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匹配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的排放与再生性能研究 |
嵇乾
唐程
谈秉乾
孙平
魏明亮
刘少康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2
|
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长度对其捕集性能的影响 |
楼狄明
决坤有
房亮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3
|
灰分对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性能的影响 |
吕誉
陈春林
陈贵升
卢申科
黄震
沈颖刚
|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4
|
残余灰分对低温等离子体再生颗粒物捕集器的影响 |
崔应欣
蔡忆昔
施蕴曦
樊润林
陈祎
季亮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5
|
耦合颗粒物传感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故障诊断策略 |
汤东
李天祥
施盛耀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柴油/聚甲氧基二甲醚混合燃料匹配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的排放特性研究 |
张文博
高楠
陈昊
赵伟
苏欣
|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荷电液滴群捕集非均匀粒径颗粒物的数值模拟 |
王林
左子文
曹雪
蒋鹏
王军锋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8
|
共轭微孔聚合物-碳纳米管混合基质膜的可控成核生长与PM/CO_(2)同步捕集机理 |
徐明伟
杨尚学
刘冠林
汪少振
王存民
李佳琪
李湘
张一帆
张明明
何新建
徐欢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柴油机加装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和催化型颗粒捕集器装置性能评定试验研究 |
沈颖刚
廖凭皓
陈春林
彭益源
向亦华
陈贵升
|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0
|
聚甲氧基二甲醚掺混比对柴油机性能及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后处理系统的影响 |
沈颖刚
张敬贤
陈贵升
杨杰
廖凭皓
李冰
|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1
|
汽油机颗粒捕集器再生时载体温度特性研究 |
南征
李楠
张秋实
伊藤雅晃
毛星烨
华伦
|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2
|
不同来源船用发动机颗粒物再生试验研究 |
王子赫
薛静宇
包中强
李世龙
刘书强
陈明亮
|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汽油机颗粒捕集催化剂研究进展 |
赵德鹏
杨冬霞
常仕英
杜君臣
赵云昆
冯丰
|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4
|
基于生物柴油发动机的不同后处理装置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 |
姚笛
楼狄明
谭丕强
胡志远
|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5
|
颗粒物传感器结合DPF的数值模拟研究 |
汤东
王松华
罗福强
李楠
陈烈
|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
2017 |
1
|
|
16
|
CDPF耦合DOC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
朱泽洪
汤东
王希凡
罗福强
|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7
|
规则孔结构CeO_(2)设计和汽油车颗粒物氧化催化剂Rh/Ce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贾丰瑞
焦毅
刘志敏
姚鹏
王健礼
陈耀强
李云
|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国六新型催化型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低温被动再生特性研究 |
张全长
冯斌
陈贵升
陈家洪
李青
彭益源
|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9
|
柴油机DPF微粒捕集模拟及压降特性研究 |
程晓章
邢晓通
王浩
钱塞
刘长波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0
|
一种柴油机颗粒过滤器碳烟负载量的在线预估方法与试验研究 |
黄铁雄
朱元宪
冉勇
张明超
刘南江
陈超
|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