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庆大霉素超高水平耐受的鞘氨醇单胞菌鉴定及其药敏性检测
1
作者 姜丽静 刘翊 +4 位作者 王小莺 欧阳雨兰 钟世伟 李秋粉 刘宝生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目的】对一株超高水平耐受庆大霉素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明确该菌株对其他常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为防止环境中高度耐药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菌落颜色、形态,革兰染色后镜检菌体... 【目的】对一株超高水平耐受庆大霉素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明确该菌株对其他常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为防止环境中高度耐药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菌落颜色、形态,革兰染色后镜检菌体特征,16S rDNA检测与NCBI在线比对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利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肉汤法分别检测庆大霉素对试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见高度耐药基因的扩增来确认该菌株对庆大霉素耐药可能携带的关键基因;利用药敏纸片法检测试验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剂的敏感性。【结果】结合试验菌株的形态学特征、16S rDNA序列同源比对,以及该菌株对庆大霉素具有超强耐受性的特征,研究初步将该试验菌株鉴定为Sphingomonas sp.gentR。综合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硫酸庆大霉素对试验菌株的MIC为40 mg/mL,属于庆大霉素的超高水平耐药。经PCR扩增发现该菌株携有AadA1和Aac(6')-Ib两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修饰酶基因。同时对其他抗菌素敏感性检测结果也表明,Sphingomonas sp.gentR对除阿米卡星外的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和大观霉素)完全耐受,对试验中检测的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硝基呋喃类、林可酰胺类、多肽类、磺胺类等不敏感,对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脂类、氯霉素、四环素类、糖肽类等敏感。【结论】Sphingomonas sp.gentR是目前公开报道对庆大霉素耐药水平最高的鞘氨醇单胞菌,该菌株除对大多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完全耐受外,对其他多种不同类别的抗菌素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庆大霉素 抗菌素耐药 高度耐药 基糖苷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鲁子正钢 朱立新 +1 位作者 季宏兵 汪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8-1216,共9页
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sinomonas)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对芳香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不少研究表明,鞘氨醇单胞菌对重金属具有降解能力,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过程也有发现,但其降解机理和完整降解过程尚未探明。文章归纳了鞘... 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sinomonas)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对芳香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不少研究表明,鞘氨醇单胞菌对重金属具有降解能力,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过程也有发现,但其降解机理和完整降解过程尚未探明。文章归纳了鞘氨醇单胞菌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鞘氨醇单胞菌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分析了其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鞘氨醇单胞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关键基因和作用机理,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鞘氨醇单胞菌修复环境污染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sphingosinomonas) 土壤重金属 生物降解 促植物生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合成结冷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郑丽圆 李宛莹 +3 位作者 喻林兵 夏永军 艾连中 熊智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细菌胞外多糖,耐热、耐酸性良好,具有优越的凝胶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通过代谢调控可使结冷胶改性并提高产量,但目前关于结冷胶在生物合成和代谢调... 结冷胶是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产生的一种细菌胞外多糖,耐热、耐酸性良好,具有优越的凝胶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通过代谢调控可使结冷胶改性并提高产量,但目前关于结冷胶在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较少。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结冷胶研究现状,总结了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产结冷胶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期望为结冷胶生产菌株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冷胶 少动单胞菌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作用于兽药甲砜霉素的研究
4
作者 揭翔炜 姚利平 +1 位作者 胥志鹏 张伦瑞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23期50-53,共4页
鞘氨醇单胞菌属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广泛应用于芳香类化合物和杂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大多数菌均呈黄色,由于生物学术界对鞘氨醇单胞菌的认识较晚,该菌的生态经济价值很少被大众所关注,因此,如何有效去除芳香... 鞘氨醇单胞菌属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广泛应用于芳香类化合物和杂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大多数菌均呈黄色,由于生物学术界对鞘氨醇单胞菌的认识较晚,该菌的生态经济价值很少被大众所关注,因此,如何有效去除芳香化合物成为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 单胞菌 芳香类化合物 微生物资源 杂环类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生态经济价值 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株XJ对农药的降解效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欧阳主才 王奕恒 +3 位作者 李小妮 高永峰 蒋刚彪 方羽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49,共3页
以筛选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除虫菊酯3类农药具有降解作用,能对农药污染进行生物修复的菌株为目标,对采自广州市郊区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 onas sp.菌株X J,经富集培养法提高其对农药的降解效能后,用气相色谱检测了该菌株对目标农... 以筛选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除虫菊酯3类农药具有降解作用,能对农药污染进行生物修复的菌株为目标,对采自广州市郊区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 onas sp.菌株X J,经富集培养法提高其对农药的降解效能后,用气相色谱检测了该菌株对目标农药的降解率.结果显示该菌株对5种农药的降解率分别为克百威55.58%、异丙威62.74%、辛硫磷77.55%、毒死蜱56.59%和氯氰菊酯81.8%.表明该菌株有很强的逆境生长潜能,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除虫菊酯等3类农药具有不同的降解效能,是一株具有开发价值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降解 农药 富集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的特性及其对多种芳香有机物的代谢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陶雪琴 卢桂宁 +2 位作者 党志 易筱筠 杨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8-553,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Y2B以菲和其他芳香化合物为惟一碳源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GY2B对10和60mg·L-1初始浓度的菲,分别在24和60h几乎降解完全,而对230mg·L-1初始浓度的菲,48h的降解率达到70%左右,...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Y2B以菲和其他芳香化合物为惟一碳源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GY2B对10和60mg·L-1初始浓度的菲,分别在24和60h几乎降解完全,而对230mg·L-1初始浓度的菲,48h的降解率达到70%左右,此后菲浓度基本不再减少,到120h仍有大量的菲残留。计算表明,菲的初始浓度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高初始浓度的菲样品中会积累大量的中间产物1-羟基-2-萘酸。菌株GY2B降解水杨酸、1-羟基-2-萘酸和萘的过程中检测到2-羟基粘康酸半醛的吸收峰,该菌可能通过相同的途径降解这3种化合物。试验还证实菌株GY2B降解菲的过程也有2-羟基粘康酸半醛这种中间产物,更加明确了菌株GY2B先通过水杨酸途径,再经过邻苯二酚间位途径来降解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多环芳烃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慧敏 闫海 +3 位作者 马松 王华生 尹春华 刘晓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6-1321,共6页
研究了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微囊藻毒素(MCs)的分析和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细胞水平和酶水平下对MC-YR、RR和LR的生物降解.结果表明,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MC-YR、RR和LR的含量分别为0.16,0.96,0.47mg/g.在初始浓度分别为19.5mg/LMC... 研究了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微囊藻毒素(MCs)的分析和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细胞水平和酶水平下对MC-YR、RR和LR的生物降解.结果表明,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MC-YR、RR和LR的含量分别为0.16,0.96,0.47mg/g.在初始浓度分别为19.5mg/LMC-YR、79.5mg/L MC-RR和43.6mg/L MC-LR下,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2d内可将上述3种MCs全部降解,鞘氨醇单胞菌USTB-05粗酶液可以以更快的速率对MC-YR、MC-RR和MC-LR进行高效酶催化降解,在10h内可以将初始浓度分别为14.8mg/L MC-YR、28.4mg/L MC-RR和19.5mg/L MC-LR全部降解.同时发现了MC-YR降解过程中的2个中间和1个最终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单胞菌USTB-05 生物降解 Sphingopyxis sp. USTB-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16S rDNA-PCR-DGGE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丽沙 李慧 +2 位作者 张颖 王亚菲 徐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4-812,共9页
鞘氨醇单胞菌是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然而,采用属特异引物直接从PAHs污染土壤中检测鞘氨醇单胞菌进而研究鞘氨醇单胞菌在污染土壤中的多样性、种群结构及其与PAHs污染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自行设计鞘氨醇单胞菌属特... 鞘氨醇单胞菌是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然而,采用属特异引物直接从PAHs污染土壤中检测鞘氨醇单胞菌进而研究鞘氨醇单胞菌在污染土壤中的多样性、种群结构及其与PAHs污染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自行设计鞘氨醇单胞菌属特异性引物,通过16S rDNA-PCR-DGGE技术对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行设计的鞘氨醇单胞菌属引物732f-982r能够特异、灵敏的从环境样品中检出鞘氨醇单胞菌。当沈抚灌区原位污染土壤的PAHs浓度小于5 mg kg-1时,鞘氨醇单胞菌多样性随着PAH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初始PAHs浓度高的实验室模拟实验土壤,其鞘氨醇单胞菌多样性较低。鞘氨醇单胞菌种群结构受污染土壤总石油烃(TPH)含量的影响,TPH含量接近的土壤,鞘氨醇单胞菌的群落结构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单胞菌 遗传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总石油烃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颖 杨悦 +1 位作者 韦庆慧 赵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3期6-13,共8页
鞘氨醇单胞菌具有独特的脂多糖结构,是近些年从假单胞菌属中重新分离出的一类新属。因其具有繁殖速度快、高效、省时省力、无污染等特点,且可以在高度贫氧和恶劣条件下生长,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环芳烃、石油、偶氮染料、氯化酚、杀虫剂、... 鞘氨醇单胞菌具有独特的脂多糖结构,是近些年从假单胞菌属中重新分离出的一类新属。因其具有繁殖速度快、高效、省时省力、无污染等特点,且可以在高度贫氧和恶劣条件下生长,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环芳烃、石油、偶氮染料、氯化酚、杀虫剂、除草剂等大分子的降解,以及类胡萝卜素和生物胶等生物质的工业化生产。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在降解环境污染物、抗氧化衰老、与植物互作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鞘氨醇单胞菌具有开发为微生物菌剂的市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环境污染物降解 抗氧化作用 重金属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对土壤中溴氨酸降解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莹 庄源益 +1 位作者 蔡宝立 韩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64-1167,共4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溴氨酸降解菌株———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N1对土壤中溴氨酸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N1对土壤中溴氨酸的降解行为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高浓度的溴氨酸对N1菌有抑制作用;增大接种量能加快溴氨酸在土...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溴氨酸降解菌株———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N1对土壤中溴氨酸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N1对土壤中溴氨酸的降解行为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高浓度的溴氨酸对N1菌有抑制作用;增大接种量能加快溴氨酸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N1菌株在土壤中降解溴氨酸的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是7.0;高温和偏碱性环境都会使N1菌株对溴氨酸的降解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二级反应动力学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产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建龙 王志龙 +6 位作者 刘书亮 姚开 李金永 黄道梅 赖海梅 彭珍 赵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38-143,共6页
以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SC-1产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酶的酶活性为响应值,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筛选显著性影响因素,并通过Box-Bohnken设计试验优化产酶条件,得到其最优培养基配方... 以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SC-1产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酶的酶活性为响应值,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筛选显著性影响因素,并通过Box-Bohnken设计试验优化产酶条件,得到其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0.5g/L、酵母膏0.5g/L,葡萄糖0.8/L、硫酸镁0.01g/L、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质量浓度0.1mg/mL;最优培养条件为:初始pH8.33、种龄40.0h、接种量4mL/100mL(种子液细胞浓度为10~8CFU/mL)、转速180r/min、温度30℃、装液量30mL(250 mL锥形瓶)、培养时间37.75h。在此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可达1.8705mU/g,比优化前(0.2269mU/g)提高8.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酶 发酵 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芘诱导下新鞘氨醇单胞菌差异表达蛋白追踪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伟 黄君 +1 位作者 郑天凌 田蕴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49-53,共5页
以一株芘降解新鞘氨醇单胞菌(Novosphingobium pentaromativoransUS6-1)为模式菌株,为了追踪其在有芘和没有芘诱导下差异表达蛋白,对该菌株蛋白的超声破碎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4℃环境下,功率为40 W,工作时间与间隔时间均为5... 以一株芘降解新鞘氨醇单胞菌(Novosphingobium pentaromativoransUS6-1)为模式菌株,为了追踪其在有芘和没有芘诱导下差异表达蛋白,对该菌株蛋白的超声破碎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4℃环境下,功率为40 W,工作时间与间隔时间均为5 s,超声总次数为60次时菌体破碎效果最佳.与IEF(Isoelectric focusing electrophoresis)自制胶相比,IPG(Immobilized pHgradient)胶分离得到的蛋白点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分析双向电泳图谱,追踪到至少7个在芘诱导条件下菌株US6-1表达的差异蛋白点.这说明芘可以诱导菌株US6-1合成特异蛋白.本实验结果为多环芳烃(PAHs)微生物代谢途径的阐明及环境中PAHs污染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芘降解 双向电泳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水体系中鞘氨醇单胞菌GY2B降解菲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雪琴 佘博嘉 +3 位作者 邹梦遥 童英林 苏婉娜 卢桂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9-263,共5页
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从环境中去除的主要途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GY2B在实验室的人工环境中对多环芳烃菲有较高的降解效率,考察了鞘氨醇单胞菌GY2B在珠江水体系中对菲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GY2B对菲能起到很好的降解效果,灭... 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从环境中去除的主要途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GY2B在实验室的人工环境中对多环芳烃菲有较高的降解效率,考察了鞘氨醇单胞菌GY2B在珠江水体系中对菲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GY2B对菲能起到很好的降解效果,灭菌珠江水对GY2B降解菲的促进作用明显;在无机盐体系中添加适量未灭菌的天然珠江水(10%)能促进GY2B对菲的降解;但当添加的天然珠江水过多时,对GY2B降解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秸秆固定化GY2B菌能有效解除天然珠江水中土著菌对GY2B降解菲的抑制作用,18 h能降解天然珠江水中绝大部分的菲,秸秆固定化菌GY2B能多次重复投加使用并保持较好的降解效果,重复使用6次的平均菲降解率在96%以上,可实际应用于多环芳烃污染水体的治理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珠江水 秸秆 单胞菌GY2B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对养殖海水COD的降解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文宾 殷磊 +2 位作者 马卫兴 许兴友 孔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75-1979,共5页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COD降解的最佳条件;讨论了时间、温度、pH值、降解剂用量、摇床摇速几个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细胞小球对COD降解的最佳条件;讨论了时间、温度、pH值、降解剂用量、摇床摇速几个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小球降解COD的影响;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在降解COD的过程中,微生物只有借助某一载体才能表现出其最佳降解活性,微生物包埋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海藻酸钠 固定化 单胞菌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农药降解潜能的鞘氨醇单胞菌的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欧阳主才 王奕恒 +2 位作者 高永峰 蒋刚彪 方羽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9939-9941,共3页
[目的]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菌株培养、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1株具有农药降解潜能的鞘氨醇单胞菌XJ进行鉴定。[结果]XJ菌株在LB和MAC培养基上的生长、革兰氏染色反应、氧化酶... [目的]为鞘氨醇单胞菌属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菌株培养、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1株具有农药降解潜能的鞘氨醇单胞菌XJ进行鉴定。[结果]XJ菌株在LB和MAC培养基上的生长、革兰氏染色反应、氧化酶和TSI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非肠道菌;对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中的95种供试碳源,XJ不能利用的碳源有37种(包括多羟醇和菊糖),符合鞘氨醇单胞菌的生理生化鉴别特性;XJ菌株可扩增出1500bp左右的16S rRNA基因片段,且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登陆号为AF331661(Sphingomonas yanoikuyae)的菌株最接近。[结论]供试菌株被鉴定为矢野口鞘氨醇单胞菌XJ菌株(S.yanoikuyaeX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生理生化反应 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 16S rR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生物吸附去除养殖海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文宾 胡庆昊 +2 位作者 殷磊 许兴友 马卫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对铜生物吸附的最佳条件,并讨论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小球对铜吸附的影响,包括时间、温度、pH值、... 直接用纯种菌体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得到菌体,消除了生物菌体混入杂菌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对铜生物吸附的最佳条件,并讨论单因素对海藻酸钠固定化鞘氨醇单胞菌小球对铜吸附的影响,包括时间、温度、pH值、吸附剂量、摇床摇速。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在铜的吸附过程中,微生物只有借助某一载体才能表现出其最佳吸附活性,微生物包埋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海藻酸钠 固定化 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噬香鞘氨醇单胞菌降解陕西神府褐煤的工艺条件及产物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杰 刘向荣 徐云龙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70,共9页
利用多噬香鞘氨醇单胞菌对陕西神府褐煤进行降解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多噬香鞘氨醇单胞菌降解陕西神府褐煤的最佳工艺条件。煤样预处理采用10 mol/L硝酸氧化,煤样粒度为0.074 mm~0.125 mm,菌液量为8 mL/50 mL(培养基),降解... 利用多噬香鞘氨醇单胞菌对陕西神府褐煤进行降解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多噬香鞘氨醇单胞菌降解陕西神府褐煤的最佳工艺条件。煤样预处理采用10 mol/L硝酸氧化,煤样粒度为0.074 mm~0.125 mm,菌液量为8 mL/50 mL(培养基),降解时间为14 d,培养温度为35℃,培养方式为摇床培养,此时最大降解率为78%。利用扫描电镜、N2吸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微生物处理后,神府氧化煤样的表面出现较多的沟壑结构;硝酸预处理后煤的孔径和比表面积较原煤明显增加,再经多噬香鞘氨醇单胞菌作用后,孔结构发生改变,孔径和比表面积下降;煤的微生物降解液相产物中存在芳香类、烃类、酯类、酚类和酰胺类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褐煤 多噬香单胞菌 生物降解 正交实验 产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抗锌鞘氨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性机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慧萍 谢学辉 柳建设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4-679,共6页
从江西德兴铜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重金属锌具有极强抗性的菌株,命名为DX-T3-03.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归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该菌对Zn2+的抗性高达3600mg/L,具... 从江西德兴铜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重金属锌具有极强抗性的菌株,命名为DX-T3-03.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归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该菌对Zn2+的抗性高达3600mg/L,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红外光谱和SEM-EDX(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分析对其吸附机理做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DX-T3-03的细胞壁上参与积累作用的化学官能团主要有-OH,-NH,-COOH,-PO3-4等;高浓度锌在细菌细胞表面形成沉淀而达到对锌的富集与解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单胞菌 分离鉴定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TP-3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明明 李晓雁 +2 位作者 陈悦 陈彦梅 黄海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84-188,共5页
研究了EDTA预处理、菌龄、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对鞘氨醇单胞菌TP-3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 EDTA对菌体进行预处理,菌龄18 h,酶浓度60μg/m L,酶解温度32℃,酶解时间30 min时,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可达... 研究了EDTA预处理、菌龄、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对鞘氨醇单胞菌TP-3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 EDTA对菌体进行预处理,菌龄18 h,酶浓度60μg/m L,酶解温度32℃,酶解时间30 min时,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可达96.1%,再生率达32.2%。本文为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选育优良微生物菌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原生质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单胞菌的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酶定位及分子质量确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建龙 王志龙 +4 位作者 刘书亮 姚开 邓维琴 黄道梅 赖海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9,共6页
对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SC-1产3-苯氧基苯甲酸(3-PBA)降解酶的细胞定位分析,得出该降解酶主要位于细胞碎片上;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浓缩细胞碎片中的细胞膜片段并检测其对3-PBA的降解,结果表明细胞膜片段具有定的3-PB... 对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SC-1产3-苯氧基苯甲酸(3-PBA)降解酶的细胞定位分析,得出该降解酶主要位于细胞碎片上;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浓缩细胞碎片中的细胞膜片段并检测其对3-PBA的降解,结果表明细胞膜片段具有定的3-PBA降解酶活性,推测该酶是类位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Native-PAGE分离细胞膜样品中的膜蛋白并切胶回收作对3-PBA的降解反应,条带c对3-PBA有定的降解活性,对条带c进行SDS-PAGE分析,推断出该降解酶的分子质量约为50~90 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酶 定位 分子质量 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