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智能设备的路面平整度预测精度及其比较
1
作者 张金喜 平馨颖 +1 位作者 郭旺达 张宇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50,共11页
在路面平整度预测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同时,面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设施建设,路面平整度IRI(国际平整度指数)的快速、高频次、低成本的智能预测也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基于不同智能设备的平整度预测精度、预测效果等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 在路面平整度预测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同时,面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设施建设,路面平整度IRI(国际平整度指数)的快速、高频次、低成本的智能预测也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基于不同智能设备的平整度预测精度、预测效果等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该研究首先利用笔者课题组开发的两种智能预测设备,即路面行车数据采集智能手机App软件和路面行车数据采集智能终端,开展了路面行车实验,采集了行车振动、速度、位置等数据;然后引入随机森林模型,确定了最能够反映IRI影响的4个振动加速度特征指标;接着利用循环神经网络(RNN)、门控循环单元(GRU)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3种神经网络,建立了路面平整度IRI的预测模型,并对不同模型、不同设备的IRI预测精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STM在3种神经网络模型中实现了最好的鲁棒性和最高的预测精度,两个智能设备预测IRI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64和0.789,智能终端的预测精度高于智能手机。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我国道路路面平整度预测和监测的信息化水平、提高道路养护决策科学化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路面 智能终端 智能手机App IRI 行车振动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与机理融合的航发转子柔性装配精度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石智辉 柳健 +1 位作者 赵英杰 孙清超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6-723,共8页
针对考虑转子零件装配变形后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装配精度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机理引导数据的航发转子柔性装配精度预测方法。基于误差传递累积机理建立航发转子刚性装配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配合零部件变形对装配精度的影响,... 针对考虑转子零件装配变形后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装配精度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机理引导数据的航发转子柔性装配精度预测方法。基于误差传递累积机理建立航发转子刚性装配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配合零部件变形对装配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柔性因素的转子装配精度预测模型;结合航发转子装配机理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转子柔性装配过程进行特征敏感性分析并建立特征工程;结合航发转子装配的非线性特征与不确定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SVR-XGBoost)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装配精度预测模型;以某型号航发转子的一级盘与二级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结果。本文机器学习模型的MAE、MSE、R2评估指标均优于单一的SVR与XGBoost方法,有较高的泛化性与准确性;本文模型的装配精度预测结果与装配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对于刚性预测模型其平均误差减小了73.10%,对航空发动机转子装配精度预测精度的提升起到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转子 机理模型 数据与机理融合 装配精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胶粘连接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装配精度预测与分析综述
3
作者 夏焕雄 李佳雯 +4 位作者 张国锐 孙洲豪 张福礼 张健 刘检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3-512,共10页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是一种高精密惯性导航产品,胶粘连接是此类产品装配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以几何量为核心的装配理论难以准确预测其装配精度.为此,提出了宏观几何偏差传递、蒙特卡洛统计抽样、胶粘连接力学仿真融合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装配...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是一种高精密惯性导航产品,胶粘连接是此类产品装配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以几何量为核心的装配理论难以准确预测其装配精度.为此,提出了宏观几何偏差传递、蒙特卡洛统计抽样、胶粘连接力学仿真融合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装配精度预测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空间坐标变换矩阵方法的装配偏差传递模型以及环氧胶黏剂7-2312的胶粘连接力学模型;然后,将胶接力学仿真得到的变形量引入装配偏差传递模型,并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对公差进行抽样,实现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关键结构的装配精度精准预测;最后,利用该装配精度预测方法,探讨了胶接位置和胶点直径等因素对装配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零件设计公差和名义胶接工艺参数下,力矩器中磁极片与轭铁同轴度误差小于0.008 mm,端面平行度误差小于0.01 mm,且对胶点直径偏差与胶点位置偏差均比较敏感;上下力矩器与摆片组的同轴对位精度优于0.011 mm,且对胶黏剂轴向定位误差较为敏感,而对周向定位误差不敏感.文中的研究为指导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装配精度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预测 胶粘连接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装配精度预测研究
4
作者 孟凡军 蒋雨荷 +3 位作者 张云贺 于波 刘通 李学光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17,共5页
针对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困难导致的装配效率低、装配精度差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开发了集成于UG平台的装配精度预测系统。通过建立层次化装配精度模型信息,搭建了包含零件尺寸及公差信息... 针对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困难导致的装配效率低、装配精度差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方法,开发了集成于UG平台的装配精度预测系统。通过建立层次化装配精度模型信息,搭建了包含零件尺寸及公差信息和关联要素信息的数据库,开发了三维模型信息自动提取功能,实现了装配模型与数据库信息的动态关联;基于零件关联要素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自动生成尺寸链并绘制尺寸链图;运用极值法求解封闭环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结合轴和齿轮装配实例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和系统功能的可行性,实现了复杂装配体的计算机辅助装配精度预测,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精度预测 装配尺寸链 深度优先搜索 计算机辅助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接面误差传递机理的高精装备装配精度预测与公差优化研究
5
作者 王平 刘象 +1 位作者 张义 罗哲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5,共9页
高精装备装配过程中装配精度的预测和对公差的控制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性能。针对装配过程中受多种误差耦合作用导致装配精度与公差难以准确预测和控制的问题,本文以高精装备装配体元件的联接面误差传递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综合算法... 高精装备装配过程中装配精度的预测和对公差的控制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性能。针对装配过程中受多种误差耦合作用导致装配精度与公差难以准确预测和控制的问题,本文以高精装备装配体元件的联接面误差传递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综合算法来实现高精度装备的装配精度预测和公差优化。首先,分析了联接面误差传递属性,结合多色集合矩阵建立了联接面误差传递矩阵,求解了装配体主导误差传递路径;基于此建立了装配体误差传递预测模型,结合误差变动不等式、约束不等式与数理统计方法实现了装配精度预测;其次,建立了以最低加工成本为目标的公差优化模型,采用惩罚函数法与改进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算法进行公差优化。最后,以齿轮油泵装配体为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精度预测与优化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装备 联接面误差传递 装配精度预测 公差优化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气象预测精度提升的研究
6
作者 赵梦玉 刘晓敏 李佳燕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289-291,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已广泛渗透包括气象学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气象预测是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预测之一,因借助大数据技术,气象预测的精确度日益提升。基于此,针对大数据分析在气象预测精度提升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围绕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已广泛渗透包括气象学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气象预测是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预测之一,因借助大数据技术,气象预测的精确度日益提升。基于此,针对大数据分析在气象预测精度提升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围绕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及分析,利用大量气象数据,依托高性能计算硬件,构建一套全新的气象预测模型。同时,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对模型进行实时训练和优化,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研究发现,相比传统的气象预测模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在追踪台风路径、预测地方性降雨量及气温变化等方面,新模型的预测准确率相比传统模型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气象预测 预测精度 机器学习 高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BS光谱实现燃煤企业碳排放量高精度快速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猛 刘树林 +4 位作者 刘晓东 孙浩瀚 张颖 李安 刘瑞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7-603,共7页
准确预测煤炭的碳排放数据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在煤炭入炉前完成碳排放量数据和煤质指标的精确、快速预测,将转变目前“先排放,后检测”的碳排放数据计算方式,对落实“双碳”战略意义重大。以煤炭碳含量和煤质指标的精... 准确预测煤炭的碳排放数据是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在煤炭入炉前完成碳排放量数据和煤质指标的精确、快速预测,将转变目前“先排放,后检测”的碳排放数据计算方式,对落实“双碳”战略意义重大。以煤炭碳含量和煤质指标的精准预评估为研究目标,通过自行搭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系统和LIBS光谱统计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PCA-PLS)结合小样本算法对训练集进行回归训练,建立了一种煤炭的碳排放预测模型,并通过在新疆A电厂和山东B电厂中的实际应用,证明了LIBS系统在煤质指标分析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绝对误差最大为0.0256 t,表现出较好的碳排放预测能力。所提方法可以用于燃煤企业碳排放量的精准预测,为实现煤炭碳排放和煤质指标的预评估提供了一种较为高效的技术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碳排放 精度快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SE-LSTM水泥熟料f-Cao预测模型
8
作者 陈薇 解俊哲 +4 位作者 康志伟 赵军 刘海军 褚彪 张宏图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3,共9页
在水泥生产中,熟料是关键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水泥的整体性能。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f-CaO)的含量是评估熟料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弥补传统实验室化验方法在时效性上的不足,本文构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水泥熟料f-CaO含量软测量模型,... 在水泥生产中,熟料是关键成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水泥的整体性能。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f-CaO)的含量是评估熟料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弥补传统实验室化验方法在时效性上的不足,本文构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水泥熟料f-CaO含量软测量模型,该模型结合了通道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时记忆网络。利用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方法对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特征输入到LSTM网络进行学习,使模型能够以自适应方式聚焦于核心的特征通道;由于LSTM在预测波动性较大的数据上预测效果较差,针对此问题对上述软测量模型进行改进,在原有模型基础上引入分类模块与加权模块对LSTM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使得模型可以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通过优化各类别之间的权重,提高了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E-LSTM的水泥熟料f-CaO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比普通LSTM和SE-LSTM预测模型都有明显提升,因此在水泥熟料f-CaO的含量预测上所提的改进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达到了预期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熟料 通道注意力机制 时序匹配 分类加权 LSTM F-CAO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心轴承退化特性WPES提取及FOA-GRNN算法预测分析
9
作者 张海霞 李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2,共4页
目前轴承剩余寿命预测需要采用大量历史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导致最终的预测结果相对实际测试情况形成了较大的偏差。这里以小波包能量谱WPES的方法对轴承退化特征进行了提取分析,并利用FOA-GRNN模型使GRNN获得更高精度的预测结果,根据多... 目前轴承剩余寿命预测需要采用大量历史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导致最终的预测结果相对实际测试情况形成了较大的偏差。这里以小波包能量谱WPES的方法对轴承退化特征进行了提取分析,并利用FOA-GRNN模型使GRNN获得更高精度的预测结果,根据多种群自适应果蝇优化算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得GRNN扩展速度,实现了轴承剩余寿命的准确预测。研究结果表明:FOA-GRNN方法预测获得的均方误差为0.0034,形成了0.0532的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为0.06025,轴承退化特征能够满足轴承剩余寿命精确预测的要求。FOA-GRNN指标参数最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表现出了最优的收敛性,寻优效率与精度同时获得大幅提升。该研究对提高调心轴承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可以拓宽到其它的机械传动故障信号分析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心轴承 使用寿命 预测精度 小波包能量谱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果蝇优化算法 退化特性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推子空间的机组数字孪生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方法
10
作者 赵彦博 蔡远利 胡怀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2,共8页
由于机理分析的简化假设条件或设备实际运行中参数特性偏移等因素,导致机理建模不可避免存在模型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递推子空间的火电机组数字孪生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方法。分析机组关键设备的运行机制,结合典型工况小样本数据... 由于机理分析的简化假设条件或设备实际运行中参数特性偏移等因素,导致机理建模不可避免存在模型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递推子空间的火电机组数字孪生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方法。分析机组关键设备的运行机制,结合典型工况小样本数据,建立火电机组的全设备多工况非线性动态机理模型,确保数字孪生系统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与泛化性能;基于递推子空间辨识方法,建立预测精度优化模型并实时进行在线更新,补偿机理模型产生的误差,提高整体模型的预测精度,保证数字孪生模型的高保真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火电机组 模型预测精度优化 子空间辨识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SO-LSSVR算法的变电站工程造价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林峰 刘云 +2 位作者 亓彦珣 周波 李洁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电网建设项目中变电站工程造价的预测一直是影响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问题。然而,当前常用的变电站造价预测方法存在预测精度不足、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预测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提出了一... 【目的】电网建设项目中变电站工程造价的预测一直是影响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问题。然而,当前常用的变电站造价预测方法存在预测精度不足、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预测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算法的变电站工程造价预测方法。【方法】考虑到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在设备、技术和运维上的差异,通过分析这两类变电站的特点,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预处理,以去除噪声数据,填补缺失值,并将有效信息转换为特征向量,作为LSSVR模型的输入。为避免传统粒子群(PSO)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引入了一种混合调节策略,对PSO算法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进行优化,使得优化过程更加稳定并具备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该策略IPSO算法可以在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利用IPSO算法优化LSSVR模型参数,并建立变电站工程造价预测模型。【结果】通过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所提出的IPSO-LSSVR算法在预测精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具体来说,基于该模型的预测误差显著低于其他方法,可以将偏差控制在5%以内。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确保了LSSVR模型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结论】基于IPSO优化LSSVR算法的变电站工程造价预测方法,克服了传统预测方法在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上的不足。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能够为电网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预测依据,从而有助于项目预算的合理制定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工程造价 造价预测 粒子群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预测精度 运算效率 混合调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隧道涌水量组合预测方法
12
作者 李俊 黄晓敏 +2 位作者 李睿 王亮 李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5,共6页
隧道涌水量预测存在多种解析公式和经验公式预测方法及模型,各类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涌水量存在偏差。为了提高隧道涌水量预测公式的精度,采用熵值法计算权重,结合有序加权的方法对单项预测结果进行组合预测。基于云南省列白妥隧道实际... 隧道涌水量预测存在多种解析公式和经验公式预测方法及模型,各类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涌水量存在偏差。为了提高隧道涌水量预测公式的精度,采用熵值法计算权重,结合有序加权的方法对单项预测结果进行组合预测。基于云南省列白妥隧道实际监测隧道涌水量,选用常用的5种单项预测模型和2种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引入有效度等指标来评价不同模型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组合预测方法在5个预测分段平均预测精度为96.46%,有效度为0.9419,对比最准确的单项预测结果平均精度提高18.17%,有效度提高24.6%。组合预测方法显著提升了预测精度,可为隧道排水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降低隧道涌水带来的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量 预测精度 解析公式法 熵值法 组合预测 有效度指标 云南省列白妥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静力学和混合热弹流动压润滑的高速机床轴承精度寿命分析
13
作者 刘昊 陈云 +2 位作者 郭翼 时永鹏 陈星秋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3-888,共16页
机床主轴轴承作为机床的基础核心部件,其精度寿命是机床服役精度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本文中以Archard磨损理论作为基本框架,通过耦合轴承拟静力学模型与混合热弹流动压润滑模型,结合球盘磨损试验测量了轴承钢材料磨损系数,提出了1套角接... 机床主轴轴承作为机床的基础核心部件,其精度寿命是机床服役精度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本文中以Archard磨损理论作为基本框架,通过耦合轴承拟静力学模型与混合热弹流动压润滑模型,结合球盘磨损试验测量了轴承钢材料磨损系数,提出了1套角接触球轴承的精度寿命预测模型,与已有实测的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和寿命相关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可行性.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轴承的力学状态、润滑性能和材料的抗磨损性能来评估轴承的精度寿命.通过模拟,研究了润滑油温度场、非牛顿流体特性、接触表面粗糙度和服役工况对轴承精度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油温度升高、粗糙度均方根值增大和轴、径向载荷增加均会显著削弱轴承的精度寿命,而润滑油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对精度寿命影响较小。通过不同工况的模拟,发现随着转速增加,轴承精度寿命呈短暂升高而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寿命预测 角接触球轴承 黏着磨损 拟静力学 混合热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TCN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研究
14
作者 李敖 冉华军 +2 位作者 李林蔚 王新权 高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规划和日常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准确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 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规划和日常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准确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间卷积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初始风电功率数据进行分解,得到多个相对稳定的子数据序列;然后将其分别作为时间卷积网络的输入,利用时间卷积网络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和功率预测;最后将所有预测值进行汇总,得到最终的功率预测值。使用宁夏某地区真实风电功率数据进行验证,并与传统预测模型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等相关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时间卷积网络(TCN) 特征提取 预测精度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ossFormer的自动驾驶车辆周边行人轨迹预测
15
作者 曹瑞阳 李诗雨 +1 位作者 刘擎超 丁延超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6-283,308,共9页
在自动驾驶车辆周边行人轨迹预测中,针对现有方法在长时预测任务中表现不足,尤其是对复杂场景适应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给出了行人轨迹预测问题建模流程,构建了基于CrossFormer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新方法通过维度分段嵌入技... 在自动驾驶车辆周边行人轨迹预测中,针对现有方法在长时预测任务中表现不足,尤其是对复杂场景适应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给出了行人轨迹预测问题建模流程,构建了基于CrossFormer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新方法通过维度分段嵌入技术显式学习相邻时间帧的相关性;结合两阶段注意力机制层,充分学习行人轨迹的长时依赖关系;利用分层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自适应地捕获行人轨迹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依赖性,提高模型在长时预测上的可扩展性.新方法创新性地结合了多模态信息融合、自注意力机制和可扩展性优化,实现了对行人轨迹预测任务的高效解决.在ETH轨迹数据、江苏大学校园内行人轨迹数据(JDD)这两个数据集完成了试验,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分割性分析以及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ETH数据集上,新方法的平均位移误差ADE、最终位移误差FDE值分别为0.627、1.32,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如LSTM(0.895、1.74)和SR-LSTM(0.728、1.66)等;在JDD数据集上,新方法的ADE、FDE值分别为0.281、0.53,远优于GAN(0.562、1.01)、STGAT(0.673、1.43)等模型;新方法在复杂场景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行人轨迹预测 CrossFormer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复杂场景分析 多模态数据融合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学习算法结合经验模型预测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
16
作者 杏艳 宋新宇 +3 位作者 李飞 李茂刚 郭琦 张霖琳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3,共10页
城市污染排放的智能化监测对于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具有复杂的非线性、随机性和趋势性特点,因此,基于传统单变量模型的预测,难以满足城市污染排放精准预测的需求。为提高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准确性,提出... 城市污染排放的智能化监测对于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具有复杂的非线性、随机性和趋势性特点,因此,基于传统单变量模型的预测,难以满足城市污染排放精准预测的需求。为提高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结合经验模型的城市污染物排放数据智能化精准预测方法,收集了陕西省2017—2021年各市(区)污染物排放数据作为输入变量,构建多个决策树模型。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随机森林模型。此外,基于经验模型预估了2025年设备数量、处理能力和预计运行费用等。最后,基于以上数据及模型预测了2025年的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总量、SO_(2)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烟尘(颗粒物)排放量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并分析了污染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构建的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城市污染物排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对上述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等于0.94。由此可见,该模型可以实现实验区域污染排放的精准预测,为城市污染防治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 集成学习 回归模型 经验模型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GJO优化CNN-BiLSTM的热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宇 薛贵军 +1 位作者 谢文举 史彩娟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0,共9页
合理规划好集中供热一次网的供热负荷,对满足热用户的舒适度和减少能源消耗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改进金豺算法(improved golden jackal optimization,IGJO)优化的CNN-BiLSTM热负荷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一次网各项参数和天气因素的影... 合理规划好集中供热一次网的供热负荷,对满足热用户的舒适度和减少能源消耗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改进金豺算法(improved golden jackal optimization,IGJO)优化的CNN-BiLSTM热负荷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一次网各项参数和天气因素的影响,将热负荷历史值和一次网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供水压力、外界天气温度组成CNN-BiLSTM网络的输入,利用CNN-BiLSTM网络提取输入数据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同时,通过Circle混沌映射、螺旋波动搜索、自适应t变异策略改进GJO,得到的IGJO有效解决了GJO全局搜索能力弱和收敛精度不高的问题,具有高效的寻优效果,然后利用IGJO寻优CNN-BiLSTM网络的超参数,解决了因CNN-BiLSTM网络的超参数选取不当而影响热负荷预测结果的问题。最后利用吉林延边某换热站2021年1月到3月供热负荷数据进行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IGJO-CNN-BiLSTM预测结果的MAE、MAPE、RMSE和NSE分别为0.005 MW、0.33%、0.008 MW和0.97,相比LSTM、CNN-LSTM等模型,具有更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负荷预测 一次网 改进金豺优化算法 CNN-BiLSTM网络 超参数寻优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参变量函数变换的新型灰色预测模型
18
作者 陈心愿 陈友军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4,共12页
提出了一类含参变量函数变换,证明了使用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序列的级比偏差,分别给出了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序列缩小级比偏差的充要条件。为了保证还原后仍具有高建模精度,进一步研究了含参变量函数变换还原不扩大相对误差的函数... 提出了一类含参变量函数变换,证明了使用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序列的级比偏差,分别给出了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序列缩小级比偏差的充要条件。为了保证还原后仍具有高建模精度,进一步研究了含参变量函数变换还原不扩大相对误差的函数特征。最后结合GM(1, 1)建模方法进行建模,实例验证了这类含参变量函数变换方法具有还原不扩大相对误差的特性,且能提高短期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变换 级比偏差 相对误差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樟子松树皮厚度
19
作者 谌俊燃 张兹鹏 姜立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0,共9页
【目的】研究传统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的树皮厚度,为树皮厚度的精准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245株樟子松伐倒木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6个传统模型(线性、非线性... 【目的】研究传统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的树皮厚度,为树皮厚度的精准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245株樟子松伐倒木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6个传统模型(线性、非线性)和2种机器学习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回归SVR),同时比较不同自变量组合时机器学习模型的表现。【结果】(1)树皮厚度的拟合和检验结果均表明2种机器学习模型均优于传统模型,具体结果排序为SVR6>ANN6>M5;(2)SVR6的最优输入变量组合为胸径、树高、距离地面高度和相对高。与传统模型M5相比,SVR6的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其中R2提高了12.66%,RMSE和MAE分别降低了17.71%和20.27%;(3)将数据划分为不同径阶组合分析各模型的预测精度时,发现2种机器学习模型(ANN6、SVR6)的预测效果均优于传统模型M5。其中,当树木为小径阶(5 cm≤DBH<15 cm)和大径阶(DBH≥25 cm)时,建议采用SVR6进行预测;当树木多为中等径阶(15 cm≤DBH<25 cm)时,建议采用ANN6进行预测;(4)比较各模型在树干不同高度的预测能力时,发现在相对高0~70%处,ANN6和SVR6的预测能力较优;在相对高70%~100%处,M5的预测能力较优。总体来看,ANN6和SVR6在大部分高度处的预测能力都优于M5。【结论】机器学习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树皮厚度的预测精度。相较传统模型,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效果更优。其中SVR的拟合和检验效果最好,适合该区域树皮厚度的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树皮厚度 预测精度 人工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Mod-EMD-BiLSTM组合模型的碳价格预测方法研究
20
作者 赵玉帛 丁晓格 +1 位作者 刘露毅 张旭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34,共11页
碳价格的精准预测能够为气候政策制定、投资者理性决策以及维护碳市场稳定运行提供定量支撑与参考依据。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数据增强、经验模态分解和双向长短期记忆技术的新型混合机器学习Mod-EMD-BiLSTM预测模型。具体来说,(1)对原始碳... 碳价格的精准预测能够为气候政策制定、投资者理性决策以及维护碳市场稳定运行提供定量支撑与参考依据。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数据增强、经验模态分解和双向长短期记忆技术的新型混合机器学习Mod-EMD-BiLSTM预测模型。具体来说,(1)对原始碳价格序列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一系列较平稳且低噪音的内在模态分量(IMF);(2)引入数据增强技术,强化数据重组并随机生成一半的IMF组合;(3)基于本模型的预防与预测两大平行机制对IMF组合分量做进一步预处理并展开模型训练;(4)通过BiLSTM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集成两大框架的输出值,获取最终的碳价格预测结果。在建立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爬取湖北碳交易市场2014~2024年的碳交易日度收盘价格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相较于其他15种基准模型,呈现出最佳的方向预测精度,体现了模型具备优越的预测性能与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价格预测 机器学习 经验模态分解 BiLSTM 数据增强 碳市场机制 方向预测精度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