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方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伯望 邹艳花 +2 位作者 唐楚 杨欣 何美丽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08-112,共5页
完成2个四肢方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和1个四肢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为研究方、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破坏特征、抗震性能及更好的分析两种不同柱肢截面形式构件的抗震性能差异,各试件的尺寸采用等材料原则确定。试验结果表... 完成2个四肢方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和1个四肢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为研究方、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破坏特征、抗震性能及更好的分析两种不同柱肢截面形式构件的抗震性能差异,各试件的尺寸采用等材料原则确定。试验结果表明:1缀管与柱肢的连接被撕裂是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主要破坏形态;2方、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均有良好的综合抗震性能;3与方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相比,各试件的强度及延性相差不大,但圆钢管混凝土明显具有高的耗能能力及更小的刚度退化。最后,对方、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圆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加劲肋钢板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峰 李慧 +3 位作者 李振敏 李振军 陈小峰 丁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2,共6页
进行了2个比例为1∶3的单层单跨交叉加劲肋钢板剪力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了交叉加劲肋钢板剪力墙的屈曲形态、变形能力、滞回性能、构件的屈服承载力以及极限抗剪承载力等特性,试验揭示了交叉加劲肋钢板剪力... 进行了2个比例为1∶3的单层单跨交叉加劲肋钢板剪力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了交叉加劲肋钢板剪力墙的屈曲形态、变形能力、滞回性能、构件的屈服承载力以及极限抗剪承载力等特性,试验揭示了交叉加劲肋钢板剪力墙具有很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可以作为高层钢结构的抗侧力体系.为利用钢板剪力墙屈曲后强度以及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劲肋钢板剪力墙 反复试验 屈曲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可更换墙脚构件剪力墙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被引量:31
3
作者 毛苑君 吕西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9-2040,共12页
为研究一种新型的带可更换墙脚构件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完成一组5片试件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从试件的试验现象、抗侧承载力、变形能力、阻尼变化等方面分析对比普通剪力墙和新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上的差别,并研究轴压比和高宽... 为研究一种新型的带可更换墙脚构件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完成一组5片试件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从试件的试验现象、抗侧承载力、变形能力、阻尼变化等方面分析对比普通剪力墙和新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上的差别,并研究轴压比和高宽比对于新型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剪力墙比普通剪力墙水平承载力略降低,变形能力是普通剪力墙的2倍;新型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在屈服点时明显比普通墙高,加载后期耗能能力取决于可更换构件本身的变形能力;新型剪力墙的轴压比越大,水平承载力越大,骨架曲线上各关键点的位移出现的越早,平均耗能能力越强。同时,高宽比大的新型剪力墙,其水平承载力较低,变形能力更好,平均耗能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更换构件 混凝土剪力墙 反复试验 地震可恢复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支密肋复合板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袁泉 贾穗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31,41,共13页
为了研究底部大空间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2榀底部框架、上部密肋复合墙板结构1/2比例模型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开洞与未开洞的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墙体顶点侧移和层间位移滞回特性... 为了研究底部大空间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2榀底部框架、上部密肋复合墙板结构1/2比例模型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开洞与未开洞的框支密肋复合板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墙体顶点侧移和层间位移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及各构件钢筋的荷载-应变曲线,探讨了墙体的刚度退化和残余变形率。试验结果表明:上层密肋复合墙板结构层层嵌套的独特构造形式使整体结构抗震性能优越,带洞口的框支密肋复合墙板结构破坏模式和刚度退化趋势与未开洞试件基本一致,且两者具有良好位移延性,抗倒塌能力和可修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框架结构 密肋复合板 反复试验 开洞墙板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薛建阳 鲍雨泽 +1 位作者 任瑞 王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共8页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进行4榀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70%、100%的1∶2.5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对框架中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强度退化...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进行4榀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70%、100%的1∶2.5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对框架中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层间位移角、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典型破坏形态是节点核心区剪切斜压破坏;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位移延性系数介于3.95~4.88;弹塑性极限位移角约为1/19~1/26;破坏时节点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介于0.322~0.335;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有所降低,延性减小。但是相对于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而言抗震性能降低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结构 再生混凝土 框架中节点 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字形横截面叠合板式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下剪切滑移机理与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种迅 叶献国 +1 位作者 徐勤 李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116,共6页
为研究叠合板式剪力墙与基础之间的水平连接部位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能,以及垂直方向剪力墙相交处边缘构件对结构破坏形式的影响,对两个由纵、横向剪力墙和相交处的全现浇T形边缘构件组成的足尺工字形横截面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 为研究叠合板式剪力墙与基础之间的水平连接部位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能,以及垂直方向剪力墙相交处边缘构件对结构破坏形式的影响,对两个由纵、横向剪力墙和相交处的全现浇T形边缘构件组成的足尺工字形横截面剪力墙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剪力墙与基础水平连接部位剪切滑移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CANNY对试件的受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与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比,叠合板式剪力墙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墙板与基础顶面水平接缝附近,塑性范围较小,降低了试件的延性;剪力墙的抗滑移力主要由截面弯压区混凝土的摩擦力承担,由于该试验试件截面翼缘宽度较大,且没有施加竖向轴力,弯矩作用下截面受压区高度很小,导致有效摩阻面积很小,是试件在水平荷载下产生较大的剪切滑移变形的主要原因;采用CANNY中的三维MS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叠合板式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抗震性能 反复试验 剪切滑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欧谨 黄伟淳 韩晓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 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节点 反复 试验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下两跨两层轻钢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炳生 舒赣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4-119,共6页
本文通过两跨两层轻钢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轻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耗能机制、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破坏形态,结果显示轻钢框架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节点域耗能能力强。论文结论可为多层轻钢框架的抗震设计... 本文通过两跨两层轻钢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轻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耗能机制、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破坏形态,结果显示轻钢框架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节点域耗能能力强。论文结论可为多层轻钢框架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钢框架 抗震性能 反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钢框排架-消能支撑结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吉民 高向宇 +2 位作者 郭亚楠 王勇强 张凌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13-1721,共9页
为研究钢框排架-消能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钢结构火电厂主厂房为原型并采用防屈曲支撑作为消能装置,设计了1榀5层的钢框排架-消能支撑结构试件.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其破坏机制、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规律、层间变形及防屈曲支撑... 为研究钢框排架-消能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钢结构火电厂主厂房为原型并采用防屈曲支撑作为消能装置,设计了1榀5层的钢框排架-消能支撑结构试件.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其破坏机制、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规律、层间变形及防屈曲支撑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钢框排架-消能支撑结构具有较高的抗侧刚度及承载能力.模型试件滞回曲线呈饱满的梭形,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达0.262,位移延性系数超过3.53,表现出良好的耗能及延性性能.试验过程中,防屈曲支撑可在较小加载位移时先于主体梁柱进入屈服且塑性耗能特征明显,增加了结构阻尼且耗能稳定,有效提高了结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排架 防屈曲支撑 消能减震 往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削弱梁翼缘连接轻钢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炳生 舒赣平 吕志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4期41-46,共6页
通过两跨两层削弱梁翼缘连接轻钢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耗能机制、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破坏形态。结果显示,削弱梁翼缘连接轻钢框架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梁上塑性铰首先出现在翼缘削弱截面处,... 通过两跨两层削弱梁翼缘连接轻钢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耗能机制、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破坏形态。结果显示,削弱梁翼缘连接轻钢框架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梁上塑性铰首先出现在翼缘削弱截面处,节点域耗能能力强,本文结论可为多层削弱梁翼缘连接轻钢框架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钢框架 削弱梁翼缘连接 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双轴加载下带翼缘RC 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王斌 吴梦臻 +2 位作者 史庆轩 蔡文哲 弓欢学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8-600,共13页
为了揭示双轴耦合效应对不同截面形式带翼缘RC剪力墙多维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个T形截面和2个L形截面RC剪力墙分别沿其主轴方向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水平单、双轴加载下带翼缘RC剪力墙的破坏特征、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 为了揭示双轴耦合效应对不同截面形式带翼缘RC剪力墙多维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个T形截面和2个L形截面RC剪力墙分别沿其主轴方向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水平单、双轴加载下带翼缘RC剪力墙的破坏特征、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极限位移角、耗能能力与钢筋应变。研究表明:T形墙和L形墙的破坏均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即破坏集中于墙肢自由端,双轴加载加重了带翼缘RC剪力墙的开裂和损伤程度,且易引起剪力墙局部损伤集中;与单轴加载相比,双轴加载不仅削弱了带翼缘RC剪力墙各受力方向的承载力与变形能力、增大了腹板塑性铰区弯曲变形在总变形中的占比、加速了耗能进程、降低了单个方向的耗能能力,并且增大了腹板与翼缘竖向钢筋的应变以及翼缘的剪力滞后效应;双轴耦合效应对L形墙损伤的影响较T形墙更为显著,并导致双轴加载下L形墙各抗震性能指标的衰减程度大于T形墙。考虑双轴受力后,中国抗震规范关于RC剪力墙层间位移角的限值仍较为安全,但安全冗余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抗震性能 双轴 往复试验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键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承载力设计方法
12
作者 涂庭婷 吴函恒 +2 位作者 王辰 党世杰 隋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12,共13页
为拓展开孔板(perfobond leiste,PBL)剪力连接键的应用范围,该文设计了1个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和4个PBL键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系统研究各试件的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剪力墙在水平荷载... 为拓展开孔板(perfobond leiste,PBL)剪力连接键的应用范围,该文设计了1个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和4个PBL键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系统研究各试件的破坏机制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可分为弯曲破坏和弯剪破坏两类。墙体高宽比、钢芯板配置及PBL键的布置方式是影响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PBL键可确保钢芯板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完好,此外增设钢芯板可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剪力墙的承载力随高宽比的增大而减小,PBL键竖向布置优于PBL键横向布置。基于欧洲规范EN 1994-1-1:2004中建议的型钢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设计方法,提出了PBL键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压弯承载力设计公式。经过对比验证,设计公式可准确计算大高宽比试件的压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组合剪力墙 PBL剪力键 往复试验 力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O材料的摩擦耗能器低周反复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小刚 周臻 +2 位作者 蔡小宁 李德猛 朱冬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6-1081,共6页
针对摩擦耗能自复位结构,采用非石棉有机物(NAO)作为摩擦材料,设计了一种新型摩擦耗能器,开展了不同加载制度、加载速率和螺栓扭矩工况下的低周反复试验,并与基于传统摩擦材料黄铜的耗能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常幅加载下NAO耗能... 针对摩擦耗能自复位结构,采用非石棉有机物(NAO)作为摩擦材料,设计了一种新型摩擦耗能器,开展了不同加载制度、加载速率和螺栓扭矩工况下的低周反复试验,并与基于传统摩擦材料黄铜的耗能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常幅加载下NAO耗能器和黄铜耗能器的耗能性能均未出现减小,但NAO耗能器在滑动过程中的噪声明显小于黄铜,摩擦力抖动幅度分别约为2%和28%.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黄铜耗能器摩擦力上下限平均值的差值与下限平均值的比值从28.2%减小到19.5%,而NAO耗能器的摩擦力则较为稳定.随着螺栓扭矩的增大,NAO耗能器的平均摩擦力增大约71.8%,而采用黄铜时仅增大约37.1%.因此,与黄铜耗能器相比,NAO耗能器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舒适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耗能器 非石棉有机物材料 黄铜 耗能 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下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薛建阳 马辉 刘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6,共11页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对10个不同剪跨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轴压比、体积配箍率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其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对10个不同剪跨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轴压比、体积配箍率的型钢再生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其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型钢再生混凝土柱的主要破坏形态为剪切斜压破坏、弯剪破坏以及弯曲型破坏,破坏形态与剪跨比有关;滞回曲线大多呈梭形且较为饱满,说明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取代率对试件承载力影响不明显,延性及耗能能力随取代率的增加而有所降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承载力有一定提高,但其衰减加快,且延性及耗能能力降低;增大体积配箍率时,试件承载力增大不明显,但延性及耗能能力显著提高。总体上看,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其应用于抗震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柱 粗骨料取代率 反复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非比例载荷下低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巧丽 陈旭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非比例载荷下多轴低周疲劳研究的进展和现状。主要评述各种多轴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其中临界面应变能密度法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多轴疲劳 疲劳 非比例 疲劳寿命 临界应变能密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荷载下型钢混凝土柱抗剪性能智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铁成 张耀华 王玉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通过21根SRC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剪切黏结破坏试验结果,在利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模型输入变量选择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受剪承载力分析模型,进而研究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腹板...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通过21根SRC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剪切黏结破坏试验结果,在利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模型输入变量选择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受剪承载力分析模型,进而研究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腹板宽度、轴压比及箍筋间距等因素对SRC柱抗剪能力的影响规律,并对SRC柱的受剪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反映受剪承载力与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可供SRC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剪承载力分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 型钢混凝土柱 受剪承 灰色关联分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角度与轴压比下RC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坤 李振宝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5,共7页
进行了加载角度为0°、22.5°及45°的钢筋混凝土方形短柱试件在轴压比分别为0.2及0.6下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从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对钢筋混凝土方形短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轴压比能... 进行了加载角度为0°、22.5°及45°的钢筋混凝土方形短柱试件在轴压比分别为0.2及0.6下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从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对钢筋混凝土方形短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轴压比能有效提高RC方形短柱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减缓试件的后期强度退化,但同时会加速其刚度退化;加载角度对试件的承载力及刚度退化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延性、耗能能力及强度退化率会随加载角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 钢筋混凝土方形短柱 往复试验 轴压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带加强型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默然 高永 +3 位作者 周珉 孙林 高龙 黄宗明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0-36,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一字型内置竖向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和完成了2个剪跨比为1.0的钢板带加强型内置竖向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低周往复水平加载试验,并与1个未设置钢板带的内置竖向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 为进一步改善一字型内置竖向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和完成了2个剪跨比为1.0的钢板带加强型内置竖向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低周往复水平加载试验,并与1个未设置钢板带的内置竖向型钢混凝土低矮剪力墙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板带的设置使剪力墙的水平承载力有显著提升,极限位移角提高20%左右,满足了相关规范极限位移角大于1/100的要求;钢板带的设置使试件破坏模式发生变化,总耗能有大幅度提升;钢板带的设置要适度,不能过强,以免形成新的薄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剪力墙 钢板带 反复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柱式木结构加固方法及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熊海贝 刘应扬 +1 位作者 姚亚 李冰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5-702,共8页
为研究梁柱式胶合木结构在加固后的抗侧力性能,对9榀单层单跨梁柱式木框架足尺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3榀为未损坏对照组试件,6榀为加固组试件.考虑了节点区域包裹碳纤维布(FRP)和植入自攻螺钉2种加固方法,及纯框架和隅撑框架... 为研究梁柱式胶合木结构在加固后的抗侧力性能,对9榀单层单跨梁柱式木框架足尺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其中3榀为未损坏对照组试件,6榀为加固组试件.考虑了节点区域包裹碳纤维布(FRP)和植入自攻螺钉2种加固方法,及纯框架和隅撑框架2种结构体系形式.根据试验现象和试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木结构加固方法的可行性,对比了不同方法的效果和差异,研究了各组试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刚度、变形和耗能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2种加固方法均可以有效地抑制裂缝开展,并能够恢复结构的强度、刚度、耗能等力学性能;受损的梁柱式木结构框架,采用节点区域加固并增设隅撑,结构的抗侧力性能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木 梁柱式木结构 碳纤维布 自攻螺钉 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梁柱式胶合木结构抗侧性能试验 被引量:12
20
作者 熊海贝 刘应扬 +1 位作者 姚亚 李冰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3-1470,共8页
为研究震损梁柱式胶合木结构在节点外包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抗侧力性能,对3榀单层单跨梁柱式木框架足尺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首先通过低周反复加载模拟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其后用碳纤维布进行节点加固,并进行与前期相同的低周... 为研究震损梁柱式胶合木结构在节点外包碳纤维布加固后的抗侧力性能,对3榀单层单跨梁柱式木框架足尺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首先通过低周反复加载模拟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其后用碳纤维布进行节点加固,并进行与前期相同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裂缝开展,恢复受损结构的强度、刚度、延性等抗侧力性能,改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 梁柱式木结构 碳纤维布 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