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动轴承的损伤机理与大颗粒磨损金属的状态监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万耀青 马彪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163,193,共4页
论述了滚动轴承的失效机理及在线监测的重要性。介绍了加拿大GasTops公司研制开发的在线、全液流、大颗粒磨损金属监测的金属扫描仪MetalSCAN的原理和功能。其测试结果与试验台验证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已在实际中应用。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损伤机理 状态监测 颗粒磨损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内颗粒磨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问波 刘通广 《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9-12,共4页
通过流化床内颗粒磨损实验,探讨了磨损率随床重、气速及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磨损前后物料粒径分布进行了对比,推断出颗粒的磨损机制.
关键词 流化床 磨损 磨损 颗粒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散射及其对呼吸健康的风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海波 杜龙飞 +3 位作者 任睿 王巍嵩 贺华波 施恒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3-731,共9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轮胎磨损颗粒物(Tire Wear Particles, TWPs)的排放已经超过尾气排放,成为道路交通“非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研究建立了大客车-花纹轮胎-轮胎磨损颗粒物的气固两相流模型,并探究了不同车速下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质量浓度分布特性。结果显示:TWPs的散射轨迹受车辆外部流场和车尾涡旋的影响,不同粒径的磨损颗粒物在散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分层现象;在纵向上,磨损颗粒物扩散高度呈先升高后保持稳定的现象,且扩散高度随车速差异逐渐稳定在3.45~3.76 m;在横向上,最大扩散宽度稳定在6.0 m左右;颗粒物质量浓度沿车侧方向遵循近似的正态分布,在车速为20 km/h,距车辆左右对称面宽度为4.3 m、距地面高度为0.4 m处,达到峰值85.1μg/m^(3),在距离对称面宽度为4.0~5.0 m,高度为0~1.0 m范围是呼吸健康的潜在危险区域。研究获取了大客车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扩散分布特性和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及对生物体呼吸健康的影响,为大客车颗粒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研究及其捕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非尾气”排放 气固两相流模型 轮胎磨损颗粒 质量浓度分布 呼吸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路面磨损颗粒的检测方法、污染现状和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4
作者 章世钊 邢新丽 石明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1,I0002,共11页
轮胎路面磨损颗粒(TRWPs)是微塑料(MPs)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且排放量逐年增加。TRWPs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复杂,容易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TRWP... 轮胎路面磨损颗粒(TRWPs)是微塑料(MPs)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且排放量逐年增加。TRWPs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过程复杂,容易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TRWPs的检测方法繁多,目前多采用聚合物热解法检测TRWPs的解聚单体,以完成TRWPs的定量分析。TRWPs及其浸出物在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环境介质中有广泛检出,通过食物链和呼吸等途径对生物和人体造成风险,TRWPs表面吸附的有毒物质会影响其毒性效应。TRWPs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多集中在水生环境,缺乏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未来可以优化检测和分析方法,拓宽TRWPs在环境中的行为研究,以更好地控制和评估TRWPs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路面磨损颗粒(TRWPs) 微塑料(MPs) 检测方法 污染现状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集装箱卡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散射的分布特性
5
作者 蒋维琦 施恒 +4 位作者 黄海波 彭为 任睿 杜龙飞 许一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51-2258,共8页
建立了流固颗粒相单向耦合的重型集装箱卡车空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车速下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和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重型卡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扩散受车尾涡流影响较大;在横向上,扩散宽度在车后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最宽可以达... 建立了流固颗粒相单向耦合的重型集装箱卡车空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车速下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和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重型卡车轮胎磨损颗粒物扩散受车尾涡流影响较大;在横向上,扩散宽度在车后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最宽可以达到3.0 m,颗粒物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横向1.0 m位置达到最高值0.34 mg/m^(3);在纵向上,磨损颗粒物扩散高度先升高后保持高度,在车后方4.0 m位置最高可以达到4.8 m左右,颗粒物浓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浓度最高可达到0.33 mg/m^(3),出现在车后方1.0 m截面0.5 m高度位置。获得的轮胎磨损颗粒物的空间扩散分布特性和浓度分布规律可为重型集装箱卡车颗粒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研究及其捕集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卡车 空气动力学 轮胎磨损颗粒 轮胎 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和pH对典型轮胎磨损颗粒迁移行为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昆 孔德跃 +4 位作者 陈星月 彭永红 修小嘉 苏涵 潘旻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8,共13页
轮胎磨损颗粒(Tire wear particles,TWPs)作为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重要种类之一,当下其生态风险已受到生态学家的高度重视。通常,颗粒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过程是其生态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TWPs在土壤等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过... 轮胎磨损颗粒(Tire wear particles,TWPs)作为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的重要种类之一,当下其生态风险已受到生态学家的高度重视。通常,颗粒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过程是其生态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TWPs在土壤等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过程及影响机制至今尚未见报道。选择冷冻破碎制备的冷冻破碎轮胎磨损颗粒(C-TWPs)以及道路磨损产生的滚动摩擦轮胎磨损颗粒(R-TWPs)和滑动摩擦轮胎磨损颗粒(S-TWPs)为典型研究对象,以石英砂柱来模拟研究TWPs在土壤等环境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并探究天然有机物腐殖酸(HA)及不同pH(4、7和10)环境对以上三种类型TWPs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HA(50 mg·L^(-1))能够显著增强三种类型TWPs的迁移性,并且在HA(50 mg·L^(-1))存在下,不同pH(4、7和10)对TWPs迁移行为影响不同,中碱性环境(pH=7/10)更有利于TWPs的迁移。主要原因在于,HA存在或(和)中碱性环境有利于(同时)增大TWPs和石英砂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值(绝对值),此时,一方面TWPs的分散性得到改善,有较小的粒径分布,另一方面增加了TWPs和石英砂颗粒间的静电排斥力,有助于TWPs的迁移。值得注意的是,HA存在和不同pH环境条件下,低温破碎制备的C-TWPs的迁移性较R-TWPs和S-TWPs强,主要由于C-TWPs制备时携带有较多的负电荷、较小的等电点和较强的疏水性,上述性质也可促使其吸附更多的HA,从而加强其电负性;而R-TWPs和S-TWPs由于粘附了道路矿物、金属盐或灰尘而减弱以上性质,表面具有较小的电负性。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类型TWPs在自然界中地球化学迁移行为的差异性,并暗示了研究源头性质(排放方式)以确定同种材质微塑料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内在差异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磨损颗粒 石英砂柱 腐殖酸 PH 穿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设施中轮胎磨损颗粒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7
作者 张芮豪 罗玲利 +3 位作者 梁琳 敖良根 李果 潘伟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9-573,578,共6页
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生态城为研究区域,选取并采集已有的典型海绵设施土壤样本,采用密度分离方法提取出TWP,对不同类型海绵设施中的TWP进行提取后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TWP在海绵设施中的“汇”“源”分析,评估了TWP在不同... 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生态城为研究区域,选取并采集已有的典型海绵设施土壤样本,采用密度分离方法提取出TWP,对不同类型海绵设施中的TWP进行提取后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TWP在海绵设施中的“汇”“源”分析,评估了TWP在不同海绵设施中的生态释放风险。结果表明,各海绵设施采样点均处于低风险级别。生态风险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停车场>雨水集点>下水道口>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其中停车场生态风险指数为31,下水道口、生物滞留带及雨水花园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设施 轮胎磨损颗粒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滞留带中轮胎磨损颗粒的理化特性
8
作者 何秋宏 董荣 +3 位作者 罗玲利 梁琳 谭秀晴 潘伟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561-10568,共8页
近年来,由于市场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提升,轮胎磨损颗粒(tire wear particles, TWP)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中国针对TWP的研究才刚起步,典型海绵设施生物滞留带能否有效截留TWP尚不清楚。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生态城为研究区域,采集生物... 近年来,由于市场机动车保有量迅速提升,轮胎磨损颗粒(tire wear particles, TWP)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中国针对TWP的研究才刚起步,典型海绵设施生物滞留带能否有效截留TWP尚不清楚。以重庆市渝北区悦来生态城为研究区域,采集生物滞留带土壤样本,提取TWP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能量分散X光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红外光谱、热失重、土壤重金属测定仪和粒度仪对生物滞留带中TWP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WP为不规则块状、球状及长条状。Si是TWP中含量较高的元素,Zn含量整体相对较低。表层土壤相较中层和底层土壤提取出的TWP混合物质量比较高且热失重变化较大。在100、250~400、400~550℃存在明显质量变化。TWP混合物尺寸分布在13.11~116.1μm,平均粒径为68.6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带 轮胎磨损颗粒 理化特性 海绵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骨界面骨形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蔡谞 王继芳 +3 位作者 卢世璧 赵斌 张笑明 侯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 -骨界面骨形成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以改良“骨收集室”(BHC)植入兔胫骨干骺端为假体 骨界面模型 ,分别在BHC内加入1.5mg/ml(W/V)Ti合金、CoCr合金或UH... 目的 :观察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 -骨界面骨形成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以改良“骨收集室”(BHC)植入兔胫骨干骺端为假体 骨界面模型 ,分别在BHC内加入1.5mg/ml(W/V)Ti合金、CoCr合金或UHMWPE颗粒混悬物 10 μl,4周取材。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 ,颗粒分布及其周围的组织细胞学反应。图像分析测量每个视野小梁骨面积与组织总面积的比值 (BA/TTA) ,于各组间比较。结果 :UHMWPE颗粒与CoCr合金颗粒均明显抑制BHC内网织骨形成 ,并有以MΦ为主的炎症反应及纤维组织大量增生 ,组织构成与人体内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接近。Ti合金颗粒则对成骨影响相对较小。各加颗粒组BHC中组织BA/TTA均小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1) ,其中又以UHMWPE颗粒与CoCr合金颗粒组最小 (P <0 .0 1) ,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磨损颗粒除可激活MΦ性骨溶解外 ,还可抑制网织骨形成。因此 ,其造成的人工关节假体 骨界面骨重建障碍可能是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磨损颗粒 骨界面 骨形成 比较研究 假体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磨损颗粒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磊磊 胡涛 +4 位作者 李贺军 卢锦花 沈学涛 曹伟锋 王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9-353,共5页
分离提取了炭/炭复合材料在髋关节模拟试验机中形成的磨损颗粒.采用激光粒度仪考察了磨损颗粒的尺寸分布,借助扫描电镜分析了磨损颗粒的形貌特征,采用三维轮廓仪检测了磨损颗粒的厚度规律.结果表明,炭/炭复合材料磨损颗粒的尺寸分布在0.... 分离提取了炭/炭复合材料在髋关节模拟试验机中形成的磨损颗粒.采用激光粒度仪考察了磨损颗粒的尺寸分布,借助扫描电镜分析了磨损颗粒的形貌特征,采用三维轮廓仪检测了磨损颗粒的厚度规律.结果表明,炭/炭复合材料磨损颗粒的尺寸分布在0.3~93.9μm之间,其形貌和厚度依据颗粒尺寸呈现规律性的分布,大尺寸(〉30μm)颗粒基本是破损的碳纤维,厚度稳定;中尺寸(3~30μm)颗粒的外形不规则,边界轮廓复杂,厚度分布范围广泛;小尺寸(〈3μm)颗粒呈现圆片形或球形,厚度分布在亚微米级别.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揭示了炭/炭复合材料磨损颗粒在磨擦过程中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磨损颗粒 假体 人工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汽车中桥减速器润滑油中磨损颗粒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群锋 王涛 +2 位作者 周彬 唐正义 董光能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重型汽车中桥减速器在工作过程中其摩擦副接触表面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磨损颗粒进入润滑油中,导致润滑油性能下降;磨损颗粒随润滑油进入摩擦副接触表面,摩擦副磨损加剧。根据重型汽车的运行特点,每隔一定里程数对减速器润滑油进行取样,... 重型汽车中桥减速器在工作过程中其摩擦副接触表面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磨损颗粒进入润滑油中,导致润滑油性能下降;磨损颗粒随润滑油进入摩擦副接触表面,摩擦副磨损加剧。根据重型汽车的运行特点,每隔一定里程数对减速器润滑油进行取样,综合分析在用润滑油中磨损颗粒物的大小、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减速器在用润滑油中磨损颗粒主要成分是铁屑和铜屑,磨损颗粒主要来自于球面垫片(铜)及其配副的摩擦以及齿轮副间的摩擦。具体分析磨损颗粒产生过程及形成机制,为重型汽车中桥减速器中运动摩擦副的设计及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颗粒 润滑油 过滤 形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磨损颗粒诱导钛合金植入物松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友 薛文东 戴克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为比较不同人工关节微小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吸收及假体松动生物效应的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X线摄片骨密度灰度值测定以及植入物推出力学强度测试等手段,对Ti6Al-4V、Co—Cr—Mo与UHMWPE三种微小颗粒... 目的:为比较不同人工关节微小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吸收及假体松动生物效应的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X线摄片骨密度灰度值测定以及植入物推出力学强度测试等手段,对Ti6Al-4V、Co—Cr—Mo与UHMWPE三种微小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结构改变及假体松动作定量分析。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直径2.5微米的Ti—6Al—4V颗粒诱导植入物旁骨吸收与植入物松动的程度明显低于相同直径的CO—CO—MO颗粒或UHMWPE颗粒。结论:Ti一6Al-4V、Co-Cr-Mo或UHMWPE颗粒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植入物松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颗粒 人工关节 松动 钛合金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KL/RANK/OPG信号通路调控磨损颗粒诱导的小鼠炎性骨溶解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晨 李燕 +3 位作者 郭凤英 刘子歌 宋国瑞 陈德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4,140,共6页
目的探讨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对磨损颗粒诱导的小鼠炎性骨溶解的影响。方法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骨保护素(OPG)组,每组15只,制备小鼠磨损颗粒刺激气囊植骨的骨溶解模型。OPG组小鼠于术后第1天腹腔注射OPG(3 mg/kg),1次... 目的探讨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对磨损颗粒诱导的小鼠炎性骨溶解的影响。方法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骨保护素(OPG)组,每组15只,制备小鼠磨损颗粒刺激气囊植骨的骨溶解模型。OPG组小鼠于术后第1天腹腔注射OPG(3 mg/kg),1次/d,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2周。通过HE染色观察气囊植骨壁组织中炎症反应情况;TRAP染色检测气囊植骨壁组织中破骨细胞数目;ELISA检测气囊植骨壁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检测气囊植骨壁组织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OPG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气囊植骨组织中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破骨细胞数、骨溶解面积均增加,IL-6、TNF-α表达水平升高,RANKL、RANK表达增加,而OPG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OPG组气囊植骨组织中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存在轻度炎症反应,破骨细胞数、骨溶解面积均减少,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RANKL、RANK表达减少,而OPG表达增加。结论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可参与调控磨损颗粒诱导的小鼠炎性骨溶解,通过给予外源性OPG能显著抑制磨损颗粒诱导的炎性骨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KL/RANK/OPG信号通路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磨损颗粒 骨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磨损颗粒的分形表征及分类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兴华 王庆良 崔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0-416,共7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模拟实验条件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磨损颗粒的形态及分形表征,对磨损颗粒进行分类特征分析,探讨分形维数与磨损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膝关节模拟器以实现模拟膝关节磨损运动,股骨、衬垫分别选用医用锻造CoCrMo... 目的研究膝关节模拟实验条件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磨损颗粒的形态及分形表征,对磨损颗粒进行分类特征分析,探讨分形维数与磨损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膝关节模拟器以实现模拟膝关节磨损运动,股骨、衬垫分别选用医用锻造CoCrMo合金和UHMWPE。磨损颗粒提取依据标准ISO 17853进行,利用磨粒轮廓自动提取与分形识别系统对磨损颗粒进行分形分析,采用网格划分、聚类分析和遗传模拟退火算法3种模型对磨粒进行分类识别。结果 UHMWPE单体磨粒的分形特征明显,尺寸较大的条形磨屑过渡到尺寸较小的类球形磨粒时,雷达分形维数不断减小,球状磨粒的分形维数D接近0。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模型磨粒群体分类划分的分形维数内加权误差平方和最小,聚类特征明显。当磨损运行周期较低时,分形维数较大的条状、针叶状和纤维状磨粒占比较大,磨损以犁沟和剥落磨损为主;随磨损周期的延长,大分形维数磨粒占比下降,低分形维数的片状、块状和类球状磨粒占比上升,磨损向疲劳磨损和黏着磨损转变,磨损状态过渡到复合磨损期。当进入稳定磨损期后,各类形态磨粒的占比例变化不大。由于小尺寸磨粒的数量增加,群体分形维数有所减小。结论以改进雷达图分形方法为基础的磨粒轮廓自动提取与分形识别系统,可用于人工关节磨损颗粒的形态轮廓提取、分形维数计算和参数统计,为人工关节磨粒的识别和诊断提供新的数字化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磨损颗粒 分形特征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超声对颅骨溶解模型小鼠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铭 张健 +2 位作者 陈婷梅 陈文直 姜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4-307,429,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在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中对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干预,为临床治疗关节松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颗粒组和超声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磨损颗粒法复制小鼠颅骨溶解模型,在...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在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中对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干预,为临床治疗关节松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颗粒组和超声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磨损颗粒法复制小鼠颅骨溶解模型,在术后15d获取小鼠颅顶骨骨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炎细胞渗出量和骨溶解面积变化;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观察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观察损伤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颗粒组和超声组炎细胞渗出量和骨溶解面积明显增加(P<0.01);与颗粒组比较,超声组骨溶解面积明显降低(P<0.05),而2组炎细胞渗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超声组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颗粒组(P<0.01)。TRAP染色,超声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低于颗粒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超声组OPG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颗粒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能抑制小鼠颅骨溶解模型中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效降低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的骨溶解效应,从而增强关节假体周围骨的密度和强度,降低关节松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溶解 低强度超声 骨保护素 磨损颗粒 无菌松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磨损颗粒对体外原代培养人成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良 吴岳嵩 +3 位作者 焦炳华 杨柳 许建中 娄永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237-2239,共3页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磨损颗粒对体外原代培养人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PE颗粒、TI 6Al 4V颗粒、Co Cr Mo颗粒加入体外原代培养的人成骨细胞 ,噻唑蓝 (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 49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值 ,...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磨损颗粒对体外原代培养人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PE颗粒、TI 6Al 4V颗粒、Co Cr Mo颗粒加入体外原代培养的人成骨细胞 ,噻唑蓝 (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 49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值 ,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结果 不同浓度、不同磨损颗粒对原代培养成骨细胞成活无明显影响。结论 不同浓度、不同磨损颗粒对原代培养成骨细胞成活无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颗粒 成骨细胞 人工关节 无菌性松动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磨损颗粒诱导炎性介质产生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漆启华 戴闽 +4 位作者 程涛 范红先 熊建卫 詹平 陈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9-772,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磨损颗粒刺激炎性介质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炎性介质表达调节机制。方法构建小鼠air-pouch动物模型成功后,于囊腔中注射高分子聚乙烯颗粒悬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每日每次0.6ml,浓度为3.2g.L-1姜黄素溶液灌...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磨损颗粒刺激炎性介质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炎性介质表达调节机制。方法构建小鼠air-pouch动物模型成功后,于囊腔中注射高分子聚乙烯颗粒悬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每日每次0.6ml,浓度为3.2g.L-1姜黄素溶液灌胃和等量6%的聚乙二醇溶液灌胃,共2wk,给药后2wk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ELISA法及半定量RT-PCR检测假体周围组织中TNF-浕、IL-1β、EMMPRIN、MMP-9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囊壁组织核蛋白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对照组的囊腔范围及囊壁厚度明显大于给药组。HE染色囊壁中有大量炎性细胞,两组间炎性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囊壁组织中TNF-浕、IL-1β、EMMPRIN、MMP-9、NF-κBP65表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air-pouch动物模型界膜组织中TNF-浕、IL-1β、EMMPRIN、MMP-9的表达,可能是通过下调囊壁组织中核蛋白NF-κB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颗粒 姜黄素 骨溶解 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溶法构建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溶解模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铭 魏小兰 +2 位作者 陈婷梅 姜蓉 张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1-1044,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构建新型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模型,为研究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提供简单、方便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制备无菌盐包埋磨损颗粒;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纯盐组、气囊植骨组和盐包埋磨损颗粒组,其中气... 目的:探讨构建新型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模型,为研究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提供简单、方便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制备无菌盐包埋磨损颗粒;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纯盐组、气囊植骨组和盐包埋磨损颗粒组,其中气囊植骨组20只,其他各组10只;气囊植骨组小鼠术后21d,余3组术后14d获取小鼠颅骨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炎细胞渗出量和骨溶解面积;扫描电镜观测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结果:HE染色,与空白对照组和纯盐组比较,气囊植骨组和盐包埋磨损颗粒组小鼠的炎性细胞渗出量、骨溶解面积明显增大(P<0.01);与气囊植骨组比较,盐包埋磨损颗粒组小鼠TRAP染色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扫描电镜观察,盐包埋磨损颗粒组小鼠骨片吸收陷窝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气囊植骨组(P<0.01)。结论:盐溶法是一种简单、经济、快速准确的构建小鼠颅骨溶解模型方法,能够真实模拟人工关节松动发生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颗粒 颅骨溶解 无菌松动 气囊植骨 小鼠 近交BAL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连国 童培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55-358,共4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晚期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发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目前面临人工关节翻修主要原因。人工关节远期松动最常见的原因是假体磨损产生的颗粒诱发假体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并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晚期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发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目前面临人工关节翻修主要原因。人工关节远期松动最常见的原因是假体磨损产生的颗粒诱发假体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并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量研究表明,磨损颗粒刺激假体周围的巨噬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同时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抑制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颗粒 人工关节 无菌性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中磨损颗粒在永磁场中的沉降特点
20
作者 李杰 张来斌 +1 位作者 宋周成 温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6,50,共4页
套管磨损在线监测可以通过对钻井液中磨损颗粒的收集和分析来实现。为实现钻井液中磨损颗粒的在线监测,讨论了钻井液中磨损颗粒在受到磁场作用时的沉降特点,分析了影响磨粒沉降运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运动方程,并通过数值分析进行... 套管磨损在线监测可以通过对钻井液中磨损颗粒的收集和分析来实现。为实现钻井液中磨损颗粒的在线监测,讨论了钻井液中磨损颗粒在受到磁场作用时的沉降特点,分析了影响磨粒沉降运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运动方程,并通过数值分析进行了模拟,为钻井液中磨粒在线监测装置的磁场设计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钻井液中套管磨损磨粒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利用其运动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可以得出不同磁场条件下颗粒的速度、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磨粒的沉积规律的分析结果说明,磨粒、钻井液、磁场、磨粒在钻井液中的初始位置等多种因素对颗粒的沉降位置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磨损 磨损颗粒 两相流 磁场 磨粒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