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1
1
作者 潘先均 胡代星 苏新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清扫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2012年10月—2015年11月由同一位外科医师手术治疗的18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 目的·探讨清扫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2012年10月—2015年11月由同一位外科医师手术治疗的18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87例患者中94例术后病理证实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0.2%。不同性别、年龄患者间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肿瘤为多中心病灶、直径>5 mm、侵犯包膜、肿瘤位于腺叶下极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高(均P<0.05)。69例患者同期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其中22例被证实存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这22例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2枚者,伴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显著增高(P<0.05)。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水平较现行颈部淋巴结阴性(cN0)标准高(P<0.05),其假阴性率(20.2%)显著低于现行cN0标准(88.8%);其与术后病理检查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0.765,P=0.000)。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有较高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建议常规清扫中央区。术中中央区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可较准确地评估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状态,有助于指导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的手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淋巴结清扫 中冰冻病理检查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林维浩 夏浩明 马浙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991-2993,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 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为c N0期PTC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目的:研究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 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为c N0期PTC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420例c N0期PTC病例,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BRAFV600E突变与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420例c N0期PTC中,c N0期PTC患者中的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2.4%。年龄、肿瘤大小、腺体外侵、肿瘤分期和BRAFV600E突变与c N0期PTC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45岁,肿瘤直径>1cm,腺体外侵,肿瘤分期T3~T4、BRAFV600E突变可作为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淋巴结转移 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BRAFV600E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中央区淋巴结数目及分布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华 梁晓燕 +1 位作者 王明华 王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探讨颈中央区淋巴结的数目及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颈部中央区及各亚区淋巴结的数目。结果双侧中央区淋巴结(9.86±3.36)枚(4~20枚)... 目的探讨颈中央区淋巴结的数目及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颈部中央区及各亚区淋巴结的数目。结果双侧中央区淋巴结(9.86±3.36)枚(4~20枚)。左侧中央区淋巴结(6.24±2.23)枚(2~14枚)。右侧中央区淋巴结(7.77±2.79)枚(2~15枚)。喉前区淋巴结(1.29±0.75)枚(0~4枚),气管前区(2.62±1.26)枚(0~7枚),左侧气管旁区(2.38±1.34)枚(0~6枚),右侧气管旁区(3.97±1.97)枚(0~10枚)。四个亚区淋巴结比例分别为:12.69%,24.47%,24.15%,38.47%。其中右侧气管旁区的两个亚区右侧喉返神经外侧区(1.35±1.27)枚(0~6枚),右侧喉返神经内侧区(2.64±1.75)枚(0~9枚)。结论本研究报道颈中央区淋巴结的数目及分布结果,可为外科医生在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时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 淋巴结 解剖 甲状腺癌 中央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术前彩超评估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伟超 姚繁 杨安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40-1045,共6页
目的:探究术前彩超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评估现状及其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13家三甲医院PTC患者的术前彩超报告及手术病理报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前彩超对中央... 目的:探究术前彩超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评估现状及其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13家三甲医院PTC患者的术前彩超报告及手术病理报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前彩超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评估现状。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通过两种淋巴结判定方式评估术前彩超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1)假设以超声报告发现/描述中央区淋巴结作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标准;2)以超声报告判断/考虑典型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作为诊断标准。结果:除去资料不符者,共收集1 016例患者资料,其中925例术前彩超对中央区淋巴结进行评估。925例中有825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384例,无转移组441例。以发现中央区淋巴结为诊断标准,中央区淋巴结的检出率为18.9%(3.0%~50.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33.59%、89.11%和63.27%。以典型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征象作为诊断标准,中央区淋巴结的检出率为8.2%(0~33.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7.97%、97.96%和60.73%。结论:彩超对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检出率和敏感度较低,说明2012年国内指南推荐cN0的PTC在保护功能前提下进行预防性清扫符合目前的评估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淋巴结 前彩超 预防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沁 杨晓晨 査小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82-1783,1792,共3页
目的 :探索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经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06例PTMC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 目的 :探索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经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06例PTMC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2.6%(24/106)。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径(〉5 mm)、多发癌灶、双叶肿瘤与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与中央区淋巴结阳性发现率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mm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OR=0.092;95%CI=0.028~0.306)。结论:对于临床触诊阴性的PTMC患者,原发肿瘤直径〉5 mm、多发癌灶、双叶肿瘤者有必要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中央淋巴结转移 中央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鳞癌颈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家伟 邱蔚六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年第6期455-458,共4页
摘要头颈鳞癌颈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医师甚感棘手,本文将对其进行评述。术前行超声或MRI引导下的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对于提高该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颈部是否需同期治疗,宜根据原发灶部位、大小、肿瘤分化... 摘要头颈鳞癌颈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医师甚感棘手,本文将对其进行评述。术前行超声或MRI引导下的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对于提高该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颈部是否需同期治疗,宜根据原发灶部位、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患者具体情况而定。肿瘤浸润深度大于4mm,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指标。对部分患者,可采取等待观察策略。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与预防性颈部放疗(40~50Gy)的效果相当,后者的应用日趋增多。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以肩胛舌骨上和外侧颈淋巴清扫术为宜,其效果与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诊断 淋巴清扫 鳞癌 治疗 淋巴结 策略 价值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区性颈清扫在喉癌(声门上型)cN_0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慧 李磊 +1 位作者 卢书轩 马士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3-696,共4页
背景与目的:声门上型喉癌有较高的隐性淋巴结转移率,目前尚无法在手术治疗前判断其是否有潜在转移。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声门上型喉癌潜在隐性淋巴结转移成为影响声门上型喉癌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研究择区性颈清扫术(selective neck ... 背景与目的:声门上型喉癌有较高的隐性淋巴结转移率,目前尚无法在手术治疗前判断其是否有潜在转移。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声门上型喉癌潜在隐性淋巴结转移成为影响声门上型喉癌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研究择区性颈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在喉癌(声门上型)cN0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25例行择区性颈清扫的喉鳞状细胞癌声门上型cN0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cN0患者行择区性清扫术后发现pN+39例(31.2%);清扫标本中共发现64枚阳性淋巴结,其在颈部的分布如下:Ⅰ区1.6%、Ⅱ区70.3%、Ⅲ区25.0%和Ⅳ区3.1%,3年生存率为87.2%。结论:声门上型喉癌患者cN0病例行择区性清扫术能有效清除头颈部癌患者颈部潜在淋巴结转移;与根治性颈清扫比较,可以达到同样的疗效,同时能避免行全颈清扫造成手术范围过大,术后并发症多的缺点;应对声门上型喉癌cN0患者重点行Ⅱ和Ⅲ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尤其是Ⅱb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扫 淋巴结转移 部癌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