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加固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谨 路江龙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51,共4页
针对非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差的缺陷,调研国外文献及相关试验数据,结合我国规范原则,得出一套简单快捷、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案,分析其加固后的性能,并提出设计建议及材料构造措施。为类似结构的设计及加固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非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支撑加固 侧向刚度及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筋混凝土延性框架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梁书亭 丁大钓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50,共9页
鉴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受力特性,本文提出了容许框架柱下端出现塑性铰的新型延性框架结构.在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时,根据试验所得柱铰的M-θ曲线,提出了多分量杆单元模型,并考虑了剪切变形和刚性域的影响以及N-△效应的作用.试... 鉴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受力特性,本文提出了容许框架柱下端出现塑性铰的新型延性框架结构.在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时,根据试验所得柱铰的M-θ曲线,提出了多分量杆单元模型,并考虑了剪切变形和刚性域的影响以及N-△效应的作用.试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与试验曲线符合较好.与普通框架的对比计算证实,新型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本文还给出了延性框架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V框架 线性分析 延性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弹性地震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杜宏彪 房营光 沈聚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1-86,共6页
对两个缩比为十五分之一的三层、双跨、两开间的钢筋混凝上框架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一个模型模拟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一致的偏心结构,另一个模型模拟承受双向地面运动的结构。研究了结构的空间非弹性地震反应。计算结果表明,理论... 对两个缩比为十五分之一的三层、双跨、两开间的钢筋混凝上框架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一个模型模拟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一致的偏心结构,另一个模型模拟承受双向地面运动的结构。研究了结构的空间非弹性地震反应。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框架 弹性地震反应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延性和强度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振世 王安宝 庞同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8-44,共7页
本文根据4榀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架和1榀单跨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不变竖向加载和低周反复水平加载的试验结果,讨论了若干影响框架延性和强度的因素,提出了确定截面屈服曲率与极限曲率、等效塑性铰长度和节点内锚固钢筋粘结滑移的经验公式。... 本文根据4榀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架和1榀单跨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不变竖向加载和低周反复水平加载的试验结果,讨论了若干影响框架延性和强度的因素,提出了确定截面屈服曲率与极限曲率、等效塑性铰长度和节点内锚固钢筋粘结滑移的经验公式。借助于曲率面积矩原理和侧移机构的虚位移原理,相应地推导了框架极限位移和强度的计算公式。文中所提出的公式均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 延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延性破坏准则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付国 张博 何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71,共9页
结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均表明框架变形能力强弱对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已有框架破坏准则无法全面反映不同延性结构变形能力差异。文中提出了一种框架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研究柱轴压比、配箍率、结构变形能力、试验... 结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均表明框架变形能力强弱对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已有框架破坏准则无法全面反映不同延性结构变形能力差异。文中提出了一种框架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研究柱轴压比、配箍率、结构变形能力、试验加载制度与整体性能退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延性破坏准则。通过对25榀平面框架试验的计算分析表明:考虑变形能力强弱的延性破坏准则能够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量化表征,配箍率和承载力退化值对破坏指数具有显著影响,是否考虑配箍率和承载力退化4种情况对应的破坏指数平均值在0.763~0.919之间,标准差在0.206~0.404之间。根据14榀框架在不同破坏阶段的试验现象和破坏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延性准则破坏标准,研究成果可为抗震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变形能力 延性准则 破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滔 黄宗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1期91-97,共7页
本文对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框架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方向。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弹性地震反应 动力分析模型 结构抗震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位移延性系数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蔡健 周靖 方小丹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3期2-6,共5页
综合现有的试验研究成果和模拟分析结果,讨论了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框架结构位移延性的因素,指出框架柱的轴压比、配箍特征值、剪跨比和强柱系数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国内15 0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框架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综合现有的试验研究成果和模拟分析结果,讨论了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框架结构位移延性的因素,指出框架柱的轴压比、配箍特征值、剪跨比和强柱系数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国内15 0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和框架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位移延性系数的试验结果服从自然对数正态分布,并回归得到考虑多因素的位移延性系数经验公式,该公式可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和评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系数 钢筋混凝土框架 对数正态分布 结构抗震设计 配箍特征值 分析结果 研究成果 位移延性 框架结构 试验数据 试验结果 经验公式 轴压比 剪跨比 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双双 吴波 陈伟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591,共6页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反映了结构非弹性变形能力的大小,它是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中确定的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确定的等延性非弹性反应谱的主要依据。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反映了结构非弹性变形能力的大小,它是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中确定的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确定的等延性非弹性反应谱的主要依据。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拟静力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比较弹性与非弹性体系在同一强度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得到了按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的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可以定量评定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非弹性耗能能力。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6、7、8度的RC框架结构,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3.7、3.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延性折减系数能力值 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弹性耗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和延性的等效地震荷载计算
9
作者 王树和 赵赤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提出了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利用弹塑性反应谱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即基底剪力的方法,并结合相应我国抗震规范的弹塑性反应谱对一个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基于不同延性及位移需求的等效地震荷载的计算,最后讨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 本文提出了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利用弹塑性反应谱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即基底剪力的方法,并结合相应我国抗震规范的弹塑性反应谱对一个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基于不同延性及位移需求的等效地震荷载的计算,最后讨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与目前抗震规范设计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弹塑性反应谱 位移 抗震设计 等效地震荷载 延性需求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界限轴压比和延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流 王铁成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以新抗震设计规范为依据,分析并推导出碳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在界限破坏条件下的轴压比,研究了纵筋、箍筋和碳纤维布对柱轴压比限值和延性限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纵筋等级越高,界限轴压比越小;箍筋和碳纤维布的体积配箍率越... 以新抗震设计规范为依据,分析并推导出碳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在界限破坏条件下的轴压比,研究了纵筋、箍筋和碳纤维布对柱轴压比限值和延性限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纵筋等级越高,界限轴压比越小;箍筋和碳纤维布的体积配箍率越大,界限轴压比越大;现有公式不适用于约束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下发生大偏心受压破坏时位移延性比的计算,因此对高轴压比下约束混凝土柱的延性性能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钢筋混凝土框架 轴压比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文锋 王来其 +1 位作者 高彦强 隋杰英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4-74,共11页
通过4榀1∶2比例的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框架的破坏机制、破坏过程、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抗震性能,并对不同强度钢筋(500MPa和400MPa)、不同轴压比、不同截面尺寸的框架抗震性能... 通过4榀1∶2比例的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框架的破坏机制、破坏过程、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抗震性能,并对不同强度钢筋(500MPa和400MPa)、不同轴压比、不同截面尺寸的框架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对骨架曲线进行了理论模拟,给出性能状态界限的建议值。研究表明,500MPa框架滞回曲线饱满呈梭形,有良好的耗能能力;破坏过程与400MPa钢筋框架的破坏过程相同,破坏机制仍为"强柱弱梁";最大承载力高于400MPa框架,耗能能力略高于400MPa框架,延性系数低于400MPa框架。试验和理论的骨架曲线基本一致。轴压比变化(0.15-0.3)对屈服后的骨架曲线和延性系数略有影响。加大截面尺寸大,可提高最大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采用位移角限值标定500MPa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状态是合理的,可用于抗震性能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MPa钢筋混凝土框架 性能化抗震 低周反复加载 滞回曲线 位移延性 刚度退化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限值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肖建庄 李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8年第4期17-22,共6页
针对目前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框架柱轴压比超限现象,结合以往试验现象分析和对规范背景资料的研究,对框架柱轴压比限值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 延性 轴压比 轴压比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侧向变形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熊朝晖 潘德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本文介绍了8根钢筋混凝土柱的往复荷载试验,并且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另外,通过对收集到的103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同类试验的数据分析,对影响柱位移角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柱位移角以及为满足变形能力要... 本文介绍了8根钢筋混凝土柱的往复荷载试验,并且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另外,通过对收集到的103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同类试验的数据分析,对影响柱位移角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柱位移角以及为满足变形能力要求所需箍筋量的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往复荷载试验 位移角 箍筋量 柱侧移 延性 震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性态控制效果的识别 被引量:3
14
作者 韦锋 李英民 +1 位作者 傅剑平 白绍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6,共9页
常规抗震设计中的R-μ关系是实现结构抗震性态控制所必须掌握的关键规律,我国规范在R-μ关系上与国外有影响规范之间存在着较明显差异。为了判明这种差异对结构抗震性态的影响,完成了严格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各设防烈度分区的典型钢筋... 常规抗震设计中的R-μ关系是实现结构抗震性态控制所必须掌握的关键规律,我国规范在R-μ关系上与国外有影响规范之间存在着较明显差异。为了判明这种差异对结构抗震性态的影响,完成了严格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各设防烈度分区的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系列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对这些结构在强震下的非弹性反应性态进行了初步的识别。结果表明,9度区一级抗震等级的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及构造措施有效,所形成的以梁铰为主的反应性态预计能较好满足预定的抗震性态要求;而二、三级抗震等级的8度和7度区框架在强震下形成了柱端塑性铰偏多或占主导地位的塑性耗能机构,导致层侧移机构出现的风险增大;与一级抗震等级框架相比,二、三级抗震等级框架的抗震性态相对偏不利。以此为基础,从逐步实现各设防烈度分区结构"等抗震安全性"的目标出发,对我国规范中有关抗震措施规定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μ关系 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 弹性动力分析 抗震性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钢筋混凝土规则框架的弹塑性地震反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韦锋 杨红 +1 位作者 傅剑平 白绍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5,共7页
利用自编的非弹性动力分析程序对严格按我国规范设计的不同烈度区规则框架结构进行了多波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规范加严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控制条件可明显改善结构在大震下的位移反应;按修订前、后规范设计的9度... 利用自编的非弹性动力分析程序对严格按我国规范设计的不同烈度区规则框架结构进行了多波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规范加严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控制条件可明显改善结构在大震下的位移反应;按修订前、后规范设计的9度区框架在大震下均形成了以梁铰为主的塑性耗能机构,预计能较好满足预定的抗震性态要求;按修订前规范设计的8度区二级抗震等级框架在大震下形成了其塑性耗能机构以柱铰为主、并存在出现层侧移机构风险的不利反应状况,按修订后规范设计的8度区框架的反应性态有所改善,但形成的塑性耗能机构中柱铰仍然偏多,表明其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7度区框架的抗震性态比8度区框架略好,但抗震措施对柱的保护仍然不够,其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也宜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柱抗弯能力增强措施 弹性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物的爆破拆除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宝福 毕卫国 +2 位作者 高文乐 陈士海 张金泉 《爆破器材》 CAS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试爆选择合理的炸药单耗,为不同尺寸的立柱确定了相应的爆破参数。在不影响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有可能影响楼房倒塌的剪力墙做了必要的预处理。对爆破切口层的主次梁、楼梯梁以及梁柱交接处布置松动孔,随楼层起爆,有利于楼房倒塌过... 通过试爆选择合理的炸药单耗,为不同尺寸的立柱确定了相应的爆破参数。在不影响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有可能影响楼房倒塌的剪力墙做了必要的预处理。对爆破切口层的主次梁、楼梯梁以及梁柱交接处布置松动孔,随楼层起爆,有利于楼房倒塌过程中结构的解体。爆破中设计了非电交叉复式起爆网路,并利用爆破水幕方法降尘,实践中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交叉复式网路 电起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物定向爆破拆除 被引量:7
17
作者 宗琦 吕渊 《爆破》 CSCD 2007年第3期52-54,共3页
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拆除处于复杂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物。根据钢筋的失稳条件和定向爆破倒塌原理来设计各排立柱的爆炸高度,采用梁柱接合部爆破解体,半秒延期雷管控制起爆顺序,严控装药量,非电复式闭合多路相连起爆网路,多层遮挡... 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拆除处于复杂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物。根据钢筋的失稳条件和定向爆破倒塌原理来设计各排立柱的爆炸高度,采用梁柱接合部爆破解体,半秒延期雷管控制起爆顺序,严控装药量,非电复式闭合多路相连起爆网路,多层遮挡和覆盖防护等措施,拆除爆破取得了预期效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物充分解体倒塌,柱、梁和板等相互叠压,爆堆集中,周围建筑物安然无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物 拆除爆破 定向倒塌 电网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R-μ关系的分析验证
18
作者 李英民 刘兰花 +1 位作者 韦锋 白绍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8,共8页
国内外研究者已对非弹性单一塑性铰单自由度体系的R-μ-T关系获得了趋势一致的研究结论,但对工程中大量应用的多自由度体系R-μ关系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确认多自由度体系与单铰单自由度体系非弹性反应特征差别的基础上,通... 国内外研究者已对非弹性单一塑性铰单自由度体系的R-μ-T关系获得了趋势一致的研究结论,但对工程中大量应用的多自由度体系R-μ关系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确认多自由度体系与单铰单自由度体系非弹性反应特征差别的基础上,通过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考察了多自由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R-μ关系及其有效性;通过单铰单自由度体系与多铰单自由度体系及多自由度体系非弹性动力反应的对比,指出后两种体系在相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延性需求比单铰单自由度体系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弹性动力反应分析 R-μ-T关系 钢筋混凝土框架 多自由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的抗震剪切抗力──各国规范的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柏林 管品武 孟会英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3期54-58,共5页
运用能力设计法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允许框架柱端部出现塑性铰,但又不能形成框架柱铰破坏机构,这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未得到很好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详细比较国外先进规范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剪切抗力的的计算... 运用能力设计法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允许框架柱端部出现塑性铰,但又不能形成框架柱铰破坏机构,这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未得到很好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详细比较国外先进规范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抗震剪切抗力的的计算公式,明确了《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与国外规范的抗力取值水平及该领域的国际发展方向,并针对GBJ10-89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框架柱抗震延性设计的实用建议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 塑性铰区 抗震剪切承载力 位移延性系数 循环次数 钢筋混凝土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理念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长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5,共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类型,对该类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应充分提高其整体的抗震能力。根据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概括地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建筑布置、结构的抗震等级、结构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类型,对该类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应充分提高其整体的抗震能力。根据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概括地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建筑布置、结构的抗震等级、结构构件的延性及有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设计中应考虑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抗震设计 结构的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