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酸镁过饱和水溶液稀释和酸化过程中的Raman光谱 被引量:19
1
作者 贾永忠 高世扬 +1 位作者 夏树屏 周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用纯水和恒沸点盐酸对六硼酸镁过饱和水溶液进行稀释和酸化,使用激光Raman光谱记录反应过程。对光谱峰进行归属。讨论了溶液中含硼量和pH值对硼氧配阴离子存在形式的影响,对多聚硼氧配阴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 用纯水和恒沸点盐酸对六硼酸镁过饱和水溶液进行稀释和酸化,使用激光Raman光谱记录反应过程。对光谱峰进行归属。讨论了溶液中含硼量和pH值对硼氧配阴离子存在形式的影响,对多聚硼氧配阴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光谱 硼酸镁 饱和水溶液 多聚硼氧配阴离子 稀释 酸化 结构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硼酸镁盐过饱和水溶液的相转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建国 闫长领 +2 位作者 卢雁 高世扬 夏树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6-308,共3页
针对中国盐湖硼资源特点,模拟合成MgO·3B2O3-H2O过饱和溶液,在120℃水热条件下对固相析出的过程进行跟踪.析出固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进行物相鉴定.对析出固相的相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合有关实验分析了Mg... 针对中国盐湖硼资源特点,模拟合成MgO·3B2O3-H2O过饱和溶液,在120℃水热条件下对固相析出的过程进行跟踪.析出固相采用化学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进行物相鉴定.对析出固相的相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合有关实验分析了MgSO4对固相析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镁盐 饱和水溶液 相转化 反应机理 水热条件 结晶动力学 青藏高原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莫能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小云 付丽娜 +3 位作者 陈洪轩 李见梅 张翠利 信建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9-295,共7页
为研究莫能菌素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以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莫能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用红外光谱法(IR)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定。以包合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最佳处方和工艺条件。IR结果表明,药物与环糊精形... 为研究莫能菌素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以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莫能菌素β-环糊精包合物。用红外光谱法(IR)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定。以包合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最佳处方和工艺条件。IR结果表明,药物与环糊精形成了包合物。当投料比为3∶1,包合温度为40℃,搅拌时间1.5h时,该制备工艺最佳,包合率为57.54%。该制备工艺可行,扩大了莫能菌素的应用,为莫能菌素的剂型改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能菌素包合物 Β-环糊精 饱和水溶液 红外光谱法 包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Raman光谱的变异现象及其机理
4
作者 曹道锦 陈文汨 +1 位作者 江兵 刘红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03-1209,共7页
记录了常温下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的Raman光谱,并分别与二钼酸铵晶体、仲钼酸铵晶体、仲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水溶液状态下单钼酸根离子的Raman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Raman光谱相对二钼酸铵晶体Rama... 记录了常温下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的Raman光谱,并分别与二钼酸铵晶体、仲钼酸铵晶体、仲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水溶液状态下单钼酸根离子的Raman光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Raman光谱相对二钼酸铵晶体Raman光谱,明显地发生了变异现象。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Raman光谱其主要特征峰最高振动频率937.6cm-1与仲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Raman光谱主要特征峰最高振动频率937.6cm-1完全吻合,而其次高振动频率893.9cm-1,恰好介于水溶液中单钼酸根离子Raman光谱主要特征峰最高振动频率895.1cm-1与仲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Raman光谱主要特征次高峰振动频率891.0cm-1之间,而且三者彼此接近。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Raman光谱主、次特征峰强度之比值为2.1,与仲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Raman光谱主、次特征峰强度之比值4.4相比,一半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Raman光谱主要特征峰振动频率及其主、次特征峰强度之比值对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组分同时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发现了常温下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中二钼酸根离子Mo2O72-已经不复存在,完全转变成了优势组分仲钼酸根离子Mo7O246-和次要组分单钼酸根离子MoO42-;证明了常温下含钼水溶液酸化过程中溶液Raman光谱离散性变化现象的存在。运用结构化学和物理化学原理同时讨论了二钼酸铵晶体饱和水溶液Raman光谱发生变异现象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钼酸铵晶体 饱和水溶液 RAMAN光谱 变异现象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气饱和水溶液对凤梨花期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唐登明 于永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4-215,共2页
通过用乙炔气饱和水溶液对红莺歌、吉利红星、丹尼斯、中火炬、大火炬等5个凤梨品种进行催花试验,探讨不同处理次数和处理方式对凤梨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莺歌、吉利红星、丹尼斯灌心4次催花效果较好,灌心5次则有药害,而对生育期长... 通过用乙炔气饱和水溶液对红莺歌、吉利红星、丹尼斯、中火炬、大火炬等5个凤梨品种进行催花试验,探讨不同处理次数和处理方式对凤梨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莺歌、吉利红星、丹尼斯灌心4次催花效果较好,灌心5次则有药害,而对生育期长的中火炬、大火炬灌心5次效果较好;不同灌心处理方式的催花效果也不一样,以间隔2 d灌心的效果最好,该处理的风梨开花最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气饱和水溶液 凤梨 催花 灌心 处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饱和硼酸盐水溶液的Raman光谱 被引量:28
6
作者 贾永忠 高世扬 +2 位作者 夏树屏 李军 李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9-103,共5页
制备了 Mg O· 2 B2 O3-H2 O,Na2 O· 5B2 O3-H2 O和 Mg O· 3B2 O3-H2 O的过饱和水溶液 .采用激光喇曼光谱研究了这些过饱和水溶液 ,并对光谱频率进行了归属 .讨论了过饱和水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和相互作用机理 .
关键词 RAMAN光谱 硼氧酸盐 饱和水溶液 多聚硼氧配阴离子 溶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法制备NaNO_3-LiNO_3/石墨复合高温相变材料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月锋 张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1-1456,共6页
利用饱和水溶液法,在NaNO3和LiNO3混和溶液中添加膨胀石墨(EG),在温度90℃的水浴箱内用强力电动搅拌机搅拌,随后放入12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24h烘干,得到NaNO3-LiNO3/EG高温复合相变材料,并分别制备了EG含量为10%、20%、30%的相变材... 利用饱和水溶液法,在NaNO3和LiNO3混和溶液中添加膨胀石墨(EG),在温度90℃的水浴箱内用强力电动搅拌机搅拌,随后放入12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24h烘干,得到NaNO3-LiNO3/EG高温复合相变材料,并分别制备了EG含量为10%、20%、30%的相变材料。利用SEM、DSC、Hot-disk和自行设计的自动循环设备分别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相变温度、潜热、导热系数以及热循环过程中储放热行为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NaNO3-LiNO3共晶盐能够被吸附到石墨片层之间,形成稳定、均一的复合相变材料。随EG含量的增加,复合相变材料的有效潜热不断降低,但是相变温度变化微小,相变材料本身的储热性能也没有显著的变化,因此EG没有改变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EG含量的增加,会显著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并且随EG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EG含量低的复合材料在多次蓄放热的热循环过程中,热稳定性较好。饱和水溶液法制备NaNO3-LiNO3/EG复合相变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强化复合材料导热功能的制备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储热量、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优化选择,以便使储热系统能够高效率、快频率、长寿命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3-LiNO3 膨胀石墨 饱和水溶液 高温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pH对硼在水溶液中聚合形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月月 王学魁 +2 位作者 朱亮 王彦飞 沙作良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42,共4页
温度和pH对硼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8≤pH≤11的硼水溶液,硼的饱和浓度随之增加,而pH为12时,硼的饱和浓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溶液pH增大,30℃≤温度≤60℃的硼水溶液,硼的饱和浓度先减小后增大,而温度为70℃时... 温度和pH对硼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8≤pH≤11的硼水溶液,硼的饱和浓度随之增加,而pH为12时,硼的饱和浓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溶液pH增大,30℃≤温度≤60℃的硼水溶液,硼的饱和浓度先减小后增大,而温度为70℃时,硼的饱和浓度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实验采用Raman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含硼饱和水溶液及沉淀固相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含硼饱和水溶液液相及沉淀固相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和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溶液pH较高时,有利于低聚合度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其形式主要为B(OH)4-、B2O(OH)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硼饱和水溶液 温度 PH 硼氧配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掺杂,Pt/TiO_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还原CO_2饱和溶液制燃料气体
9
作者 姜梦培 吴红军 王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86,共3页
在光照和偏压作用下,浸泡在电解质1mol/L的CO_2碳酸氢钠的PN结(PEC)可以生成烃类燃料。当PEC的光电阴极是由pt敏化的半导体的TiO_2纳米管阵列,或当光阳极是n型的磷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薄膜带隙照明下PEC使CO_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如CH4、C... 在光照和偏压作用下,浸泡在电解质1mol/L的CO_2碳酸氢钠的PN结(PEC)可以生成烃类燃料。当PEC的光电阴极是由pt敏化的半导体的TiO_2纳米管阵列,或当光阳极是n型的磷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薄膜带隙照明下PEC使CO_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如CH4、CO。且上述两种掺杂都使得饱和CO_2水溶液中C原子转化为烃类气体的转化率得以提高。此外,又发现磷系TiO_2纳米管做阳极时有利于光还原产物对CO选择性的提高,Pt掺杂TiO_2纳米管做阴极时有利于光还原产物对CH_4选择性的提高。所描述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利用地球丰富的材料,光催化还原CO_2和产生更高阶的碳氢化合物以及合成气的组成成分CO和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 P掺杂 光电还原饱和CO2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岳淑丽 任小玲 +7 位作者 向红 孙京超 张淑静 孙远明 周敏容 陈嘉宜 郭雁旋 陈洁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8-113,共6页
桉叶精油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但其易挥发性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扩大桉叶精油的应用范围,以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桉叶精油微胶囊。综合考察了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壁芯比、乙醇与精油比、水与β-环糊精比等单因素对... 桉叶精油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但其易挥发性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扩大桉叶精油的应用范围,以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桉叶精油微胶囊。综合考察了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壁芯比、乙醇与精油比、水与β-环糊精比等单因素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桉叶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壁芯比、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对包埋效果影响显著,而乙醇与精油比、水与β-环糊精比对包埋效果影响较小。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为:包埋温度40℃,包埋时间2 h,壁芯比10∶1,乙醇与精油比25∶1,水与β-环糊精比10∶1,此条件下制备的桉叶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包埋率为70.33%,包埋得率为8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精油 Β-环糊精 微胶囊 饱和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制备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应彪 陈泽慧 +2 位作者 匡菊香 杨艳 刘龙忠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9期649-649,共1页
目的 :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环糊精 (β CD)包合物的工艺。 方法 :选用适量莪术根茎 ,用纯化法提取莪术油 ,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物。 结果 :研磨法制备莪术油包合物包合率高 ,β CD比例... 目的 :比较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环糊精 (β CD)包合物的工艺。 方法 :选用适量莪术根茎 ,用纯化法提取莪术油 ,分别用饱和水溶液法和研磨法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物。 结果 :研磨法制备莪术油包合物包合率高 ,β CD比例增大或减少对其包合率无明显影响。饱和水溶液法工艺复杂 ,稳定性差 ,β CD比例改变时 ,莪术油包合率也发生变化。结论 :制备莪术油 β CD包合物的较好方法是莪术油与 β CD按 1∶4比例投料 ,研磨 5 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Β-环糊精 饱和水溶液 研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钱平 刘志辉 钱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7-669,共3页
目的:考察当归、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两种包合方法对比表明,饱和水溶液法优于超... 目的:考察当归、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两种包合方法对比表明,饱和水溶液法优于超声波法;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每1 mL挥发油以4倍量乙醇溶解,加至10 g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搅拌3 h,溶解挥发油的溶剂用量对包合效果有显著影响。结论:所选包合工艺包合率高,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 饱和水溶液 超声波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花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制片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任艳 王辉 +2 位作者 石延茂 李双铃 袁美 《花生学报》 2008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花生根尖为材料,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0,0.1,0.5,1.0,1.5,2.0 g/L)、8-羟基喹啉(0,2,4,6,8,10 mmol/L)和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预处理1~3h,分析了不同预处理剂对花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影响,并比... 以花生根尖为材料,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0,0.1,0.5,1.0,1.5,2.0 g/L)、8-羟基喹啉(0,2,4,6,8,10 mmol/L)和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预处理1~3h,分析了不同预处理剂对花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预处理剂对中期染色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预处理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花生根尖细胞中期分裂指数和中期染色体形态的影响均不相同。用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处理时间2.5h效果最好,获得了分散均匀的花生根尖细胞染色体的中期分裂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预处理 有丝分裂 秋水仙素 8-羟基喹啉 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蜜种子淀粉制备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风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红梅 田建文 +2 位作者 张彦军 徐飞 初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53-258,共6页
通过感官评定、风味物质分析,对以菠萝蜜种子淀粉为原料应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特征风味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探究感官属性与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人工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微胶囊表观状态及风味均良好,评分分别为7.20、7.70... 通过感官评定、风味物质分析,对以菠萝蜜种子淀粉为原料应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特征风味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探究感官属性与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人工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微胶囊表观状态及风味均良好,评分分别为7.20、7.70分,电子鼻评价结果显示微胶囊香气强度较精油减弱,但并非影响其香气成分的明显变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证明精油经过微胶囊化后,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精油中超过90%的组分被包覆于微胶囊中,香兰素相对含量增加(精油、微胶囊中香兰素相对含量分别为32.12%、55.77%);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果表明微胶囊中香兰素含量为51.2 mg/100 g。本实验制得微胶囊富含香兰素,风味与香草兰精油无明显差异(p>0.05),人工感官评定与电子感官评价相关性较大,感官属性与风味物质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水溶液 香草兰精油微胶囊 感官评价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素英 尚校军 闫福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2-806,共5页
为提高氟苯尼考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制备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以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包合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相溶解度图法、差热分析法、溶出速率法验证,并计算包合常数,比较了氟苯尼考原料、物... 为提高氟苯尼考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制备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以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包合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相溶解度图法、差热分析法、溶出速率法验证,并计算包合常数,比较了氟苯尼考原料、物理混合物和包合物的溶解度。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和β-环糊精包合完全,相溶解度图为AL型,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包合常数为298.2 L/mol,在25℃时包合物的溶解度提高了7.63倍,氟苯尼考在50.0~350.0μ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间线性关系良好。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Β-环糊精 包合物 饱和水溶液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品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冰清 陈加蓓 +1 位作者 胡叠 陈功锡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2,共5页
以猕猴桃籽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猕猴桃籽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壁油比、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对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制备的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品质进行评... 以猕猴桃籽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猕猴桃籽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壁油比、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对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制备的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壁油比4∶1、包埋时间90 min、包埋温度30℃,在此条件下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74.52%,产率为79.33%;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呈淡黄色粉末状固体,无结块现象,流动性良好,经微胶囊化处理的猕猴桃籽油过氧化值上升幅度缓慢,贮藏稳定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籽油 Β-环糊精 微胶囊 饱和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蜜种子淀粉制备香草兰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彦军 朱红梅 +2 位作者 田建文 徐飞 初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7-1133,共7页
以菠萝蜜种子淀粉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以包埋产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胶囊的包埋条件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5个单因素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壁芯材比例、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响应面优化得到香草兰... 以菠萝蜜种子淀粉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以包埋产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胶囊的包埋条件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5个单因素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壁芯材比例、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响应面优化得到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材比例为7.5∶1;包埋时间72 min;包埋温度54℃,此条件下的包埋产率为(95.46±0.2)%,包埋率为(76.35±0.6)%,载油量为(27.73±0.3)%。试验证明,此条件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吻合,此工艺条件可为菠萝蜜种子淀粉包埋香草兰精油微胶囊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种子淀粉 香草兰精油 饱和水溶液 微胶囊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油β-环状糊精包结效果的多指标综合评判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宁 宛晓春 刘文琴 《粮油食品科技》 2004年第2期23-24,共2页
研究薄荷油β-环状糊精的最佳包结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包结物,用L9(33)正交试验,研究芯壁比例、搅拌时间和包结温度等因素对包合物产率、包合物含油率及挥发油利用率的影响,用多指标综合评判筛选最佳工艺条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 研究薄荷油β-环状糊精的最佳包结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包结物,用L9(33)正交试验,研究芯壁比例、搅拌时间和包结温度等因素对包合物产率、包合物含油率及挥发油利用率的影响,用多指标综合评判筛选最佳工艺条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是芯壁比例1∶8(mL∶g);搅拌时间1.5h;包结温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油 Β-环状糊精 包结效果 饱和水溶液搅拌法包结物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敏Vc胶囊中挥发油包合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桂芝 滕亮 +1 位作者 彭一峰 杨文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优选复方氨敏Vc胶囊中挥发油的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方法以包封率、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优选出了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氨敏Vc胶囊挥发油包合物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优选出的实验室包合工艺条件为... 目的优选复方氨敏Vc胶囊中挥发油的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方法以包封率、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优选出了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氨敏Vc胶囊挥发油包合物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优选出的实验室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油质量体积比为11∶1,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搅拌时间为1h。工业化生产工艺条件为β-CD∶油质量体积比为11∶1,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200 r/min,搅拌时间为1 h。包合物胶囊于40℃、60℃放置10 d,含挥发油量未出现显著下降。结论优选出的包合工艺简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饱和水溶液 包合物 均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及其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霞 刘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33,共4页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苦荞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对包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SEM)、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分析(XRD)的表征。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得出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苦荞黄酮与β-环糊精质量比6∶1、包合温度70℃、包合时...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苦荞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对包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SEM)、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分析(XRD)的表征。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得出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苦荞黄酮与β-环糊精质量比6∶1、包合温度70℃、包合时间4 h。并进一步检测了苦荞黄酮β-环糊精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黄酮 包合物 Β-环糊精 饱和水溶液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