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状病毒VP4、VP7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鹏雁 陈创夫 +3 位作者 余兴龙 徐兴然 涂长春 张高轩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3,共5页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_PCR)技术 ,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 816bp、916bp的VP4、VP7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pGEM_T上 ,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提取质粒经PCR扩增、酶切鉴定 ,证明重组质粒...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_PCR)技术 ,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 816bp、916bp的VP4、VP7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pGEM_T上 ,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提取质粒经PCR扩增、酶切鉴定 ,证明重组质粒pT_V4、PT_V7中含有轮状病毒的VP4、VP7基因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 ,表明克隆了轮状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V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序列分析 轮状病毒 基因克隆 VP4 VP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萝卜分离株卫星RNA的克隆及其与12个卫星RNA核苷酸序列的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集双 冯明光 张耀洲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4,共6页
对一株分离自萝卜 ( Raphanus sativus)的黄瓜花叶病毒 ( CMV)卫星 RNA( Rs)进行了 c DNA克隆与序列确定 ,并与 12个已知的卫星 RNA序列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卫星 RNA Rs的大小为 368nt;该卫星 RNA所比较的 13个卫星 RNA的大小分布为 ... 对一株分离自萝卜 ( Raphanus sativus)的黄瓜花叶病毒 ( CMV)卫星 RNA( Rs)进行了 c DNA克隆与序列确定 ,并与 12个已知的卫星 RNA序列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卫星 RNA Rs的大小为 368nt;该卫星 RNA所比较的 13个卫星 RNA的大小分布为 334~ 4 0 5nt,可分为 3个组和 4个亚组 ;CMV卫星 RNA的序列同源性和分组与卫星 RNA的大小并无直接联系 .卫星 RNA序列之间的连续缺失和插入均集中在 90~ 2 55nt间几个邻近的区域 .在卫星 RNA二级结构中的非配对区序列、卫星 RNA的 5'端近 80个碱基和 3'端近 4 5个碱基相当保守 .由此推测 CMV卫星 RNA的理论长度可达 4 4 6nt.序列结构的比较显示 ,CMV卫星 RNA具有作为外源基因载体的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卫星RNA 克隆 萝卜分离株 核苷序列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V4株F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曹殿军 郭鑫 +4 位作者 苑纯秀 闫丽辉 闵平 刘培欣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试验采用RT_PCR方法对NDVV4 克隆株V4(Hr)的F基因进行了扩增与克隆,并以Sanger’s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出其核苷酸序列,推导出氨基酸序列。F基因全长为1662bp,单一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53 个氨基酸的长肽。F蛋白的疏水构型有3 个强疏水... 本试验采用RT_PCR方法对NDVV4 克隆株V4(Hr)的F基因进行了扩增与克隆,并以Sanger’s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出其核苷酸序列,推导出氨基酸序列。F基因全长为1662bp,单一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53 个氨基酸的长肽。F蛋白的疏水构型有3 个强疏水区;F蛋白上共有12 个Cys 残基位点和5 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同其亲本毒株Queensland 相比,核苷酸同源率为99.3% ,氨基酸同源率98.7% 。上述主要功能区的序列完全一致,但其中7 个氨基酸的不同,的确导致了二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α_螺旋、β_折叠、β_转角和β_卷曲的数量和位置的不同),而且单一的氨基酸差异足以导致二级结构的变化,如:214位的P对L的替换,就导致212 ~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V4株 F基因 核苷序列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耘 王在时 +2 位作者 王琴 李博 丘惠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本研究利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6株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6株已发表的猪瘟病毒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构建了猪瘟病毒遗传发生树。结果可以看出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每个组群分为3个亚组群。1... 本研究利用RT-PCR及测序获得了16株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其6株已发表的猪瘟病毒毒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构建了猪瘟病毒遗传发生树。结果可以看出所绘制的遗传发生树分为2个组群,每个组群分为3个亚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在2个组群中均有分布,猪瘟石门系强毒和C株属于同一组群、同一亚组群。70~80年代分离的4株猪瘟病毒75%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25%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90年代分离的9株猪瘟病毒33.3%和Alfort株(法国)在同一组群,66.7%和Brescia株(意大利)是同一组群。13株猪瘟流行毒株中7株和C株在同一组群,其中70~80年代的1株,90年代的6株。其余的6株猪瘟流行毒株均在另一组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材料C-株疫苗的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一定的差异,GPE株与中国的C株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而法国的Thiverval株则与中国C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远。本研究的结果对了解我国猪瘟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遗传发生树 基因组群 E2基因 核苷序列 遗传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2010FJLY008)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炜 周朝晖 +7 位作者 沈晓娜 张拥军 谢剑锋 吴冰珊 王金章 翁育伟 郑奎城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福建省的遗传背景,追踪EV71流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方法对2010年福建1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中分离到的1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2010FJLY008)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福建省的遗传背景,追踪EV71流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方法对2010年福建1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中分离到的1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2010FJLY008)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0FJLY008株全长7 403bp,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均与08年阜阳流行株Fuyang17.08-2同源性最高,整个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8.2%,氨基酸同源性为99.5%;全长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及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与Fuyang17.08-2株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同属于C4a基因亚型。结论 2010年福建省EV71型病毒流行株(2010FJLY008)在病毒基因组结构、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编码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全长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及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等方面,均与2008年阜阳流行株(Fuyang17.08-2)关系密切,未产生明显的抗原漂移及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全基因组 核苷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F48E9株融合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曹殿军 苑纯秀 +3 位作者 郭鑫 闵平 孔宪刚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新城疫病毒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的融合蛋白基因的cD-NA。经双粘端定向克隆到pUC19的多克隆位点中,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新城疫病毒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的融合蛋白基因的cD-NA。经双粘端定向克隆到pUC19的多克隆位点中,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F基因全长为1662个bp,单一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53个氨基酸的多肽。F蛋白的疏水构型有三个强疏水区;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R-116R-117F;F蛋白上共有12个Cys残基位点和五个潜在糖基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融合蛋白基因 核苷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F48E9株HN基因核苷酸序列 被引量:5
7
作者 曹殿军 李波 +3 位作者 郭鑫 苑纯秀 闵平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41-345,共5页
本研究采用 Sanger's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了新城疫病毒国内标准强毒株 F48 E9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 c D N A 的核苷酸序列,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 F48 E9 H N 基因编码区全长为 1713bp,单一的开... 本研究采用 Sanger's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了新城疫病毒国内标准强毒株 F48 E9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 c D N A 的核苷酸序列,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 F48 E9 H N 基因编码区全长为 1713bp,单一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71 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含有6 个潜在的与天门冬酰胺( N)连接的复合寡聚糖和高甘露糖寡聚糖结合位点,其中有 5 个簇集在蛋白分子的 C末端一半内,有13 个半胱氨酸残基。发现6 个 F48 E9 特有的氨基酸残基,37 位 F( L)、38 位 S( A)、60 位 L( P)、105 位 S( N)、443 位 A( T)、571 位 I( V),这些位点除了 60 位的 P有两株为 S以外,其它的在 13 株已知序列中均为高度保守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HN基因 核苷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强毒株China/99 P2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显升 赵启祖 +6 位作者 刘在新 江鹏斐 常惠芸 陈应理 李冬 魏怀录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6-500,共5页
以口蹄疫病毒强毒株China/99RNA为反转录模板 ,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cDNA ,然后与 pGEM 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 9菌株 ,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1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该强毒株与A12、O1K和TW 45毒株的核苷酸... 以口蹄疫病毒强毒株China/99RNA为反转录模板 ,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cDNA ,然后与 pGEM 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 9菌株 ,再经重组质粒电泳、PCR和EcoR1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该强毒株与A12、O1K和TW 45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分别为 7 78%、6 6 2 %和 13 1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差异率分别为 1 2 3%、1 84%和 5 73%。 4个毒株序列比较发现 ,China/99、O1K和TW 45三毒株的 2A/2B连接处为甘氨酸 /脯氨酸 ,A12 为精氨酸 /脯氨酸 ,而且T C转换率和A G转换率较高 ,是点突变的热点核苷酸。氨基酸差异主要存在于 2B和 2C蛋白中 ,2A基因较为保守。 2B蛋白的第 1 4,6 3 6 7,73 78,83 91,116 12 1和 12 6 131区域 ,2A蛋白的第 4 9区域和 2C蛋白的第 9 13,2 2 2 5 ,91 96 ,15 0 15 9,179 188,2 0 1 2 0 7和 2 5 8 2 6 2区域可能是重要的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China/99P2区 核苷序列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志彪 王柳 +2 位作者 童光志 孔宪刚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6,共6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EIAV)是马传染性贫血病 (简称马传贫 ,EIA)的病原。我国的EIAV弱毒疫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投入应用的慢病毒疫苗 ,成功地控制了我国EIA的流行。本研究从EIAV弱毒疫苗株 (DLA)感染的驴白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 ,以...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EIAV)是马传染性贫血病 (简称马传贫 ,EIA)的病原。我国的EIAV弱毒疫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投入应用的慢病毒疫苗 ,成功地控制了我国EIA的流行。本研究从EIAV弱毒疫苗株 (DLA)感染的驴白细胞中提取前病毒DNA ,以提取的前病毒DNA为模板 ,利用PCR技术分 3个片段扩增EIAV前病毒 ,这 3个片段覆盖全部前病毒DNA。将这 3个片段分别克隆到载体质粒pBluescrtiptsK中 ,得到 3个重组质粒P2 .8,P2 .4,P4.1,经酶切鉴定后 ,测序。对测序结果分析、拼接 ,得到EIAV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前病毒基因组全序列。EIAVDLA株前病毒基因组全长 82 6 6bp。基因组两端是长为334bp的LTR ,其中U3为 2 14bp ,R为 81bp ,U5为 39bp。前病毒基因组有 3个较大的开放阅读框架 (ORF) ,分别编码gag、pol和env基因。gag基因位于 732~ 1931位碱基之间 ,全长 12 0 0bp ;pol基因位于 172 7~ 5 12 8位碱基之间 ,全长 34 0 2bp ;env基因位于5 32 4~ 7912之间 ,长为 2 5 89bp。此外前病毒还有 3个小的ORF ,S1位于 5 132~ 5 2 84位碱基之间 ,长为 15 3bp ;S2位于 5 2 98~ 5 5 0 1位碱基之间 ,长为 2 0 4bp ;S3位于 72 5 8~ 76 5 9位碱基之间 ,长为 40 2bp。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EIAV的基因功能、揭示马传贫疫苗毒的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驴白细胞弱母疫苗株 病毒 核苷序列分析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流行热病毒JB76H株G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红 李媛 +2 位作者 于康震 严隽端 刘宝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3-47,共5页
通过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RT_PCR),从中国北京分离株牛流行热病毒JB76H 基因组RNA中扩增出主要保护性抗原糖蛋白G的cDNA。采用Sanger’s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cDNA 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G基因全长为1872 个碱基,单一... 通过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RT_PCR),从中国北京分离株牛流行热病毒JB76H 基因组RNA中扩增出主要保护性抗原糖蛋白G的cDNA。采用Sanger’s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cDNA 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G基因全长为1872 个碱基,单一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623 个氨基酸的多肽。将测得的序列与澳大利亚六个分离株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分离株与澳大利亚分离株间同源性为91% ,低于澳大利亚各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98% ~99% ) 。同时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也显示,我国分离株与澳大利亚分离株间同源性(93.9% )低于澳大利亚各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96% ~9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流行热病毒 核苷序列 JB76H株 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花叶病毒2号山西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大伟 牛胜鸟 +1 位作者 韩成贵 刘庆元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利用RT PCR方法 ,扩增获得西瓜花叶病毒 2号 (WMV 2 )山西分离物CP基因 ,并克隆到pUC T载体中 .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山西分离物CP基因全长为 846个核苷酸 ,编码由 2 81个氨基酸组成的 31 5kDa蛋白 .与国外已报道的WMV 2CP基因相比 ... 利用RT PCR方法 ,扩增获得西瓜花叶病毒 2号 (WMV 2 )山西分离物CP基因 ,并克隆到pUC T载体中 .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山西分离物CP基因全长为 846个核苷酸 ,编码由 2 81个氨基酸组成的 31 5kDa蛋白 .与国外已报道的WMV 2CP基因相比 ,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2 8%~ 93 9% ,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5 4%~ 96 4% .山西分离物外壳蛋白有 4个氨基酸残基明显不同于其它分离物 ,其中蚜传株系的特征结构域DAG突变为YA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花叶病毒 山西分离物 CP基因 核苷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野毒辽宁株前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红全 王柳 +5 位作者 童光志 杨志彪 仇华吉 孔宪刚 智海东 李昌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46-51,共6页
采取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辽宁野毒株(L株)感染马的血液,分离白细胞。提取白细胞中的DNA,并以此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分四个片段扩增 EIAV前病毒 DNA。将其分别克隆到载体质粒 pBluescript SK中... 采取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辽宁野毒株(L株)感染马的血液,分离白细胞。提取白细胞中的DNA,并以此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分四个片段扩增 EIAV前病毒 DNA。将其分别克隆到载体质粒 pBluescript SK中,经酶切鉴定后测序。对测序结果分析、拼接,得到 EIAV  L株前病毒基因组全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贫辽宁野毒 病毒 核苷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水泡病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振华 田相军 +2 位作者 刘俊辉 王玉东 蒋正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6,共4页
提取SVDV毒株的RNA ,用两对引物经反转录PCR扩增了包括VP1基因在内的约872bp的DNA片段 ,采用双脱氧DNA末端终止法测得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 ,病毒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VP1基因的同源性在89 %和98 %之间 ,对应的氨基酸... 提取SVDV毒株的RNA ,用两对引物经反转录PCR扩增了包括VP1基因在内的约872bp的DNA片段 ,采用双脱氧DNA末端终止法测得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 ,病毒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VP1基因的同源性在89 %和98 %之间 ,对应的氨基酸在89%和98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水泡病病毒 结构蛋白 VP1基因 核苷序列分析 水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3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贡成良 薛仁宇 曹广力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19-223,共5页
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 (BmNPVsu)p35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 :BmNPVsup35编码序列为 897nt,编码 2 98aa。同源性分析表明 :BmNPVsup35与BmNPVT3、AcNPV、SlNPV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 99.5%、95.1 %、89.3% ,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 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 (BmNPVsu)p35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 :BmNPVsup35编码序列为 897nt,编码 2 98aa。同源性分析表明 :BmNPVsup35与BmNPVT3、AcNPV、SlNPV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 99.5%、95.1 %、89.3% ,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 98.7%、89.4 %、76.4 % ,显示了杆状病毒p35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BmNPVT3中位的N14 6、S2 0 2 、E2 0 4 、K2 4 4 ,在BmNPVsu中分别被G、N、Q、N取代 ,BmNPVT3中S2 2 2 ,在BmNPVsuP35中发生了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P35基因 核苷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鸡贫血病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智选 杨汉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本研究测定了3个鸡贫血病病毒(Chinken anemia virus,CAV)国内分离株及12个直接来源于临床样品的CAV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15个CAV毒株的全基因组长度和结构与已报道的其它CAV毒株一致,长度均为2298nt,包含有3个重叠的ORFs。与GenB... 本研究测定了3个鸡贫血病病毒(Chinken anemia virus,CAV)国内分离株及12个直接来源于临床样品的CAV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15个CAV毒株的全基因组长度和结构与已报道的其它CAV毒株一致,长度均为2298nt,包含有3个重叠的ORFs。与GenBank发表的13个毒株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发现,所有毒株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在95.2%~99.5%之间,CAV全基因组序列有2个高度变异区(HVR),分别位于1033nt~1470nt和1858nt~2193nt。CAVORF3变异度最高,其5'端2/5处和3'端2/5~1/5处为2个高度变异区。ORF2变异度也较高,主要出现在5'端1/4处,ORF1最为保守。以CA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和ORF3核苷酸序列为基础分别构建的CAV毒株分子进化树,均可以将全部CAV毒株划分为2个基因群。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大多数毒株,属基因Ⅰ群,与德国Cux-1等主要流行毒株有较为相近的亲缘关系;其它CAV国内毒株,属基因Ⅱ群,与日本G6株和TR20株有着更为相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贫血病病毒 核苷序列 分子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VP7基因的克隆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鹏雁 陈创夫 +3 位作者 余兴龙 徐兴然 涂长春 张高轩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87-90,共4页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 ,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了 916bp的VP7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pGEM T上 ,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提取质粒经PCR扩增、酶切鉴定 ,证明重组质粒pT V7中含...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 ,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了 916bp的VP7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pGEM T上 ,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提取质粒经PCR扩增、酶切鉴定 ,证明重组质粒pT V7中含有轮状病毒的VP7基因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序列分析 轮状病毒 保护性抗原 VP7基因 基因克隆 PCR扩增 重组质粒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鹏雁 陈创夫 +3 位作者 余兴龙 徐兴然 涂长春 张高轩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5期25-28,共4页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 ,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了 816 bp的 VP4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 T4 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 p GEM- T上 ,转化至受体菌 DH5 α中。提取质粒经 PCR扩增、酶切鉴定 ,证明重组质...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 ,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了 816 bp的 VP4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 T4 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 p GEM- T上 ,转化至受体菌 DH5 α中。提取质粒经 PCR扩增、酶切鉴定 ,证明重组质粒 p T- V4中含有轮状病毒的 VP4基因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 ,表明克隆了轮状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序列分析 轮状病毒 保护性抗原 VP4基因 基因克隆 RT-PCR 细菌性腹泻 基因工程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RNA5的检测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18
作者 向本春 刘升学 +2 位作者 黄家风 席德慧 吴彩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6-80,共5页
利用RT-PCR方法,对12个新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分离物和美国的BN-TX及黑龙江的He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只有库尔勒地区的所有分离物和来自黑龙江的He分离物含有RNA5,其他地区的分离物未检测到RNA5。选K2和He分离物进... 利用RT-PCR方法,对12个新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分离物和美国的BN-TX及黑龙江的He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只有库尔勒地区的所有分离物和来自黑龙江的He分离物含有RNA5,其他地区的分离物未检测到RNA5。选K2和He分离物进行序列分析,测得K2分离物长为1323 nt,He分离物长为1300 nt;与国内外报道的中国包头B分离物、呼和浩特H、日本的D5分离物和法国的F72分离物的RNA5序列相比,序列同源性K2为95.0%~96.8%,He为96.0%~99.3%,均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由此推导出的各分离物的氨基酸同源性,K2为93.0%~96.5%,He为96.5%~99.6%。其变异主要集中在富含A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RNA5 检测 核苷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新型散发型戊型肝炎病毒部分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
19
作者 刘子玲 迟宝荣 +4 位作者 姚程 杨波 张静 韩西瑶 王秀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7-650,共4页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戊型肝炎病毒 ( HEV)株的变异程度。方法 :用逆转录 -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患者血清中获取病毒 ,用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China Changchun-2 2 0 MC与日本株、猪的 HEV分离株 ( AF0 82 843)、...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戊型肝炎病毒 ( HEV)株的变异程度。方法 :用逆转录 -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患者血清中获取病毒 ,用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China Changchun-2 2 0 MC与日本株、猪的 HEV分离株 ( AF0 82 843)、美国株 - 1 ( AF0 60 669)、墨西哥株 ( M745 0 6)、第四基因型 ( AJ2 72 1 0 8)、缅甸株 ( M732 1 8)、中国株 ( M941 77、D1 1 0 93、D1 1 0 92 )、尼泊尔株 ( AF0 5 1 830 )、巴基斯坦株 ( M80 5 81、AF1 85 82 2 )核苷酸同源性为 72 %~ 88% ,氨基酸同源性为 93%~ 97%。结论 :China Changchun- 2 2 0 MC株与其它 HEV株相比有较高的基因异质性 ,可能是一新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碱基序列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双脱氧终止法 核苷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1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敏 王淼 +2 位作者 王天仕 张丽 李黎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核苷序列分析 结构蛋白基因 VP1 动物传染病 小核糖核 交叉免疫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