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马丽萍 姚琳 周德庆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1年第2期20-25,共6页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影响全球食品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贸易和健全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手段,该项工作已成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提供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影响全球食品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贸易和健全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手段,该项工作已成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提供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内容及分类,对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我国微生物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建议,以期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食品安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钱程 马晨 +1 位作者 汤永娇 李建国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85-93,共9页
全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呈增长态势,由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的疾病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各国对于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也越来越重视。目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相关的防控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果蔬中常见大... 全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呈增长态势,由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的疾病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各国对于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也越来越重视。目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相关的防控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果蔬中常见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种类、特性、病症、检测方法及防控技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耐药性 检测方法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预警开展现状与启示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琳 赵建梅 +1 位作者 赵格 王君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4期65-71,共7页
近年来,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际组织以及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纷纷针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展开了系统、科学的风险评估,并建立了快速信息共享、紧急预防、快速反应的风险预警体... 近年来,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际组织以及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纷纷针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展开了系统、科学的风险评估,并建立了快速信息共享、紧急预防、快速反应的风险预警体系。我国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预警方面引入了微生物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研究;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大数据,建立了基于风险评估要求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平台,用以探索风险预警与交流机制等。我国食品微生物预警研究已开展多年,但仍存在数据缺乏标准化、预警技术不完善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强部门协作,实现数据共享,并深入开展预警技术研究。本文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和开展风险预警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食品安全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测序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识别和溯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云哲 王琳 +3 位作者 张喜悦 邹明 王君玮 赵格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0期37-44,共8页
下一代测序技术是一次性可对几十万到几亿的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的高通量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为了解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本文综述了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基本情况,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的优势,以及在... 下一代测序技术是一次性可对几十万到几亿的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的高通量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为了解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本文综述了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基本情况,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的优势,以及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识别和溯源方面的应用,以期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防控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测序技术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风险识别 溯源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生菜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侵染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牛璐 易欣欣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侵染不但影响鲜切生菜的质量安全,还会危害人类健康。通过概述鲜切生菜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和种类,介绍鲜切生菜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侵染现状,指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及展望。
关键词 鲜切生菜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侵染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益生菌及其代谢物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励建荣 檀茜倩 +2 位作者 王丹 崔方超 吕欣然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共12页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不仅会引起食品腐败,造成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因此亟需开发高效、安全、不影响食品品质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控制技术。益生菌是近年微生物和食品科研领域研究热点,益生菌除具有调节和改善健康功能,其本...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不仅会引起食品腐败,造成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因此亟需开发高效、安全、不影响食品品质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控制技术。益生菌是近年微生物和食品科研领域研究热点,益生菌除具有调节和改善健康功能,其本身及代谢物对微生物较强的清除和抑制作用,使其可应用于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控制。明悉益生菌及其代谢物类型、潜在的抑制微生物机制以及应用现状对相关控制技术的研发至关重要。分析了现有益生菌及其代谢物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抑制机制,主要为破坏细胞结构、影响遗传物质复制、阻断能量代谢途径、干扰群体感应系统、控制生物被膜形成、竞争关键性营养物质等方面的单机制或多机制联合作用;同时基于目前益生菌及其代谢物在食品安全和品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实例,探讨了其在果蔬、肉类等食品中的应用方式、应用条件,对货架期的延长效果等;分析了益生菌及其代谢物在抗菌效能提高、活性包装、与其他食品品质控制技术联用等方面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旨在为基于益生菌及其代谢物的食品安全和品质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代谢物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抑制机制 乳酸菌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4种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杨平 杨迎伍 +2 位作者 陈伟 王国民 李正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4,共5页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要求,建立和完善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根据其特异基因设计出4对引物...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灵敏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要求,建立和完善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根据其特异基因设计出4对引物,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梯度离心处理、改良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基因组DNA和多重PCR(multiplex PCR)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这4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人工污染检测和市场样品检测,同时进行传统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只需经过增菌4~8h其最低检出限可达1cfu/mL,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和临床检验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多重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肉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8
作者 赵静 唐怀志 +4 位作者 陈伊巧 马淑萍 王俊玲 孙丛芸 王子文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5期7-8,52,共3页
本文以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作为目标菌,利用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冻肉中致病微生物的PCR反应体系。并对反应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检测分析,得到最适合的快速检测食物中致病微生物的方法。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PCR 灵敏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集素在农业和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徐重新 谢雅晶 +4 位作者 何鑫 仲建锋 刘媛 张霄 刘贤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5-1144,共10页
凝集素是一类能与糖及糖类物质特异性非共价可逆结合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部分凝集素具有抗虫、抗菌、抗病毒以及靶向识别特定微生物种类等功能,因而成为农业绿色防控和食品防腐保鲜及致病微生物筛查检测领... 凝集素是一类能与糖及糖类物质特异性非共价可逆结合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部分凝集素具有抗虫、抗菌、抗病毒以及靶向识别特定微生物种类等功能,因而成为农业绿色防控和食品防腐保鲜及致病微生物筛查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凝集素在农业病虫害防控、农业生产调节、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防控及筛查检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状况,并探讨了其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为农业绿色防控和食品防腐保鲜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提供最新的文献资料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农作物病虫害 农业生物防控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食品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驼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荧光PCR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涌 蔡扩军 徐敏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8期50-50,共1页
驼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学保健功能,近年来,驼乳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供不应求,价格一路攀升。与此同时,驼乳质量安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可造成严重的食物中毒,严重危害消费... 驼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学保健功能,近年来,驼乳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供不应求,价格一路攀升。与此同时,驼乳质量安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可造成严重的食物中毒,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鲜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报道较多,但驼乳中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报道较少。为了解生鲜驼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本研究使用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生驼乳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预防和控制生驼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生驼乳 生鲜牛乳 医学保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荧光PCR 食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鲜畜禽产品消费偏好及其安全关注点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琳 赵建梅 +5 位作者 刘娜 高玉斌 李月华 刘俊辉 王君玮 赵格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了解我国居民畜禽生鲜产品消费情况及偏好,为优化管理政策措施提供支持。分华东、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等区域,通过网络问卷(1038份)对其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年龄、居住区、收入水平等进行调查。结果:我国居民主要通过... 为了解我国居民畜禽生鲜产品消费情况及偏好,为优化管理政策措施提供支持。分华东、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等区域,通过网络问卷(1038份)对其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年龄、居住区、收入水平等进行调查。结果:我国居民主要通过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畜禽生鲜产品,对品牌产品接受度较高冷鲜肉和热鲜肉占销售主体,冷冻肉选择较少;消费者日常购买猪肉、鸡肉和鸡蛋类型倾向于普通猪肉、普通肉鸡和农户散养土鸡、普通鸡蛋,且在不同收入群体中存在差异;安全问题是畜禽生鲜产品加工环节中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厨房处理时生熟分开成为主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成为畜禽生鲜产品中我国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这提示应强化畜禽生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生物监测与风险评估,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且创新宣贯方式,加快推进微生物相关风险管控措施研判机制,确保我国畜禽生鲜产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生鲜产品 消费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食品安全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