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乐 杨智春 +1 位作者 谭光辉 刘江华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9-713,共5页
基于损伤前后结构固有频率的变化,引入了固有频率向量及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建立完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出结构的若干种损伤模式,分别求出完好结构与各损伤模式结构的固有... 基于损伤前后结构固有频率的变化,引入了固有频率向量及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建立完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出结构的若干种损伤模式,分别求出完好结构与各损伤模式结构的固有频率向量,从而构建出结构损伤特征数据库,随后对具有某种未知损伤的结构,根据该结构的固有频率向量与损伤数据库中每一个固有频率向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由最大置信准则来判定对应的损伤模式。应用该方法对一个八层剪切空间框架模型的损伤进行了仿真检测,对于无测量误差的情况,在任何一层的支柱损伤大于最低可检损伤的情况下,都能准确的检测出损伤的位置及程度;考虑了固有频率测量的随机误差之后,应用损伤检测概率进行评估,该方法也具有较高的损伤检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检测 固有频率向量 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NFVAC) 损伤检测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模型修正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乐 杨智春 +2 位作者 李斌 谭光辉 刘江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8,共6页
在固有频率向量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表示模型修正前后2个结构的固有频率向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模型修正方法。在一个8层空间剪切框架模型上,对文中提出的模型修正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在固有频率向量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表示模型修正前后2个结构的固有频率向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模型修正方法。在一个8层空间剪切框架模型上,对文中提出的模型修正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并与传统的基于固有频率灵敏性分析的模型修正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用到结构的固有频率信息,且使用很少的迭代步数就可以得到较满意的修正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频率向量(NFV) 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NFVAC)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结构损伤检测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乐 杨智春 +1 位作者 谭光辉 刘江华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7-902,共6页
引入固有频率向量及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的概念,提出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以一个8层剪切框架模型的损伤检测为例,阐述用该方法进行损伤检测的原理和步骤。首先根据修正后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用局部刚度减小的方法,模拟... 引入固有频率向量及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的概念,提出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以一个8层剪切框架模型的损伤检测为例,阐述用该方法进行损伤检测的原理和步骤。首先根据修正后结构的动力学模型,用局部刚度减小的方法,模拟结构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的损伤,计算出损伤结构序列的固有频率,并组成固有频率向量作为损伤数据库。然后实验测试出带损伤实物模型的固有频率,并组成固有频率向量,再根据该实测固有频率向量与损伤数据库中固有频率向量之间的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对损伤程度和位置进行检测。对框架结构的损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损伤的位置,并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出损伤的程度,而且实验结果证明文中方法还具有较强的抗测量噪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检测 固有频率向量 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natural FREQUENCY VECTOR ASSURANCE criterion NFVAC)损伤位置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固有频率向量的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光辉 杨智春 王乐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通过仿真算例说明基于结构损伤前后固有频率变化的固有频率向量空间损伤检测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损伤检测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在复杂结构损伤检测中的有效性,针对一个8层剪切楼房模型,通过有限元建模并模拟损伤,建立结构的固有频率向量... 通过仿真算例说明基于结构损伤前后固有频率变化的固有频率向量空间损伤检测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损伤检测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在复杂结构损伤检测中的有效性,针对一个8层剪切楼房模型,通过有限元建模并模拟损伤,建立结构的固有频率向量损伤检测数据库,应用固有频率向量法进行损伤检测。在考虑结构损伤前后固有频率向量相关性的同时,也考虑其固有频率向量模之间的偏差因素,对固有频率向量法损伤检测的置信准则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说明,应用有限元建模方法能准确模拟复杂结构的损伤状态,拓展了固有频率向量法的适用范围,并且与原损伤判据相比,改进的损伤判据在实验中明显提高了损伤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检测 固有频率向量 剪切钢架模型 固有频率向量置信准则 检测准确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对称频率采样的全相位FIR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翔东 王兆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8-481,共4页
该文提出基于两种对称频率采样的全相位FIR滤波器设计方法,证明了在无窗和单窗情况下,依据传统对称和偶对称的频率向量设计出的全相位传递曲线分别通过π/N的偶数倍和奇数倍的数字角频率点,因而全相位滤波器可较精确地控制边界频率。仿... 该文提出基于两种对称频率采样的全相位FIR滤波器设计方法,证明了在无窗和单窗情况下,依据传统对称和偶对称的频率向量设计出的全相位传递曲线分别通过π/N的偶数倍和奇数倍的数字角频率点,因而全相位滤波器可较精确地控制边界频率。仿真实验证明,这两种类型的全相位滤波器性能优于神经网络方法设计出的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设计 全相位 偶对称频率向量 频率采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相移组合全相位法的FIR陷波器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黄翔东 王兆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提出新的双相移组合全相位设计FIR陷波器算法。根据单窗情况下全相位滤波的3个重要性质,利用两个互为对称的陷波频率向量用全相位方法设计出两个子滤波器,并构造两个互为共轭的相移向量分别对两个子滤波器进行相移,再将两者进行组合即... 提出新的双相移组合全相位设计FIR陷波器算法。根据单窗情况下全相位滤波的3个重要性质,利用两个互为对称的陷波频率向量用全相位方法设计出两个子滤波器,并构造两个互为共轭的相移向量分别对两个子滤波器进行相移,再将两者进行组合即可生成陷波器。通过理论证明:陷波器的设计可通过代入一简单公式来实现,计算复杂度非常低。实验表明:通过改变相移参数值,在任意频率点上陷波器的衰减值可达-33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波器设计 全相位 双相移组合 对称频率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器投切扰动源的交叉不完全S变换定位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易吉良 彭建春 李圣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4,3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不完全S变换的电容器投切扰动源定位的新方法。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扰动电压信号功率谱包络的动态测度确定扰动频率,并针对该频率求瞬时电压和电流信号的不完全S变,求得相应的扰动频率向量,接着对两向量作交叉S变换,得...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不完全S变换的电容器投切扰动源定位的新方法。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扰动电压信号功率谱包络的动态测度确定扰动频率,并针对该频率求瞬时电压和电流信号的不完全S变,求得相应的扰动频率向量,接着对两向量作交叉S变换,得到扰动频率向量的交叉相位谱,然后从该相位谱中提取对应于扰动起始时刻的值,即得到瞬时电压和电流信号扰动频率分量的相位差,最后根据其极性判断扰动源相对于监测点的位置。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投切 交叉S变换 扰动频率向量 相位差 扰动源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SC:一种基于自组织语义聚类的P2P查询路由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桂明 金士尧 +1 位作者 郭得科 韦海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6-745,共10页
在没有辅助机制的条件下,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定位技术的效率比较低,很难同时获得较低的查询延迟、少量的定位成本和较高的查询命中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语义聚类的P2P查询路由算法SOSC.SOSC算法通过直接用节点共享资源的关键... 在没有辅助机制的条件下,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定位技术的效率比较低,很难同时获得较低的查询延迟、少量的定位成本和较高的查询命中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语义聚类的P2P查询路由算法SOSC.SOSC算法通过直接用节点共享资源的关键词频率向量表达节点语义,各节点均试图与最相似的节点建立邻居关系,以及以指数衰减方式传递节点语义向量,创造性地解决了对等计算环境中聚类语义的表达和传递问题,使得节点可感知周围节点的语义层次,从而使得各节点均可以语义聚类为基础进行快速路由.分析和实验均表明,SOSC算法具有较小的路由延迟、较低的查询代价和较高的查询命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语义聚类 关键词频率向量 查询路由 指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索引结构的压缩存储及其查询处理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骆吉洲 李建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9-153,共5页
在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中,存储文本及其上关键词的索引结构需要大量的空间。位图索引不能支持基于信息量的查询,倒排文件需要的空间比较大。提出了频率向量这种索引结构的压缩存储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这种压缩存储方法的存储结构,理论分... 在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中,存储文本及其上关键词的索引结构需要大量的空间。位图索引不能支持基于信息量的查询,倒排文件需要的空间比较大。提出了频率向量这种索引结构的压缩存储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这种压缩存储方法的存储结构,理论分析表明该压缩方法与存储结构可以获得较高的压缩比;此外,还讨论了压缩频率向量上的查询处理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压缩的索引结构能够保证查询结果的完备性,并能有效地提高频率向量的存储和查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向量 压缩 离散化 查询处理 倒排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聚类在正交多项式法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敏 孟凡通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9-593,共5页
针对试验模态分析中密集模态识别精度差等问题,采用频率归一化正交多项式法进行多模态参数识别,并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实现多测点极点的自动选择,减少识别过程中对分析人员经验的依赖。详细论述在频率归一化下系数矩阵正交化和转换矩阵的... 针对试验模态分析中密集模态识别精度差等问题,采用频率归一化正交多项式法进行多模态参数识别,并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实现多测点极点的自动选择,减少识别过程中对分析人员经验的依赖。详细论述在频率归一化下系数矩阵正交化和转换矩阵的归纳求法以及模糊聚类方法的具体实现。仿真数据证明算法能够识别密集模态,剔除虚假模态,识别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模态分析 频率向量归一 正交化 转换矩阵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波束形成实现交织OFDMA上行链路的载波频偏补偿
11
作者 范达 曹志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24-1928,共5页
在OFDMA系统中,采用交织子载波分配方法可以提高频率分集和系统容量,但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导致本用户的载波间干扰以及用户间干扰。该文分析了交织OFDMA上行链路的信号结构,提出了一种采用... 在OFDMA系统中,采用交织子载波分配方法可以提高频率分集和系统容量,但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导致本用户的载波间干扰以及用户间干扰。该文分析了交织OFDMA上行链路的信号结构,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载波频偏补偿方法,并给出了两种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匹配滤波器和MMSE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MMSE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误比特率性能优于匹配滤波器以及传统的循环卷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多址 载波频率偏移 自适应波束形成 频率向量 循环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局部特征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分类
12
作者 张汝昌 邱杰 +1 位作者 王明堂 陈庆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50,共11页
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决定该蛋白质的生物功能,研究蛋白质结构的相似性在计算分子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蛋白质Cα原子距离矩阵分解成许多小的子矩阵表示蛋白质的局部结构,通过对这些局部结构的统计分析得到局部特征频率向量计... 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决定该蛋白质的生物功能,研究蛋白质结构的相似性在计算分子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蛋白质Cα原子距离矩阵分解成许多小的子矩阵表示蛋白质的局部结构,通过对这些局部结构的统计分析得到局部特征频率向量计算蛋白质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自适应局部特征频率向量的方法(ALFF)计算蛋白质三维结构相似性。ALFF在选取蛋白质局部特征的方式上,使用OTSU算法确定局部特征最合适的大小m,并通过MeanShift聚类计算出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特征数量k。实验结果表明,ALFF可以更好更快地划分蛋白质的局部子结构,相对于人工选择参数的方法,ALFF在SCOP蛋白质结构分类中有更高的一致性,与TM-score比较有更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结构相似性 局部特征 距离矩阵 聚类 频率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itz法的耗能减震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学淑 熊学玉 黄鼎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85,共5页
用改进Ritz法计算耗能减震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改进Ritz法采用基于外荷载空间分布的Ritz向量和基于外荷载频率的Ritz向量。其中,基于外荷载空间分布的Ritz向量用Lanczos法形成。基于外荷载频率的Ritz向量则用外荷载主频的平方进行... 用改进Ritz法计算耗能减震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改进Ritz法采用基于外荷载空间分布的Ritz向量和基于外荷载频率的Ritz向量。其中,基于外荷载空间分布的Ritz向量用Lanczos法形成。基于外荷载频率的Ritz向量则用外荷载主频的平方进行特征值平移后再用Lanczos法形成。文中还给出上述两种Ritz向量的截断标准。之后用改进Ritz法的Ritz向量对结构动力方程进行线性变换。由于耗能减震高层建筑结构的阻尼是非比例阻尼,广义阻尼矩阵是非对角矩阵,所以文中采用拟力实模态法对线性变换后的耦联动力方程进行求解。最后的算例说明该方法用于耗能减震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减震高层建筑结构 基于外荷载空间分布的Ritz向量 基于外荷载频率的Ritz向量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