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进展:从线性到非线性 被引量:48
1
作者 张皓 李东升 李宏男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2-575,共34页
有限元分析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有限元模型由于受到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和材料物理参数不确定性等的影响,与真实结构有差异.因此须通过试验数据加以修正,使其尽可能接近实际结构,以保证之后的结构动力模拟分析和监测等具有... 有限元分析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有限元模型由于受到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和材料物理参数不确定性等的影响,与真实结构有差异.因此须通过试验数据加以修正,使其尽可能接近实际结构,以保证之后的结构动力模拟分析和监测等具有实际意义.经过多年发展,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已经能够成功应用于一些实际工程,但现代工程技术的进步对有限元模型修正提出了更高要求,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不仅要有较高的精确度,还需要为后续应用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置信度.而现有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确认方法多基于结构线性的假设,而未能考虑实际结构中广泛存在的非线性.因此本文以土木工程结构模型修正的一些研究成果为例,通过对传统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总结评述传统有限元修正技术的主要方法,以及包括有限元模型确认在内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向非线性发展的技术路线和目前主要研究成果,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 有限元建模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修正 模型确认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轴承组件动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亮 岳纪东 +2 位作者 张炜 刘良勇 马小梅 《轴承》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1,共4页
运用接触单元和两节点接触摩擦单元构建了接触和接触摩擦数学模型,基于此建立了轴承组件的有限元非线性数学模型,为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开发的分析软件对轴承组件支承轴顶端内环某顶点的动态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运用接触单元和两节点接触摩擦单元构建了接触和接触摩擦数学模型,基于此建立了轴承组件的有限元非线性数学模型,为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开发的分析软件对轴承组件支承轴顶端内环某顶点的动态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对误差约为3.1%,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这表明所构建的轴承组件的有限元非线性数学模型是正确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组件 接触 接触摩擦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动态性能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结构状态评估的多尺度损伤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力 李兆霞 陈志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7-1051,共5页
为了满足大跨结构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的需要,提出了计算结构损伤破坏的微宏观多尺度损伤模型.将结构微损伤变量定义为物质点处应力水平的函数,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迭代求解来实现微损伤的耦合分析.为了考虑微损伤的累积效应,将... 为了满足大跨结构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的需要,提出了计算结构损伤破坏的微宏观多尺度损伤模型.将结构微损伤变量定义为物质点处应力水平的函数,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通过迭代求解来实现微损伤的耦合分析.为了考虑微损伤的累积效应,将结构的宏观损伤定义为微损伤的空间统计平均,选取均匀化遍历函数作为微损伤的空间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宏微观损伤的关联模式,通过响应等效的方法来验证宏微观损伤关联模式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耦合迭代求解技术可以降低微损伤分析过程中的网格敏感性;结构在均匀化宏观损伤下的响应与在非均匀微损伤下的响应吻合良好.采用多尺度损伤模型,可以有效实现结构的局部微损伤向均匀化宏观损伤的等效转换,有助于提高面向结构状态评估的有限元模型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损伤模型 结构状态评估 均匀化损伤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网格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膜反射面可展开天线的形态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杜雪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1-720,共10页
为研究金属反射网和索网的张紧状态对可展开天线形面精度的影响,考虑支撑桁架变形对索膜反射面可展开天线进行形态设计研究。金属反射网可看作一类薄膜结构,由于金属反射网和索网均需施加预张力来达到一定的刚度,因此首先基于索膜结构... 为研究金属反射网和索网的张紧状态对可展开天线形面精度的影响,考虑支撑桁架变形对索膜反射面可展开天线进行形态设计研究。金属反射网可看作一类薄膜结构,由于金属反射网和索网均需施加预张力来达到一定的刚度,因此首先基于索膜结构力密度方程进行形态设计,使其在自身预张力和外载作用下达到满足要求的形状和精度;索膜结构的张拉作用会导致桁架变形,造成再平衡后索膜反射面形面精度的降低和张力分布不合理,因此,需要建立天线整体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天线模型进行迭代修正,最后得到满足要求的张力设计变量和天线构型。最后通过相应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膜反射面可展开天线 力密度方程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薄膜 形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层积材钢夹板螺栓节点的承压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钟永 任海青 +2 位作者 张俊珍 李霞镇 徐伟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2-648,共7页
进行了4个测试组共20个竹层积材钢夹板螺栓节点承压试验研究,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螺栓节点的三维实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竹层积材厚度和螺栓直径对节点刚度、屈服载荷和破坏形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非线性有限元... 进行了4个测试组共20个竹层积材钢夹板螺栓节点承压试验研究,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螺栓节点的三维实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竹层积材厚度和螺栓直径对节点刚度、屈服载荷和破坏形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准确预测节点刚度、屈服载荷和破坏模式;随螺栓直径的增加,螺栓节点的刚度和屈服载荷大致呈线性增加;竹层积材厚度的增加能显著提高节点的极限载荷和延性系数;节点的破坏形式受螺栓直径和竹层积材厚度的共同影响,当节点破坏形态为Ⅰ型时,螺栓和竹层积材这2种材料的强度均能充分发挥且节点延性系数较高,节点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节点 竹层积材 承压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型钢边缘约束构件的预制墙片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秀凤 王啸霆 +1 位作者 王涛 李文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101,共9页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采用型钢边缘约束构件,一方面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利用型钢作为上下层墙体之间的连接便于现场施工。首先介绍了新型墙体的抗震试验,然后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试验构件在轴压和水平循环往复荷...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采用型钢边缘约束构件,一方面提高了墙体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利用型钢作为上下层墙体之间的连接便于现场施工。首先介绍了新型墙体的抗震试验,然后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试验构件在轴压和水平循环往复荷载下的力学行为,再现了构件损伤破坏的全过程,最后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型钢面积率对构件整体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带型钢边缘约束构件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片的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均是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1.5倍,且承载力和延性与型钢板厚度成正比,但增加型钢板厚对构件整体耗能能力提高不大,因此在设计时需综合考虑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板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片 型钢边缘约束构件 抗震试验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型钢面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复合材料隔冲结构在水下非接触爆炸环境中的瞬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颖宏 马卫平 吕超凡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4-498,共5页
以水下非接触爆炸环境为研究背景,在论述隔冲原理及粘弹性材料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粘弹性复合材料隔冲结构的各种非线性因素,根据物理样机的实际工况,建立了粘弹性复合材料隔冲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瞬态激励条件下隔冲... 以水下非接触爆炸环境为研究背景,在论述隔冲原理及粘弹性材料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粘弹性复合材料隔冲结构的各种非线性因素,根据物理样机的实际工况,建立了粘弹性复合材料隔冲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瞬态激励条件下隔冲结构的动力衰减曲线,经试验验证,证明了该隔冲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冲结构 粘弹性复合材料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折叠张拉整体-薄膜系统的可控形态展开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2-129,共8页
针对可折叠薄膜航天器的特点和设计需求,设计一种由杆件、弦绳、薄膜构成的新型可折叠/展开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可折叠张拉整体-薄膜系统。杆件可以提供充足的系统刚度,通过控制弦绳拉力可实现系统形态变化和形态控制,薄膜折叠技术可明... 针对可折叠薄膜航天器的特点和设计需求,设计一种由杆件、弦绳、薄膜构成的新型可折叠/展开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可折叠张拉整体-薄膜系统。杆件可以提供充足的系统刚度,通过控制弦绳拉力可实现系统形态变化和形态控制,薄膜折叠技术可明显减小系统折叠形态的外形尺寸。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于描述系统运动中的几何非线性特性和薄膜折叠/展开过程中的材料非线性特性。基于准静态控制和H;控制方法设计一种系统形态展开组合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在系统预应力构型发生切换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形态展开,并且在展开形态下快速稳定系统并抑制系统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折叠张拉整体-薄膜系统 薄膜折叠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准静态控制 H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侵彻闭孔泡沫铝冲击波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汤俊 葛建立 +2 位作者 闫彬 杨国来 李振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3,共6页
为分析弹丸结构参数及闭孔泡沫铝材料参数对冲击加速度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弹丸侵彻闭孔泡沫铝试验装置的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软件模拟了弹丸冲击侵彻闭孔泡沫铝的波形发生过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参数对冲击响应的影响,特... 为分析弹丸结构参数及闭孔泡沫铝材料参数对冲击加速度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弹丸侵彻闭孔泡沫铝试验装置的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软件模拟了弹丸冲击侵彻闭孔泡沫铝的波形发生过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参数对冲击响应的影响,特别是对冲击过程中弹丸加速度峰值、脉宽及加速度波形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锥形头弹丸可获得较为平整的加速度波形;降低泡沫铝孔隙率、减小厚度、减小弹丸质量均会引起弹丸冲击加速度峰值的增大与冲击脉宽的减小;增大弹丸初速可提高冲击加速度峰值与脉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 闭孔泡沫铝 冲击波形 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峰值 脉宽 孔隙率 弹丸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墩周连接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宁宁 赵奇 +2 位作者 米家禾 亓兴军 杨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0-791,共12页
为改善预制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和施工容错能力,提出一种装配式桥墩新型连接方式: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墩周连接。设计并制作1个现浇桥墩试件和1个UHPC墩周连接装配式桥墩试件,对两个试件进行拟静力... 为改善预制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和施工容错能力,提出一种装配式桥墩新型连接方式: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墩周连接。设计并制作1个现浇桥墩试件和1个UHPC墩周连接装配式桥墩试件,对两个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建立UHPC墩周连接装配式桥墩试件的三维实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比研究新型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HPC墩周连接装配式桥墩与整体现浇桥墩表现出相似的抗侧力性能和自复位能力,二者的抗震性能基本等同。对比分析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与实际桥墩试件的滞回曲线,二者拟合程度较高,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靠性和模拟结果的准确性。UHPC连接段高度对该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不大,保证钢筋搭接长度即可。轴压比、立柱高度和搭接钢筋配筋率对该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在轴压比为0.1~0.3时,试件刚度和水平承载力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增大,残余位移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立柱高度由2.0 m提高至2.5 m时,高度越大该装配式桥墩的水平承载能力和累积滞回耗能越小;湿接缝处搭接钢筋配筋率由1.01%增至1.57%时,该装配式桥墩的水平承载能力和残余位移相比原配筋试件性能有较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墩周连接装配式桥墩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中单层冷弯钢结构的倒塌行为研究
11
作者 肖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2-1022,共1页
新西兰研究人员开展了火灾中单层冷弯钢结构的倒塌行为研究。通过全尺寸自然火试验,分析了单层冷成形钢结构建筑的倒塌行为。相邻两侧的墙体内部设置防火保护层,防火保护时间达到30 min。试验结果表明,冷弯钢结构悬臂墙/桁架体系在达到6... 新西兰研究人员开展了火灾中单层冷弯钢结构的倒塌行为研究。通过全尺寸自然火试验,分析了单层冷成形钢结构建筑的倒塌行为。相邻两侧的墙体内部设置防火保护层,防火保护时间达到30 min。试验结果表明,冷弯钢结构悬臂墙/桁架体系在达到622.5℃时,于试验开始后21.5min?向内不对称地坍塌。采用15 mm厚的石膏板对南墙和西墙的冷成形钢结构柱进行了防火保护,与没有防火保护的钢结构柱相比,升温温度降低45%,倒塌时间延迟46%。建立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预测的破坏温度为628.2℃,变形形态与试验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建筑 行为研究 倒塌 冷弯 单层 火灾 防火保护层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速度列车脱轨撞击盾构隧道的动力损伤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明辉 晏启祥 +3 位作者 李彬嘉 吴政隆 张建辉 邓志鑫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91,共9页
为研究不同速度列车脱轨撞击盾构隧道的动力损伤特性,基于撞击动力学以及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建立列车—隧道—围岩的非线性接触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120,200,300 km·h-1这3种列车脱轨速度下,列车撞击盾构隧道时的撞击力特征以及隧... 为研究不同速度列车脱轨撞击盾构隧道的动力损伤特性,基于撞击动力学以及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建立列车—隧道—围岩的非线性接触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120,200,300 km·h-1这3种列车脱轨速度下,列车撞击盾构隧道时的撞击力特征以及隧道衬砌的损伤演化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3种速度列车脱轨时的撞击力变化规律一致;随着列车脱轨速度的增加,撞击力分量峰值均呈非线性增大;将撞击过程分为初始撞击、撞击耗能和稳定撞击3个阶段,隧道衬砌管片拉、压损伤值均在初始撞击阶段达到峰值,之后损伤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损伤面积的不断扩大;衬砌管片外表面的损伤发展略滞后于内表面;压缩损伤的分布基本呈现出沿隧道轴向大于环向的"梭形"形态,而拉伸损伤的分布则更加广泛,损伤较大值(大于0.9)产生区域也更加分散;与压缩损伤相比,拉伸损伤更易导致衬砌发生大范围破坏;在较低脱轨速度下隧道衬砌即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损伤,而损伤面积则随着列车脱轨速度的增加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列车撞击 撞击荷载 结构损伤 非线性接触动力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and nonlinear identification of space deployable structure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宏伟 刘荣强 邓宗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04-1213,共10页
The dynamic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ing method of the mast which is based on energy equivalency principl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ree kinds of mast dynamic model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er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 The dynamic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ing method of the mast which is based on energy equivalency principl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ree kinds of mast dynamic model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er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simulation model, respectively. The mast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se models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error between th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less than 5% when the mast length is longer.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mast with different lengths are tested, the mode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are compared with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mode shapes match well with each other, while the frequencies tested by experiments are lower than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hich reflects the joints lower the mast stiffness. The 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i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mast under different excitation force levels. The joint nonlinearities in the deployable mast are identified as nonlinear hysteresis contributed by the coulomb friction which soften the mast stiffness and lower the mast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loyable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model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s analysis of planar armored cable motion in deep-sea ROV system 被引量:3
14
作者 全伟才 张竺英 张艾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456-4467,共12页
The armored cable used in a deep-sea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 may undergo large displacement motion when subjected to dynamic actions of ship heave motion and ocean current. A novel geometrically exact finite el... The armored cable used in a deep-sea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 may undergo large displacement motion when subjected to dynamic actions of ship heave motion and ocean current. A novel geometrically exact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two-dimensional dynamic analysis of armored cable is presented. This model accounts for 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ies of large displacement of the armored cable, and effects of axial load and bending stiffness.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erived by consistent linearization and finite element discretization of the total weak form of the armored cable system, and solved by the Newmark time integration method. To make the solution procedure avoid falling into the local extreme points, a simple adaptive stepp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presented model is validated via actual measured data. Results for dynamic configurations, motion and tension of both ends of the armored cable, and resonance-zone are presented for two numerical cases, including the dynamic analysis under the case of only ship heave motion and the case of joint action of ship heave motion and ocean current. The dynamics analysis can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r product selection of the armored cable in a deep-sea ROV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its marine operation under the sea state of 4 or abo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ored cable cable dynamics deep-sea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 resonance-zone geometrically exact model Newmark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static response of piezoelectric plates considering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15
作者 B.Behjat M.R.Khoshrav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182-1188,共7页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plate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nsidering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Th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and electri...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plate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nsidering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Th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and electric potential is assumed to be quadratic across the plate thickness,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obtained using potential energy and Hamilton's principle that includes elastic and piezoelectric effects.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derived based on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accounting for coupling between elasticity and electric effect using higher order plate elements,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piezoelectric plate under different mechanical boundary conditions,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 plate are given in dimensionless graphical forms.Effect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on linear and nonlinear response of the plate are also studied.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present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vailable solution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plat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atic analysis of plat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