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致冷探测器阵列的读出方式 |
王巍
龚启兵
|
《航空兵器》
|
2003 |
0 |
|
2
|
基于VO_x非致冷探测器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探讨 |
刘科
梅志武
涂智军
|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
2011 |
1
|
|
3
|
基于VO_2薄膜非致冷红外探测器性能研究 |
陈长虹
易新建
张静
熊笔峰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4
|
非致冷红外探测器用氧化钒多晶薄膜的制备 |
王宏臣
易新建
陈四海
黄光
李雄伟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5
|
微悬臂梁非致冷红外探测器的研制 |
刘海涛
陈永平
梁平治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6
|
优化非致冷红外探测器设计的理论模型 |
刘磊
常本康
|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7
|
红外吸收层结构与采用该结构的非致冷红外探测器 |
高
|
《红外》
CAS
|
2008 |
0 |
|
8
|
用CMOS工艺制作的超低成本非致冷红外探测器列阵 |
高
|
《红外》
CAS
|
2006 |
0 |
|
9
|
非致冷红外探测器能使红外摄像机变得更便宜 |
Michael D.Wheeler
贡树行
|
《红外》
CAS
|
2000 |
0 |
|
10
|
非致冷InAsSb光电探测器的应用 |
高国龙
|
《红外》
CAS
|
2005 |
0 |
|
11
|
红外探测器和焦平面列阵 |
高国龙
|
《红外》
CAS
|
2003 |
0 |
|
12
|
电可调非致冷红外探测原理 |
张欢
赖建军
李宏伟
李明燃
刘黎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3
|
测辐射热计用氧化薄膜与采用氧化薄膜的红外探测器 美国专利US7250604(2007年7月31日授权) |
高(编译)
|
《红外》
CAS
|
2007 |
0 |
|
14
|
红外探测器材料 |
高国龙
|
《红外》
CAS
|
2003 |
0 |
|
15
|
激光封口在非致冷型红外焦平面组件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
俞君
沈一璋
王小坤
朱三根
|
《红外》
CAS
|
2010 |
0 |
|
16
|
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的设计 |
白玉琢
张秋鄂
李茂忠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
5
|
|
17
|
2009KIRO推荐红外镜头产品 |
|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8
|
热成像摄像机 |
顾聚兴
|
《红外》
CAS
|
2009 |
0 |
|
19
|
热成像仪 |
顾聚兴
|
《红外》
CAS
|
2008 |
0 |
|
20
|
美国研制出光谱特性可调的长波红外微测辐射热计 |
高国龙
|
《红外》
CAS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