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生小菜蛾的赤眼蜂蜂种选择 Ⅲ.三种赤眼蜂对十字花科蔬菜非目标害虫的寄生能力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余容 吕利华 庞雄飞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通过拟澳洲赤眼蜂、短管赤眼蜂和碧岭赤眼蜂对菜粉蝶、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卵的功能反应试验 ,测定了 3种赤眼蜂对十字花科蔬菜非目标害虫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 ,在菜粉蝶卵上 ,短管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都能产卵寄生 ,短管赤眼蜂的寄生... 通过拟澳洲赤眼蜂、短管赤眼蜂和碧岭赤眼蜂对菜粉蝶、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卵的功能反应试验 ,测定了 3种赤眼蜂对十字花科蔬菜非目标害虫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 ,在菜粉蝶卵上 ,短管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都能产卵寄生 ,短管赤眼蜂的寄生能力远大于拟澳洲赤眼蜂 ,但两者都不能发育成功和正常羽化 ;在甜菜夜蛾卵上 ,3种赤眼蜂都有较强的产卵寄生能力 ,且寄生能力差异不大 ,但碧岭赤眼蜂却不能发育成功和正常羽化 ;这 3种赤眼蜂都能在斜纹夜蛾卵上发育成功并繁殖出下一代 ,以短管赤眼蜂对斜纹夜蛾卵的适应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目标害虫 赤眼蜂 功能反应 寄生能力 兼控能力 天敌 小菜蛾 蜂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盲蝽在转Bt基因抗虫棉的发生动态及其为害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周洪旭 万方浩 +2 位作者 刘万学 刘小京 李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试验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目标害虫绿盲蝽田间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盲蝽在转单价抗虫棉(GK-12)与其亲本上的种群数量整个发生期无显著差异,但二代绿盲蝽对“GK-12”的危害程度大于对其亲本的危害,而对双价抗虫棉(SGK321)与其亲本的... 试验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目标害虫绿盲蝽田间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盲蝽在转单价抗虫棉(GK-12)与其亲本上的种群数量整个发生期无显著差异,但二代绿盲蝽对“GK-12”的危害程度大于对其亲本的危害,而对双价抗虫棉(SGK321)与其亲本的种群发生数量及其受害程度均无显著差异,“GK-12”比“SGK321”被害指数高1.27倍。绿盲蝽在单价抗虫棉“GK-12”上的发生为害有加重趋势,而在双价抗虫棉“SGK321”上的发生程度却受到一定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转BT基因抗虫棉 发生动态 为害 综合防治 非目标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炬红 郭建英 +1 位作者 万方浩 夏敬源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以常规棉泗棉3号上饲养10代的棉蚜作为虫源,以其亲本为对照,在室内分别研究了转单、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的短期影响,及单价抗虫棉对棉蚜的长期效应。结果发现,单价抗虫棉GK12和双价抗虫棉SGK321在短期内对棉蚜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 以常规棉泗棉3号上饲养10代的棉蚜作为虫源,以其亲本为对照,在室内分别研究了转单、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的短期影响,及单价抗虫棉对棉蚜的长期效应。结果发现,单价抗虫棉GK12和双价抗虫棉SGK321在短期内对棉蚜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参数无显著影响。在抗虫棉上取食1代的棉蚜,各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仔数和产仔历期、内禀增长率、净增长率、平均发育历期等和取食亲本的棉蚜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GK12上取食37代的棉蚜与取食亲本常规棉泗棉3号和在GK12上取食1代的棉蚜之间以上各指标也无显著差异。可见,单价抗虫棉GK12和双价抗虫棉SGK321在短期内对棉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无显著影响,GK12在长期内对棉蚜也未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非目标害虫 棉蚜 生长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沧州地区棉田绿盲蝽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
作者 孙玉英 刘贞贞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沧州地区 绿盲蝽 发生规律 棉田 非目标害虫 防治 河北 发生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转Bt基因棉对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建英 董亮 万方浩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5-148,共4页
以常规棉泗棉3号为对照,测定了取食转Bt基因棉GK12的不同部位(花、蕾、铃和不同空间部位叶片)10d对斜纹夜蛾初孵幼虫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和植株部位对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率均产生显著影响,但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取食Bt棉... 以常规棉泗棉3号为对照,测定了取食转Bt基因棉GK12的不同部位(花、蕾、铃和不同空间部位叶片)10d对斜纹夜蛾初孵幼虫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和植株部位对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率均产生显著影响,但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取食Bt棉顶部新叶(倒1叶)、中上部展开叶片(倒3叶和倒6叶)和蕾10d的斜纹夜蛾幼虫,其存活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取食Bt棉下部成熟叶片(倒14叶)4d后,幼虫存活率方显著低于对照。取食Bt棉花朵的幼虫初期(≤4d)存活率低于对照,但随着对照死亡率的增加,6~10d内两者差异不再显著。取食Bt棉棉铃的幼虫存活率始终低于对照,但两者差异基本不显著。根据GK12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杀虫效果的比较,初步探讨了斜纹夜蛾为害趋势加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斜纹夜蛾 幼虫存活 非目标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