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细胞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泽民
于开涛
+1 位作者
刘宝林
孙沫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块中细胞存活能力及数量与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 :取狗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 ,在离体 2 5~ 15 0min的不同时间点 ,消化骨块获得细胞 ,进行活细胞计数。对消化获得细胞体外培养2 4h后 ,再进行活细胞计数 ,分析细...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块中细胞存活能力及数量与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 :取狗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 ,在离体 2 5~ 15 0min的不同时间点 ,消化骨块获得细胞 ,进行活细胞计数。对消化获得细胞体外培养2 4h后 ,再进行活细胞计数 ,分析细胞存活与离体时间的关系。结果 :在离体 2 5~ 15 0min时间内 ,骨块细胞的存活率从 91.96%降至 9.5 2 %。统计学检验 ,2 5min组与 70min以前组之间没有统计上的差别 ,P >0 .0 5 ;2 5min组与 70min及其以后组之间有明显差别 ,P <0 .0 1。培养 2 4h后 ,以上各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则从88.73 %到 3 .88% ,组间差别与刚离体时相同 ,但 70min后的各组活细胞率明显下降。结论 :非血管化狗游离髂骨块的离体时间对其中的细胞存活有明显影响 ,离体 70min可能是其关键点 ;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 ,尽量缩短骨块的离体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
块
离体时间
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体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骨形成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尹禄
潘慧
+1 位作者
韩泽民
刘宝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在不同离体时间点植入体内后成骨情况。方法拔除狗前磨牙。口腔黏膜完全愈合后,截除狗长度3.0cm的无牙下颌骨段,取不带血管和软组织的全层髂骨,分别在离体40min、120min内植入下颌骨缺损区。术后4、8周取出植骨...
目的观察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在不同离体时间点植入体内后成骨情况。方法拔除狗前磨牙。口腔黏膜完全愈合后,截除狗长度3.0cm的无牙下颌骨段,取不带血管和软组织的全层髂骨,分别在离体40min、120min内植入下颌骨缺损区。术后4、8周取出植骨块,观察移植骨块内细胞活力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移植骨同期恢复了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连续性。离体40min的游离骨块植入体内后4周和8周时仍为活骨块,可见到大量成活的骨细胞,并有数量不等的岛状软骨形成。离体120min的游离骨块植入体内后4周和8周时为死骨块,其中未见骨细胞成活,部分骨块中见到破骨细胞。结论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在较短的离体时间内同体移植可以修复狗长度3.0cm的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在修复过程中可见岛状的软骨形成。新骨形成与游离骨块的离体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
移植
软
骨
细胞活力
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色荧光小鼠非血管化游离股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成
刘宝林
+5 位作者
曹丽萍
刘晓辉
谢光远
韩泽民
杨耀武
陈小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检验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的活力,观察新骨来源和生成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的愈合机制。方法:取15只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C57BL/6小鼠,截取一侧5mm股骨(完整保留骨膜及部分肌肉附着),植入同近交系非荧光小鼠的5mm股骨缺损...
目的:检验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的活力,观察新骨来源和生成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的愈合机制。方法:取15只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C57BL/6小鼠,截取一侧5mm股骨(完整保留骨膜及部分肌肉附着),植入同近交系非荧光小鼠的5mm股骨缺损区,术后3d、1、2、3、4周连续组织学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3d:移植组织及其周边表现为炎症反应:出血、炎细胞浸润、移植骨少量吸收。1周时骨吸收达到高峰,破骨细胞大量增生,未分化间充质细胞聚集,新骨开始形成。1例新生骨在术后2周开始大量增生,1例3周时逐渐矿化成熟,1例4周时新骨与余留移植骨已不易区分。部分移植肌肉和新生骨组织术后有绿色荧光表达。结论:完整保留骨膜和部分肌肉附着的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在短期内可以部分保留自身活力。新生骨大部分源于移植骨本身,移植骨膜在新骨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小鼠
非血管化游离骨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膜对自身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蒙姜
王娅
+2 位作者
姚瑶
唐休发
华成舸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骨膜对游离移植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部分截断,一侧保留完整骨膜(试验侧),另一侧剥离骨膜(对照侧),分别植入兔的双侧咬肌区,术后3d以及1、2、3、4、6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血管墨汁灌注、CD3...
目的探讨骨膜对游离移植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部分截断,一侧保留完整骨膜(试验侧),另一侧剥离骨膜(对照侧),分别植入兔的双侧咬肌区,术后3d以及1、2、3、4、6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血管墨汁灌注、CD34免疫组化染色、四环素荧光标志等方法检测移植骨微血管密度和四环素荧光标志积分光密度值,观察移植骨的再血管化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术后3d至1周,试验侧和对照侧的再血管化程度及新骨形成速度无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2周开始出现再血管化和新骨形成;术后2~6周,试验侧的再血管化程度和新骨形成速度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骨膜能使非血管化自身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程度增加,血管生成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新骨形成加快,从而加速移植骨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
膜
非
血管
化
自身
游离
骨
移植
再
血管
化
微
血管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细胞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泽民
于开涛
刘宝林
孙沫逸
机构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1-683,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块中细胞存活能力及数量与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 :取狗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 ,在离体 2 5~ 15 0min的不同时间点 ,消化骨块获得细胞 ,进行活细胞计数。对消化获得细胞体外培养2 4h后 ,再进行活细胞计数 ,分析细胞存活与离体时间的关系。结果 :在离体 2 5~ 15 0min时间内 ,骨块细胞的存活率从 91.96%降至 9.5 2 %。统计学检验 ,2 5min组与 70min以前组之间没有统计上的差别 ,P >0 .0 5 ;2 5min组与 70min及其以后组之间有明显差别 ,P <0 .0 1。培养 2 4h后 ,以上各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则从88.73 %到 3 .88% ,组间差别与刚离体时相同 ,但 70min后的各组活细胞率明显下降。结论 :非血管化狗游离髂骨块的离体时间对其中的细胞存活有明显影响 ,离体 70min可能是其关键点 ;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 ,尽量缩短骨块的离体时间 。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
块
离体时间
活细胞
Keywords
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
Off-body time
Survival osteocyte
分类号
R687.3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体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骨形成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尹禄
潘慧
韩泽民
刘宝林
机构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科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5期430-432,共3页
基金
武警部队课题资助项目(WBS2008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901)
文摘
目的观察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在不同离体时间点植入体内后成骨情况。方法拔除狗前磨牙。口腔黏膜完全愈合后,截除狗长度3.0cm的无牙下颌骨段,取不带血管和软组织的全层髂骨,分别在离体40min、120min内植入下颌骨缺损区。术后4、8周取出植骨块,观察移植骨块内细胞活力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移植骨同期恢复了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连续性。离体40min的游离骨块植入体内后4周和8周时仍为活骨块,可见到大量成活的骨细胞,并有数量不等的岛状软骨形成。离体120min的游离骨块植入体内后4周和8周时为死骨块,其中未见骨细胞成活,部分骨块中见到破骨细胞。结论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在较短的离体时间内同体移植可以修复狗长度3.0cm的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在修复过程中可见岛状的软骨形成。新骨形成与游离骨块的离体时间有关。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
移植
软
骨
细胞活力
狗
Keywords
nonvascularized free bone graft
transplantation
cartilage
osteocyte survival
dog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荧光小鼠非血管化游离股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成
刘宝林
曹丽萍
刘晓辉
谢光远
韩泽民
杨耀武
陈小文
机构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471901)
文摘
目的:检验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的活力,观察新骨来源和生成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的愈合机制。方法:取15只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C57BL/6小鼠,截取一侧5mm股骨(完整保留骨膜及部分肌肉附着),植入同近交系非荧光小鼠的5mm股骨缺损区,术后3d、1、2、3、4周连续组织学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3d:移植组织及其周边表现为炎症反应:出血、炎细胞浸润、移植骨少量吸收。1周时骨吸收达到高峰,破骨细胞大量增生,未分化间充质细胞聚集,新骨开始形成。1例新生骨在术后2周开始大量增生,1例3周时逐渐矿化成熟,1例4周时新骨与余留移植骨已不易区分。部分移植肌肉和新生骨组织术后有绿色荧光表达。结论:完整保留骨膜和部分肌肉附着的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在短期内可以部分保留自身活力。新生骨大部分源于移植骨本身,移植骨膜在新骨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小鼠
非血管化游离骨
移植
Keyword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Transgenic mice
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膜对自身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蒙姜
王娅
姚瑶
唐休发
华成舸
机构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骨膜对游离移植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部分截断,一侧保留完整骨膜(试验侧),另一侧剥离骨膜(对照侧),分别植入兔的双侧咬肌区,术后3d以及1、2、3、4、6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血管墨汁灌注、CD34免疫组化染色、四环素荧光标志等方法检测移植骨微血管密度和四环素荧光标志积分光密度值,观察移植骨的再血管化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术后3d至1周,试验侧和对照侧的再血管化程度及新骨形成速度无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2周开始出现再血管化和新骨形成;术后2~6周,试验侧的再血管化程度和新骨形成速度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骨膜能使非血管化自身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程度增加,血管生成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新骨形成加快,从而加速移植骨的愈合。
关键词
骨
膜
非
血管
化
自身
游离
骨
移植
再
血管
化
微
血管
密度
Keywords
periosteum
non-vascularized autogenous bone graft
revascularization
microvessel densit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细胞活力的实验研究
韩泽民
于开涛
刘宝林
孙沫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同体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骨形成的实验研究
尹禄
潘慧
韩泽民
刘宝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绿色荧光小鼠非血管化游离股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林成
刘宝林
曹丽萍
刘晓辉
谢光远
韩泽民
杨耀武
陈小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骨膜对自身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的影响
袁蒙姜
王娅
姚瑶
唐休发
华成舸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