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中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netrin-1水平对HIE患儿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晓峰 王应云 王利芳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究大脑中动脉(MCA)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水平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8例HIE患儿,根... 目的探究大脑中动脉(MCA)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水平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8例HIE患儿,根据治疗后是否有效可将其分为良好组(78例)、不良组(3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MCA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流速(Vd)、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清netrin-1水平,分析HIE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法、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性及联合预测价值。结果不良组无早期干预、病情程度为重度、10 min Apgar评分≥4分中的占比大于良好组(P<0.05);良好组Vd、Vs、Vm及血清netrin-1水平高于不良组,RI值低于不良组(P<0.05);Vd、Vs、Vm、RI、血清netrin-1水平、无早期干预、病情程度、10 min Apgar评分均为HIE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Vd、Vs、Vm及血清netrin-1与预后情况均呈负相关,RI值与预后情况呈正相关(P<0.05);Vd、Vs、Vm、RI、血清netrin-1水平联合预测HIE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864,最佳预测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79.49%。结论MCA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netrin-1水平可作为临床预测HIE患儿预后情况的辅助指标,两项检查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大脑中动脉 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 联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参数搏动指数与神经危重症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李梦迪 娄君鸽 +1 位作者 张小艳 闫媛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1-14,23,共5页
目的分析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参数搏动指数(PI)与神经危重症患者颅内压(ICP)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4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TCD检查,获得PI水平,并行腰椎穿刺术测量IC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I值... 目的分析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参数搏动指数(PI)与神经危重症患者颅内压(ICP)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4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TCD检查,获得PI水平,并行腰椎穿刺术测量IC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I值与ICP值的相关性。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33例和存活组151例。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临床资料、PI、ICP,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神经危重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对神经危重患者发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PI、ICP水平分别为1.37±0.26、(20.77±3.18)mmHg,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危重患者PI水平与ICP呈正相关(r=0.549,P<0.05)。死亡组ICU住院时间、PI、ICP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PI、ICP、GCS水平异常均是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I预测神经危重患者发生死亡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3(95%CI:0.741~0.925)、87.90%、78.10%。结论TCD参数PI与神经危重症患者ICP呈正相关,且是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PI对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 搏动指数 神经危重症患者 内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参数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王文荣 蕙品晶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73-81,146,共10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参数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血性转化(H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145例ACI患者,采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平均血流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参数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血性转化(H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145例ACI患者,采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平均血流速(Vm)和搏动指数(PI),采用CT灌注成像检测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记录30天内HT的发生情况,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HT的发生率为45.32%。发生组的Vs、Vd、Vm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而PI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的CBF低于未发生组(P<0.05),MTT长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的CBV、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史、房颤史、入院时NIHSS评分、脑白质疏松、Vm、PI和CBF是ACI患者发生H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Vm和PI联合预测ACI患者发生HT的AUC为0.911,灵敏度为92.06%,特异度为78.67%。结论:TCD脑血流参数,特别是Vm和PI,对于预测ACI患者的出血性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动力学 急性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预测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美容 李世博 李萍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方法以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0.6 mg/kg小剂量(最高总剂量≤50 mg)阿替普酶静...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方法以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0.6 mg/kg小剂量(最高总剂量≤50 m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0.9 mg/kg阿替普酶(最高剂量≤90 mg)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不同时间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分别为(23.75±10.25)、(40.53±10.15)、(81.26±15.14)cm/s,均快于对照组的(18.22±7.23)、(32.47±10.16)、(70.30±15.12)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溶栓后2 h,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 h、28 d,研究组NIHSS评分(9.45±1.19)、(7.25±1.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33±1.13)、(8.12±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管再通率76.00%低于研究组的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高于研究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价值较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情况,对加快疾病恢复进程具有积极意义,可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颅多普勒超声 小剂量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联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患者介入封堵术的评估效果
5
作者 高沙沙 高万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91-594,共4页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联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患者介入封堵术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集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超声科就诊时确定为高度疑似卵圆孔未闭的124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完...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联合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患者介入封堵术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集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超声科就诊时确定为高度疑似卵圆孔未闭的124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经食管超声心电图(TEE)、TCD发泡试验、声学造影检查,因目前无明确的卵圆孔未闭诊断金标准,结合核心文献及既往研究,以TEE作为诊断卵圆孔未闭的可行对照。对确诊为卵圆孔未闭且符合介入封堵术标准的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术,并通过TCD发泡试验联合声学造影检查评估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记录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124例患者中,115例经TEE明确诊断为卵圆孔未闭,检出率为92.74%。以TEE为对照,TCD发泡试验联合声学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的灵敏度为98.26%(113/115),特异度为77.78%(7/9),准确率为96.77%(120/124);联合检查诊断与TEE的一致性K值为0.76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115例患者中有113例符合介入封堵术适应证,均顺利完成治疗,经联合检查评估有109例患者手术有效,有效率为96.46%;113例患者均完成术后随访,随访期间无病死,有2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77%。结论TCD发泡试验联合声学造影检查诊断卵圆孔未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准确评估介入封堵术的手术效果,可减少因错误判断手术效果导致的术后复发,保证了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术 颅多普勒超声 发泡试验 声学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张雨 李效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4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4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效能及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结果:二者联合检查诊断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性高于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查对ACI患者颈动脉中度狭窄的检出率高于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价值较高,可提高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及颈动脉中度狭窄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 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定量监测对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
7
作者 刘银银 黄述春 +3 位作者 覃玉术 吕正祥 张文彪 周征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55-58,63,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定量监测对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SAH后CVS患者近远期预后,记录患者TCD定量指标监测,Logistic回归分析近、远期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定量监测对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SAH后CVS患者近远期预后,记录患者TCD定量指标监测,Logistic回归分析近、远期不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构建不良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结果第1 d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Vm)、第3 d MCA-Vm和第1d Lindegaard指数(LDGI)是SAH后CVS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第1 d MCA-Vm、第1 d LDGI是SAH后CVS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期预后风险评分=1.28×第1 d MCA-Vm+3.45×第3 d MCA-Vm+1.15×第1 d LDGI,ROC曲线面积0.851,最佳界值11.2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99和0.812,远期预后风险评分=2.16×第1 d MCA-Vm+1.44×第1 d LDGI,ROC曲线面积0.719,最佳界值8.4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44和0.469;结论对于SAH后CVS患者要及早开展TCD监测,构建不良预后风险模型,预测其预后风险,分级处理和治疗患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多普勒超声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不良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8
作者 韩越 黄晴 +1 位作者 练丹 陈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184例高度怀疑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采用TCD、颈动脉超声和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椎动脉、基底动脉。以CTA为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184例高度怀疑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采用TCD、颈动脉超声和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椎动脉、基底动脉。以CTA为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0.40~0.75为一致性良好)。结果共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545条,其中左侧椎动脉181条、右侧椎动脉180条、基底动脉184条。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73.74%、84.78%、78.16%,特异度分别为82.93%、85.23%、91.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91%、85.71%、89.4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34%、84.27%、82.4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程度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622 4、0.619 8、0.704 8。结论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能有效筛查椎-基底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狭窄 椎动脉 基底动脉 颅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建伟 胡玲香 +7 位作者 李宁 张凡 李春雨 赵菁菁 李季 胡运光 张颜 王成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综合治疗方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椎-基底动脉血供异常的影响。方法采用三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纳入针推组(38例)、针刺组(32例)、推拿组(30例),分别给予针刺推拿综合方案、单纯针刺、单...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综合治疗方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椎-基底动脉血供异常的影响。方法采用三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纳入针推组(38例)、针刺组(32例)、推拿组(30例),分别给予针刺推拿综合方案、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为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等的变化。结果对椎-基底动脉低流速状态患者,除推拿组椎-基底动脉Vm外,治疗后各组各指标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后针推组与针刺组、推拿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对椎-基底动脉高流速状态患者,治疗后针推组椎-基底动脉Vp、Vm、Vd,针刺组椎-基底动脉Vp、Vm,推拿组椎动脉Vm、Vd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后针推组椎动脉Vp、Vd,基底动脉Vm与针刺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椎动脉、基底动脉Vm与推拿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本研究的针刺推拿方法治疗CSA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的紊乱,针灸、推拿配合应用可互相协调,优势互补,提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 颈椎病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彩超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景萍 李慧芳 +2 位作者 胡健 郑薇薇 梁永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7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超(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CDFI和TCD常规检测,其中42例患者(84支动脉)确定为单...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超(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CDFI和TCD常规检测,其中42例患者(84支动脉)确定为单侧或双侧ICA狭窄或闭塞,经脑血管造影(DSA)检测证实。详细检测记录ICA近段(分叉水平上方1.0~1.5 cm)、ICA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PSVst、PSVdis、PSVpro)、狭窄段的平均流速(MFVst),与狭窄远段的流速比值(PSVst/PSVdis、PSVst/PSVpro)。将CDFI、TCD及二者综合诊断结果分别与脑血管造影(DSA)对比分析。结果 DSA检测结果中本组84支颈内动脉27支正常(32.14%),轻度狭窄14支(16.67%),中重度狭窄20支(23.81%),闭塞23支(27.38%);轻度至闭塞患者中PSVst、MFVst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42例患者84支颈血管CDFI与DSA完全符合81支,假阳性1支,假阴性2支,准确率为96.4%,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96.0%。TCD与DSA完全符合82支,假阳性1支,假阴性1支,准确率为97.6%,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95.0%。二者综合结果确定狭窄35支,闭塞23支,正常28支,与DSA符合率为98.8%(83/84)。结论 CDFI和TCD的联合应用提高了对重度ICA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无创性综合检测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彩超 颅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狭窄 闭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伟民 郭琛军 +1 位作者 叶磊 许敬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探讨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 目的探讨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例),两组均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牵引及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同时应用TCD和BAEP观察血流及脑干传导功能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401 3,P=0.000 7),观察组治疗后TCD和BAEP的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90 2,P=0.013 6;χ2=7.140 2,P=0.007 5)。结论牵引及中医按摩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中医按摩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颅多普勒超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时眼动脉血流改变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佳 汪军 +1 位作者 赵蕾 孟忻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的患者进行眼动脉血流的检测,观察眼动脉血流与眼部缺血性疾病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的患者进行眼动脉血流的检测,观察眼动脉血流与眼部缺血性疾病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单侧重度ICAS的31例及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19例患者纳入研究。利用TCD检查ICAS侧眼动脉血流方向、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对比分析眼动脉逆向血流(reversed ophthalmic artery flow,ROAF)患眼及对侧眼眼动脉PSV及RI值,同时对眼动脉血流方向与眼部缺血以及ICAS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TCD检查发现ROAF 24眼,其中单侧重度ICAS者9眼,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者15眼,ROAF在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组更易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P=0.001)。24例ROAF患者的阻塞侧PSV值为(38.68±11.58)cm·s-1,与健侧的(33.53±2.74)cm·s-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3,P=0.000);阻塞侧RI值为0.60±0.10,与健侧的0.78±0.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00)。24只ROAF眼中58.3%有明确的眼部缺血体征,而26只正流患侧眼中该比例为15.4%,ROAF组患眼更容易出现眼部缺血体征(χ2=9.99,P=0.002)。利用Logistic回归预测ROAF与眼部缺血的关系:回归系数为0.211(χ2=12.26,P=0.000),OR值为1.235。结论当出现ROAF时,提示重度ICAS甚至完全闭塞;ROAF的流速越快,提示眼部出现缺血性病变的几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颈内动脉狭窄 颅多普勒超声 眼部缺血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隋晓雯 李福荣 +4 位作者 张美艳 潘心 赵红玲 刘金洁 赵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5期46-49,共4页
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是导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且能影响到重要的功能区,目前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已广泛应用于MCA狭窄的治疗中,基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无创、无痛、廉价等优点,在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的监测及随诊中广泛应用... 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是导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且能影响到重要的功能区,目前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已广泛应用于MCA狭窄的治疗中,基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无创、无痛、廉价等优点,在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的监测及随诊中广泛应用,本文从TCD在术前、术后评估参数的选择、术中微栓子监测、术后识别高灌注综合征、血管痉挛及再狭窄几个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TCD作为一种检查手段能尽早识别手术并发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 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 颅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后腹腔镜手术中脑血流的监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纪秀 华扬 +4 位作者 王克杰 程维涛 刘青海 魏立民 李京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736-738,共3页
目的:观察后腹膜入路腹腔镜手术中腹腔内CO2充气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在CO2充气前(T0)、充气后10min(T1)、30min(T2)、60min(T3)、90min(T4)和120min(T5)及停止充气后30 min(Te)等时间点,采用经颅超声... 目的:观察后腹膜入路腹腔镜手术中腹腔内CO2充气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2例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在CO2充气前(T0)、充气后10min(T1)、30min(T2)、60min(T3)、90min(T4)和120min(T5)及停止充气后30 min(Te)等时间点,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持续监测并记录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变化百分比(Delt)等脑血流参数(以双侧均值统计),并同时观察和分析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等血管活性肽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的相关性。结果:Vm、Delt于T2显著升高,T4达高峰,Te恢复,PI于T4降至最低,脑血流频谱呈明显的低搏动性改变,于Te期恢复,ET、NPY于T3显著升高,Te恢复,CGRP于T5显著降低,Te降至最低,且Delt与ET、NPY呈线性相关。结论:后腹腔镜手术中CO2充气可使患者Vm、Delt显著增加,PI降低,且该变化与血浆ET,NPY改变有关。通过TCD对脑血流的监测,可及时发现后腹腔镜手术中CO2浓度对脑血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多普勒超声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晓红 李月春 +3 位作者 张京芬 刘国荣 王宝军 贾艳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6-537,共2页
脑白质疏松症(LA)是最常见的一种脑白质病变,病变主要累及大脑具有高级功能的白质束。研究证明,严重的LA不仅可引起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并与各种脑卒中及其复发、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等相关。脑血管储备(CVR)是指在生理或病理刺... 脑白质疏松症(LA)是最常见的一种脑白质病变,病变主要累及大脑具有高级功能的白质束。研究证明,严重的LA不仅可引起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并与各种脑卒中及其复发、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等相关。脑血管储备(CVR)是指在生理或病理刺激作用下,脑血管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维持脑血流正常稳定的能力。因此,正确检测和评价CVR,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对LA患者进行CVR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脑血管储备功能 颅多普勒超声 患者 脑白质病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白质疏松症 认知功能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或梗阻性病变的准确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龚涛 王冬青 陈海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主干严重狭窄或梗阻性病变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对47例患MCA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TCD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以MRA为金标准,以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作为动脉狭窄的诊断参数,利用四...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主干严重狭窄或梗阻性病变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对47例患MCA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TCD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以MRA为金标准,以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作为动脉狭窄的诊断参数,利用四格表法,分析TCD检测上述病变的准确性。结果:TCD对MCA中度、重度狭窄及梗阻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期值及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5.3%、92.3%、87.2%、96.7%、70.6%;91.7%、91.3%、91.5%、91.7%、91.3%;62.5%、100%、93.6%、100%、92.9%。与MRA完全相符率为80.9%(3847)。结论:在诊断MCA严重狭窄或梗阻性病变时,TCD与MRA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多普勒超声 大脑中动脉 狭窄 梗阻 缺血性脑卒中 M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兔颈内动脉狭窄模型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珏 刘景夏 +2 位作者 胡冰新 单华宁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53-154,158,共3页
目的:研究兔颈内动脉狭窄模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混沌现象,使TCD量化诊断脑血管狭窄成为可能。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不同程度的右侧颈内动脉狭窄模型,用TCD 4MHz的超声探头采集信号,计算健侧和狭窄侧的Kolmogorov熵。结果:健... 目的:研究兔颈内动脉狭窄模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混沌现象,使TCD量化诊断脑血管狭窄成为可能。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不同程度的右侧颈内动脉狭窄模型,用TCD 4MHz的超声探头采集信号,计算健侧和狭窄侧的Kolmogorov熵。结果:健侧Kolmogorov熵为0,说明正常血流呈非混沌状态,而狭窄侧血管Kolmogorov熵为正有限数,并且狭窄程度增加与Kolmogorov熵成正相关,说明狭窄处的血流为混沌状态。结论:本研究使TCD量化诊断脑动脉狭窄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多普勒超声 混沌 Kolmogorov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改良简易Valsalva吹气装置在卵圆孔未闭经颅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乐 高艳 +1 位作者 李江艳 胡朗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改良简易Valsalva吹气装置在卵圆孔未闭(PFO)经颅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疑似PFO接受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检查的患者300例,患者先完成静息状态c-TCD,采用传统Valsalva动作和自制改良简易Va... 目的探讨自制改良简易Valsalva吹气装置在卵圆孔未闭(PFO)经颅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疑似PFO接受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检查的患者300例,患者先完成静息状态c-TCD,采用传统Valsalva动作和自制改良简易Valsalva装置先后完成c-TCD,比较两种方法PFO检出率及分流程度。结果采用传统Valsalva动作检出PFO 171例、检出率为57%,采用自制改良简易Valsalva吹气装置检出PFO 194例、检出率为65%,两种方法检出率相比,P<0.01。自制改良简易Valsalva吹气装置对分流程度尤其是Ⅱ~Ⅲ级分流的诊断效能高于传统Valsalva动作(P<0.01)。结论使用自制改良简易Valsalva吹气装置可提高c-TCD对PFO及其分流程度的筛查效能,可作为传统Valsalva动作的代替方案,尤其适用于无法配合Valsalva动作且高度怀疑右向左分流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VALSALVA动作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 右向左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薛洁 耿献辉 +2 位作者 王岩青 王晓静 修阳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郑州人民医院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TC...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郑州人民医院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TCD图像参数值,包括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比较TCD、Hcy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ACA、MCA、PCA的平均流速较对照组快,IMT较对照组厚,Hcy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TCD联合Hcy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TCD、Hcy单项检测(P<0.05)。结论TCD联合Hcy检测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应用价值高于TCD、Hcy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颅多普勒超声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病变侧支血流的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尧 何晋涛 +6 位作者 成冰 吴继星 侯晶晶 唐华 白维 刘阳 张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0期81-82,93,共3页
目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侧支代偿能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单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41例,依据DSA侧支分级分为完全代偿组... 目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侧支代偿能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单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41例,依据DSA侧支分级分为完全代偿组和不完全代偿组,计算患侧大脑中动脉(MCA)与健侧MCA峰值流速的比值(dVMCA/nVMCA),及患侧MCA与健侧MCA搏动指数的比值(dPIMCA/nPIMCA),比较代偿是否完全时,峰值流速比值和搏动指数比值的不同,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TCD评估标准。并分析TCD血流指标与侧支类别、数量的关系。结果 TCD与DSA比较,评价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代偿较完全,dVMCA/nVMCA>0.65时,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75%,dPIMCA/nPIMCA>0.60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60%。dVMCA/nVMCA、dPIMCA/nPIMCA与侧支开放的数目无关。结论 TCD能够通过血液动力学参数评价侧支血流代偿的程度,能够反映半球的灌注情况,评价侧支血流的多少比评价开放侧支的数量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