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无监督学习的差示扫描量热特征峰分析方法
1
作者 王晓东 许金鑫 +2 位作者 丁炯 王晓娜 叶树亮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号分析方法。首先使用改进的聚类算法将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与特征峰信号初步分离;其次对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信号结合迭代多项式拟合进行基线重构;最后将原始信号减去重构的基线信号得到净特征峰信号,进行热力学分析。对多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DSC信号分析方法可自动实现良好的基线构造与峰信号分析,提高DSC信号分析的速度和精度,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分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基线重构 峰识别 聚类 迭代拟合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的费托蜡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2
作者 谢浩东 张帆 +1 位作者 张胜振 陈胜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不同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相似,并且结晶过程依赖于冷却速率;所采用的动力学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Avrami指数n平均值在1~2之间,说明结晶过程为二次成核,成核后生长形成棒状或纤维状晶体;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越小或冷却速率越快,越容易发生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蜡 扫描 非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结晶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高交联非糊化淀粉的物态性质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本山 徐立宏 高大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93,共3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技术)对高交联非糊化玉米淀粉和高交联非糊化木薯淀粉,在水分散体系中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氯氧磷高交联变性淀粉,尽管已经失去了糊化的性质而保持颗粒状态,但在相应的原淀粉糊化温...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技术)对高交联非糊化玉米淀粉和高交联非糊化木薯淀粉,在水分散体系中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氯氧磷高交联变性淀粉,尽管已经失去了糊化的性质而保持颗粒状态,但在相应的原淀粉糊化温度范围内,仍然发生了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交联 糊化淀粉 物态性质 温度 相变 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联用研究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燃物反应机理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敏 胡松 +3 位作者 孙学信 李培生 于敦喜 李玲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57,共5页
对城市生活垃圾中 8种可燃物进行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联用分析 ,得到了各种成分的燃烧特性参数 ,为垃圾焚烧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 ,选用合适的反应机理方程来求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避免了把机理方程... 对城市生活垃圾中 8种可燃物进行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联用分析 ,得到了各种成分的燃烧特性参数 ,为垃圾焚烧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积分法和微分法相结合 ,选用合适的反应机理方程来求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避免了把机理方程限制为 (1 -α) n 和采用单一方法处理热重曲线而产生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扫描分析 联用 城市生活垃圾 可燃物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类材料的差示扫描量热定量分析(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邓飞 林晓冬 +4 位作者 何永红 李蜀 訾润 赖仕均 曾燮榕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技术,对10种标准纤维类样品和5种自行制备的涤纶-棉混纺纤维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SC方法可以实现多种纤维类样品的定性分析.涤纶-棉混合纤维样品的定量分析表明,...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技术,对10种标准纤维类样品和5种自行制备的涤纶-棉混纺纤维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SC方法可以实现多种纤维类样品的定性分析.涤纶-棉混合纤维样品的定量分析表明,DSC方法有望实现混纺类纤维样品的定量分析,涤纶-棉混合纤维的定量分析绝对误差小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科学 纤维 分析 扫描 熔融 红外光谱 混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二维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掺假油菜蜜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桂云 吴威 陈坤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10-315,共6页
结合主成分分析和二维相关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掺假油菜蜜在30~100℃温度范围的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曲线,揭示该温度范围掺假对油菜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微扰下的二维DSC相关谱图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能相... 结合主成分分析和二维相关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掺假油菜蜜在30~100℃温度范围的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曲线,揭示该温度范围掺假对油菜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微扰下的二维DSC相关谱图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能相互印证,都能深入揭示原始曲线内含的细节信息。掺假对DSC分析中热流率的影响总体是不规则表现。前者在呈现不规则表现的特点上更为直观,后者则能呈现隐藏着的微弱规律。两者结合可用来深入分析掺假油菜蜜样本的DSC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假蜂蜜 扫描 主成分分析 二维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定外掺氧化镁水泥浆体中的氢氧化镁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福松 徐玲玲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6-260,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外掺氧化镁水泥浆体中氢氧化镁(Mg(OH)2)的方法-DSC增量法,在DSC增量法基础上提出采用一次增量测定水泥浆体中Mg(OH)2,并用回收率评价了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DSC增量法测定水泥浆...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外掺氧化镁水泥浆体中氢氧化镁(Mg(OH)2)的方法-DSC增量法,在DSC增量法基础上提出采用一次增量测定水泥浆体中Mg(OH)2,并用回收率评价了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DSC增量法测定水泥浆体中Mg(OH)2的回收率大于98.5%,此法准确度较高,测定外掺氧化镁水泥浆体中Mg(OH)2是可行的;一次增量法测定Mg(OH)2的回收率为97.5%以上,准确度较DSC增量法略低,但此法操作简单,也可对水泥浆体中Mg(OH)2进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分析 MG(OH)2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确定原油的含蜡量 被引量:56
8
作者 李鸿英 黄启玉 +1 位作者 张帆 张劲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2,66,共4页
应用DSC热分析技术得到了原油析蜡过程的热谱图 ,测定出了原油的析蜡点、析蜡高峰点、析蜡热焓等特性参数。给出了根据DSC实验结果计算原油含蜡量和一定温度区间内原油析蜡量的方法。分别对大庆、中原、胜利油田的原油进行了DSC热分析实... 应用DSC热分析技术得到了原油析蜡过程的热谱图 ,测定出了原油的析蜡点、析蜡高峰点、析蜡热焓等特性参数。给出了根据DSC实验结果计算原油含蜡量和一定温度区间内原油析蜡量的方法。分别对大庆、中原、胜利油田的原油进行了DSC热分析实验 ,根据其DSC热谱图计算了 3种原油的含蜡量以及不同温度区间内的原油析蜡量。其计算结果与采用RIPP 90方法 (氧化铝吸附法 )的测量结果对比表明 ,二者吻合较好 ,从而验证了DSC方法的可靠性。计算原油含蜡量方法的关键是选取DSC热谱图基线及确定蜡的平均结晶热。蜡的平均结晶热与原油中蜡的分子结构、碳数值等因素有关。胜利原油蜡的平均结晶热取 2 15J/g ;对未知分子结构的原油 ,建议蜡的平均结晶热取为 2 10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含蜡 分析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 被引量:12
9
作者 喻喜华 陈晓辉 +2 位作者 李泽运 戴荣华 毕开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7-1198,共2页
目的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分别对不同产地的山茱萸及其伪品进行分析。以铝坩埚为参比,DSC量程±50 mw,升温速率20℃/min,升温范围30~500℃。结果不同产地的山茱萸DSC图谱基本相似,在190℃处有一吸... 目的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分别对不同产地的山茱萸及其伪品进行分析。以铝坩埚为参比,DSC量程±50 mw,升温速率20℃/min,升温范围30~500℃。结果不同产地的山茱萸DSC图谱基本相似,在190℃处有一吸收峰,361℃处有一放热峰;山茱萸与其伪品的差热曲线差异明显,其中放热峰相差不大,但焓变值相差较大。结论差示扫描量热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山茱萸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伪品 扫描分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对PET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雪芹 王超先 郝伟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42,48,共3页
本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及与其他分析仪器相结合 ,分析了两个不同厂家的PET原料 ,通过改变DSC的实验条件确定了两种不同厂家PET原料的差别 ,样品B的结晶度较瓶用料样品的结晶度高 ,比瓶用料样品的耐热性强。文章分析了这种差别 ,指出这... 本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及与其他分析仪器相结合 ,分析了两个不同厂家的PET原料 ,通过改变DSC的实验条件确定了两种不同厂家PET原料的差别 ,样品B的结晶度较瓶用料样品的结晶度高 ,比瓶用料样品的耐热性强。文章分析了这种差别 ,指出这种差别不仅与样品的热历史有关 ,并且与其加工工艺及配料有关。通过多种仪器的联合测试 ,为厂家提供了以下信息 :性能上的差异不是因为催化剂引起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 PET 仪器分析 扫描 性能 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含能化合物的比热容(英文)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翠娜 乔小晶 +2 位作者 张同来 张建国 于文广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1-183,217,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含能化合物-3-硝基-1,2,4-三唑-5-酮(NTO)和碳酰肼(CHZ)在340~410K温度区间内、苦味酸(PA)和二硝基苯酚(DNP)在330~360K温度区间内的比热容,对所测温度区间内物质的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含能化合物-3-硝基-1,2,4-三唑-5-酮(NTO)和碳酰肼(CHZ)在340~410K温度区间内、苦味酸(PA)和二硝基苯酚(DNP)在330~360K温度区间内的比热容,对所测温度区间内物质的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进行了拟合,NTO和CHZ的比热容在所测温度区间内比热随温度变化符合一次函数:Cp=a+bT,而DNP和PA符合三次函数:Cp=a+bT+cT^2+dT^3。NTO、CHZ、DNP、PA拟合曲线的相关度分别是0.9591、0.9730、0.9968和0.9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扫描法(DSC) 3-硝基-1 2 4-三唑-5-酮(NTO) 碳酰肼(CHZ) 二硝基苯酚 (DNP) 苦味酸(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西侏罗纪煤差示扫描量热试验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根银 周逸飞 +1 位作者 程宥 曹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1-95,121,共6页
通过差示量热扫描(DSC)试验,测定出蒙西地区侏罗纪煤自燃氧化过程的吸、放热量。按煤样吸、放热规律,把蒙西地区侏罗纪煤样DSC曲线划分为3个不同的典型阶段;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曲线,并对蒙西地区侏罗纪煤样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Ki... 通过差示量热扫描(DSC)试验,测定出蒙西地区侏罗纪煤自燃氧化过程的吸、放热量。按煤样吸、放热规律,把蒙西地区侏罗纪煤样DSC曲线划分为3个不同的典型阶段;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曲线,并对蒙西地区侏罗纪煤样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Kissinger方法的基础上,计算得出了蒙西地区侏罗纪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确定蒙西侏罗纪煤样氧化自燃过程中的特征及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扫描法DSC曲线 升温速率 吸、放规律 动力学分析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大分子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京生 王保怀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蛋白质和淀粉两类生物大分子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3’-叠氮-2’, 3’-二脱氧胸苷(AZT)对人体细胞骨架蛋白-actins的毒副作用和脱脂米粉与未脱脂米粉淀粉的糊化。结 果显示出差示扫描量热法在生物化学分析中...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蛋白质和淀粉两类生物大分子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了3’-叠氮-2’, 3’-二脱氧胸苷(AZT)对人体细胞骨架蛋白-actins的毒副作用和脱脂米粉与未脱脂米粉淀粉的糊化。结 果显示出差示扫描量热法在生物化学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体系 扫描 分析 生物化学分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的板栗胚轴低温保存技术及临界含水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韩彪 李文清 +2 位作者 郭素娟 陆璐 解孝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7,共7页
【目的】研究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探索板栗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轴超低温保存技术,为板栗等顽拗性种子设施保存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山东济南的‘烟泉’品种板栗种子为试验材料,剥取其胚轴,使用硅胶快速脱水至目的含水量,测定不... 【目的】研究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探索板栗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轴超低温保存技术,为板栗等顽拗性种子设施保存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山东济南的‘烟泉’品种板栗种子为试验材料,剥取其胚轴,使用硅胶快速脱水至目的含水量,测定不同含水量胚轴的萌发率。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分析不同含水量胚轴的热力学特征,根据胚轴含水量和对应热焓关系测算胚轴临界含水量。运用低温密封保存法保存板栗种子,采用直接冷冻法、程序冷冻法、玻璃化冷冻法和程序玻璃化冷冻法对不同含水量板栗胚轴进行超低温保存测定。【结果】1)含水量从初始的61%降至25%时,胚轴萌发率未明显下降;当含水量降至20%时,萌发率降至82.1%;当含水量降至10%,萌发率降至25.6%。2)DSC热分析显示,随着胚轴含水量降低,结晶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热焓均呈规律性下降趋势,二者显著正相关。当含水量降至25%时,结晶起始温度降至-37.2℃,峰值温度降为-44.1℃,热焓值降为5.0 J·g^-1 dw;当含水量降至20%时,冷却结晶和加热熔融阶段均无结晶峰出现。3)以胚轴含水量和对应热焓测算,‘烟泉’品种板栗胚轴的萌发率开始显著下降的脱水临界含水量为23.9%。4)将板栗种子密封保存在2℃低温环境下6个月,种子萌发率、胚根和胚芽长度无显著性变化(P>0.9)。5)在4种超低温保存方法中,程序玻璃化冷冻法和玻璃化冷冻法的胚轴萌发率高于直接冷冻法和程序冷冻法,程序玻璃化冷冻法效果最好。【结论】板栗胚轴含水量降至20%及以下会对胚轴萌发活力产生影响,属于典型顽拗性种子。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结合不同含水量胚轴萌发情况,可有效确定板栗等顽拗性种子的临界含水量,‘烟泉’品种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为23.9%。板栗种子在2℃低温密封保存条件下可有效保存6个月以上,其萌发率、根胚胚芽长度无显著变化。加入冷冻保护剂PVS 2可提高板栗胚轴超低温保存后的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顽拗性种子 力学分析 脱水敏感性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仪评价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的热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自余 贾慧青 +1 位作者 杨芳 范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对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的熔融结晶行为、非等温结晶特性、热分级及氧化诱导期进行分析,并与目前市场上加工性能较好的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对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的熔融结晶行为、非等温结晶特性、热分级及氧化诱导期进行分析,并与目前市场上加工性能较好的T38F聚丙烯薄膜专用树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试样的熔融温度相近,试样3的结晶温度较另2个试样的提高大约3℃。试样3的连续自成核热分级(SSA)熔融曲线较另2个试样有明显的差异。试样1的氧化诱导期比试样2和3的长且测定的重复性明显较好,说明试样2和3的抗氧剂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聚丙烯 熔融结晶 非等温结晶性 氧化诱导期 连续自成核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OH)_2·8H_2O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相果 彭晓东 +2 位作者 谢卫东 刘江 权燕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6-690,共5页
以天青石还原分解产物的浸取液(SrS)为原料,氢氧化钠为辅助化工原料制备纯度>99.70%的Sr(OH)2·8H2O。利用差示扫描量热热重法(DSC TG)对Sr(OH)2·8H2O进行非等温热分解试验研究,并用Kissinger法和Freeman Carroll法分析计... 以天青石还原分解产物的浸取液(SrS)为原料,氢氧化钠为辅助化工原料制备纯度>99.70%的Sr(OH)2·8H2O。利用差示扫描量热热重法(DSC TG)对Sr(OH)2·8H2O进行非等温热分解试验研究,并用Kissinger法和Freeman Carroll法分析计算了热分解脱水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Sr(OH)2·8H2O在50℃左右开始脱水分解,至130℃以上基本完全分解成粉末状的Sr(OH)2;Sr(OH)2·8H2O的热分解过程以两个阶段进行,且两阶段吸热峰之间的温度范围小;两阶段的热分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E1=75.26kJ/mol,E2=95.11kJ/mol,其热分解反应级数依次为n1=1.17,n2=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水氢氧化锶 制备 非等分解 动力学 扫描-重法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卅 曹晓娜 +1 位作者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6-1757,共12页
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复杂、灵活、多样的综合型表征技术,涉及的仪器类型多、分析方法灵活多样,在石油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热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进行回顾,详细介绍了热分析技术的分类和主要热分析方法的定义、原理... 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复杂、灵活、多样的综合型表征技术,涉及的仪器类型多、分析方法灵活多样,在石油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热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进行回顾,详细介绍了热分析技术的分类和主要热分析方法的定义、原理及其在炼油催化剂、新材料开发、催化反应过程研究、柴油机油评定、固-液相变材料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综述了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质谱联用(TG-MS)等热分析方法在催化剂热行为、热稳定性、催化剂合成和前驱体煅烧、积炭及催化剂失活、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评价、相变材料热物性测定以及揭示热分解机理等方面的应用。随着热分析联用技术的进步和研究对象的拓宽,热分析将在物化表征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在原位反应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技术 重法 扫描 重-质谱联用技术 稳定性 催化剂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尺寸MoS_(2)对PA10T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影响
18
作者 刘欣磊 韦联川 +4 位作者 张伟臻 李源 张琦 庄毅 张师军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3,共6页
将不同粒径尺寸的二硫化钼(MoS_(2))通过熔融共混法填充到半芳香族高温聚酰胺10T(PA10T)中,制备了PA10T/MoS_(2)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PA10T及其复合材料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对比了不同粒径尺寸MoS_(2)... 将不同粒径尺寸的二硫化钼(MoS_(2))通过熔融共混法填充到半芳香族高温聚酰胺10T(PA10T)中,制备了PA10T/MoS_(2)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PA10T及其复合材料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对比了不同粒径尺寸MoS_(2)对PA10T的结晶行为影响,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分别研究PA10T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采用Kissinger法计算PA10T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PA10T本身结晶速率快、结晶时间短。MoS_(2)填充PA10T后,结晶温度范围变大,半结晶时间延长,结晶速率减缓,且纳米级MoS_(2)在PA10T结晶过程中克服的潜在势垒所需能量更低。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研究结果都得到MoS_(2)的粒径尺寸对PA10T非等温结晶速率影响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的降温速率下,PA10T加工成型过程可以采用纳米级或微米级MoS_(2)填充PA10T作为调控其结晶速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芳香族聚酰胺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填料 二硫化钼 非等温结晶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与原生涤纶纤维的特征分析
19
作者 张瑞芝 梁帅童 +1 位作者 张红娟 王际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8,共4页
针对目前仍缺少再生涤纶纤维快速、准确的特征分析和提取方法,文章分别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原生与再生涤纶纤维样品的特征官能团结构、热性能以及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结... 针对目前仍缺少再生涤纶纤维快速、准确的特征分析和提取方法,文章分别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原生与再生涤纶纤维样品的特征官能团结构、热性能以及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再生涤纶纤维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高于原生涤纶纤维,再生涤纶纤维经热重分析的第二段质量损失率高于原生涤纶纤维,同时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在再生涤纶纤维样品中检出苯甲醛和正辛醛,上述结果可作为再生涤纶纤维的检测特征。根据研究结果,在后续的研究中可累积样本量并建立数据库,为再生涤纶纤维的追溯体系提供事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涤纶 特征分析 红外光谱 扫描分析 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及其晶须对聚酰胺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影响
20
作者 吕晴 刘江 +2 位作者 石文建 秦军 刘玉飞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8,共10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聚酰胺6(PA6)/磷石膏(PG)和PA6/磷石膏晶须(PSW)复合材料,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PG和PSW对PA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G和PSW,均能使PA6的起始结晶温度和结晶峰温度升高,总结晶速率加快,结晶...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聚酰胺6(PA6)/磷石膏(PG)和PA6/磷石膏晶须(PSW)复合材料,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别研究了PG和PSW对PA6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G和PSW,均能使PA6的起始结晶温度和结晶峰温度升高,总结晶速率加快,结晶时间缩短。Jeziorny法分析显示,PA6及PA6/PG,PA6/PSW复合材料在结晶初期[相对结晶度(Xt)<80%],晶体呈三维生长,而在二次结晶阶段(Xt≥80%),结晶的生长方式变为一维线性;在相同降温速率时,PA6/PSW在初期结晶阶段和二次结晶阶段的非等温结晶速率常数Zc1及Zc2均大于纯PA6和PA6/PG,即添加PSW可促进PA6的结晶;莫志深法分析表明,在初期结晶阶段(Xt<80%),PA6/PG的结晶动力学参数[F(T)值]小于纯PA6,PG的加入有利于PA6的结晶,但当Xt为80%时,PA6/PG的F(T)值略高于纯PA6,即结晶度较大后,PG抑制了PA6的结晶,使其结晶速率变慢;当Xt大于20%时,PA6/PSW具有比纯PA6和PA6/PG更低的F(T)值,即具有更快的结晶速率;通过Kissinger模型计算结晶活化能,通过Friedman微分等转换法计算不同Xt时的表观活化能,PA6/PSW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217.89 kJ/mol)低于PA6/PG(-213.09 kJ/mol)和纯PA6(-200.57 kJ/mol),PA6/PSW的平均表观活化能(-122.71 kJ/mol)低于PA6/PG(-115.77 kJ/mol)和纯PA6(-104.59 kJ/mol),进一步证实PSW具有更好的成核作用,能促进PA6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磷石膏晶须 聚酰胺6 扫描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