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蕈菌固态发酵蓝莓果渣代谢产物及其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郭丽 王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7-142,共6页
为获得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分别以香菇、平菇和金针菇3种食用蕈菌为发酵菌株,对含有蓝莓果渣的固态培养基发酵产物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发酵时间对食用蕈菌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对3种食用蕈菌发酵产物总酚、黄酮、... 为获得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分别以香菇、平菇和金针菇3种食用蕈菌为发酵菌株,对含有蓝莓果渣的固态培养基发酵产物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发酵时间对食用蕈菌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对3种食用蕈菌发酵产物总酚、黄酮、蛋白质和花色苷含量影响较显著(P<0.05)。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3种食用蕈菌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有的总酚、黄酮和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P<0.05),其中,香菇发酵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香菇发酵产物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活性达71.77%,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达65.23%,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达54.77%,固态培养10 d抗脂质过氧化率达到8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蕈 固态发酵 蓝莓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蕈菌中天然食品防腐剂生产菌的检出 被引量:7
2
作者 常继东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1期37-42,共6页
将 31属 10 5株食 (药 )用蕈菌输入既定筛选模型系统的初筛模型 ,从中选出 6株功能菌。继而 ,将其输入既定筛选模型系统的复筛模型 ,检出 2株天然食品防腐剂生产菌E .F .15和E .F .4 2。
关键词 食用蕈 药用 天然食品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蕈菌天然食品防腐剂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常继东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2期41-46,共6页
将从食用蕈菌筛选出来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生产菌E .F .15和E .F .4 2分别进行深层发酵 ,用既定筛选模型系统的跟踪模型逐一测试其发酵产物的抑菌效价。梯度试验结果表明 ,E .F .15和E .F .4 2的最适发酵周期 ,最适发酵温度 ,发酵液最适起... 将从食用蕈菌筛选出来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生产菌E .F .15和E .F .4 2分别进行深层发酵 ,用既定筛选模型系统的跟踪模型逐一测试其发酵产物的抑菌效价。梯度试验结果表明 ,E .F .15和E .F .4 2的最适发酵周期 ,最适发酵温度 ,发酵液最适起始 pH ,摇床最适转速 ,发酵液最适装量和最适接种量 (v/v) ,分别为 6d ,2 5~ 30℃ ,7.0~ 7.5,150r/min ,2 0 0mL( 50 0mL三角瓶 )和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蕈 天然食品防腐剂 深层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蕈菌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文 陈宗道 马荣朝 《食用菌》 2004年第2期2-3,共2页
本文对食用蕈菌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基因工程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蕈菌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食用蕈 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同工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蕈菌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秦文 叶劲松 雷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05-209,共5页
本文对食用蕈菌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着重分析了基因工程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蕈菌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生物技术在大型真菌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食用蕈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酶工程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蕈菌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续前)
6
作者 秦文 陈宗道 马荣朝 《食用菌》 2004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食用蕈 生物工程技术 分子标记技术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11食用蕈多糖的分离提纯与结构研究(一) 被引量:12
7
作者 邹作华 宋淑敏 +4 位作者 王熊 徐宝梁 郭宏 郭维琦 高虹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3-46,共4页
EF-11食用蕈营养液径超过滤法去掉小分子量组分,脱脂、脱色、脱蛋白质,减压低温浓缩,用超速离心法分离提纯,再用乙醇沉淀法反复多次将所要的多糖沉淀提纯。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用1H和13C核磁共... EF-11食用蕈营养液径超过滤法去掉小分子量组分,脱脂、脱色、脱蛋白质,减压低温浓缩,用超速离心法分离提纯,再用乙醇沉淀法反复多次将所要的多糖沉淀提纯。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用1H和13C核磁共振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多糖结构进行初步研究,认为EF-11食用蕈多糖是重均分子量为178万的杂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蕈 多糖 分离 提纯 结构 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发现食用蕈菌可以降低认知衰退的风险
8
作者 食品科技网 《食药用菌》 2019年第2期121-121,共1页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14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美国《阿尔茨海默病》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每周食用超过300克食用菌的老年人,患轻度认知障碍的风险可降低一半。轻度认知障碍是指老年人出现轻度记忆或...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14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美国《阿尔茨海默病》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每周食用超过300克食用菌的老年人,患轻度认知障碍的风险可降低一半。轻度认知障碍是指老年人出现轻度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未达到痴呆标准的认知损伤状态。研究人员认为,食用菌有助于降低患认知障碍的风险,是因为其含有一种特殊化合物——麦角硫因。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人体无法自行合成,但可以从食物中获取,食用菌是该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蕈 风险 新加坡国立大学 衰退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述张树庭教授对非洲蕈菌科学和产业发展的贡献
9
作者 Keto E.Mshigeni 本刊编辑部 《食药用菌》 2010年第5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药用 食用蕈 非洲 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菌保健金字塔模型对增进人类福祉的作用(二)
10
作者 张树庭 Solomon P.Wasser 《食药用菌》 2012年第5期253-258,共6页
正3蕈菌对纤维素副产品(废料)的利用如前所述,世界人口在21世纪将继续增加,因此,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欠发达国家的人所能获得的食品和医疗服务将减少。环境的污染也将成为更严重的问题。然而,世界上有巨大的像太阳能一样可持续利... 正3蕈菌对纤维素副产品(废料)的利用如前所述,世界人口在21世纪将继续增加,因此,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欠发达国家的人所能获得的食品和医疗服务将减少。环境的污染也将成为更严重的问题。然而,世界上有巨大的像太阳能一样可持续利用的木质纤维素资源,这一资源的重要性和商业价值一直为人们所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 人类福祉 食用蕈 菌丝体 纤维素资源 子实体 膳食纤维 蛋白质含量 副产品 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毒蘑菇中毒预警公告 被引量:1
11
《内科》 2012年第5期567-567,共1页
毒蘑菇(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近300种,有毒蕈类约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0种。毒蕈的有毒成分十分复杂,一种毒蕈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以存在于多种毒蕈之中... 毒蘑菇(毒蕈)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目前,在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近300种,有毒蕈类约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0种。毒蕈的有毒成分十分复杂,一种毒蕈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以存在于多种毒蕈之中。进入夏季以来,餐饮环节毒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蘑菇中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预警公告 有毒成分 中毒事件 特效疗法 食用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