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薛家祥 李丽妮 +1 位作者 廖天发 董昌文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71,共4页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中没有使用隔离变压器,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等特性,但光伏阵列输入侧与电网输出侧存在电气连接,为共模电流提供了回路,导致易产生EMC干扰与安全隐患。分析了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产生机理...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中没有使用隔离变压器,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等特性,但光伏阵列输入侧与电网输出侧存在电气连接,为共模电流提供了回路,导致易产生EMC干扰与安全隐患。分析了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产生机理,从逆变拓扑结构出发,基于共模电流抑制技术,提出从改变调制方式和改变拓扑结构角度抑制共模电流的方法,并以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并网逆变 共模电流 共模干扰抑制 全桥逆变 H6桥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残余电流保护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蔡鹏 《通信电源技术》 2013年第6期39-41,44,共4页
在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应用中,一个重要的要求是残余电流保护功能。在此功能的设计中残余电流的采样、检测及计算方法尤为关键。文中首先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了标准所规定的模拟方法下的残余电流波形,进而针对波形的特点提出了采样及... 在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应用中,一个重要的要求是残余电流保护功能。在此功能的设计中残余电流的采样、检测及计算方法尤为关键。文中首先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了标准所规定的模拟方法下的残余电流波形,进而针对波形的特点提出了采样及计算方法,最后针对一款具体产品进行了实测并给出了波形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隔离 残余电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共模噪声抑制器在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应用及损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娜 徐德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7-973,共7页
为抑制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地电流,将有源共模噪声抑制器应用于光伏系统。建立了有源共模噪声抑制电路的损耗模型,分析参数及光照变化对损耗的影响,从而提出如何优化设计以减少其损耗对系统效率的影响,最后给出实验验证。
关键词 逆变 隔离 有源共模噪声抑制 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建华 嵇保健 赵剑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743,共7页
从直流旁路单元和交流旁路单元的概念出发,提出无漏电流非隔离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的两种类型及其构建方式,涵盖了近年来工业界和学术界提出的一系列无漏电流新型拓扑,并演绎出若干新型拓扑。这类新型拓扑与部分现有拓扑共同构成... 从直流旁路单元和交流旁路单元的概念出发,提出无漏电流非隔离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的两种类型及其构建方式,涵盖了近年来工业界和学术界提出的一系列无漏电流新型拓扑,并演绎出若干新型拓扑。这类新型拓扑与部分现有拓扑共同构成开关旁路单元无漏电流逆变器族,其拓扑演绎规律为逆变器拓扑族的标准化筛选提供新的思路。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单相逆变 共模电压 漏电流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漏电流五开关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林 赵鹏程 +2 位作者 韩璐 邱存勇 左佳铭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7-182,共6页
针对非隔离光伏发电系统漏电流问题,提出一种低漏电流五开关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其中1个开关管高频通断得到直流脉冲,其余4个开关管分作两组,它们以电网频率交替导通来改变电流方向,实现逆变并网,该电路拓扑经高性能二极管续流... 针对非隔离光伏发电系统漏电流问题,提出一种低漏电流五开关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其中1个开关管高频通断得到直流脉冲,其余4个开关管分作两组,它们以电网频率交替导通来改变电流方向,实现逆变并网,该电路拓扑经高性能二极管续流。通过分析漏电流,该光伏逆变器续流阶段电网侧与直流侧隔离,使得寄生电容两端不含高频分量,将漏电流限制到±20 mA以内。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拓扑能有效抑制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漏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 并网 逆变 隔离 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隔离中点钳位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调制策略
6
作者 王要强 梁海艳 +2 位作者 秦明 周成龙 杜冠宇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3-190,共8页
提出一种改进型全桥并网逆变器,通过交流解耦单元实现在续流阶段光伏侧与电网侧隔离,并通过双向钳位电路将共模电压钳位为直流母线电压的一半,保证共模电压恒定,从而抑制共模漏电流。给出所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调制策略以及钳位电路,... 提出一种改进型全桥并网逆变器,通过交流解耦单元实现在续流阶段光伏侧与电网侧隔离,并通过双向钳位电路将共模电压钳位为直流母线电压的一半,保证共模电压恒定,从而抑制共模漏电流。给出所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调制策略以及钳位电路,并将该逆变拓扑与已有典型拓扑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所提逆变器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漏电流 隔离 结电容 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H8拓扑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7
作者 韩朋乐 《通信电源技术》 2017年第4期121-123,127,共4页
文中针对传统H4拓扑逆变器在漏电流和效率方面的不足,介绍了一种高效率的H8拓扑型的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详细分析了该拓扑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时序。经实验验证,该拓扑可利用逆变桥的不同电压段开通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直流输入的电压... 文中针对传统H4拓扑逆变器在漏电流和效率方面的不足,介绍了一种高效率的H8拓扑型的单相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详细分析了该拓扑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时序。经实验验证,该拓扑可利用逆变桥的不同电压段开通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直流输入的电压,降低开关损耗,并有效抑制共模电流;有助于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提高或者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 并网 隔离 共模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抑制漏电流无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3
8
作者 宋芳 潘晓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65-2870,共6页
针对传统逆变器拓扑效率低、漏电流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H5桥无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与传统H桥逆变器相比,改进H5桥增加一个开关管,使得在续流阶段光伏模块和电网之间的隔离,从而可实现共模漏电流的抑制;高频开关利用MOSFET代替IGBT,... 针对传统逆变器拓扑效率低、漏电流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H5桥无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与传统H桥逆变器相比,改进H5桥增加一个开关管,使得在续流阶段光伏模块和电网之间的隔离,从而可实现共模漏电流的抑制;高频开关利用MOSFET代替IGBT,可减少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消除死区时间,提高并网电流质量。通过一个1 k W的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 隔离 H5逆变 共模电压 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H6拓扑无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蒋雪琴 罗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216,共4页
与带隔离变压器相比,无隔离变压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成本低、体积小、效率高,但无隔离光伏并网系统的漏电流将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有效抑制,同时逆变器应具有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的能力。对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H6拓扑单相并网逆变... 与带隔离变压器相比,无隔离变压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成本低、体积小、效率高,但无隔离光伏并网系统的漏电流将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有效抑制,同时逆变器应具有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的能力。对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H6拓扑单相并网逆变器,该拓扑能有效抑制漏电流,且能向电网输出无功功率,采用单极性调制策略,输出电压具有三电平特性。基于对拓扑结构、工作过程及无功功率控制的详细分析,建立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搭建了1kW的实验平台,对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 隔离变压 H6桥逆变 共模电压 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S320F28335的三相并网型光伏逆变器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运俊 张燕飞 +1 位作者 万晓凤 康利平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3年第4期399-403,共5页
为便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微网形式接入到本地配电网中,根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和PQ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DSP处理器的并网型光伏逆变器,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在DSP平台上进行调试和试验验证。利用TMS320F28335实现SVPWM波... 为便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微网形式接入到本地配电网中,根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和PQ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DSP处理器的并网型光伏逆变器,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在DSP平台上进行调试和试验验证。利用TMS320F28335实现SVPWM波形具有控制算法简单、实现方便、速度快、控制准确等优点,光伏逆变器能稳定输出相电压有效值为(220±6.6)V、电压频率为(50±0.5)Hz的交流电,输出电压谐波含量较小,在光伏并网发电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型光逆变 PQ控制算法 数字信号处理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IO光伏并网逆变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立峰 孙黎霞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2-836,共5页
为了减小外界干扰和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影响,文章提出了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等价输入观测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干扰项补偿器,推导了在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情况下... 为了减小外界干扰和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影响,文章提出了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等价输入观测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干扰项补偿器,推导了在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情况下的逆变器的反馈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扰动观测器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的策略,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提高了跟踪精确度,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奇异 终端滑模控制 等价输入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非隔离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建科 解晨 陈大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57-160,共4页
针对非隔离式并网逆变器存在的漏电流问题,建立了系统共模电压模型,分析了漏电流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控制方式对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抑制所产生的共模电流.同时应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仿真... 针对非隔离式并网逆变器存在的漏电流问题,建立了系统共模电压模型,分析了漏电流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控制方式对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抑制所产生的共模电流.同时应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 并网逆变 漏电流 共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P控制的3kW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研究
13
作者 薛家祥 崔龙彬 +2 位作者 张红卫 廖天发 张思章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5,5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实现方案。介绍了该并网逆变器结构及原理,给出了基于DSP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总体设计,实现了基于电压扰动观察与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和无差拍控制的并网控制策略,并测试了其孤岛保护...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实现方案。介绍了该并网逆变器结构及原理,给出了基于DSP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总体设计,实现了基于电压扰动观察与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和无差拍控制的并网控制策略,并测试了其孤岛保护,完成了3 kW的实验样机及相关实验,对实验波形的分析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和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 DSP控制 并网逆变 MPPT 无差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漏电流中点钳位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14
作者 高峰 周力为 张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共模电压不恒定的问题,分析了全桥逆变器的共模等效电路,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桥臂的中点钳位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连接于直流电容中点的2个二极管或2个开关管的钳位作用,使逆变器的共模电压在续流阶段保持恒定,并... 为改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共模电压不恒定的问题,分析了全桥逆变器的共模等效电路,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桥臂的中点钳位型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连接于直流电容中点的2个二极管或2个开关管的钳位作用,使逆变器的共模电压在续流阶段保持恒定,并且与传统的具有中点钳位功能的H6电路相比,该结构具有更低的导通损耗和更为简单的控制方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电路结构具有更低的共模漏电流和恒定的共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共模电压 单极性调制 中点钳位型光并网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分量抑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家祥 梁泳全 +4 位作者 张红卫 廖天发 张晓莉 沈栋 董昌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1,共4页
直流分量抑制是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国际并网认证标准中普遍要求光伏并网逆变器注入电网的直流分量不可超过额定电流的0.5%。文章在分析无差拍并网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压指令校正及电流指令校正两种控制方法... 直流分量抑制是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国际并网认证标准中普遍要求光伏并网逆变器注入电网的直流分量不可超过额定电流的0.5%。文章在分析无差拍并网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压指令校正及电流指令校正两种控制方法的直流分量抑制效果进行对比,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直流分量检测及零点校正方法进行直流分量抑制。对3 kW单相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证明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无差拍控制 直流分量抑制 电压指令校正 电流指令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全局鲁棒滑模变结构双闭环控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吉宏 刘鹏飞 +1 位作者 张树新 王刘菲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5-1499,共5页
为有效抑制谐振峰值,精确跟踪并网电流,文章采用双闭环的控制结构对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控制,其中:内环引入滤波电容电流的比例-惯性反馈环节,能够抑制有源阻尼谐振;外环采用全局鲁棒滑模结构控制,跟踪给定的正弦参考电流,同时对外... 为有效抑制谐振峰值,精确跟踪并网电流,文章采用双闭环的控制结构对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控制,其中:内环引入滤波电容电流的比例-惯性反馈环节,能够抑制有源阻尼谐振;外环采用全局鲁棒滑模结构控制,跟踪给定的正弦参考电流,同时对外界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具有全局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稳态、动态性能方面能够满足控制要求,对参数摄动具有全局鲁棒性,能够抑制电网电压的谐振信号,在跟踪效果和抗干扰方面优于常规的PI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光并网逆变 有源阻尼 电容电流反馈 全局鲁棒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网压滑模预测前馈控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斌 林小峰 +3 位作者 张思敏 徐辰华 贺德强 方华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85-2393,共9页
为快速准确补偿单相配电网末端的非理想网压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影响,并对谐振频率处电流环延时进行超前补偿,提出一种基于滑模预测控制的网压前馈控制策略。本文将融合了参考轨迹预测、在线校正的滑模预测控制器的输出量与... 为快速准确补偿单相配电网末端的非理想网压对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的影响,并对谐振频率处电流环延时进行超前补偿,提出一种基于滑模预测控制的网压前馈控制策略。本文将融合了参考轨迹预测、在线校正的滑模预测控制器的输出量与网压动态预测模型前馈量共同拟合,作为新的网压预测输出,并在滑模预测控制器设计中引入改进型延时复合控制谐振器,以简化谐波预测器设计与数字化实现。在5 kW实验样机上实现此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理想电网条件 延时复合控制谐振 滑模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性调制并网逆变器分析与设计
18
作者 郑小朋 韩娜丽 +1 位作者 钱明 贾俊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2期102-105,共4页
面对愈加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世界各国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供应占比,分布式发电技术逐步成为热点研究领域。逆变器作为电能变换的装置,是发电并网系统的关键环节,其可靠、高效能运行是当前重要的研究领域。该文以非隔离型... 面对愈加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世界各国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供应占比,分布式发电技术逐步成为热点研究领域。逆变器作为电能变换的装置,是发电并网系统的关键环节,其可靠、高效能运行是当前重要的研究领域。该文以非隔离型单相并网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并网逆变器工作原理,对全桥并网系统软硬件参数进行分析设计;在单极性调制基础上,考虑网压前馈进行逆变器电压电流控制系统设计;利用旋转坐标系,将加上信号滤波进行PLL控制设计。基于上述方案搭建并网逆变器样机,实测逆变器输出波形谐波含量低,频率幅值满足并网要求,实验证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隔离 单极性 网压前馈 频率偏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漏电流的分析与保护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凯欣 方刚 +3 位作者 程尧 李浩洋 谢胜仁 曾维波 《太阳能》 2021年第5期72-77,共6页
非隔离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漏电流的存在会带来人身及财产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其成因和保护措施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漏电流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路径,建立了漏电流电路模型;然后提出可通过增大共模电感和LC滤波电容,减小Y电容,选取寄... 非隔离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漏电流的存在会带来人身及财产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其成因和保护措施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漏电流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路径,建立了漏电流电路模型;然后提出可通过增大共模电感和LC滤波电容,减小Y电容,选取寄生电容更小的光伏组件的方法来减小漏电流,并进行漏电流保护分析;最后在1台6 kW的T型三电平三相并网逆变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出的减小漏电流方法的正确性及漏电流保护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系统 并网逆变 隔离 漏电流 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三相Buck-Boost光伏逆变器漏电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立乔 林健 +2 位作者 朱文通 张佳慕 董子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108,共8页
漏电流问题是限制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广泛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光伏系统的新型三相Buck-Boost逆变器。首先介绍该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推导该拓扑在任意开关时刻共模电压的表达式,从而研究正... 漏电流问题是限制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广泛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光伏系统的新型三相Buck-Boost逆变器。首先介绍该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推导该拓扑在任意开关时刻共模电压的表达式,从而研究正弦脉宽调制(SPWM)和系统共模电压及漏电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逆变器的升降压能力。最后通过实验平台对上述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上述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型光逆变 漏电流 正弦脉宽调制 可升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