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磺酸治疗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桢 彭忠碧 周浩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牛磺酸,又称2-氨乙基磺酸,作为一种在人体组织中含硫最丰富的氨基酸,广泛分布于人体各器官,其中大脑和心脏中含量较高^([1])。牛磺酸作为非必需氨基酸,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包括作为神经递质调节电解质平衡、抗氧化应激及维持细胞膜... 牛磺酸,又称2-氨乙基磺酸,作为一种在人体组织中含硫最丰富的氨基酸,广泛分布于人体各器官,其中大脑和心脏中含量较高^([1])。牛磺酸作为非必需氨基酸,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包括作为神经递质调节电解质平衡、抗氧化应激及维持细胞膜稳定等重要功能。近年来,有临床研究显示,牛磺酸作为添加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癫痫^([2])、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4])、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s syndrome,TS)等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多发性抽动症 神经系统疾病 抗氧化应激 电解质平衡 必需氨基酸 牛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非转移性神经系统改变
2
作者 唐盛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1-41,共1页
癌症所致非转移性神经疾病,通常称“副肿瘤综合征”或“癌对神经系统的远隔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癌症的早期,甚至癌前期就有神经系统损害之表现,故充分认识癌对神经系统的远隔作用,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 肿瘤非转移性神经... 癌症所致非转移性神经疾病,通常称“副肿瘤综合征”或“癌对神经系统的远隔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癌症的早期,甚至癌前期就有神经系统损害之表现,故充分认识癌对神经系统的远隔作用,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 肿瘤非转移性神经系统改变的机理 肿瘤非转移性神经系统改变的机理至今尚未明确,现有以下几种假说:①肿瘤细胞影响到体内代谢及内分泌功能;②肿瘤细胞代谢产物及其毒性作用;③肿瘤干扰了营养途径或某些营养的吸收;④病毒感染及抗原抗体反应。近年来神经病毒和免疫学研究证明,癌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系继发病毒感染所致,并与机体自身免疫机制有关。2 肿瘤非转移性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2.1 癌性脑病 最多见于肺癌,各个病期均可出现,而脑组织几乎无形态学改变,按临床表现可分为:①弥散性灰质脑病:以痴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脑病 癌性肌瘤 神经系统疾病 转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焦 龙建雄 苏莉 《内科》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一类在真核动物体内广泛表达的非编码RNA,来源广,目前研究发现的circ RNA大部分是由于外显子反向剪切形成,在人类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目前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circ RNA的研究不多,...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一类在真核动物体内广泛表达的非编码RNA,来源广,目前研究发现的circ RNA大部分是由于外显子反向剪切形成,在人类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目前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circ RNA的研究不多,但研究发现,circ RNA在神经组织中呈现特异性差异表达,并参与了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分化,与脑卒中、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等的发生有关,有很大潜力作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靶点和生物标志物,研究circ RNA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编码RNA 神经系统疾病 生物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光祖 李俊海 +2 位作者 余明 王博 唐钰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0期1183-1185,共3页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唯一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1],H.pylori感染已被确认与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酸相关的急性感染性胃炎、胃癌等疾病有关[2]。过去认为H.pylori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是非...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唯一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1],H.pylori感染已被确认与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酸相关的急性感染性胃炎、胃癌等疾病有关[2]。过去认为H.pylori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是非器质性的[3],但随后的研究[4]发现,肠-脑轴(gut-brain axis)是H.pylori感染与神经系统之间联系的物质基础。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学术界对H.pylori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联系的关注,然而,目前H.pylori感染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作用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5-8]。因此,本文对近5年来该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回顾,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胃炎 神经系统疾病 器质性 H.PYLORI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十二指肠溃疡 HELICOBAC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的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果关系分析
5
作者 崔娟 陈毅盛 +2 位作者 温惠红 曾林琳 闫海震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40-45,共6页
目的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BD)、银屑病(PsO)、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M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因果关系,为免疫性疾病与NAFLD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 目的基于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IBD)、银屑病(PsO)、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M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因果关系,为免疫性疾病与NAFLD发病风险关联提供遗传学证据支持。方法采用MR 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模型和简单模型5种回归模型对5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NAFLD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IVW分析结果显示,IBD与NAFLD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β=0.0466,SE=0.0157,P=0.003),效应值为正相关(OR=1.0477,95%CI:1.0160~1.0805);简单模型结果方向与IVW一致且显著(β=0.1266,SE=0.0541,P=0.0212),进一步支持因果关联的稳健性。IVW未发现RA与NAFLD的显著关联(β=0.0169,SE=0.0187,P=0.3658)。剩余工具变量单核苷酸多态性数量均不足10个,存在统计效力不足或偏倚风险,被排除。结论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表明,IBD与NAFLD的发病存在因果关系,IBD可能会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免疫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 共病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IL-1β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6
作者 李东瑞 王瑞 +2 位作者 崔璨 荆婧 何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7期3118-3122,共5页
目的 通过检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患者及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NND)患者脑脊液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介素1β(IL-1β)水平,探索NMOSD组患者脑脊液中NLRP3、IL-1β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 目的 通过检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患者及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NND)患者脑脊液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介素1β(IL-1β)水平,探索NMOSD组患者脑脊液中NLRP3、IL-1β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课题生物样本库的35例NMOSD首发患者和20例NND患者,将其分为NMOSD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和脑脊液检测指标等。并采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对NMOSD组患者入院时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脊液中NLRP3、IL-1β水平,并分析其水平与ED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MOSD患者脑脊液NLRP3、IL-1β水平显著升高。此外,脑脊液中NLRP3、IL-1β水平与EDSS得分呈正相关。结论 NLRP3、IL-1β可作为NMOSD患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NMOSD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 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白介素-1Β 水通道蛋白-4 扩展残疾状态量表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器械在帕金森患者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欣 李建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8-188,共1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并且现阶段尚未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其主要的病因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在临床中的表现有运动性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运动性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走路或运动姿态异...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并且现阶段尚未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其主要的病因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在临床中的表现有运动性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运动性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走路或运动姿态异常等;非运动症状包括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疼痛等,其中疼痛也分为神经病理性疼痛、骨骼肌痛、中枢疼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症状 神经病理性疼痛 运动症状 肌强直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胃肠道症状 帕金森患者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风湿症
8
作者 于贤成 《山东医药》 CAS 1983年第1期44-45,共2页
风湿病系全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各个脏器或系统,以心脏及关节的损害最常见,但神经系统的损害也不少见,并且临床表现复杂,因此将风湿病的神经系统损害称为“神经风湿症”。
关键词 风湿病 风湿性疾病 脑膜脑炎 风湿症 脊髓损害 水肿 炎症 病理 活动期 神经系统损害 病理改变 精神症状 舞蹈症 脊髓炎 脊髓疾病 多动症 多动综合征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姆病的临床表现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红胜 胡乃文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3期90-91,共2页
莱姆病(Lymedisease,LD)是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疾病,最早由美国人于1970年描述。自1982年以来,美国报道的LD病例逐年增长,我国临床对该类疾病尚无足够重视。LD往往呈反复发作,且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可以皮肤、关节... 莱姆病(Lymedisease,LD)是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疾病,最早由美国人于1970年描述。自1982年以来,美国报道的LD病例逐年增长,我国临床对该类疾病尚无足够重视。LD往往呈反复发作,且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可以皮肤、关节、神经系统或心脏等器官、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各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亦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表现 莱姆病 炎症性疾病 疾病发展过程 神经系统 反复发作 主要表现 系统受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文锦 陈珏蓉 叶学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 慢性肾衰竭 免疫性 病理特征 肾脏疾病 炎症性 继发性 原发性 肾疾患 肾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临床诊疗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维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诊疗进展 临床 气道上皮细胞 药物治疗 慢性炎症性疾病 2受体激动剂 白三烯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葡萄膜炎患者1例
12
作者 石明华 牛晓光 +1 位作者 万芳 叶应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84-185,共2页
0引言 葡萄膜炎为眼科常见的一种眼内炎症性疾病,而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 precipiate,KP)是眼前段非感染性炎症的一个特征性表现。一般KP均位于角膜中央,呈弥散性或者倒三角形分布于角膜后表面,作者还从未发现有周边部的KP患者,也未... 0引言 葡萄膜炎为眼科常见的一种眼内炎症性疾病,而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 precipiate,KP)是眼前段非感染性炎症的一个特征性表现。一般KP均位于角膜中央,呈弥散性或者倒三角形分布于角膜后表面,作者还从未发现有周边部的KP患者,也未见相关报道。本文报告了1例双眼全葡萄膜炎患者,其KP呈灰白色,较大,如棉花团状分布于角膜周边部,特报告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葡萄膜炎 患者 角膜后表面 感染性炎症 炎症性疾病 角膜中央 倒三角形 角膜周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桂莲 屈凤珍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10期23-23,共1页
乳腺增生是女性疾病中的常见病,临床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为乳房部非炎症性疾病,属于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有研究表明,成年女性乳腺增生病的患病率在逐年递增,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健康妇女高2倍。因此,应对本病加以重视。笔者运用... 乳腺增生是女性疾病中的常见病,临床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为乳房部非炎症性疾病,属于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有研究表明,成年女性乳腺增生病的患病率在逐年递增,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健康妇女高2倍。因此,应对本病加以重视。笔者运用穴位埋线方法治疗乳腺增生患者30例,效果较好,具体情况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穴位埋线治疗 乳房部 乳腺增生患者 炎症性疾病 乳腺实质 女性疾病 临床观察 诊疗标准 良性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萱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1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血栓性微血管病 临床分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Syndrome 神经系统症状 感染性发热 难治疾病 多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规范诊疗
15
作者 李娟 张卓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14期23-24,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由于滑膜炎症导致关节骨质破坏和残疾。类风湿关节炎也可以累及关节外器官,如肺、心血管、神经系统等。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6%,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疗 早期 神经系统 骨质破坏 滑膜炎症 炎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进展及其应用
16
作者 李锦新 何清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89-93,共5页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ISHH)是将分子杂交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一项技术,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已知碱基顺序并带有标记物的核酸探针(probe),如双链或单链DNA探针、RNA探针、合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组织...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ISHH)是将分子杂交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一项技术,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已知碱基顺序并带有标记物的核酸探针(probe),如双链或单链DNA探针、RNA探针、合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组织细胞中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体,然后再应用与标记物相应的检测系统(如放射自显影、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在核酸原有的位置上把它显示出来,进而探测组织细胞内标记探针及其转录产物(mRNA)的定位。自196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组织化学 标记物 双重标记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解剖学 癌基因 同位素 基因表达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引起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1例
17
作者 黄曼 张兰 陆娟丽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11期634-634,共1页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是脑桥非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常见于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后.但血液透析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导致CPM国内尚未检索到相关报道.我科收治一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伴严重低钠血症的患者,血液透析后出现CPM.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钠血症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并发症 脑桥炎症性脱髓鞘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12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吴美洁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期111-111,共1页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我院2003年-2010年收治结核性脑膜炎1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作临床分析。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分析 炎症性疾病 化脓性 结核杆菌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疲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应豪 孔晗鑫 郑水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457-459,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之一,近年来PD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受到关注,疲劳作为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导致残疾和降低生活质量.疲劳可发生在PD的任何阶段,呈持续...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之一,近年来PD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受到关注,疲劳作为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导致残疾和降低生活质量.疲劳可发生在PD的任何阶段,呈持续性进展,不断恶化.PD和疲劳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PD疲劳的发病率、定义、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退行性疾病 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 持续性 疲劳 PARKINSON 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预防哺乳仔猪低血糖症
20
作者 刘桂欣 冯相如 《北方牧业》 2013年第20期18-18,共1页
仔猪低血糖症是由于仔猪出生后血糖大幅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一种非传染性营养代谢疾病亦有人称之为乳猪低温症。此病多发生于哺乳期仔猪.断奶后仔猪亦有发生.但比较少见,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100%。
关键词 哺乳仔猪 低血糖症 预防 营养代谢疾病 哺乳期仔猪 传染性 机能障碍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