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韧性:一个拓展家庭发展能力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帆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演变,家庭发展能力成为研究热点。家庭发展能力是一个双核结构,包含家庭常规能力和家庭韧性,但以往研究更关注探讨家庭的常规能力。然而,家庭韧性作为家庭应对压力和挑战、维持家庭功能及促进成员...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演变,家庭发展能力成为研究热点。家庭发展能力是一个双核结构,包含家庭常规能力和家庭韧性,但以往研究更关注探讨家庭的常规能力。然而,家庭韧性作为家庭应对压力和挑战、维持家庭功能及促进成员发展的核心能力,应当是理解家庭发展能力的重要概念。通过分析家庭韧性的特质性能、动态演化和系统交互三个理论视阈,可以揭示家庭如何通过内在特质、时间演变中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适应逆境。家庭韧性不仅是家庭在压力下的适应性特质,还涉及家庭在不同时期的持续成长和代际传递。家庭韧性的视角超越了传统的家庭发展能力研究视角,强调了家庭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性。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家庭韧性的培养和传承对于应对社会变迁、经济压力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韧性 家庭发展能力 人口老龄化 代际关系 家庭政策 家庭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的韧性:城镇化下的认知症照护负担及家庭应对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帆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3,240,共11页
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分析认知症老人的家庭照护负担以及不同家庭应对策略的生成机制。作者借助三年间在四川省X区收集的访谈数据,试图基于家庭韧性理论去分析社会变迁环境中家庭的照护行为和照护能力边界。研究发现,城镇化下家庭价值观... 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分析认知症老人的家庭照护负担以及不同家庭应对策略的生成机制。作者借助三年间在四川省X区收集的访谈数据,试图基于家庭韧性理论去分析社会变迁环境中家庭的照护行为和照护能力边界。研究发现,城镇化下家庭价值观和家庭所经历的就业机会、居住安排、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变化,会与他们所承担的认知症照护负担一起触发家庭的保护机制和脆弱因素,进而形塑家庭的适应能力,并最终影响家庭对认知症照护负担的应对策略。从韧性视角探索家庭应对长期照护压力时的策略有助于理解城镇化对家庭照护劳动分配和照护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及在城镇化中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与家庭养老体系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认知症 养老 家庭照护负担 家庭韧性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健康保险、信贷参与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春敏 王亚宁 陈雪娇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医疗保险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满足个性化需求和产品创新方面。商业信贷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被广泛认可,但其在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通过构... 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医疗保险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满足个性化需求和产品创新方面。商业信贷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被广泛认可,但其在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多重均衡模型,对商业健康保险、信贷参与的路径依赖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探究了不同情形下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商业健康保险显著增强了农户家庭经济韧性,而单独的信贷参与在接近临界资本水平时发挥作用,“商业健康保险+信贷参与”显示出比单独商业健康保险更强的减贫效果,尤其对刚脱离贫困陷阱的家庭。这为制定精准的农村金融政策和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信贷参与 农户家庭经济韧性 多重均衡理论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银行竞争与农村家庭发展韧性
4
作者 温涛 刘正桃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59,共15页
农村家庭发展韧性作为农村家庭抵御风险冲击、避免陷入贫困的能力,对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而县域银行竞争是否会提升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县域银行网点数据和微观农村家庭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县域... 农村家庭发展韧性作为农村家庭抵御风险冲击、避免陷入贫困的能力,对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而县域银行竞争是否会提升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县域银行网点数据和微观农村家庭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县域银行竞争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县域银行竞争能够提升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县域银行竞争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效应存在包容性,对低韧性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提升效应更明显,能够降低韧性不平等。进一步地,县域银行竞争对中西部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区的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强,缩小了地区之间的韧性差距,对低物质资本禀赋、低社会资本禀赋和低人力资本禀赋的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提升效应更强,缩小了资本禀赋差距带来的韧性差距。机制分析表明,县域银行竞争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提高投资收益、促进农户非农就业提升农村家庭发展韧性。本文对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银行竞争 农村家庭发展韧性 信贷约束 农户非农就业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韧性在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秦思雨 高俊平 +3 位作者 高凯霞 程文瑜 张卜升 赵琪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3-56,116,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韧性在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的4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家庭韧性在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的4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简化版家庭韧性评估量表(the shortened Chinese version of the family resilience assessment scale,FRAS-C)、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家庭韧性、生活质量的功能领域和整体健康水平呈负相关,与症状领域和症状单项条目呈正相关(均P<0.01);家庭韧性与生活质量的功能领域和整体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与症状领域和症状单项条目呈负相关(均P<0.01)。家庭韧性在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功能和整体健康水平、症状领域和症状单项条目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比为30.28%、27.11%。结论自我感受负担不仅能直接作用于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通过家庭韧性的中介效应间接地影响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韧性 膀胱癌 自我感受负担 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丽莎 徐凯欣 王雲民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能显著增强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并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和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能显著增强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并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和社会资本积累是数字金融素养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关键路径;从区域和收入异质性看,数字金融素养对东部、西部地区和低收入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更大。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为提高农户数字金融素养、促进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提升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农村家庭经济韧性 非农就业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基于金融可得性视角
7
作者 陈虹宇 葛永波 陈帅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3-148,共6页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这一进程中,金融支持尤为重要,特别是以数字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以家庭发展韧性为切入点,基于2016—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家庭发展韧...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这一进程中,金融支持尤为重要,特别是以数字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以家庭发展韧性为切入点,基于2016—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提升家庭发展韧性,且这种提升作用通过提高家庭保险可得性和风险金融资产可得性得以实现;但数字金融也挤出了家庭对非正规信贷的持有,不利于家庭发展韧性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弱势群体家庭发展韧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存在“长尾效应”;但就主观认知差异而言,数字金融对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家庭的韧性提升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发展韧性 金融可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治理参与能否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基于农户数字素养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孔凡斌 谢泳欣 +1 位作者 徐彩瑶 翟郡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8,共20页
在数字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背景下,深入探讨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32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和农村... 在数字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背景下,深入探讨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32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调节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和农村家庭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效应、制度效应和农户数字素养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首先,乡村数字治理参与能显著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果依然成立。其次,乡村数字治理参与能够通过促进村庄层面信息传递及时性和个人层面信息获取及时性、增强农户集体产权意识、促进农户集体经济参与等途径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再次,农户数字素养的提升能够增强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和农户集体产权意识的正向影响,削弱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对村庄层面信息传递及时性正向影响。最后,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锻造作用更强,且农户数字素养在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对农村家庭经济适应能力影响中产生正向的调节效应。据此,应加速推进乡村数字治理平台建设,优化信息传递与服务模式,提升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同时通过加强数字技能培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等方式增强农户的乡村数字治理参与能力,推动数字红利共享和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家庭经济韧性 共同富裕 农户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参与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坤 程墨涵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2-790,共9页
【目的】探究电商与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关系。【方法】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2020年数据,采用熵权法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重构能力3个层面构建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指标体系,探讨电商参与对农户家庭经... 【目的】探究电商与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关系。【方法】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2020年数据,采用熵权法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重构能力3个层面构建农户家庭经济韧性指标体系,探讨电商参与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果、作用路径和溢出效应。【结果】①电商参与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户家庭经济韧性,并且通过促使劳动力返乡就业和提高农户信息获取水平来起作用。②电商参与对农户家庭经济韧性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③对于在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数字鸿沟相对较大地区的农户,以及对生计方式相对较多的农户,电商参与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应重视农村电商的普及与发展,发挥电商在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和信息获取方面的作用,以增加农户家庭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农户家庭经济韧性 劳动力返乡就业 信息获取水平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感知压力、感知伴侣回应、家庭韧性主客体互倚关系研究
10
作者 罗晓华 陈大朝 +1 位作者 李佳怡 刘春云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0,107,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在感知压力、感知伴侣回应和家庭韧性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漳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中青年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共209对,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知觉压力... 目的探讨中青年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在感知压力、感知伴侣回应和家庭韧性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漳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中青年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共209对,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知觉压力量表、感知伴侣回应量表和家庭韧性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患者的感知压力和感知伴侣回应均高于配偶,而家庭韧性则低于配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方的感知压力对家庭韧性有负向预测作用,而感知伴侣回应则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均P<0.05)。此外,患者的感知压力会影响配偶的家庭韧性,配偶的回应亦影响患者的家庭韧性(均P<0.05)。感知伴侣回应在感知压力与家庭韧性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青年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的家庭韧性与其自身及对方感知压力、感知伴侣回应密切相关。因此,从夫妻二元视角出发制订干预措施,将更有助于提升患者及其配偶的家庭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感知压力 感知伴侣回应 家庭韧性 主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消费韧性的塑造机理与实证分析
11
作者 杜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0-73,共4页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问卷(CHFS)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数字金融素养与家庭消费韧性的塑造机理和间接机制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作为家庭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石,对家庭消费韧性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从间接机制来看...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问卷(CHFS)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数字金融素养与家庭消费韧性的塑造机理和间接机制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作为家庭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石,对家庭消费韧性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从间接机制来看,数字金融素养可以通过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进而助推其消费韧性水平的提升;从家庭类型异质性来看,数字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消费韧性的影响较为显著。据此,提出加大对数字金融素养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实施差异化提升策略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素养 家庭消费韧性 流动性约束 CH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赋能与家庭发展韧性——基于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12
作者 田杰 万明浩 李瑶瑶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8,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以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准自然实验,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显著提升了家庭发展韧性。机制分析表明,缓解家庭信贷...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以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准自然实验,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显著提升了家庭发展韧性。机制分析表明,缓解家庭信贷约束以及促进家庭创业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家庭发展韧性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低资产、所在城市位于长江经济带、人口密集、市场化水平高等特征的家庭发展韧性提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家庭发展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家庭坚韧性在心理弹性与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淑琼 杨宁波 +4 位作者 袁晓琴 林瑞凤 吴素华 刘丽钦 李真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0,共6页
目的:分析家庭坚韧性在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心理弹性和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为制订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家庭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莆田市4所机构进行干预治疗的205名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 目的:分析家庭坚韧性在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心理弹性和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为制订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家庭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莆田市4所机构进行干预治疗的205名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为研究对象。使用疾病获益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3.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205名孤独症儿童母亲疾病获益感总分为(65.27±15.41)分,心理弹性总分为(54.89±17.04)分,家庭坚韧性总分为(34.98±6.89)分,三者均呈正相关(P<0.001)。家庭坚韧性在心理弹性与疾病获益感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3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44%。结论:家庭坚韧性在孤独症儿童母亲心理弹性与疾病获益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母亲的心理弹性和家庭坚韧性,以提高其疾病获益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学龄前儿童 母亲 疾病获益感 心理弹性 家庭韧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韧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波 裴珊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7,共12页
增强金融韧性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维度,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为我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冲击、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健全金融安全治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推演数字金融素养的作用机理,以福利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家庭... 增强金融韧性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维度,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为我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冲击、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健全金融安全治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推演数字金融素养的作用机理,以福利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广义矩方法(GMM)动态评估家庭金融韧性,实证考察数字金融素养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家庭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的金融韧性。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能够显著增强家庭金融韧性;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增加风险承担和促进财富积累,数字金融素养建设有助于家庭金融韧性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素养对中西部地区家庭金融韧性有着更强的正向效应,人口特征因素能够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提升数字经济时代家庭金融韧性水平、加强数字金融素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健全国家金融安全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金融韧性 数字金融素养 生命周期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能力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杰 李梦晗 黄迈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1,共13页
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户数字能力的提升对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增强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深入考察了数字能力在农户家庭发展韧性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能力有效... 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户数字能力的提升对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增强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深入考察了数字能力在农户家庭发展韧性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能力有效提高了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在充分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并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稳健有效。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能力对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传统人力资本较低、中青年家庭等特征的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增强效果更好。数字能力主要通过鼓励农户创业、深化农户参与金融市场的程度两个路径增强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建议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健全农户数字能力培育机制,鼓励农户创业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推动农户积极参与金融市场,充分发挥数字能力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力 农户家庭发展韧性 农户创业 金融市场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付科技提升家庭消费韧性的机理与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联英 蔡煜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9,共13页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带动下,消费正由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支付科技成为增强家庭消费韧性的新势能。基于前景理论和消费者均衡理论,揭示并识别支付科技影响家庭消费韧性的内在机理与传导路径。理论演绎分析发现,支付科技经由消费...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带动下,消费正由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支付科技成为增强家庭消费韧性的新势能。基于前景理论和消费者均衡理论,揭示并识别支付科技影响家庭消费韧性的内在机理与传导路径。理论演绎分析发现,支付科技经由消费总量扩大化、消费结构多样化双重传导路径提升家庭消费韧性。在此基础上,利用2013—2019年CHFS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支付科技显著提升了家庭消费韧性。在经过换用工具变量法、转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改用家庭消费韧性子系统、替换核心变量测度方式及口径、排除同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后,基准结论仍稳健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支付科技对家庭消费韧性的提升效应依城市人口动态和物流服务能级而异,在人口扩张型城市和一级物流城市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支付科技通过增强消费能力、提高消费总量,进而提升家庭消费韧性;另一方面,支付科技通过增加消费品类、丰富消费结构,从而提升家庭消费韧性。其中,消费结构多样化是主渠道,消费总量扩大化是辅渠道。研究为理解支付科技赋能家庭消费韧性提供了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各利益相关者未来应更为主动地拥抱金融科技,促进支付产业的有序发展、增进科技赋能的普惠程度、健全家庭消费韧性的制度保障,为助推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科技 家庭消费韧性 消费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提升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进 张逸轩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3,共13页
提升低收入群体家庭发展韧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评估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 提升低收入群体家庭发展韧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评估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提升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对于家庭发展韧性位于25%分位点以下的家庭,其促进效果尤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促进土地转出、提升社会资本来强化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转出家庭、位于高社会网络的村庄家庭以及粮食主产区家庭的发展韧性具有更为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应持续优化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发挥乡村社会网络的联结优势,助力农户家庭发展韧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家庭发展韧性 土地转出 社会资本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家庭韧性对心理困扰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欣怡 梅永霞 +5 位作者 赛一溥 张振香 林蓓蕾 陈素艳 张伟宏 李昕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家庭韧性对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河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381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Rankin量表、中文版家庭韧性问卷和凯斯勒... 目的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家庭韧性对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河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381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Rankin量表、中文版家庭韧性问卷和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建立家庭韧性对心理困扰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困扰发生率为58.30%,高于配偶照顾者心理困扰发生率48.60%(P<0.05)。患者夫妻双方的家庭韧性、心理困扰均呈正相关(均P<0.01),其自身家庭韧性与对方心理困扰呈负相关(均P<0.01)。主体效应方面,脑卒中患者夫妻家庭韧性均可影响自身心理困扰(均P<0.01);客体效应方面,二者家庭韧性均可影响对方的心理困扰(均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家庭韧性与双方心理困扰存在交互影响,应将二者视为整体从家庭韧性入手进行干预,降低双方的心理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配偶照顾者 家庭韧性 心理困扰 主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家庭韧性对疾病进展恐惧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依 梅永霞 +6 位作者 刘志薇 张振香 赛一溥 林蓓蕾 陈素艳 李昕 张伟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家庭韧性对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各381例/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和中文版家庭...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家庭韧性对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各381例/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和中文版家庭韧性问卷进行调查,建立家庭韧性对疾病进展恐惧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得分(31.59±10.37)显著高于配偶(29.68±11.24)(P<0.05)。主体效应方面,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家庭韧性水平可影响自身的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均P<0.05);客体效应方面,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受配偶的家庭韧性水平影响(P<0.05),而配偶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受患者家庭韧性水平影响(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的疾病进展恐惧程度与两者家庭韧性水平存在交互影响,提示护士可基于二元视角以患者及其配偶的家庭韧性为视角开展干预,从而有效降低双方疾病进展恐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配偶 照顾者 家庭韧性 疾病进展恐惧 二元模型 二元应对 主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格格 周玉玺 葛颜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192,共13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双重背景下,探索实施多元生态补偿方式是提升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关键。该研究在科学测度多元生态补偿方式和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基础上,以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为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双重背景下,探索实施多元生态补偿方式是提升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关键。该研究在科学测度多元生态补偿方式和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基础上,以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为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检验了多元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多元生态补偿方式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发挥了显著提升作用,在控制村级哑变量、补充其它控制变量、数据缩尾处理、更换因变量权重测算方式和使用工具变量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多元生态补偿方式会通过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释放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和激发农户内生致富动力,进而提升农户家庭发展韧性。(3)异质性分析表明,多元生态补偿方式对老一代、低收入水平和低学历的弱势农户群体发展韧性的影响更为显著,表现出“底层保障型”特征。(4)分维度来看,虽然输血型生态补偿方式和造血型生态补偿方式均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发挥了多维提升作用,但造血型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家庭发展韧性的提升作用要明显优于输血型生态补偿方式。该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在发展相对滞后的生态保护红线区,需重视多元生态补偿方式在破解农户家庭发展困境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多元生态补偿方式提升家庭发展韧性的异质性特征,适当降低生态补偿政策的参与门槛,形成以“造血型生态补偿方式为主,输血型生态补偿方式为辅”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这对提升生态补偿的政策效应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区 多元生态补偿方式 家庭发展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