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硫含量对配备POC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葛蕴珊
李兰
+2 位作者
关敏
倪红
代培培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7,共5页
为研究颗粒氧化型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装置对柴油中硫含量的适应性,选取硫含量分别为350×10^(-6)和50×10^(-6)的两种车用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排放试验,并进行颗粒物中的离子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
为研究颗粒氧化型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装置对柴油中硫含量的适应性,选取硫含量分别为350×10^(-6)和50×10^(-6)的两种车用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排放试验,并进行颗粒物中的离子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OC技术进行排放控制的柴油机使用高硫柴油有可能大幅度增加排气颗粒物中硫酸盐排放,从而大幅度增加颗粒物的质量排放,增加的硫酸盐的质量等效H_2SO_4·7H_2O的质量;柴油的硫含量对NO_x排放的直接影响很小;改进POC系统中柴油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的配方,如减少催化剂中贵金属的使用量,以减少SO_2转化为硫酸盐的比例,能有效降低使用高硫柴油柴油机的颗粒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颗粒
物排放
颗粒氧化型催化器
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OC/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冯谦
楼狄明
+2 位作者
计维斌
谭丕强
胡志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AVL-PEU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DOC)、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耦合催化型颗粒捕集器(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_2)和二氧化硫(SO_2)气态物排放特...
基于AVL-PEU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DOC)、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耦合催化型颗粒捕集器(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_2)和二氧化硫(SO_2)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独的DOC,DOC+CDPF对CO具有更低的起燃温度,在催化剂活性位上THC比CO具有较强的吸附强度和活性位竞争优势,因此具有比CO更低的起燃温度;DOC和DOC+CDPF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NO、增加NO_2、减少总NO_x排放,减少NO的主要途径是氧化机理;在催化剂中添加氧化铈(CeO_2)能有效实现稀燃储硫、富燃释放硫的效果,增强催化剂的抗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氧化
型
催化器
柴油机
氧化
型
催化器
耦合
催化
型
颗粒
捕集器
一
氧化
氮/二
氧化
氮
二
氧化
硫
气态排放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CR/DOC+DPF+SCR后处理系统对重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程晓章
陈康
查小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6,51,共5页
文章基于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耦合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技术,对比了原机、搭载SCR、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重型柴油...
文章基于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耦合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技术,对比了原机、搭载SCR、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重型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排气污染物排放状况以及SCR入口处NO在氮氧化物(NOx)中的体积比。试验结果表明,搭载DOC+DPF+SCR系统比搭载SCR系统的发动机扭矩降低了10N·m,油耗基本保持不变;对比搭载DOC+SCR、搭载SCR以及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SCR入口处NO在NOx中的比例发现,SCR状态下基本全为NO,其余2种状态下NOx中NO的体积比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排温在450℃时该比例下降到0.86;搭载DOC+DPF+SCR的ESC试验中CO转化效率为93%,HC转化效率为70%,NOx转化效率为90%,PM转化效率为51%,相比于搭载SCR的ESC试验,NOx的转化效率降低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型
催化器
耦合
颗粒
物捕集器和选择性
催化
还原器(DOC+DPF+SCR)
重
型
柴油机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含量对配备POC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葛蕴珊
李兰
关敏
倪红
代培培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6021)
文摘
为研究颗粒氧化型催化器(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装置对柴油中硫含量的适应性,选取硫含量分别为350×10^(-6)和50×10^(-6)的两种车用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排放试验,并进行颗粒物中的离子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OC技术进行排放控制的柴油机使用高硫柴油有可能大幅度增加排气颗粒物中硫酸盐排放,从而大幅度增加颗粒物的质量排放,增加的硫酸盐的质量等效H_2SO_4·7H_2O的质量;柴油的硫含量对NO_x排放的直接影响很小;改进POC系统中柴油氧化催化剂(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的配方,如减少催化剂中贵金属的使用量,以减少SO_2转化为硫酸盐的比例,能有效降低使用高硫柴油柴油机的颗粒排放。
关键词
内燃机
颗粒
物排放
颗粒氧化型催化器
硫酸盐
Keywords
IC engine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particle oxidation catalyst(POC)
sulfate
分类号
TK42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OC/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冯谦
楼狄明
计维斌
谭丕强
胡志远
机构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上海汽车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出处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2dz1203102)
文摘
基于AVL-PEU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DOC)、柴油机氧化型催化器耦合催化型颗粒捕集器(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_2)和二氧化硫(SO_2)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独的DOC,DOC+CDPF对CO具有更低的起燃温度,在催化剂活性位上THC比CO具有较强的吸附强度和活性位竞争优势,因此具有比CO更低的起燃温度;DOC和DOC+CDPF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NO、增加NO_2、减少总NO_x排放,减少NO的主要途径是氧化机理;在催化剂中添加氧化铈(CeO_2)能有效实现稀燃储硫、富燃释放硫的效果,增强催化剂的抗硫能力。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氧化
型
催化器
柴油机
氧化
型
催化器
耦合
催化
型
颗粒
捕集器
一
氧化
氮/二
氧化
氮
二
氧化
硫
气态排放物
Keywords
IC engine
diesel oxidation catalytic converter(DOC)
diesel oxidationcatalytic converter+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ilter(DOC+CDPF)
NO/NO2
SO2
gaseous emission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CR/DOC+DPF+SCR后处理系统对重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程晓章
陈康
查小辉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6,51,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3AA065304)
文摘
文章基于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耦合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技术,对比了原机、搭载SCR、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重型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排气污染物排放状况以及SCR入口处NO在氮氧化物(NOx)中的体积比。试验结果表明,搭载DOC+DPF+SCR系统比搭载SCR系统的发动机扭矩降低了10N·m,油耗基本保持不变;对比搭载DOC+SCR、搭载SCR以及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SCR入口处NO在NOx中的比例发现,SCR状态下基本全为NO,其余2种状态下NOx中NO的体积比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排温在450℃时该比例下降到0.86;搭载DOC+DPF+SCR的ESC试验中CO转化效率为93%,HC转化效率为70%,NOx转化效率为90%,PM转化效率为51%,相比于搭载SCR的ESC试验,NOx的转化效率降低了3%。
关键词
氧化
型
催化器
耦合
颗粒
物捕集器和选择性
催化
还原器(DOC+DPF+SCR)
重
型
柴油机
性能
排放
Keywords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an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and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DOC+DPF+SCR)
heavy duty diesel engine
performance
emission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硫含量对配备POC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研究
葛蕴珊
李兰
关敏
倪红
代培培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DOC/DOC+CDPF对重型柴油机气态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冯谦
楼狄明
计维斌
谭丕强
胡志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CR/DOC+DPF+SCR后处理系统对重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程晓章
陈康
查小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