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风光互补系统多资源场景生成研究
1
作者 雷鸿萱 宋子达 +6 位作者 张玮 余意 曹辉 蒋定国 李俊贤 王锦瑞 刘攀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79,共11页
为解决现有场景生成研究较少关注高维变量与极端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高维耦合场景生成方法。描述径流、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的相关性;基于资源时空相关性矩阵,采用多序列一阶自回归模型模拟得各类资源的高维耦合... 为解决现有场景生成研究较少关注高维变量与极端场景的问题,提出一种水风光多能互补系统的高维耦合场景生成方法。描述径流、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的相关性;基于资源时空相关性矩阵,采用多序列一阶自回归模型模拟得各类资源的高维耦合基础场景集;通过K-means聚类算法提取典型场景;以资源总发电潜力不利为原则,设置不同资源的权重,从而得到不同类型的极端场景。以某水风光互补系统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径流与风速之间存在互补性,风光资源呈正相关;模拟的径流、风速、光照强度和温度序列保持了实测序列的统计特征与时空相关性,所得典型场景和极端场景可为极端水文气象条件下水风光互补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多能互补系统 不确定性 场景生成 极端场景 时空相关性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梯级水蓄风光互补系统优化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建行 刘方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2,共13页
对常规水电站进行抽水蓄能功能重塑,使其由“电源供应者”逐步转为“电源供应者+‘电池’调节者”,是解决大规模灵活性资源需求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梯级水蓄风光互补系统(cascade hydropower-pumping-storage-wind-photovoltaic multi-en... 对常规水电站进行抽水蓄能功能重塑,使其由“电源供应者”逐步转为“电源供应者+‘电池’调节者”,是解决大规模灵活性资源需求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梯级水蓄风光互补系统(cascade hydropower-pumping-storage-wind-photovoltaic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system,CHPMCS)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其发电抽蓄双向运行工况灵活转换和互补消纳特征,以系统发电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短期优化运行模型;其次,考虑CHPMCS出力连续可调的特点,提出将优化调度问题转换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从而将多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深度强化学习问题;然后,针对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训练效率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采用改进DDPG算法对优化调度决策过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CHPMCS通过水电功能重塑,有效提升了灵活性和调节能力,可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并通过“低储高发”提高系统发电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蓄风光互补系统 优化调度 新能源消纳 深度强化学习 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风光互补系统一次调频方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博 吴水军 +3 位作者 黄柯昊 周子超 邓涵 徐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2-421,共10页
为解决新能源并网后产生的频率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水风光互补的调频策略。首先,建立含风、水、光、荷的简单系统数学模型;其次,结合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及其调频策略所对应的代数微分方程和基于直流潮流的系统网络方程,推导出负荷扰... 为解决新能源并网后产生的频率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水风光互补的调频策略。首先,建立含风、水、光、荷的简单系统数学模型;其次,结合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及其调频策略所对应的代数微分方程和基于直流潮流的系统网络方程,推导出负荷扰动时水轮机、风电机组、光伏并网节点频率响应的频域解析式;最后根据解析式分析调频死区和调频控制参数等对系统频率的影响,提出一种水风光互补系统联合调频方案。在仿真软件PSD-BPA中搭建四机系统及实际电网的仿真模型,对调频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多场景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系统一次调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频率响应 下垂控制 风光互补系统 死区 水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型风光互补系统分布式电源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肖俊明 韦学辉 +2 位作者 李燕斌 周谦 陈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23,共6页
针对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出力的优化管理问题,提出了改进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对风光互补系统的带约束多目标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将风光互补系统的多目标问题分解成为一定数量的单目标优化子问题并且对其同时进行优化,从而获... 针对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出力的优化管理问题,提出了改进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对风光互补系统的带约束多目标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将风光互补系统的多目标问题分解成为一定数量的单目标优化子问题并且对其同时进行优化,从而获得系统的Pareto前沿,并根据实际需求获得系统的优化方案,最后制定风光互补系统中分布式可控电源的控制和管理策略,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经济性;最终将该方法运用到实例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系统 MOEA/D 分解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和Petri网的分布式风光互补系统 被引量:11
5
作者 余晓明 曾君 +1 位作者 郭红霞 柳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356,360,共5页
近年来随着"大机组、高电压、大电网"发供电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分散式供电系统成为21世纪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此外,随着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及其发电效率的不断提高,使研究风光互补系统的分布式供电有着重要... 近年来随着"大机组、高电压、大电网"发供电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分散式供电系统成为21世纪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此外,随着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及其发电效率的不断提高,使研究风光互补系统的分布式供电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风光互补混合供电系统,将分散的风力、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组成分布式系统,并采用有色Petri网建立了multi-Agent的协作模型.通过模拟风力–太阳能的运行情况,证明了分散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供电 风光互补系统 多智能体系统(MAS) 有色Petri网(C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微分进化算法的风光互补系统发电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天 蔡泽祥 +2 位作者 谢鹏 Francois AUGER Salvy BOURGUET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为有效兼顾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以年缺电负荷率最小及微网系统投资建设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储能电池充放电次数、微网功率平衡以及电池充放电上下限等为约束条件,搭建风光互补系统发电容量优化模型。针对缺电负荷率、... 为有效兼顾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以年缺电负荷率最小及微网系统投资建设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储能电池充放电次数、微网功率平衡以及电池充放电上下限等为约束条件,搭建风光互补系统发电容量优化模型。针对缺电负荷率、系统成本2个目标函数相悖的特点,考虑将帕累托非劣排序操作引入至常规微分进化算法,并对常规算法中的变异策略进行了相应改进,使得改进后的算法在具备多目标寻优能力的同时,寻优速度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最后,应用所提改进多目标微分进化算法对风光互补系统发电容量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文模型的合理性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系统 容量优化 微分进化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型风光互补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28
7
作者 胡林献 顾雅云 姚友素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6,共7页
并网型风光互补系统利用风、光资源的互补特性,以跟踪调度曲线为输出目标。合理配置风光储的容量,既可提高互补系统跟踪调度曲线的能力,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抽水蓄能电站为储能装置,借助HOMER软件将月平均气象数据离散成小时平... 并网型风光互补系统利用风、光资源的互补特性,以跟踪调度曲线为输出目标。合理配置风光储的容量,既可提高互补系统跟踪调度曲线的能力,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抽水蓄能电站为储能装置,借助HOMER软件将月平均气象数据离散成小时平均数据,基于风电、光电的出力模型和互补系统的控制策略,建立了考虑风光互补性、风光资源利用率、跟踪调度曲线等约束,以工程寿命内总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循环离散求解方法。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系统 容量优化配置 抽水蓄能电站 数据离散 变步长循环离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在风光互补系统负载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尹环英 马胜红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4期32-33,76,共3页
在独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获取自然资源的不确定性导致供电与用电的不均衡,直接影响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用经典的控制理论进行负载管理,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在进行负载预测的基础上,按照设定的负载用电优先权,将模糊控制理论运用... 在独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获取自然资源的不确定性导致供电与用电的不均衡,直接影响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用经典的控制理论进行负载管理,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在进行负载预测的基础上,按照设定的负载用电优先权,将模糊控制理论运用到风光互补系统的负载管理中,利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的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独立风光互补系统 负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拉格朗日算法的风光互补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曾鸣 张鲲 葛宇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8-192,共5页
从风光互补系统的经济性出发研究了风光互补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以年度平均电量成本最小化作为目标,将太阳能光伏板面积、风电机组额定功率和蓄电池最大储能容量作为决策变量,构建了风光互补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并通过引入互补约束条件,... 从风光互补系统的经济性出发研究了风光互补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以年度平均电量成本最小化作为目标,将太阳能光伏板面积、风电机组额定功率和蓄电池最大储能容量作为决策变量,构建了风光互补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并通过引入互补约束条件,将分段函数转化为连续函数,利用改进的拉格朗日分解法,由上而下分阶段求解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利用优化模型计算所得结果在经济性和运算效率上有明显提高,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系统 优化设计 改进拉格朗日算法 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规划的风光互补系统特性分析与准入功率极限计算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晓萍 张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9-626,共8页
分析风、光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出力特性,针对风速、光照强度及负荷的随机性和互补性,提出一种基于随机规划的风光互补系统准入功率极限分析方法;建立含多个随机变量、多约束、非线性的机会约束随机规划模型,采用基于随机模拟技术的... 分析风、光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出力特性,针对风速、光照强度及负荷的随机性和互补性,提出一种基于随机规划的风光互补系统准入功率极限分析方法;建立含多个随机变量、多约束、非线性的机会约束随机规划模型,采用基于随机模拟技术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并于IEEE-30验证系统约束条件置信水平及不同季节条件等对风光互补系统准入功率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全面考虑风光机组实时运行波动与互补特性,求解算法简单,操作方便,计算速度快,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系统 准入功率极限 随机规划 随机模拟技术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系统双端口输入DC/DC变换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才俊 潘庭龙 纪志成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光伏和风能混合发电用的双端口输入单端口输出的DC/DC变换器,光伏和风能可以单独或同时给负载供能。电路拓扑结构以罗氏变换器自举电路和Buck变换器为合成单元,分析了电路的工作状态,引入单周期控制器到风能输入端的开关... 提出了一种用于光伏和风能混合发电用的双端口输入单端口输出的DC/DC变换器,光伏和风能可以单独或同时给负载供能。电路拓扑结构以罗氏变换器自举电路和Buck变换器为合成单元,分析了电路的工作状态,引入单周期控制器到风能输入端的开关管控制,能够有效抑制风机侧输入电压的扰动;光伏输入端的开关管用PI控制器控制能够弥补单周期控制器较弱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整个系统有效地克服了风能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扰动,有效抑制了负载扰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Matlab仿真结果证明了所设计变换器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DC/DC变换器 风光互补系统 单周期控制 PI控制器 罗氏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FACTS装置对改善风光互补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和萍 申润杰 +3 位作者 祁盼 李钊 方祺元 郑明明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72,共8页
新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FACTS装置在工频下快速调节系统基波潮流来提高系统输送能力和稳定性。对4种典型FACTS装置接入风光互补系统的原理和动态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考虑互联系统联络线传送功率、风光互补系统... 新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FACTS装置在工频下快速调节系统基波潮流来提高系统输送能力和稳定性。对4种典型FACTS装置接入风光互补系统的原理和动态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考虑互联系统联络线传送功率、风光互补系统出力等工况影响,设计了附加功率振荡阻尼控制器,通过反馈控制来调节装置可控的系统电气参量,起到阻尼低频振荡的作用。最后,针对算例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UPFC和STATCOM在提高系统机电振荡模式阻尼比、抑制系统低频振荡方面性能优于SVC和TCSC,特别在其并联侧附加阻尼控制器后,能明显降低系统振荡幅度,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FACTS装置 风光互补系统 阻尼控制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口DC-DC变换器型风光互补系统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怡 刘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5-238,共4页
针对大规模且地理分散的风光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相隔较远且无法实现同步优化的问题,提出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策略对其系统进行协同优化和调节,从而实现整个风光互补系统中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运行要求。针对传统风... 针对大规模且地理分散的风光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相隔较远且无法实现同步优化的问题,提出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策略对其系统进行协同优化和调节,从而实现整个风光互补系统中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运行要求。针对传统风光互补系统中风力、光伏和蓄电池三个子系统之间都是通过多个单端口双向的DC-DC变换器来实现功率流动的现状,提出把多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运用到风光互补系统中。实验研究证明,提出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方法运用到多端口DC-DC变换器型风光互补系统中,优化速率高且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系统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多端口DC-DC变换器 风力 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互补系统分析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宝泰 《农村电气化》 2013年第9期50-51,共2页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洁,使用无污染,分布广泛,用之不竭,但也存在不稳定、易受到季节性影响而变化大、成本高等不足。低成本、规模化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风光互补系统是在风能...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洁,使用无污染,分布广泛,用之不竭,但也存在不稳定、易受到季节性影响而变化大、成本高等不足。低成本、规模化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风光互补系统是在风能开发和太阳能开发技术相对成熟后提出的一种综合运用技术,将为风能和太阳能的进一步开发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文章简单分析风光互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互补系统 原理分析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15
作者 高建强 张浩 危日光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多目标决策法对优化解集进行筛选,降低了主观因素对权重系数的影响,增强了最优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与MOPSO相比,MOGWO优化精度更高;在算例分析中,系统最优配置方案为风力发电机37台,光伏电池836块,柴油发电机5台,蓄电池531块,系统总成本116.90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 容量配置 熵权-TOPSIS法 多目标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区风光互补牲畜自动饮水系统智能远程控制技术及其推广建议
16
作者 云怀中 李欣 刘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2期47-49,52,共4页
风光互补牲畜自动饮水系统是我国牧区广泛适用的高端智能农机,具有无人值守远程控制、风光互补发电、自动上水排水、加温保温等功能。牧区牲畜自动饮水系统智能远程控制采用物联网配置,基本功能是调整光伏阵列、风力发电机组和用电蓄电... 风光互补牲畜自动饮水系统是我国牧区广泛适用的高端智能农机,具有无人值守远程控制、风光互补发电、自动上水排水、加温保温等功能。牧区牲畜自动饮水系统智能远程控制采用物联网配置,基本功能是调整光伏阵列、风力发电机组和用电蓄电装置之间的电力传输,以及牛羊进入时热感应器触发自动上水、水泵控制、加温器控制等。本文介绍了牧区风光互补牲畜自动饮水系统智能远程控制供电端PWM、MPPT控制技术特点和适用机型及用电端上下水位控制、动物热感应器触发、水温控制功能配置,帮助牧户了解掌握控制一体机、传感器、通信模块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梳理了牧区风光互补牲畜自动饮水系统智能远程控制技术推广的现实问题,就相关“优机优补”政策实施、技术规范制定实施提出具体建议,为该技术高质量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 风光互补牲畜自动饮水系统 智能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PSO风光互补公路隧道配置优化
17
作者 李金 林志 +3 位作者 于冲冲 尹恒 黄可心 刘超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78-2584,共7页
公路隧道里程的快速增加也标志着运营成本的逐渐上升,高昂的公路隧道电力运营成本问题急需解决。为了降低公路隧道电力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在“双碳”背景下,从优化能源结构的角度思考,探究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在公路隧道上的应用前... 公路隧道里程的快速增加也标志着运营成本的逐渐上升,高昂的公路隧道电力运营成本问题急需解决。为了降低公路隧道电力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在“双碳”背景下,从优化能源结构的角度思考,探究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在公路隧道上的应用前景,建立一个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以一条498 m长的公路隧道负荷为算例,利用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以全生命周期的设备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最低为目标,以缺电负荷率、储能容量为约束,针对风光储互补系统进行寻优。结果表明:经改进的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在第20次迭代后得到了最优解,标准粒子群算法在近第300次迭代得到最优解,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寻优能力更强;改进后的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比标准的粒子群算法,寻优结果的风、光、储的设备投资使用成本降低了57.83万元,约17.37%。对比算例隧道一年的用电成本51.50万元,风、光、储互补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为332.88万元,投资成本将在7 a的时间内收回,该风光互补系统的投资回报率是10.47%。在设备20 a的使用寿命内,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将节省697.12万元的用电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运营成本 粒子群算法 风光互补系统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配置研究
18
作者 李金 林志 +3 位作者 于冲冲 尹恒 刘超铭 黄可心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4-130,共7页
为降低公路隧道的电力运营成本,探究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在公路隧道的应用前景,研究合适的容量配置求解方法。建立利用风、光、水和储能设备的互补发电系统为公路隧道提供电力资源。以特长公路隧道(总长7.1 km)为估算模型,采用改进... 为降低公路隧道的电力运营成本,探究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在公路隧道的应用前景,研究合适的容量配置求解方法。建立利用风、光、水和储能设备的互补发电系统为公路隧道提供电力资源。以特长公路隧道(总长7.1 km)为估算模型,采用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即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全生命周期的建设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缺电负荷率(LPSP)和储能电池的状态为约束,对风力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最优容量配置进行求解。结果表明:1)对比标准粒子群算法,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总投入成本更少,寻优能力更强;2)对比该隧道1年的用电成本,前期投入将在5年内回本;3)在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的设备全生命使用周期的20年内,该隧道可节省1 920.39万元电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 公路隧道 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 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光出力相关性的风光水储互补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5
19
作者 惠振国 艾澜 +3 位作者 常鹏霞 石家康 朱甜 李超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8-222,共5页
由于风电、光电及水电出力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其大规模投入电网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目前多能互补系统研究的难点。对此,构建了以抽蓄电站为储能装置的风光水储互补系统,为充分考虑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与相关性,采用Frank-Copul... 由于风电、光电及水电出力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其大规模投入电网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目前多能互补系统研究的难点。对此,构建了以抽蓄电站为储能装置的风光水储互补系统,为充分考虑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与相关性,采用Frank-Copula联合概率分布函数生成风光出力场景;在水电站丰平枯时期不同出力特性下综合考虑系统各约束,以互补系统出力波动性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引入抽水蓄能电站后,系统的波动性都有所降低,其中丰水期降低了12.65%,平水期降低了15.79%,枯水期降低了24.26%,这表明风光水储互补系统可以减少风电、光伏发电及水电的波动性对电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水储互补系统 Frank-Copula 抽水蓄能电站 遗传算法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混蓄与纯蓄配置方式的水风光蓄互补系统调度运行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煜民 王雪林 +5 位作者 刘德旭 李贻凯 杨迎 熊翊君 陈满 钟海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187,共9页
流域梯级水风光综合能源基地配建抽水蓄能构建水风光蓄互补系统,是提高风光消纳能力、加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开发的重要途径。水风光蓄互补系统因地制宜既可配置混合式抽水蓄能,又可配置传统常规抽水蓄能。针对何种配置方式更优问题,从... 流域梯级水风光综合能源基地配建抽水蓄能构建水风光蓄互补系统,是提高风光消纳能力、加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开发的重要途径。水风光蓄互补系统因地制宜既可配置混合式抽水蓄能,又可配置传统常规抽水蓄能。针对何种配置方式更优问题,从调度运行需求出发进行了研究。首先量化分析了水风光资源的季节互补性和日内互补性。然后分别考虑配置混蓄与纯蓄,基于精细化流域梯级水电模型,以负荷跟踪偏差率最小、弃能最小、水量利用率最大为目标构建了水风光蓄互补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从调度运行角度探究不同抽蓄形式对水风光蓄互补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某流域梯级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算例表明,配置混蓄相较于配置纯蓄,不同运行场景下负荷跟踪偏差率均更小、弃能均降低、水量利用率均提高,综合运行效率也得到提升,表明配置混蓄对水风光蓄互补系统调度运行的提升优于纯蓄。研究可为流域清洁能源基地、抽水蓄能规划建设及调度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风光互补系统 优化调度 混合式抽蓄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