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蛋白前体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彭乔治 徐昉 林时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小鼠脓毒症ALI模型,CLP+PGRN组在CLP处理半小时后使用PGRN腹腔注射。24 h后麻醉并处死小鼠,取小鼠肺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肺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总p65和磷酸化p65表达水平;RT-qPCR检测NF-κB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和Control组相比,CLP组和CLP+PGRN组肺损伤加重,促炎细胞因子升高,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CLP组相比,CLP+PGRN组肺组织损伤和凋亡减轻,促炎细胞因子降低,抑炎细胞因子升高,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PGRN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p65表达和p65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颗粒蛋白前体 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洁婷 张蕾 +1 位作者 赵洁 谢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在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C57BL/6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博来霉素模型组向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后第14、28天分批处死小鼠,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肺组织采用H...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在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C57BL/6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博来霉素模型组向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后第14、28天分批处死小鼠,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肺组织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情况,以免疫组化法检测PGRN在肺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GRN在小鼠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完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博来霉素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呈弥漫性肺纤维化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可见博来霉素组小鼠PGRN在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肺组织中PGR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PGRN可能参与了博来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物实验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探究
3
作者 邱友军 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6-1162,共7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10日龄的野生型(wild type,WT)C57小鼠分为WT+Control组和WT+NEC组;将60只10日龄C57B/...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10日龄的野生型(wild type,WT)C57小鼠分为WT+Control组和WT+NEC组;将60只10日龄C57B/L背景的PGRN基因敲除鼠(PGRN^(-/-))分为PGRN^(-/-)+Control组和PGRN^(-/-)+NEC组。QPCR和ELISA检测小鼠肠道PGRN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记录小鼠体质量改变,HE染色检测小鼠肠组织损伤情况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ELISA检测小鼠肠道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转录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CC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的水平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肠道的巨噬细胞浸润改变。结果:WT+NEC组小鼠肠组织中PGR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WT+Control组小鼠明显提高(P<0.05)。与WT+Control组相比,WT+NEC组小鼠肠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GRN^(-/-)+NEC组小鼠肠道病理损伤评分较WT+NEC组更高(P<0.05)。相比较WT+Control组,WT+NEC组小鼠肠组织促炎因子CCL2,TNF-α水平升高,抗炎因子TGF-β1水平降低;PGRN^(-/-)+NEC组小鼠肠组织较WT+NEC组有更高的CCL2,TNF-α水平,更低的TGF-β1水平(P<0.05)。与WT+Control组相比,WT+NEC组小鼠肠黏膜固有层浸润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加,PGRN^(-/-)+NEC组小鼠肠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数量较WT+NEC组更多(P<0.05)。结论:PGRN在NEC小鼠肠组织中高表达,PGRN基因敲除加重了小鼠NEC肠道损伤,其作用可能与PGRN缺失促进肠道巨噬细胞浸润,加剧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颗粒蛋白前体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马俊花 孙菲 +3 位作者 席倩 王红岩 顾明君 刘连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T2DM患者116例,其中合并NAFLD组(68例),未合并NAFLD组(48例)。检测两组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并测定糖...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T2DM患者116例,其中合并NAFLD组(68例),未合并NAFLD组(48例)。检测两组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颗粒蛋白前体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 (1)T2DM合并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组相比,BMI、腰围、臀围、腰臀比、FINS、HOMA-IR、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2)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在T2DM合并NAFLD组显著高于未合并NAFLD组(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BMI、HOMA-IR、TG分别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颗粒蛋白前体、BMI及ALT为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明显升高,高水平的颗粒蛋白前体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成为评估T2DM合并NAFLD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颗粒蛋白前体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调控胃癌细胞增殖与衰老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媛媛 王红艳 +2 位作者 吴晓燕 宋瑞卉 李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3-178,共6页
背景与目的: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新型生长因子,在细胞迁移、细胞周期进展及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GR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不仅参与肿瘤的生长过程,还与肿瘤的发生、演变过程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 背景与目的: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新型生长因子,在细胞迁移、细胞周期进展及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GR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不仅参与肿瘤的生长过程,还与肿瘤的发生、演变过程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PGR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与衰老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GRN的表达;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干扰胃癌细胞株BGC823中PGRN的表达;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细胞克隆形成和细胞衰老检测实验,探讨PGRN对BGC823细胞增殖与衰老的影响。结果:PGR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GRN表达降低后,胃癌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GRN-siRNA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25.3±3.1)%,对照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72.1±5.7)%,正常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80.3±4.0)%。两两比较,对照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扰PGRN表达能够明显促进BGC823细胞衰老。PGRN-siRNA细胞衰老阳性率为(27.6±2.1)%,对照组细胞衰老阳性率为(3.2±1.3)%,正常组细胞衰老阳性率为(1.9±1.2)%。两两比较,对照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GRN可作为新的胃癌标志物,为临床胃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颗粒蛋白前体 SIRNA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闯 黄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1,共4页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性生长因子,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尤其是快速生长的细胞中,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损伤修复、肿瘤发生、神经退行性变等病理生理过程。PGRN还是一个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分子,可以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性生长因子,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尤其是快速生长的细胞中,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损伤修复、肿瘤发生、神经退行性变等病理生理过程。PGRN还是一个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分子,可以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途径,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发挥促炎作用。与促炎作用相比,PGRN的抗炎作用更受关注,PGRN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的一种新配体,能通过拮抗TNF-α信号通路、调节IL-10信号通路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抗炎作用。本文对PGRN在不同的炎症性疾病中的不同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炎症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缺失型腹膜巨噬细胞的体外炎症应答 被引量:1
7
作者 边红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710,共4页
探讨颗粒蛋白前体缺失型巨噬细胞的体外炎症反应。选取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6-8周(WT)和PGRN基因敲除雄性小鼠6-8周(KO)为实验动物。向小鼠腹腔内注射1m L6%的淀粉,脱颈法处死小鼠后提取腹膜细胞。用瑞士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细胞,用流式... 探讨颗粒蛋白前体缺失型巨噬细胞的体外炎症反应。选取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6-8周(WT)和PGRN基因敲除雄性小鼠6-8周(KO)为实验动物。向小鼠腹腔内注射1m L6%的淀粉,脱颈法处死小鼠后提取腹膜细胞。用瑞士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检测,显微镜下观察腹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ELISA法检测腹膜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a和IL-12因子。WT小鼠和PGRN基因敲除KO小鼠腹膜细胞的数目、形态和种类及巨细胞表面标志物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GRN基因敲除KO小鼠来源腹膜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前炎性因子TNF-a和IL-12的含量较WT小鼠明显增高。PGRN对腹膜细胞的数目、形态、种类和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没有显著影响,但会使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巨噬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与骨关节疾病的相关性
8
作者 李光飞 王爱飞 +1 位作者 蔚建鲁 徐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4-310,共7页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作为体内的自分泌性生长因子,近些年研究发现其除了与神经系统等密切相关外,还与临床骨关节疾病密切相关。在类风湿关节炎,PGRN可通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竞争性结合肿瘤...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作为体内的自分泌性生长因子,近些年研究发现其除了与神经系统等密切相关外,还与临床骨关节疾病密切相关。在类风湿关节炎,PGRN可通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竞争性结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PGRN可抑制白细胞介素1b(interleukin-1b,IL-1b)介导的软骨细胞分解,并通过TNFR2/14-3-3ε信号通路促进软骨形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报道较少,尚待进一步研究认识其相互关系;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推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体内PGRN表达下降,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泛素化增加而表达减少,进而通过影响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PGRN在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类风湿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通过调控滋养层细胞的侵袭和凋亡影响子痫前期发病 被引量:9
9
作者 吴秋雨 郇金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58-1864,共7页
目的研究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滋养层细胞侵袭、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测定其中PGRN mRNA和蛋白表达。选择子痫前期的3种滋养层细胞系JEG-3、BeWo、JAR以及人原代培... 目的研究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滋养层细胞侵袭、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测定其中PGRN mRNA和蛋白表达。选择子痫前期的3种滋养层细胞系JEG-3、BeWo、JAR以及人原代培养的滋养层细胞,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确定PGRN在其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和过表达该细胞系中的PGRN,用qPCR、Western blot实验确定干扰或过表达有效后,分别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测定PGRN差异表达对滋养层细胞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同时在分子水平测定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9和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及活性。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GR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组(P <0. 05)。JEG-3、BeWo、JAR细胞系中的PGRN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原代滋养层细胞(P <0. 05)。在BeWo滋养层细胞中,干扰PGRN表达后,其侵袭能力减弱(P <0. 05),凋亡增加(P <0. 01)。分子水平上,MMP-2、MMP-9活性减弱(P <0. 05),Caspase-3裂解量增加(P <0. 01)。而过表达PGRN后,BeWo细胞侵袭能力(P <0. 05)和抗凋亡能力(P <0. 01)增加。结论 PGRN能够促进滋养层细胞侵袭和抑制细胞凋亡,通过上调PGRN可能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 滋养层细胞 侵袭 凋亡 颗粒蛋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青 张蓓 李亚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7期733-739,共7页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型糖蛋白。其表达水平及相关基因的异常改变与神经系统炎性病变、退行性病变、变性疾病、脑中溶酶体的稳态及血脑屏障完整性密切相关,参与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对PGRN...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型糖蛋白。其表达水平及相关基因的异常改变与神经系统炎性病变、退行性病变、变性疾病、脑中溶酶体的稳态及血脑屏障完整性密切相关,参与到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对PGRN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患者的干预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神经系统疾病 脑梗死 血脑屏障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通过调控调节性T细胞影响急性肺损伤白细胞介素-10表达和肺巨噬细胞极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彦青 林时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82-1387,共6页
目的:研究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中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调控及其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和肺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 目的:研究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中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调控及其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和肺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组、LPS+PGRN治疗组。用LPS气道滴注诱导小鼠ALI模型,LPS+PGRN治疗组在LPS处理半小时后采用0.1 mg/kg的PGRN气道滴注。给药24 h后用水合氯醒麻醉小鼠,取小鼠肺组织及肝素抗凝血。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评估肺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L-10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肺巨噬细胞表型。结果:不同处理组间外周血Tregs,血浆中IL-6、TNF-α、IL-10,肺组织中M1、M2型肺巨噬细胞存在统计学差异(F=69.340,P=0.000;F=73.100,P=0.000;F=17.800,P=0.000;F=11.780,P=0.003;F=67.560,P=0.000;F=197.100,P=0.000)。并且PGRN治疗后,ALI小鼠肺损伤明显减轻,外周血Tregs明显增高[LPS:(4.714±0.265)%,LPS+PGRN:(8.930±0.255)%,P=0.000],血浆中促炎因子IL-6[LPS:(3 021.000±294.900)pg/mL,LPS+PGRN:(276.700±148.000)pg/mL,P=0.000]和TNF-α表达[LPS:(90.980±10.240)pg/mL,LPS+PGRN:(20.410±9.190)pg/mL,P=0.002]明显降低,血浆抑炎因子IL-10表达明显上升[LPS:(296.400±44.280)pg/mL,LPS+PGRN:(2 551.000±0 655.100)pg/mL,P=0.014],M1型肺巨噬细胞减少[LPS:(17.870±1.890)%,LPS+PGRN:(4.436±0.248)%,P=0.000],M2型肺巨噬细胞增多[LPS:(2.284±0.444)%,LPS+PGRN:(11.920±0.458)%,P=0.000]。结论:在小鼠ALI模型中,PGRN能够通过调控Tregs改变IL-10的表达,影响肺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质疏松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安平 朱卫文 +2 位作者 郭民康 杨武 张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4-720,共7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建立野生型和PGRN敲除(PGRN-/-)小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采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和三维重建获得小鼠骨组织微观结构并进行骨小梁数据分析,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建立野生型和PGRN敲除(PGRN-/-)小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采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和三维重建获得小鼠骨组织微观结构并进行骨小梁数据分析,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骨组织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65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TRAP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14、P65蛋白水平。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GRN-/-组小鼠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及骨小梁厚度(Tb.Th)均显著增加,骨小梁空间距(Tb.S)显著降低;在PGRN-/-小鼠中观察到骨质疏松程度更轻,破骨细胞数量更少,骨组织RANKL、TNF-α、P65蛋白,TRAP mRNA,MMP9、MMP14表达均低于野生型小鼠。结论PGRN促进卵巢切除小鼠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PGRN) 卵巢切除 绝经后骨质疏松 破骨细胞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PGRN)促进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与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文丽 岳姝君 +6 位作者 甘德露 张典 石翯 姚梦俐 钱胡孙 周婷 陈婷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1,共7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1μg/mL PGRN处理乳腺癌4T1细胞24 h,通过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4T1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T1细胞...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1μg/mL PGRN处理乳腺癌4T1细胞24 h,通过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4T1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T1细胞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4T1细胞E-cadherin、vimenti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的ERK1/2(p-ERK1/2)蛋白水平。采用1μg/mL PGRN与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10μmol/L)同时处理4T1细胞后,前述方法检测4T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及E-cadherin、vimentin与p-ER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乳腺癌4T1细胞经PGRN处理后,其侵袭及迁移能力明显增强;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升高,p-ERK1/2的表达增强;抑制ERK1/2信号通路后,PGRN促进乳腺癌4T1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能力被明显抑制。结论PGRN可通过促进EMT及激活ERK1/2通路促进乳腺癌4T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颗粒蛋白前体(PGRN) 4T1细胞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PGRN)敲除小鼠的巨噬细胞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岳妹君 甘德露 +6 位作者 钱胡孙 周婷 张典 石鬻 方文丽 姚梦俐 陈婷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9-775,共7页
目的探究颗粒蛋白前体基因敲除(PGRN-7-)小鼠的巨噬细胞与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选择野生型和PGRN^-/-小鼠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乳腺癌细胞,采用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 目的探究颗粒蛋白前体基因敲除(PGRN-7-)小鼠的巨噬细胞与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选择野生型和PGRN^-/-小鼠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培养乳腺癌细胞,采用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检测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通过细胞因子芯片、实时定量PCR和ELISA检测野生型和PGRN^-/-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差异;用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处理乳腺癌细胞,采用上述方法检测对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kB(NF-kB)信号通路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STAT3)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结果PGRN%小鼠的巨噬细胞NF-kB信号通路被阻断,减少IL-6分泌,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IL-6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结论PGRN^-/-小鼠的巨噬细胞NF-kB信号通路被阻断,下调ILE表达,进而抑制JAK/STA13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PGRN) 白细胞介素6(IL-6) 巨噬细胞 乳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和淀粉样蛋白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水根 徐春燕 +2 位作者 朱先极 杨叶梦 包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阐明其在CAP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CAP患者120例作为CAP组,同期健康体检成人12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PGRN... 目的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阐明其在CAP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医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CAP患者120例作为CAP组,同期健康体检成人12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PGRN、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CAP组血清PGRN、SAA、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AP重症组血清PGRN、SAA、CRP、PCT水平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CAP死亡组血清PGRN、SAA、CRP、PCT水平均高于好转组(P<0.05)。CAP患者血清PGRN、SAA水平与CRP、PCT水平变化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PGRN、SAA、CRP、PCT水平及其联合诊断C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827、0.721、0.750、0.902;灵敏度分别为73.2%、69.6%、75.1%、63.6%、84.7%;特异度分别为76.5%、74.2%、68.4%、77.5%、94.4%。血清PGRN、SAA水平诊断重症CAP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0.718;诊断死亡CAP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85。结论成人CAP患者血清PGRN、SAA水平升高,可反映机体炎症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两者联合CRP和PCT可提高CAP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颗粒蛋白前体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小干扰RNA提高小鼠皮肤创面修复的质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美香 李姗姗 +9 位作者 王月 王威 殷文江 李周儒 董国凯 马静媛 蒯锦霞 包海军 孙晓明 蔡红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69,共7页
为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小干扰RNA对提高小鼠切创损伤创面愈合质量的作用,通过选取33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制作小鼠背部皮肤孔状切除模型,按照处理因素不同随机分为3组:健康小鼠对照组(Control组)、溶剂+皮肤孔状切除组(... 为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小干扰RNA对提高小鼠切创损伤创面愈合质量的作用,通过选取33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制作小鼠背部皮肤孔状切除模型,按照处理因素不同随机分为3组:健康小鼠对照组(Control组)、溶剂+皮肤孔状切除组(Vehicle组)和Si-m-PGRN+皮肤孔状切除组(Si-m-PGRN组)。分别于造模后0、4、8、12、16 d背部皮下注射30μL的生理盐水或Si-m-PGRN。各组小鼠分别于4、8、12、16、20 d麻醉处死取材,采用大体观察、常规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研究了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表明:注射Si-m-PGRN后,PGRN在伤口处表皮和真皮中表达较低。Si-mPGRN 组与 Vehicle 组在伤后4、8、12、16 d相比,创面面积缩小明显,愈合率较快,新生表皮的细胞层数较多,表皮较厚,分层明显,伤口的再上皮化加速,上皮层次明显;伤后20 d,Vehicle 组和Si-m-PGRN组的上皮厚度与Control组相比显著较厚,而两组之间创面面积、愈合率,新生表皮的厚度均无差异。可见PGRN小干扰RNA分子在皮肤损伤愈合前期能提高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率、增加新生表皮厚度,加快伤口的再上皮化速度,而在皮肤损伤愈合后期无明显作用,表明PGRN小干扰RN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创伤愈合 皮肤 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夏青 康玲玲 +5 位作者 李静 唐坤龙 代艳楠 韩凤超 张红利 贾春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心绞痛(SAP)及健康人群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234例,其中ACS组153例,SAP组81例,纳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老年人8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GRN、高... 目的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心绞痛(SAP)及健康人群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234例,其中ACS组153例,SAP组81例,纳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老年人8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GR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男性比例、年龄、肌酐、hs-CRP、D-二聚体、PGRN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减低,SAP组年龄增高(P<0.05)。ACS组男性比例、hs-CRP、PGRN水平明显高于SAP组,HDL-C、SOD水平明显低于SAP组(P<0.05)。血清PGRN水平与收缩压、HDL-C及SOD水平呈负相关,与D-二聚体、肌酐、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P<0.01)。性别和PGRN是ACS的独立预测因素(95%CI:1.446~13.648,95%CI:1.161~1.327,P<0.01)。血清PGRN水平预测AC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0.821~0.901,P<0.01)。结论ACS患者PGRN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颗粒蛋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颗粒蛋白前体F片段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8
作者 李彦青 任东妮 夏海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0-543,552,共5页
目的制备抗人颗粒蛋白前体F片段(GrnF)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含人GrnF编码序列的酵母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酵母来源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HSA)的GrnF片段HSA-GrnF。用纯化的HSA-GrnF免疫BA... 目的制备抗人颗粒蛋白前体F片段(GrnF)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含人GrnF编码序列的酵母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酵母来源的融合人血清白蛋白(HSA)的GrnF片段HSA-GrnF。用纯化的HSA-GrnF免疫BALB/c小鼠,然后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用ELISA筛选阳性克隆,并采用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blot法对所获得的m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并用抗体亚类测定试剂盒检测所获得单克隆抗体亚类。结果成功获得2株可分泌特异性抗GrnF的杂交瘤细胞株(1G6及4E8),经鉴定这2株抗体重链亚类均为IgG1亚类。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GrnF片段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 Grn F 酵母表达载 杂交瘤 单克隆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肿瘤细胞来源的颗粒体蛋白前体抑制C57BL/6J小鼠黑色素移植瘤的生长
19
作者 李娜 杜庆林 +1 位作者 张伟 马小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9-809,共11页
颗粒体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但PGRN在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无报道。为探究PGRN在黑色素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稳定敲低PGRN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B16-PGRNlow。MTS法... 颗粒体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但PGRN在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无报道。为探究PGRN在黑色素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稳定敲低PGRN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B16-PGRNlow。MTS法和Brd U掺入结合流式细胞(计量)术分析证明,敲低PGRN不影响B16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增殖。将B16-ctrl(对照)和B16-PGRNlow细胞分别皮下接种野生型(WT)和PGRN敲除(KO)的C57BL/6J小鼠,比较观察黑色素移植瘤体积大小。移植瘤形成20 d后,与B16-ctrl细胞接种的移植瘤比较,无论在WT还是在KO荷瘤小鼠,B16-PGRNlow形成的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WT鼠:P<0.05;KO鼠:P<0.01)。然而,比较B16-PGRNlow或B16-ctrl在WT鼠与KO鼠形成的移植瘤体积大小,并无显著差异,提示B16肿瘤细胞PGRN而非宿主PGRN影响移植瘤的生长。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荷B16-PGRNlow移植瘤的WT型小鼠脾和淋巴结中,CD4+、CD8+T细胞数(百分比)比荷B16-ctrl移植瘤的WT鼠脾和淋巴结的CD4+、CD8+T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P<0.01),而在KO鼠却未见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证明,敲低肿瘤细胞PGRN可抑制黑色素移植瘤的生长。上述结果还提示,抑制PGRN在黑色瘤的表达可引起脾和淋巴结CD4+和CD8+T细胞增加,提高宿主的细胞免疫能力。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的发现为PGRN作为黑色素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 黑色素瘤 CRISPR-Cas9 CD4+T细胞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Progranulin的结合受体和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凡华 张玉颖 于修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5-659,共5页
生长因子颗粒素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组织中.研究证明,哺乳动物的PGRN是一个多功能分子,在组织/器官发育、细胞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炎症应答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PGRN发挥生物学功能需要... 生长因子颗粒素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组织中.研究证明,哺乳动物的PGRN是一个多功能分子,在组织/器官发育、细胞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炎症应答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PGRN发挥生物学功能需要和多种结合蛋白相互结合,例如sortilin、Toll样受体9(TLR9)、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及分泌性淋巴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等.本文将对PGRN的结合受体和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 炎症 肿瘤 发育 结合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