 董花 党武吉 《中国糖料》 2017年第3期35-36,39,共3页
依据近几年饲用型甜高粱在凉州区沿山沿沙乡镇边际性盐碱、沙荒、贫瘠土地条件下的种植实践,从饲用型甜高粱栽植的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根茬处理等方面总结出了沿山沿沙区边际性土地饲用型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依据近几年饲用型甜高粱在凉州区沿山沿沙乡镇边际性盐碱、沙荒、贫瘠土地条件下的种植实践,从饲用型甜高粱栽植的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根茬处理等方面总结出了沿山沿沙区边际性土地饲用型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为凉州区沿山沿沙区边际性土地推广栽培种植甜高粱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甜高粱 高效栽培技术 边际性土地 凉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在锦州地区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思彤 许锦 +4 位作者 韩博 滕达 李亚军 董建新 张东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1期92-96,共5页
本研究于2020年选用16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辽甜6号作为对照,对参试品种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鲜重及茎秆糖锤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其中济甜杂2和辽甜20的生育期最短,为123 d,辽甜23的生育期最长,为1... 本研究于2020年选用16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辽甜6号作为对照,对参试品种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鲜重及茎秆糖锤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其中济甜杂2和辽甜20的生育期最短,为123 d,辽甜23的生育期最长,为160 d;辽甜27茎粗增加18.95%;辽甜3号分蘖数增加37.68%;济甜杂2株高增加33.76%;辽甜21穗长增加18.11%;参试品种鲜重产量变幅在60082.95~99144.90 kg/hm^(2),晋甜杂3产量增加65.01%,辽甜27、辽甜3号、晋甜杂1401产量分别增加56.62%、55.59%、54.93%。茎秆汁液糖锤度,晋甜杂1401最高,增加48.09%;其次是辽甜3号和晋甜杂3,分别增加33.99%和37.33%。综合分析显示,晋甜杂1401、辽甜3号及晋甜杂3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鲜重产量高且茎秆糖锤度高,在本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饲用型 农艺性状 鲜重产量 糖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型莆大麦5号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炳坤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1期3-4,共2页
饲用型莆大麦5号陈炳坤(莆田市农科所351144)莆田市农科所自参加国家“七五”期间大麦新品种选育攻关课题中,育成了饲啤兼用型莆大麦4号新品种后,又在“八五”国家大麦新品种选育攻关课题中育成了优质饲用莆大麦5号新品种... 饲用型莆大麦5号陈炳坤(莆田市农科所351144)莆田市农科所自参加国家“七五”期间大麦新品种选育攻关课题中,育成了饲啤兼用型莆大麦4号新品种后,又在“八五”国家大麦新品种选育攻关课题中育成了优质饲用莆大麦5号新品种。该品种是由1983年至199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饲用型 莆大麦5号 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价值和种植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丽敏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9期49-49,共1页
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特型玉米,在获得高产量的玉米籽实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畜禽可以利用的玉米秸秆,并且在籽实完全成熟后,叶片仍可以保持繁茂、茎叶仍可以保持鲜绿,是理想的粮食和饲料兼用的品种。粮饲兼用型玉米可为畜牧养... 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近几年来新兴的特型玉米,在获得高产量的玉米籽实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畜禽可以利用的玉米秸秆,并且在籽实完全成熟后,叶片仍可以保持繁茂、茎叶仍可以保持鲜绿,是理想的粮食和饲料兼用的品种。粮饲兼用型玉米可为畜牧养殖提供充足的饲料资源。粮饲兼用型玉米的营养丰富,其中赖氨酸的含量较高,是品种优良的粗饲料。现介绍其价值和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型玉米 营养价值 种植技术 整地 播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