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ZO厚度对非晶硅电池中复合背电极的影响
1
作者 辛艳青 孙珲 +3 位作者 郑小龙 魏丛丛 吕英波 宋淑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共5页
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中加入复合背电极是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上制备了ZnO∶Ga(GZO)/Al复合背电极,研究了GZO厚度对GZO薄膜光电性质及非晶硅电池中GZO/Al复... 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中加入复合背电极是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上制备了ZnO∶Ga(GZO)/Al复合背电极,研究了GZO厚度对GZO薄膜光电性质及非晶硅电池中GZO/Al复合背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GZO层厚度的增加,GZO薄膜的光电性质均表现出较高水平,适合制备GZO/Al复合背电极;相较于单层Al背电极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GZO/Al复合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性能大幅提高.当GZO层厚度为100 nm时,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分别达到8.66 mA,1.62 V和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背电极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ZnO∶Ga 磁控溅射 填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研制非晶硅太阳电池ZnO/Al背反射电极 被引量:7
2
作者 薛俊明 孙建 +6 位作者 任慧志 刘云周 段苓伟 周祯华 张德坤 赵颖 耿新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3-1287,共5页
本文首先在低温(140℃)和低功率下采用Zn:Al合金靶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研制ZnO:Al透明导电膜。然后在单结(glass/SnO2/pin/)或双结(glass/SnO2/pin/pin/)非晶硅电池上沉积约70-100nm厚的ZnO透明导电膜,最后再用电阻蒸发... 本文首先在低温(140℃)和低功率下采用Zn:Al合金靶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研制ZnO:Al透明导电膜。然后在单结(glass/SnO2/pin/)或双结(glass/SnO2/pin/pin/)非晶硅电池上沉积约70-100nm厚的ZnO透明导电膜,最后再用电阻蒸发法沉积Al电极。实验获得了较好的n^+/ZnO界面,实现了ZnO/Al背电极的增反作用,使电池的短路电流增加1-3mA/cm^2,光电转化效率提高1—3%(绝对效率),小面积电池效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电池 ZnO/Al复合背电极 背反射 短路电流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ZO衬底的高效非晶硅及非晶/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家 陈泽 +5 位作者 白立沙 陈新亮 魏长春 王广才 赵颖 张晓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1-1516,共6页
通过研究氢稀释对硼掺杂的硅氧材料特性的影响,制备出具有高纵向电导率(1.1×10^(-5)S/cm)、低横向电导率4.2×10^(-5)S/cm和宽带隙(2.52 eV)的p型纳米硅氧(p-nc-SiO_x:H)材料,将其作为非晶硅电池(a-Si:H)的窗口层,使短波响应... 通过研究氢稀释对硼掺杂的硅氧材料特性的影响,制备出具有高纵向电导率(1.1×10^(-5)S/cm)、低横向电导率4.2×10^(-5)S/cm和宽带隙(2.52 eV)的p型纳米硅氧(p-nc-SiO_x:H)材料,将其作为非晶硅电池(a-Si:H)的窗口层,使短波响应得到明显提升。但由于宽带隙p-nc-SiO_x:H层的引入,使p/i界面能带失配,恶化了电池性能。因此研究p/i界面缓冲层带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发现提高缓冲层带隙,使电池的内建电场得到明显提升,从而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将获得的具有高开路电压的a-Si:H电池作为顶电池应用到非晶/微晶硅叠层电池中,得到效率达12.99%的高效非晶/微晶硅叠层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电池 非晶硅氧材料 p/i缓冲层 非晶/微晶硅叠层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电池窗口层材料掺硼非晶金刚石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嘉琦 卢佳 +2 位作者 田桂 檀满林 耿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4-1066,共3页
以固态掺杂方式利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制备掺硼非晶金刚石薄膜,获得性能优良的宽带隙p型半导体材料,再利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p-i-n结构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本征层和n型层,最终制成以掺硼非晶金刚石薄膜为窗口层的非晶硅太... 以固态掺杂方式利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制备掺硼非晶金刚石薄膜,获得性能优良的宽带隙p型半导体材料,再利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p-i-n结构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本征层和n型层,最终制成以掺硼非晶金刚石薄膜为窗口层的非晶硅太阳电池.利用Lambda95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表征薄膜的光学带隙,并测试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以及转化效率等参数,再分析电池的光谱响应特性.实验表明,掺硼非晶金刚石薄膜的光学带隙(~2.0eV)比p型非晶硅更宽,以掺硼非晶金刚石薄膜用作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窗口层,能够改善电池的光谱响应特征,并提高转化效率达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金刚石薄膜 非晶硅太阳电池 P型掺杂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蒸发铝薄膜结构及其对非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建 薛俊明 +4 位作者 侯国付 王锐 张德坤 赵颖 耿新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6,共5页
本文首先采用电阻蒸发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Al薄膜,并选择了两个典型厚度的Al薄膜制备工艺来制备非晶硅太阳电池的Al背电极,研究了Al背电极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背电极的厚度由800nm减薄到70nm时,电池的Voc平均值由0.826V增... 本文首先采用电阻蒸发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Al薄膜,并选择了两个典型厚度的Al薄膜制备工艺来制备非晶硅太阳电池的Al背电极,研究了Al背电极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背电极的厚度由800nm减薄到70nm时,电池的Voc平均值由0.826V增加到0.829V,电池的Jsc平均值由11.747mA/cm2减小到11.318 mA/cm2,电池的FF平均值由0.701增加到0.728,而电池效率的平均值略有增加,由6.803%增加到6.833%。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玻璃衬底上蒸发的Al薄膜和非晶硅电池Al背电极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了电池性能随Al背电极厚度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蒸发 Al背电极 非晶硅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与晶硅太阳电池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中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于元 夏立辉 张志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4-987,共4页
对在北京地区屋面上固定角度安装(目前光伏发电应用中最常见的安装形式)的非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进行了近二年的数据采集,纪录了北京地区温度数据和太阳电池阵列的实际发电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为用户更为关心的户外使用情况... 对在北京地区屋面上固定角度安装(目前光伏发电应用中最常见的安装形式)的非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进行了近二年的数据采集,纪录了北京地区温度数据和太阳电池阵列的实际发电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为用户更为关心的户外使用情况提供了参考依据;认为如果仅从温度特性考虑,是否采用非晶硅替代晶体硅电池在不同地区应有不同考虑,如果再考虑到人们普遍认为的非晶硅电池没有解决的稳定性问题,表面玻璃的非钢化、效率低等其它问题,非晶硅的使用应慎重,不应盲从。同时在使用中不论何种电池都不应忽视组件的通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非晶硅太阳电池 多晶硅太阳电池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退火的BZO前电极对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唐鹿 薛飞 +4 位作者 郭鹏 罗哲 李旺 李晓敏 刘石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843,共6页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B掺杂的ZnO(BZO)薄膜,通过氢退火对BZO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前电极进行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氢气气氛下退火后,BZ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基本无变化,但Hall迁移率显...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B掺杂的ZnO(BZO)薄膜,通过氢退火对BZO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前电极进行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氢气气氛下退火后,BZ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基本无变化,但Hall迁移率显著提高,这使得BZO薄膜的导电能力提高;当采用厚度较小、透光率较高的BZO薄膜进行氢退火后作为前电极结构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提高0.3~0.4mA/cm^2,电池的转化效率提高0.2%。实验结果可为通过优化前电极结构来提高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O薄膜 前电极 透光率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自动装箱机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明亮 郑金松 余淑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12,共3页
国内现有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除了封装入箱之外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目前装箱工作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为了实现自动化,降低成本,通过分析装箱的工艺流程,设计出一种全自动装箱机。该机由伺服电机和气缸驱动,PL... 国内现有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除了封装入箱之外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目前装箱工作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为了实现自动化,降低成本,通过分析装箱的工艺流程,设计出一种全自动装箱机。该机由伺服电机和气缸驱动,PLC控制,将装箱工作的3个动作分3个工位完成,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将繁重的人工装箱改进为全自动机械装箱,节约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自动装箱 机电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热模型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9
作者 胡建辉 陈务军 +3 位作者 赵兵 胡鹏宇 葛彬彬 宋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6-441,共6页
为了研究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a-Si PV)在晴和多云天气下的温度值,基于能量守恒法建立了a-Si PV的光热模型,考察了各部分参数取值,编写了微分方程的求解程序,并设计研制了一套实验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a-Si PV电池的温度受... 为了研究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a-Si PV)在晴和多云天气下的温度值,基于能量守恒法建立了a-Si PV的光热模型,考察了各部分参数取值,编写了微分方程的求解程序,并设计研制了一套实验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a-Si PV电池的温度受日照辐射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安装角度和环境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Si PV的温度值;晴天时的温差大于多云天气下的温差.实测值与模拟值对比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模拟PV温度在晴和多云天气下的变化;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差值为3.9°C,主要原因是多云天气日照辐射强度的波动性和PV材料热容引起的热响应时滞.建立的a-Si PV热模型考虑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较为准确地得到在晴和多云天气下的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热模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电池用Ag背反镜的吸收损耗
10
作者 陆晓东 王泽来 +2 位作者 宋扬 赵洋 张金晶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1-666,共6页
利用频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两种典型非晶硅电池结构的Ag背反镜的吸收损耗。研究表明:平板型非晶硅电池Ag背反镜的损耗主要是由银材料的本征吸收和非晶硅有源层导模共振效应引起,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使TM模的吸收峰峰值大于TE模的吸... 利用频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两种典型非晶硅电池结构的Ag背反镜的吸收损耗。研究表明:平板型非晶硅电池Ag背反镜的损耗主要是由银材料的本征吸收和非晶硅有源层导模共振效应引起,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使TM模的吸收峰峰值大于TE模的吸收峰峰值;织构型的非晶硅电池内部光场分布复杂,可在光垂直入射情况下,使TE模和TM模均在有源层中出现较强的导模共振效应,且TM模还可在Ag背反镜中激励起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从而使织构型非晶硅电池Ag背反镜的吸收谱表现为多峰值特性,且其吸收峰的峰值大于平板型非晶硅电池的吸收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太阳电池 背反射镜 吸收损耗 频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管理和带隙梯度的高效非晶硅锗电池光电结构设计
11
作者 刘伯飞 白立沙 +4 位作者 张德坤 魏长春 孙建 赵颖 张晓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81-2185,共5页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对P/I/N型单结非晶硅锗电池进行研究。通过优化溅射后腐蚀ZnO∶Al衬底的横纵向尺寸,改善其光散射特性,可有效提升非晶硅锗电池的长波响应。针对恒定梯度的非晶硅锗电池填充因子差的问题...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对P/I/N型单结非晶硅锗电池进行研究。通过优化溅射后腐蚀ZnO∶Al衬底的横纵向尺寸,改善其光散射特性,可有效提升非晶硅锗电池的长波响应。针对恒定梯度的非晶硅锗电池填充因子差的问题,通过对非晶硅锗本征层设计合适的梯度带隙,可改善本征层空穴输运特性,使电池填充因子显著提高。在优化的光电结构设计基础上,单结非晶硅锗电池转换效率达9.07%,将其应用到a-Si∶H/a-SiGe∶H双结叠层电池中,效率达到1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锗薄膜太阳电池 长波响应 锗流量梯度 双叠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电池应用和开发的新进展
12
作者 杨遇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8,共5页
评述了a-Si电池的工艺优势、开发水平、市场现况。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太阳电池 非晶硅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激光除边工艺研究
13
作者 王中 何里 卢飞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2,共3页
为了解决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中,喷砂除边工序存在污染大、加工一致性不佳等问题,使用1064nm脉冲光纤激光器,在加工速率3500mm/s、功率30W、重复频率80kHz、填充线间距0.05mm的参量下,完成了激光除边,获得了清除区电阻大于1000... 为了解决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中,喷砂除边工序存在污染大、加工一致性不佳等问题,使用1064nm脉冲光纤激光器,在加工速率3500mm/s、功率30W、重复频率80kHz、填充线间距0.05mm的参量下,完成了激光除边,获得了清除区电阻大于1000MΩ的样品。根据实验效果确定了最佳光斑交叠比,x和y方向的最佳比值分别为0.83和0.88。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足够时,光斑交叠情况会明显影响除边的效率和效果,扫描速率应与重复频率和填充线间距匹配,从而在最佳效率下获得理想的加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激光除边 脉冲光纤激光器 光斑交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穿结对具有中间层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影响
14
作者 靳果 王记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200,共8页
为了改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载流子输运效果,将隧穿结引入到具有中间层结构的叠层电池中,研究了隧穿结的结构、掺杂浓度、厚度等条件对叠层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叠层电池中引入隧穿结构成"隧穿结-中间层"结构,... 为了改善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的载流子输运效果,将隧穿结引入到具有中间层结构的叠层电池中,研究了隧穿结的结构、掺杂浓度、厚度等条件对叠层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叠层电池中引入隧穿结构成"隧穿结-中间层"结构,可以进一步改善电池性能,经过结构和参数优化的隧穿结可以提高子电池的电流密度匹配度,提升叠层电池转换效率。加入"隧穿结-中间层"结构的叠层电池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光照稳定性,并且得到了初始转换效率12.2%,光照衰退率9%的叠层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 隧穿结 电流密度匹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电池作为空间能源的性能特点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君 王冬松 胡宏勋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总结了非晶硅太阳电池在器件物理、制造工艺、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文章分析了非晶硅太阳电池作为空间能源系统技术上的主要优势;很高的质量比功率和可弯曲特性;极好的抗辐照性能;良好的高温性能;较高的空间效率和低... 总结了非晶硅太阳电池在器件物理、制造工艺、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文章分析了非晶硅太阳电池作为空间能源系统技术上的主要优势;很高的质量比功率和可弯曲特性;极好的抗辐照性能;良好的高温性能;较高的空间效率和低的制造成本,这是其它太阳电池不具有的优势,使得非晶硅太阳电池能源系统在低成本通信卫星、平流层气球通讯平台,以及空间太阳能电站应用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太阳电池 空间能源 性能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ZO/Al复合背电极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浩志 李治玥 +3 位作者 辛艳青 徐涛 宋淑梅 孙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7-272,291,共7页
随着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地研究。为了使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更好地利用,提高其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地研究。为了使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更好地利用,提高其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引入复合背电极是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其中对GZO/Al复合背电极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该工作中,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非晶硅电池上制备了GZO/Al复合背电极,研究了复合背电极的制备条件及其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GZO层的溅射功率为90 W、Al层的溅射功率为90 W时,具有复合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表现出较好的光电转换性能,其短路电流(I_(SC))、开路电压(V_(OC))、填充因子(FF)和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η)分别为8.92 m A、1.55 V、54.48%和7.53%。相较于单层Al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大幅提高了47.6%(相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背电极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GZO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性能与薄膜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亮生 姬成周 +1 位作者 张富祥 赵玉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9-482,共4页
在Richard S.Crandall和PorponthSichanugrist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用平均场区域近似(UFRA)方法,对p-i-na-Si:H薄膜太阳电池进行了解析分析,得出了电池性能参数与本征层光学带... 在Richard S.Crandall和PorponthSichanugrist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用平均场区域近似(UFRA)方法,对p-i-na-Si:H薄膜太阳电池进行了解析分析,得出了电池性能参数与本征层光学带隙Eg、电子迁移率μn的关系。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人、电池效率η随Eg的增大而急剧减小,而填充因子Ff随Eg的增大而缓慢减小。Voc,Jsc,η,Ff都随μn的增大而增大,η变化最大,其次是Ff计算结果还表明,μn的提高虽然能够提高Voc和Jsc,但主要是通过提高Ff来改善电池的性能的.而μ0的提高增大了载流子的漂移距离,大大地改善了电池的J—V特性,从而提高了Ff和η这也体现了该类电池中的电流主要是漂移电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太阳电池 电池性能 光学带隙 薄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粒子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影响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坤鹏 陈佳男 +1 位作者 张玮皓 冯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在标准太阳光下模拟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上有序排列的Ag或Au纳米颗粒对电池的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金属颗粒的直径和粒子周期性间距等不同条件,光吸收的增强效应有规律地变化。结合AMPS-1D模...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在标准太阳光下模拟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上有序排列的Ag或Au纳米颗粒对电池的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金属颗粒的直径和粒子周期性间距等不同条件,光吸收的增强效应有规律地变化。结合AMPS-1D模拟软件对非晶硅电池的电学性能进行计算,在标准太阳光下,使用直径为200 nm、周期性间距为600 nm的Ag纳米粒子可以使非晶硅电池效率的提高幅度达到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有限时域差分 光吸收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性能与结构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亮生 姬成周 +1 位作者 张富祥 赵玉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1-365,共5页
在RichardS.Crandall和PorponthSichanugrist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用平均场区域近似(UMtA)方法,对p-i-na-Si:H薄膜太阳电池进行了解析分析,得出了电池性能参数随本征层厚度变化的关系.短路电流密度先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μm... 在RichardS.Crandall和PorponthSichanugrist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用平均场区域近似(UMtA)方法,对p-i-na-Si:H薄膜太阳电池进行了解析分析,得出了电池性能参数随本征层厚度变化的关系.短路电流密度先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μm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将减小,但减小得不多.开路电压基本上不随本征层厚度变化.填充因子随本征层厚度一直减小,从厚度0.1μm时的0.888下降到厚度1.8μm时的0.365.而效率则在厚度为0.5μm时达到最大值,并且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厚度在0.~0.8μm时,转化效率都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太阳电池 平均场区域近似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太阳电池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志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综述了非晶硅(a-Si)太阳电池在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的新进展。采用H2稀释和较低衬底温度、防止O2、N2等杂质沾污、用氘代替H2等工艺提高i层质量;在p/i界面间生长适当的缓冲层以得到良好的p/i界面、优化三结迭层... 综述了非晶硅(a-Si)太阳电池在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的新进展。采用H2稀释和较低衬底温度、防止O2、N2等杂质沾污、用氘代替H2等工艺提高i层质量;在p/i界面间生长适当的缓冲层以得到良好的p/i界面、优化三结迭层电池结构;目前,1cm2电池和900cm2组件的稳定转换效率分别达14%和10.2%,为a-Si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展现了良好前景。介绍了美国Solarex公司在大面积多结电池组件生产化工艺研究方面的经验,强调严格控制TCO的沉积条件是重要的环节。同晶体Si电池比较,a-Si电池生产具有易于进行大面积自动化生产、原材料省、能耗低等特点,使它可能成为建造全球太阳电池发电网的主要侯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效率 稳定性 非晶硅太阳电池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