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2006~2008年口服非甾体类药的应用情况分析
1
作者 李伟忠 钟永基 刘伟浩 《现代医院》 2009年第10期51-52,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口服非甾体类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我院药房计算机处理系统统计2006~2008年口服非甾体类药的名称、价格、使用数量情况,计算出日用药金额、DDDs、销售金额。应用DDDs排序及金额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口服非甾体类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我院药房计算机处理系统统计2006~2008年口服非甾体类药的名称、价格、使用数量情况,计算出日用药金额、DDDs、销售金额。应用DDDs排序及金额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最高的是阿斯匹林,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如复方氟唑沙宗分散片和双氯酚酸钠缓释胶囊,3年DDDs排序第2和第3位,高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如:美洛昔康片DDDs排序逐年上升。结论由于阿斯匹林具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且日用药金额很低,因此临床上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其DDDs排序始终第一,高效、低毒的非甾体类药如COX-2抑制剂应用逐年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药 口服 COX-2抑制剂 DDDS排序 计算机处理系统 抑制血小板聚集 日用金额 对乙酰氨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宁散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怿 郑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究胃宁散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220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 目的:探究胃宁散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220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给予胃宁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2.7%(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胃泌素(G-17)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G-17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7.7%,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胃宁散联合雷贝拉唑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性胃溃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胃溃疡愈合,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同时安全性较高,可考虑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宁散 非甾体抗炎 胃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洁 赵江月 +2 位作者 马立威 李效岩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133-2136,共4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可以有效防止白内障术中瞳孔缩小,抑制白内障术后眼前段炎症反应,并对白内障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黄斑囊样水肿有预防和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可以有效防止白内障术中瞳孔缩小,抑制白内障术后眼前段炎症反应,并对白内障术后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黄斑囊样水肿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等。我们主要就以上几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白内障 黄斑囊样水肿 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不同给药时机对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高洁 赵江月 +2 位作者 马立威 李效岩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909-1912,共4页
目的:比较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不同的给药时机对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以及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白内障患者在给药时机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于我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90例90眼纳入试验,... 目的:比较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不同的给药时机对白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以及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白内障患者在给药时机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于我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90例90眼纳入试验,其中糖尿病患者46例46眼,单纯性白内障患者44例44眼,所有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含有23例糖尿病患者和22例单纯性白内障患者,试验组:术前1d开始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术后第1d继续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至术后30d;对照组:术后第1d开始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至术后30d,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d开始应用地塞米松/妥布霉素滴眼液,所有滴眼液点眼4次/d。分别在术前7d内,术后第7d和术后第30d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定量测定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在术后第7d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第30d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值在术后第7d及第30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单纯性白内障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值在术后第7d及术后第30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白内障术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比术后应用可显著降低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增厚的程度。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当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时,建议在术前开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以减轻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从而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非甾体抗炎 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中心凹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体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对LASIK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必灵 雷澄 +3 位作者 胡庆华 姜艳碧 罗晓亮 侯杰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影响。方法将54例(100只眼)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分别给予0.3%妥布霉素+0. 1%地塞米松滴眼液及0.3%妥布霉素+0.1%普拉... 目的探讨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影响。方法将54例(100只眼)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分别给予0.3%妥布霉素+0. 1%地塞米松滴眼液及0.3%妥布霉素+0.1%普拉洛芬滴眼液。术后1、2、4周对随访患者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中央角膜知觉检查和主观干眼症状调查。结果术后各时间段两组患者的Schirmer值、主观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1、2周两组BUT值和中央角膜知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4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ASIK术后早期,应用NSAIDs的患者泪膜更不稳定,角膜知觉的恢复较甾体类消炎药组缓慢。 NSAIDs对泪膜稳定性及中央角膜知觉的影响大于甾体类消炎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知觉 泪膜稳定性 非甾体消炎(NSAIDs)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徐雪娇 成洪波 韩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CNKI、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因特网搜索的截止到2015-03有关非甾体类抗炎药... 目的:系统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CNKI、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因特网搜索的截止到2015-03有关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预防作用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书籍、期刊和会议论文及其参考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针对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7项研究纳入分析(共1422例,其中治疗组712例,对照组710例),白内障手术前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OR=0.31,95%CI:0.18-0.52,P〈0.01)。结论:白内障手术前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预防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偏小,且方法学质量中等,致使本系统评价结果论证强度不高,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更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黄斑水肿 非甾体抗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陆兴俊 李静 赵太云 《安徽医学》 2015年第7期869-871,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60岁以上消化性溃疡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出血前10 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0例)和非NSAIDs组(5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老年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60岁以上消化性溃疡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出血前10 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0例)和非NSAIDs组(5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性别方面,NSAIDs组与非NSAID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脑血管病史、血红蛋白含量、消化道溃疡等方面NSAIDs组与非NSAI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NSAIDs相比,NSAIDs组老年人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Hb较低,胃溃疡较常见、糜烂少见。NSAIDs服用时间越长,形成溃疡出血的几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上消化道出血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何欢 肖启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1182-1184,共3页
干眼是一类累及眼表及泪膜的多因素疾病,通常伴有泪液渗透压的升高和眼表组织的炎症。抗炎治疗已成为干眼治疗的重要方面。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抗炎效果佳、副作用少等优点,并逐渐被应... 干眼是一类累及眼表及泪膜的多因素疾病,通常伴有泪液渗透压的升高和眼表组织的炎症。抗炎治疗已成为干眼治疗的重要方面。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抗炎效果佳、副作用少等优点,并逐渐被应用于干眼的治疗。本文就近年关于NSAIDs在干眼相关治疗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干眼 治疗 眼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杜军辉 王雨生 李蓉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84-287,共4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在眼科临床有较广泛的适应证。但由于其副作用,使其全身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而眼局部用药在眼科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几年在眼部新生血管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在眼科临床有较广泛的适应证。但由于其副作用,使其全身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而眼局部用药在眼科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几年在眼部新生血管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眼科临床上局部应用的NSAID主要有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0.5%及0.4%酮咯酸氨丁三醇滴眼液、0.03%氟比洛芬钠及1.0%苏洛芬钠。此外,还有0.1%吲哚美辛和0.09%溴芬酸等。由于NSAID在某些方面比糖皮质激素更具优势,因此本文就NSAID在眼科的局部应用进行综述,希望能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眼局部 临床研究 眼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娟 李珍 +1 位作者 杜改萍 郭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引起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01/2015-10本院眼科48例48眼RVO并发黄斑水肿且接受IVT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IV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引起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01/2015-10本院眼科48例48眼RVO并发黄斑水肿且接受IVT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眼。试验组在术前1d开始至术后1mo内额外点用普拉洛芬滴眼液。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定量测定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d,1、2wk,1、3mo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CFT、眼压变化及并发症。结果:玻璃体腔注药后,两组患者BCVA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视力提高行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注射前的CFT分别为629±43μm和605±57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mo时则分别为432±74μm和511±3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3,P〈0.05),3mo时分别为275±54μm和379±2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12,P〈0.05)。试验组有5眼IVTA后出现高眼压,经局部药物治疗后眼压稳定,对照组有8眼IVTA后出现高眼压,7眼经局部药物治疗后眼压稳定,1眼接受滤过手术。35眼有晶状体眼中,试验组有3眼出现了白内障进展,4~12mo后有2眼完成白内障手术;对照组有4眼出现了白内障进展,4~12mo后有2眼完成白内障手术。随访期所有患眼注射后均未出现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结论:围手术期局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点眼可有助于治疗黄斑水肿,进一步减轻CFT,但需要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视力 黄斑中心凹厚度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莫洁庭 田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155-156,共2页
目的分析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所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90例因NSAIDs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根据发病前是否服用NSAIDs分为NSAIDs组(38例)和非NSAIDs组(52例)。对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幽门螺杆... 目的分析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所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90例因NSAIDs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根据发病前是否服用NSAIDs分为NSAIDs组(38例)和非NSAIDs组(52例)。对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非NSAIDs组比较,NSAIDs组患者平均年龄、Hp感染史率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AIDs组呕血、便血及便血合并呕血发生率高,腹痛发生率低(P<0.05);两组患者胃溃疡、复合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易导致呕血、便血和胃溃疡,应予以重视并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兆如 李涛 智绪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7期562-566,共5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都证明,NSAIDs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受到广泛关注。N...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都证明,NSAIDs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受到广泛关注。NSAIDs可作用于多个靶点,通过多条信号传导通路来发挥其抗肿瘤活性。就近三年来NSAIDs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肿瘤 机制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琦 董志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2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岀血的临床特点?椒ā⊙≡褚蚺谎蚝诒?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确诊的216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内镜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岀...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岀血的临床特点?椒ā⊙≡褚蚺谎蚝诒?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确诊的216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内镜特点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岀血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年龄、岀血前消化道症状、心血管病史、HP感染及内镜特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岀血多见于老年人,有心血管病史,以粘膜糜烂及胃溃疡居多,HP感染增加了NSAIDs相关性胃黏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上消化道岀血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敏 金海燕 张明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5期170-171,共2页
目的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所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32例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部32例患者均痊愈,其中的22例出血患者血止,在改用奥美拉唑后,... 目的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所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32例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部32例患者均痊愈,其中的22例出血患者血止,在改用奥美拉唑后,剩余10例也止血。结论对NSAID的用药指征进行严格把握,该药物不宜大剂量应用,尽量不长期应用。如需长期应用,应对血象做长期性监测,同时观测是否出现大便潜血,并进行必要的胃镜检查。消化道溃疡患者在溃疡活动期应禁用NSAID,高危患者应采用药物开展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艳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722-722,共1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沈丘县中医院收治的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0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PU)出血,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沈丘县中医院收治的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0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PU)出血,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诱因,临床应合理掌握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适应证,同时可以应用泮托拉唑钠进行预防和治疗相关性胃腔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非甾体抗炎 消化性溃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毛细管电色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珍斌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7年第2期9-13,共5页
论文应用氰基键合毛细管开管柱,建立了非甾体类抗炎药(舒林酸、芬布芬、布洛芬、萘普生、酮洛芬、氟比洛芬和双氯芬酸钠)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分析模式。在最优分离条件下,七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在18分钟内实现良好分离,其线性范围均为1.5... 论文应用氰基键合毛细管开管柱,建立了非甾体类抗炎药(舒林酸、芬布芬、布洛芬、萘普生、酮洛芬、氟比洛芬和双氯芬酸钠)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分析模式。在最优分离条件下,七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在18分钟内实现良好分离,其线性范围均为1.5×10^(-5)mol/L-4.0×10^(-4)mol/L,检测限在3.5×10^(-6)mol/L-1.0×10^(-5)mol/L之间。应用于猪肝样品分析,平均回收率在85.0%-92.6%之间。该方法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分离测定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药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 氰基开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06年雅安市9家医院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9X期112-113,共2页
目的:了解雅安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现状和趋势。方法:调查雅安市9家医院2004~2006年应用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金额、生产厂家等信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美洛昔康、尼美舒利是解热镇痛抗炎药首选,以国产品种为主。... 目的:了解雅安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现状和趋势。方法:调查雅安市9家医院2004~2006年应用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金额、生产厂家等信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美洛昔康、尼美舒利是解热镇痛抗炎药首选,以国产品种为主。结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种变化不大,用量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 分析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肾损害 被引量:3
18
作者 裴斐 胡昭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肾损害 止痛 累积剂量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温新民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NSAIDS 非甾体抗炎 研究新进展 选择性抑制剂 环氧化酶-2 临床应用 合成过程 拜耳公司 解热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圆圆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4期6-7,共2页
目的: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造成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2019年应用NSAIDs治疗的患者120例,单因素方差分析年龄、性别、不良饮食习惯、既往溃疡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合并心血管病史等因素在NSAIDs类药物使用... 目的: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造成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2019年应用NSAIDs治疗的患者120例,单因素方差分析年龄、性别、不良饮食习惯、既往溃疡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合并心血管病史等因素在NSAIDs类药物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应用NSAIDs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溃疡病史、合并心脑血管病史在应用NSAIDs时均会造成消化道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既往溃疡病史、合并心血管病史为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较大、饮食习惯不健康、既往合并溃疡和心血管疾病会增加NSAIDs造成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损伤消化道黏膜,在临床用药时对带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谨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 消化道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