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86种药食两用植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总酚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1
1
作者 刘海英 仇农学 +1 位作者 姚瑞祺 穆伟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80,共8页
【目的】筛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原料,以期开发中国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方法】应用Folin-Cio-calteu法、铝盐显色法、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erric-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和DPPH自由基分析法,对86种药食两用植物的总抗氧化能... 【目的】筛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原料,以期开发中国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方法】应用Folin-Cio-calteu法、铝盐显色法、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erric-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和DPPH自由基分析法,对86种药食两用植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含量、黄酮含量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86种药食两用植物材料的总抗氧化能力具有很大差异,其与总酚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R2=0.933 3),其中青果、丁香、诃子肉、丹参、红景天、花椒、金荞麦、槐花等8种药食两用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2.35 mmol/g,DPPH清除率>85%),并具有较高的总酚含量(>85 mg/g)及黄酮含量(>30 mg/g)。【结论】药食两用植物材料总酚含量是初步筛选其抗氧化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且筛选出的8种药食两用植物材料能够用于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植物 抗氧化能力 总酚 黄酮 FRAP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文君 宫江宁 +1 位作者 刘程程 廖莉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70,共3页
为寻找新的抗氧化物质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黔产植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茯苓、玉竹、天麻、木瓜、百合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测定其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自由基.OH、O-2·和DPPH·的清除能力,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 为寻找新的抗氧化物质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黔产植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茯苓、玉竹、天麻、木瓜、百合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测定其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自由基.OH、O-2·和DPPH·的清除能力,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种药食两用植物对·OH、O-2·和DPPH·均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其中木瓜对几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植物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饮料植物资源及开发 被引量:5
3
作者 苏敏 李远志 王娟 《广东茶业》 2005年第4期14-21,共8页
本文对目前已经开发或适宜开发成饮料的植物资源作简要介绍,并以苦丁茶、银杏、绞股蓝、桑椹为例,介绍其系列饮料产品的开发和作者研究的结果。
关键词 两用 饮料植物 开发 饮料产品 植物资源 开发 两用 作者研究 苦丁茶 绞股蓝 银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的资源概况及其功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庆宏 《农技服务》 2011年第8期1220-1221,共2页
对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概况及其功能进行了介绍,旨在促进药食两用植物的开发及利用,为增加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两用 植物资源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富硒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姚怡玮 何美军 +3 位作者 杨萌 徐静 郭坤元 吴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5期5-8,13,共5页
硒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预防保健作用,富硒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培育富硒药食两用植物,对深入开发富硒功能性食品,对人们的营养和保健具有重要意义。系统介绍了药食两用植物富硒... 硒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预防保健作用,富硒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培育富硒药食两用植物,对深入开发富硒功能性食品,对人们的营养和保健具有重要意义。系统介绍了药食两用植物富硒研究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两用植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广东药食两用植物的抗氧化和抗增殖活性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万红霞 胡玉玫 +2 位作者 贾强 欧阳欢 薛佩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7-312,共6页
测定了10种广东药食两用植物的总黄酮含量(AlCl3-NaNO2法)和总多酚含量(Folin-Ciocalteu法),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抗小鼠结肠癌MC-38细胞增殖活性(CCK-8试剂盒法),分析了活性物质功效与其含量之... 测定了10种广东药食两用植物的总黄酮含量(AlCl3-NaNO2法)和总多酚含量(Folin-Ciocalteu法),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抗小鼠结肠癌MC-38细胞增殖活性(CCK-8试剂盒法),分析了活性物质功效与其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0种广东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高良姜(85.76±3.25μmol CE/g DW),含量最低的为沙姜(0.80±0.05μmol CE/g DW)和龙眼肉(0.69±0.03μmol CE/g DW)。总多酚含量最高的为高良姜(226.26±9.17μmol GAE/g DW),含量最低的为沙姜(7.52±0.67μmol GAE/g DW)。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最强的为高良姜,活性最弱的为沙姜。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最强的为沙姜、益智仁和肉豆蔻(三者无显著性差异),活性最弱的为陈皮。抗MC-38细胞增殖活性最强的为陈皮和高良姜,活性最弱的为龙眼肉。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抗MC-38细胞增殖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之间均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药食两用植物的活性功效虽有剂量效应,但还受到其成分种类、协同作用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植物 DPPH 自由基 超氧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抗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9
7
作者 邹文静 刘程程 +1 位作者 方天艳 廖莉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1929-1930,1999,共3页
[目的]测定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方法]选取茯苓、玉竹、天麻、木瓜和百合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植物乙醇提取液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总黄酮、多酚、多糖)的含量。[结果]茯... [目的]测定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方法]选取茯苓、玉竹、天麻、木瓜和百合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植物乙醇提取液的主要抗氧化成分(总黄酮、多酚、多糖)的含量。[结果]茯苓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8.767 3和18.732 3 mg/g,而玉竹的总多糖含量最高达到154.437 6 mg/g。[结论]该方法测定了5种黔产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含量,为黔产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产两用植物 总黄酮 总多酚 总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鱼腥草
8
作者 隆旺夫 《农村实用技术》 2002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两用植物 鱼腥草 扦插 繁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崂山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9
作者 刘岩 《农技服务》 2019年第6期88-89,共2页
为了解崂山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现状,对崂山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多年的野外调查。将14科32种崂山药食两用植物,按照其药用部位、食用部位及功效等进行了阐述。针对崂山常见药食两用植物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 两用植物 资源 开发利用 崂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易混药食两用植物的鉴别
10
作者 刘岩 《农技服务》 2019年第8期61-62,共2页
药食两用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为确保人们正确地辨认并安全使用,对不易区另的药食两用植物刺儿菜和蓟、玉竹和山东万寿竹、桔梗和轮叶沙参、薯蓣和穿龙薯蓣、紫苏和石荠苧、石香薷和藿香、蒲公英和中华小苦荬等从相同点、不同... 药食两用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为确保人们正确地辨认并安全使用,对不易区另的药食两用植物刺儿菜和蓟、玉竹和山东万寿竹、桔梗和轮叶沙参、薯蓣和穿龙薯蓣、紫苏和石荠苧、石香薷和藿香、蒲公英和中华小苦荬等从相同点、不同点、药用部位、食用部位及生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植物 比较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橡胶园药食两用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丽萍 田耀华 +3 位作者 刘永顺 刀亚玲 岩香甩 郭华春 《热带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21-28,共8页
通过对西双版纳橡胶园林下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初步确定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种类共计62科123属144种,占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总种数的54.86%和48.61%。其中双子叶植物104种,单子叶植物35种,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2种。性状主要以草本类为主,有68种... 通过对西双版纳橡胶园林下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初步确定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种类共计62科123属144种,占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总种数的54.86%和48.61%。其中双子叶植物104种,单子叶植物35种,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2种。性状主要以草本类为主,有68种,占药食两用植物总种数的47.22%,其次为灌木类34种,占23.61%,乔木类24种,占16.67%,藤本类最少,有18种,占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总种数的12.50%。林地丰富的自然野生植物资源有利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园 两用植物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金佛山地区野生药食两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静 彭书明 +2 位作者 朱诗琪 苏万友 杨其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运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关键信息报告人访谈法以及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法,对重庆金佛山地区居民利用野生药食两用植物的种类及传统知识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金佛山地区居民常用的野生药食两用植物共55科100属117种... 运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关键信息报告人访谈法以及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法,对重庆金佛山地区居民利用野生药食两用植物的种类及传统知识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金佛山地区居民常用的野生药食两用植物共55科100属117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以蔷薇科(Rosaceae)(15种)、菊科(Asteraceae)(13种)和百合科(Liliaceae)(11种)种类较多。根据食用价值,该地区药食两用植物可以分为茶饮类(代茶类54种和药酒类18种)、野菜类(46种)、野果类(水果类24种和坚果类2种)、调味品类(5种)和淀粉类(3种)。根据药食两用植物的食用部位,食用部位为嫩茎叶(32种)、根(31种)和果(29种)的种类较多,食用部位为叶(嫩叶)(14种)和全株(10种)的种类也较多,其他食用部位的种类较少。该地区药食两用植物共具有45种药效,其中具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滋补、止血、止咳、活血、利尿、化痰、促消化和消肿等药效的种类较多。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金佛山地区居民拥有丰富的药食两用植物传统知识与该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居民保健治病的需求有关。该地区药食两用植物的传统知识主要通过家庭中长辈向晚辈口授手传的方式传承。民族植物学知识的应用对金佛山地区居民在家乡生产创业、改善当地居民经济条件、减少留守儿童问题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地区 两用植物 民族植物 自然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明日叶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桂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1期69-69,共1页
明日叶原产地在日本著名的长寿之乡一八丈岛,学名AngelicaKeiskeiKoidzmi,因生命力强、生长快,大有“今日摘叶,明日又长新芽”之势,故俗称明日叶。
关键词 明日叶 两用植物 技术 栽培 原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阳荷的开发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攀 田野 +1 位作者 蔡菊 林长松 《蔬菜》 2023年第6期43-47,共5页
为了促进阳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对阳荷的功能活性物质进行分析,表明阳荷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富含多糖、挥发油、黄酮、红色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并从生长特性、... 为了促进阳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对阳荷的功能活性物质进行分析,表明阳荷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富含多糖、挥发油、黄酮、红色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并从生长特性、繁殖方式、栽培模式、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阳荷的栽培管理研究情况,最后阐述了阳荷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荷 两用植物 生物活性 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北沙参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玉芬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6年第9期20-20,共1页
北沙参,别名海沙参,羊乳根,珊瑚菜等。学名Glehnia littoralis F.sehmiedt exMip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沙参的嫩茎叶均可人蔬,其根是著名的中药材,与人参、玄参、丹参、党参并称为五参,沙参是一种很有发展的保健蔬菜。
关键词 北沙参 两用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 保健蔬菜 珊瑚菜 桔梗科 沙参属 学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山系药食两用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兆伟 陈文周 +2 位作者 王玉玲 李文勇 顾宝元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第5期81-84,共4页
山东省沂水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境内沟壑纵横、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植被茂密、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41.5%,生物多样性分布显著,尤其是野生药食两用植物长期生长在自然状态下,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防病治病... 山东省沂水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境内沟壑纵横、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植被茂密、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41.5%,生物多样性分布显著,尤其是野生药食两用植物长期生长在自然状态下,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防病治病和保健作用,所以,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研究 植物 两用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豆腐柴 被引量:3
17
作者 赖耀宜 《农村新技术》 2005年第10期31-31,共1页
豆腐柴属马鞭科植物,又名腐婢.系落叶灌木,高2米~3米,生长期3~11月.小枝棕褐色,幼时有毛,后变无毛,叶纸质,揉之有异味,交互对生,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上半部具不规... 豆腐柴属马鞭科植物,又名腐婢.系落叶灌木,高2米~3米,生长期3~11月.小枝棕褐色,幼时有毛,后变无毛,叶纸质,揉之有异味,交互对生,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上半部具不规则锯齿,下部全缘,或有时全缘呈微波状.两面无毛,侧脉3~4对,于两面稍隆起.叶柄长0.5~1.5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植物 豆腐柴 落叶灌木 生长期 棕褐色 椭圆形 不规则 卵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薤白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利君 《农村百事通》 2006年第8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两用植物 薤白 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 保健效果 百合科 小根蒜 俗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得开发的几种药食两用植物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汉武 张继军 《北方牧业》 2007年第11期27-27,共1页
酒泉市肃州区位于大陆深处的河西走廊最西端。沙漠戈壁地区;降水稀少,风沙多,蒸发量却远远超过了降水量。气候十分干燥,为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日照时间长,生理辐射总量为71.3千卡,平方厘米(其中56%在每年大于10℃的4~10月... 酒泉市肃州区位于大陆深处的河西走廊最西端。沙漠戈壁地区;降水稀少,风沙多,蒸发量却远远超过了降水量。气候十分干燥,为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日照时间长,生理辐射总量为71.3千卡,平方厘米(其中56%在每年大于10℃的4~10月)是植物不可缺少的能源:又是全省日较差较大的地区之一。特殊的生态条件下.生长着一些耐干旱、耐严寒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植物 开发 河西走廊 戈壁地区 日照时间 生理辐射 生态条件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黄栀子果实有效成分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艳 汤玉喜 +4 位作者 唐洁 郭生豫 李昌珠 李永进 吴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有效地开发利用黄栀子种质资源,加快育种进程,对黄栀子果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探讨了有效成分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种类黄栀子果实均含有栀子酸、绿原酸、栀子苷以及藏红花素,但各成分的含量... 为有效地开发利用黄栀子种质资源,加快育种进程,对黄栀子果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探讨了有效成分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种类黄栀子果实均含有栀子酸、绿原酸、栀子苷以及藏红花素,但各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栀子苷含量最高,平均可达10.44 mg/g,其次是藏红花素,为9.4 mg/g,绿原酸为1.74 mg/g,栀子酸含量最少,平均仅为1.15 mg/g;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0,但遗传力均比较小,表明供试的4种黄栀子品种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分化能力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性状及冠幅与果实有效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表型性状及单株果数与果实有效成分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栀子 两用植物 有效成分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