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M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潘玉琢 李扬 +3 位作者 赵燕颍 赵丹 禹彬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3,3-二吲哚基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生长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DIM对PC3M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DIM对PC3M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 目的:探讨3,3-二吲哚基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对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生长抑制实验观察不同浓度DIM对PC3M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DIM对PC3M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DIM对PC3M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药物浓度为10、30、60和120μmol.L-1时,抑制率分别为35.6%、58.8%、76.6%和90.5%。当药物浓度为60μmol.L-1时,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并诱导22.6%的PC3M细胞发生凋亡。结论:DIM可抑制PC3M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DIM用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3 3-二吲哚基甲烷 细胞凋亡 激素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增强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双林 王志华 +5 位作者 胡志全 曾星 李有元 李恒 章传华 叶章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4-287,295,共5页
目的检测抗人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TfR mAb)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了解抗人TfR mAb对姜黄素抗瘤作用的协同效应。方法利用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人TfR mAb,分别采用CFSE染色、AnnexinⅤ-PI染色和PI染色法流式... 目的检测抗人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TfR mAb)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了解抗人TfR mAb对姜黄素抗瘤作用的协同效应。方法利用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人TfR mAb,分别采用CFSE染色、AnnexinⅤ-PI染色和PI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抗人TfR mAb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FITC标记的鼠抗人TfR mAb检测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表面TfR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抗人TfR mAb联合姜黄素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抗人TfR mAb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均P>0.05)。姜黄素能够显著上调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表面TfR表达(P<0.05)。抗人TfR mAb可显著增强姜黄素对PC-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P<0.05),而不影响姜黄素对PC-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导致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表面TfR表达增高。抗人TfR mAb单独作用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无显著影响,但抗人TfR mAb可以增强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转铁蛋白受体 单克隆抗体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对紫杉醇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武睿毅 王国民 +1 位作者 王杭 张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6-759,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紫杉醇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设对照组、紫杉醇组、紫杉醇+ET-1组。流式细胞仪测定PC3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细胞百... 目的观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紫杉醇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设对照组、紫杉醇组、紫杉醇+ET-1组。流式细胞仪测定PC3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细胞百分比。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及Western blot检测PC3细胞Bcl-2、Bax和Bax/Bcl-2异二聚体的表达。结果紫杉醇+ET-1组PC3细胞的G0-G1(%)高于紫杉醇组,G2-M(%)低于紫杉醇组,凋亡细胞百分比低于紫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ET-1组PC3细胞的Bcl-2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紫杉醇组,Bax/Bcl-2异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紫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1能逆转紫杉醇对PC3细胞的G2/M期阻滞,并能通过影响Bcl-2磷酸化作用于细胞凋亡通路,减少细胞凋亡,从而降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紫杉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忠全 钱伟庆 +6 位作者 宋建达 林兴 吴惠兴 谢旦生 徐骏 周俊 盛璐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4-284,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磷酸雌二醇氮芥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朱丽颖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6-370,共5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AIMAH)是肾上腺病变病理分类的一种,较少见。AIMAH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库欣综合征或亚临床库欣综合征,同时可伴有其他系统疾病,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更少见的为家族性AIMAH。AIMAH的发病机制可...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AIMAH)是肾上腺病变病理分类的一种,较少见。AIMAH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库欣综合征或亚临床库欣综合征,同时可伴有其他系统疾病,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更少见的为家族性AIMAH。AIMAH的发病机制可能为病变肾上腺组织中异常表达的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受体导致皮质激素过度分泌,涉及相关基因的突变或缺陷。目前,AIMAH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随着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文章就AIMAH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 库欣综合征 异常受体 肾上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舒楠 陈子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4-807,共4页
综述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最终会转变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目前,该疾病治疗困难,但是,随着对其不断深入的研究,在中医临床治疗以及中药实验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中医药治疗 临床治疗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C_(4-2)和PC3细胞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毕泗成 徐秀红 +1 位作者 邵强 杜林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50-252,共3页
为探讨抗孕激素药米非司酮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C4 2 、PC3的促凋亡及生长抑制作用 ,将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加入到体外培养的 2株前列腺癌细胞中 ,分别在培养后 3d、5d、7d用SRB染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用流式细胞仪... 为探讨抗孕激素药米非司酮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C4 2 、PC3的促凋亡及生长抑制作用 ,将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加入到体外培养的 2株前列腺癌细胞中 ,分别在培养后 3d、5d、7d用SRB染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加药后 2 4h、48hLNCaPC4 2 和PC3细胞凋亡情况。发现 :高浓度米非司酮 ( 2 0μmol/L)对雄激素非依赖性细胞株LNCaPC4 2 、PC3于 3d、5d、7d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5 5 .79%、66.3 7%、71 .5 4%和 87.42 %、98.1 5 %、1 0 0 %。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即 2 .5、5、1 0、1 5、2 0 μmol/L对LNCaPC4 2 、PC3细胞株 7d时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1 7.0 7%、3 5 .77%、5 3 .66%、63 .41 %、71 .5 4%和 48.2 5 %、63 .42 %、82 .3 7%、95 .3 1 %、1 0 0 %。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C4 2 受 1 5 μmol/L米非司酮作用 2 4h和 48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1 9.3 0 %、3 0 .0 4% ;PC3受米非司酮 1 5 μmol/L作用 2 4h细胞凋亡率为 44.5 2 %。提示 :米非司酮对LNCaPC4 2 、PC3细胞株有时间和剂量依赖的生长抑制作用 ,其生长抑制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酮 激素依赖性 前列腺癌 细胞株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依赖性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差异膜抗原的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波 唐正严 +2 位作者 齐琳 陈合群 罗启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7-823,共7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差异表达膜蛋白的筛选方法。方法:提取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DPC)细胞株LNCaP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prostate cancer,AIPC)... 目的:探讨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差异表达膜蛋白的筛选方法。方法:提取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DPC)细胞株LNCaP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prostate cancer,AIPC)细胞株PC-3膜蛋白作为抗原,采用免疫共沉淀方法,与ADPC和AIPC患者的血清各3例交叉孵育,行Western印迹检测,比较、识别杂交后差异表达蛋白条带,串联质谱分析鉴定,细胞免疫荧光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结果:共获得11个差异表达的膜蛋白(Neural-Cadherin precursor,ER60 precursor,Claudin-4等);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laudin-4在LNCaP和PC-3细胞存在明显差异,在ADP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4.3%)低于AIP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2.4%,P<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筛选前列腺癌差异表达膜蛋白具有可行性;Claudin-4可能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旭东 王翰博 +2 位作者 任祥斌 金讯波 蒋绍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8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 年2 月至2014 年2 月收治的ACTH 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52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侧肾上腺腺瘤... 目的 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 年2 月至2014 年2 月收治的ACTH 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52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侧肾上腺腺瘤47 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5 例,行-侧肾上腺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围术期常规予以简化的激素替代治疗方案术中静脉给予甲泼尼龙80 mg,术后1 ~ 3 天静脉给予甲泼尼龙60、40、20 mg,术后第4 天改为口服泼尼松片20 mg,每周递减5 mg 直至维持剂量.结果 截至本次随访周期,47 例单侧肾上腺切除患者中42 例停止激素替代治疗,平均替代治疗时间为6.5 个月(3 ~ 15 个月),5 例双侧肾上腺手术患者中3 例停止激素替代治疗,平均替代治疗时间为32 个月(22 ~ 47 个月).结论 简化的激素替代治疗方案能有效避免激素撤退综合征的发生,是ACTH 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激素替代治疗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洛夫 江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271-2273,共3页
关键词 激素受体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去势治疗 激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通过PI3K/AKT途径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细胞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玉霖 李飞 +3 位作者 赵欢 欧愚 张薇薇 朱彦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利用LNCaP细胞建立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细胞模型,研究染料木黄酮(GEN)对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在无激素的血清环境下长时间培养LNCaP细胞,获得稳定生长的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前列腺癌细胞,并鉴定细胞。以... 目的利用LNCaP细胞建立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细胞模型,研究染料木黄酮(GEN)对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在无激素的血清环境下长时间培养LNCaP细胞,获得稳定生长的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前列腺癌细胞,并鉴定细胞。以不同浓度的GEN(0、6.25、12.5、25、50、100、200μmol/L)分别作用于雄激素依赖性LNCaP和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细胞24、48、72 h,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53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雄激素非依赖LNCa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 GEN对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Western blot显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内PCNA、Cyclin D1随着GEN浓度的增加逐渐下调,P53随着GEN浓度的增加逐渐上调(P<0.05)。GEN抑制了PI3K和AKT的磷酸化。结论 GEN可以在体外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去势抵抗前列腺癌 增殖 激素依赖性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宏毅 王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33-2636,共4页
目的研究唑来磷酸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13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 目的研究唑来磷酸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13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唑来膦酸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癌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疼痛评分、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恶心呕吐、静脉炎、谷丙转氨酶(ALT)、少尿无尿血尿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SA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05);治疗后对照组PSA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1,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5,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5,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RBC、PLT及无尿或尿血毒副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恶心呕吐、静脉炎及AL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多西他赛对于AIPC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多西他赛,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还可降低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磷酸 多西他赛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泵动脉灌注抗癌药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野 王进 +2 位作者 聂勇 陈华 黄新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观察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确诊AIPC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介入治疗组23例在内分泌治疗(药物加手术去势)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定期灌注化疗,对照组15... 目的观察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确诊AIPC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介入治疗组23例在内分泌治疗(药物加手术去势)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定期灌注化疗,对照组15例采用内分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介入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最大尿流率在治疗后6个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2%与2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AIPC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髂内动脉 灌注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非编码RNA1在雄激素非依赖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丽娟 史圣甲 +6 位作者 王乐 谢彦菊 白娥 周霞 李萌 金桂花 朱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9-793,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非编码RNA1(PRNCR1)在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LNCaP及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C4-2中PRNCR1的表达情况,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C...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非编码RNA1(PRNCR1)在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LNCaP及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细胞C4-2中PRNCR1的表达情况,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C4-2细胞中的PRNCR1,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4-2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MTT实验检测沉默PRNCR1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PRNCR1在雄激素非依赖的细胞系C4-2中高表达,干扰其表达可以明显降低前列腺癌细胞中AR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细胞增殖及细胞的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的凋亡。结论 PRNCR1介导AR在前列腺癌去势抵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编码RNA1 LNCAP C4-2 激素受体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H非依赖性Cushing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怡然 王卫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8-510,共3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Cushing综合征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和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基因突变(GNAS1、PRKAR1A和PDE11A)、异位受体表达、WNT通路异常激活及抑癌基因杂合丢失等诸多因素相关,该文就...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Cushing综合征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和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基因突变(GNAS1、PRKAR1A和PDE11A)、异位受体表达、WNT通路异常激活及抑癌基因杂合丢失等诸多因素相关,该文就上述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Cushing综合征 GNAS1基因 PRKAR1A基因 PDE11A基因 异位受体 WN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于雄激素受体的siRNA筛选及效能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淼 郭燕丽 +2 位作者 王洛夫 李彦 李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459-2462,共4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的靶向于雄激素受体(AR)的siRNA序列,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筛选最佳干扰序列。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于雄激素受体的siRNA,以不同浓度转染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C4-2,确定最佳转染浓度。以最佳转染浓度转染细胞,分为siRN...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的靶向于雄激素受体(AR)的siRNA序列,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筛选最佳干扰序列。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于雄激素受体的siRNA,以不同浓度转染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C4-2,确定最佳转染浓度。以最佳转染浓度转染细胞,分为siRNAⅠ组、siRNAⅡ组、siRNAⅢ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无关对照组。RT-PCR检测AR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R蛋白表达水平。CCK-8分析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C4-2细胞生长活性并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siRNA靶序列。结果以不同浓度的AR siRNA转染C4-2细胞后,细胞生长活性降低(P<0.05),并筛选出100 nmol/L的最佳转染浓度;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后A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其中siRNAⅠ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P<0.05)。结论新设计合成的AR siRNA能通过沉默AR表达高效抑制C4-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激素受体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腺瘤术后-纳差-高钙血症
17
作者 王姝蕾 宋桉 +7 位作者 陈盈宇 寇丽媛 姜艳 李梅 夏维波 王鸥 杜函泽 邢小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321,共6页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renocortical insufficiency,AI)在临床并不罕见,但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非依赖性高钙血症是AI的少见表现,临床上容易忽视。本文报道1例52岁女性,临床表现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停用糖皮质激素替...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drenocortical insufficiency,AI)在临床并不罕见,但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非依赖性高钙血症是AI的少见表现,临床上容易忽视。本文报道1例52岁女性,临床表现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停用糖皮质激素替代后出现关节痛、乏力、纳差等症状,辅助检查提示PTH非依赖性高钙血症、AI,糖皮质激素替代后血钙可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甲状旁腺激素依赖性高钙血症 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ER、P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性腺类固醇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陆 隋波 +6 位作者 潘力平 李晔 沈东颖 王娟 林晓光 王明燕 段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7,61,共5页
低性腺类固醇水平是AMI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探讨低性激素环境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的变化特点及激素与受体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并探讨其在运动性月经失调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及4个恢复期后,大鼠子... 低性腺类固醇水平是AMI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探讨低性激素环境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的变化特点及激素与受体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并探讨其在运动性月经失调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及4个恢复期后,大鼠子宫和卵巢ER、PR及血清E2、P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显示,血清E2、P随运动负荷量的加大而逐渐降低,组织ER、PR水平随运动负荷量的加大呈渐进性升高。受体水平在停训后的恢复期内随着E2、P水平的回升,逐渐回落。结果表明,运动中受体水平的变化可能为非激素依赖性升高,这种升高或许是机体对长期运动训练造成的低性激素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可能是AMI病理机制过程的重要一环。恢复期受体水平的恢复与E2水平的升高具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 PR 低性腺类固醇水平 非激素依赖性 递增负荷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毒乙素和新狼毒素A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群红 陈雪芬 +1 位作者 胡敏 项雪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359-2361,共3页
目的:观察狼毒乙素(ECB)对U_(14)宫颈癌的荷瘤小鼠,以及新狼毒素A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①U_(14)宫颈癌的腋下移植瘤小鼠各50只,各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灌胃分别给予狼毒乙素(ECB)高、中、低组(12... 目的:观察狼毒乙素(ECB)对U_(14)宫颈癌的荷瘤小鼠,以及新狼毒素A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①U_(14)宫颈癌的腋下移植瘤小鼠各50只,各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灌胃分别给予狼毒乙素(ECB)高、中、低组(12、10、8 mg/kg),阳性药组灌胃给予环磷酰胺(50 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 d后处死动物剥离瘤组织称质量,计算抑瘤率。②雄性裸小鼠20只,皮下接种DU-145细胞,随机分成用药组和对照组。于癌细胞种植第2天起,对照组每天喂饲0.9%氯化钠溶液,用药组每天喂饲新狼毒素A 15mg·kg^(-1)·d^(-1)。记录用药第2~7周末时移植瘤的平均体积。结果:①狼毒乙素(ECB)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U_(14)宫颈癌的抑瘤率分别为66.40%,49.61%,44.14%;②用药组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第3周末至第7周末的移植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均<0.001)。第7周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的生长抑制率达到65.34%。结论:狼毒乙素(ECB)对小鼠宫颈癌U14有显著抑制作用;新狼毒素A可以显著抑制DU-145肿瘤的生长,提示该药对AIPCa有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乙素 新狼毒素A U14.宫颈癌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a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β全长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ERβ的构建及其在PC-3M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峰 邵月婷 +6 位作者 何静春 秦宣锋 陈超 王驭良 孙连坤 李扬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构建人雌激素受体β(hERβ)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ERβ,并转染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方法:采用RT-PCR法从卵巢囊肿患者切除的部分正常卵巢组织中钓取hERβ全长基因(1 593 bp),与pMD18-T载体连接做全自动序... 目的:构建人雌激素受体β(hERβ)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ERβ,并转染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方法:采用RT-PCR法从卵巢囊肿患者切除的部分正常卵巢组织中钓取hERβ全长基因(1 593 bp),与pMD18-T载体连接做全自动序列测定。将测序正确的克隆质粒pMD18-T-hERβ和表达载体pEGFP-C1分别用HindⅢ和BamHⅠ进行双酶切,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ERβ全长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ERβ。质粒经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和PCR电泳鉴定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PC-3M细胞。结果:重组质粒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得到与hERβ全长基因长度一致(1 612 bp)的酶切产物;测序分析证实,PCR产物与GenBank上登录的hERβ基因(NM_001437)序列完全一致,表明成功地完成了hERβ的扩增和表达载体的构建;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PC-3M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PCR测定分析,转染细胞hERβ的表达增加。结论:构建完成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hER,βhERβ基因在PC-3M细胞内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激素 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 前列腺肿瘤 真核表达 遗传载体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