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芬顿试剂液相氧化法脱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范春贞 李彩亭 +3 位作者 路培 张星 赵伟伟 陶沙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8-993,共6页
以类芬顿试剂(H2O2/Fe3+/UV)液相氧化法脱硝,探讨了液相催化和类芬顿脱硝反应的机理及其关系.研究了H2O2浓度、[H2O2]/[Fe3+]、初始pH值、气体流量、紫外光和H2O2投加方式对NO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硝效率随H2O2浓度增加而升高;H2O2... 以类芬顿试剂(H2O2/Fe3+/UV)液相氧化法脱硝,探讨了液相催化和类芬顿脱硝反应的机理及其关系.研究了H2O2浓度、[H2O2]/[Fe3+]、初始pH值、气体流量、紫外光和H2O2投加方式对NO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硝效率随H2O2浓度增加而升高;H2O2浓度一定时,Fe3+浓度的增加有利于NO的脱除,[H2O2]/[Fe3+]=6时,脱硝效率最高;当初始pH值<3时,脱硝效率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当初始pH值>3时,pH值升高,脱硝效率下降,初始pH值为3时脱硝效果最好;NO去除率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下降;紫外光的照射能提高脱硝效率;分3次等量投加H2O2可以使脱硝效率维持在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试剂 氧化 液相催化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双金属MOFs类芬顿降解刚果红的性能与机理
2
作者 龚建康 周清芸 +3 位作者 瞿艳梅 陈妮 王亚秋 王邦艳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为解决Fe基MOFs(Fe-MOFs)在类芬顿反应中Fe^(3+)/Fe^(2+)氧化还原循环慢,材料界面电子转移速度低和Fe-MOFs中Fe^(3+)的电子密度高的问题,基于氧化还原偶联反应的原理,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Fe-Cu双金属硝基功能化MOFs材料(NMIL-88B-Cu-... 为解决Fe基MOFs(Fe-MOFs)在类芬顿反应中Fe^(3+)/Fe^(2+)氧化还原循环慢,材料界面电子转移速度低和Fe-MOFs中Fe^(3+)的电子密度高的问题,基于氧化还原偶联反应的原理,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Fe-Cu双金属硝基功能化MOFs材料(NMIL-88B-Cu-1),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应用于非均相类芬顿反应降解水体中的刚果红(Congo red,CR),研究了不同材料、H_(2)O_(2)用量、pH、CR的浓度、干扰离子对CR降解的影响及材料稳定性与催化降解的机理。结论如下:Fe^(3+)和Cu^(2+)的摩尔分数均为50%时,能够在α-Fe_(2)O_(3)上组装形成六角棒状结构的介孔型NMIL-88B-Cu-1。在CR的浓度为10 mg/L,pH在3~7范围内,NMIL-88B-Cu-1使用量为0.1 g/L,H_(2)O_(2)浓度为0.5 mol/L时,反应15 min,能够实现对CR快速高效地降解,CR的降解率达98%,NMIL-88B-Cu-1对CR的降解速率分别是NO_(2)-MIL-88B的1.95倍和MIL-88B的2.24倍。在循环4次实验后,CR的降解率达92%,Fe^(3+)/Fe^(2+)的含量比值仅降低了5%,且其晶型结构保持一致,证明了其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体系中SO_(4)^(2-)和NO_(3)^(-)不影响CR的降解,而Cl-和H_(2)PO_(4)^(-)抑制了CR的降解。机理分析表明,硝基功能化的材料中心Fe^(3+)的电子密度低,Cu^(2+)的引入构建了Fe-Cu双金属MOFs材料,通过Fe与Cu之间的氧化还原偶联反应和Fe-Cu的协同作用,有效促进了Fe^(2+)形成,加速了NMIL-88B材料界面e-转移,产生的·OH能够将CR氧化降解为CO_(2)和H_(2)O等无机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MOFs 非均相芬顿反应 羟基自由基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类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敏 许韵华 +1 位作者 晋丽叶 杨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88-290,293,共4页
将Fe3+负载在3种载体上制备出3种催化剂,并研究了它们催化H2O2产生羟基,对苯酚模拟废水的吸附降解效果,发现将Fe3+负载在活性炭上对模拟废水处理效果好。用自制的载铁活性炭催化双氧水降解苯酚废水,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探讨了... 将Fe3+负载在3种载体上制备出3种催化剂,并研究了它们催化H2O2产生羟基,对苯酚模拟废水的吸附降解效果,发现将Fe3+负载在活性炭上对模拟废水处理效果好。用自制的载铁活性炭催化双氧水降解苯酚废水,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双氧水浓度、pH等因素对废水的CODCr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1.5 g,H2O2质量分数为2%,pH为5时,载铁活性炭处理稀释后的焦化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非均相 FENTON 试剂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类Fenton试剂氧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小叶 洪军 +2 位作者 谷静丽 李圣全 万玲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介绍了Fe0-H2O2体系、紫外光-Fe0-H2O2体系和可见光-Fe0-H2O2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特点和效果,并对未来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介绍了Fe0-H2O2体系、紫外光-Fe0-H2O2体系和可见光-Fe0-H2O2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特点和效果,并对未来Fe0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体系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试剂 零价铁 光降解 非均相体系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催化类Fenton试剂氧化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 被引量:6
5
作者 闫阳 买文宁 +2 位作者 李海松 姚萌 刘飞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7-421,共5页
采用改性粉煤灰催化类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对COD去除率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34 g/L、H2O2加入量为8.20 mmol/L、FeSO4加入量为8.8 mmol/L、反应时间为45 min、不调节pH的条件下,出水... 采用改性粉煤灰催化类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对COD去除率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34 g/L、H2O2加入量为8.20 mmol/L、FeSO4加入量为8.8 mmol/L、反应时间为45 min、不调节pH的条件下,出水COD为56 mg/L,去除率可达76.45%。该法大大减少了运行费用,是一种有效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酸改性 芬顿试剂氧化 造纸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炭:一种在电芬顿与类芬顿反应中受青睐的材料 被引量:5
6
作者 潘哲伦 钱旭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0-195,共16页
类芬顿反应,因其能够克服传统芬顿反应工作pH范围较窄,易产生大量铁泥的局限而受到了大量关注。尽管炭材料在无驱动力时,同过氧化氢的反应活性不佳,多孔炭材料在类芬顿反应中依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各种研究中,这些多孔炭材料扮演了多... 类芬顿反应,因其能够克服传统芬顿反应工作pH范围较窄,易产生大量铁泥的局限而受到了大量关注。尽管炭材料在无驱动力时,同过氧化氢的反应活性不佳,多孔炭材料在类芬顿反应中依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各种研究中,这些多孔炭材料扮演了多种不同角色,诸如吸附剂、金属材料载体、以及过氧化氢选择性电合成的催化剂。本综述中,讨论了近年里多孔材料在上述情况的研究进展。由于成熟的合成工艺,很高的化学及热稳定性以及多样的功能,多孔炭材料已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在类芬顿过程中,更是有助于电子与物质的转移,防止金属泄露,并较大地提升了反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炭 芬顿反应 氧化氢合成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芬顿反应的催化剂、原理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侯琳萌 清华 吉庆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3-1855,共13页
芬顿氧化法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通过产生高活性的自由基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在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针对芬顿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非均相芬顿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芬顿氧化法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通过产生高活性的自由基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在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针对芬顿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非均相芬顿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铁基、锰基、铜基、钴基等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以及负载型催化剂的构造特点、催化机理和作用机制,探讨了过氧化氢和过硫酸盐的催化活化路径与方式,总结了非均相类芬顿催化体系实现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与途径,以期为高效类芬顿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非均相芬顿 芬顿反应 氧化 过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胺强化Fe(Ⅲ)-NTA/H_(2)O_(2)类芬顿体系降解磺胺甲恶唑
8
作者 潘承欢 刘义青 +1 位作者 彭藴斓 付永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4,共6页
为改善传统芬顿法pH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Fe(Ⅲ)-NTA/HAm/H_(2)O_(2)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恶唑(SMX)。考察了不同pH、Fe(Ⅲ)浓度对该体系降解SMX的影响,探究了SMX在该体系中的降解机理,并评估... 为改善传统芬顿法pH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Fe(Ⅲ)-NTA/HAm/H_(2)O_(2)类芬顿体系用于降解水中新污染物磺胺甲恶唑(SMX)。考察了不同pH、Fe(Ⅲ)浓度对该体系降解SMX的影响,探究了SMX在该体系中的降解机理,并评估了该体系对其他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能。实验结果表明,Fe(Ⅲ)-NTA/HAm/H_(2)O_(2)体系在中性或弱碱条件下对SMX的降解率可达85%以上,并且SMX的去除率随着Fe(Ⅲ)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识别出HO•为体系中降解SMX的主要活性物种,并根据SMX的降解产物提出了SMX可能的三条降解途径:羟基化、氨基氧化和断键反应。相较于传统芬顿法,Fe(Ⅲ)-NTA/HAm/H_(2)O_(2)体系的pH应用范围显著拓宽,铁泥产量明显减少,并且该体系也能有效降解罗丹明B、橙黄G、双氯芬酸、土霉素等其他有机污染物,说明该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恶唑 羟胺 Fe(Ⅲ)-NTA络合物 氧化 芬顿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的淀粉模板法制备及其光芬顿降解甲基橙性能
9
作者 唐俊杰 张云婷 +1 位作者 刘正江 吴佳妮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7-1631,共15页
以六水合硝酸铈(Ce(NO_(3))_(3)·6H_(2)O)和可溶性淀粉(ST)为原料,通过生物模板法制备了CeO_(2)非均相光芬顿催化剂(ST-CeO_(2))。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 以六水合硝酸铈(Ce(NO_(3))_(3)·6H_(2)O)和可溶性淀粉(ST)为原料,通过生物模板法制备了CeO_(2)非均相光芬顿催化剂(ST-CeO_(2))。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FTIR和Raman光谱证实了Ce—O键及氧空位的存在。UV-Vis DRS显示其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有强吸收,XPS光谱分析表明催化剂表面存在Ce^(3+)和Ce^(4+)的混合价态,这可有效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和H_(2)O_(2)的活化。甲基橙(MO)降解结果表明,ST-CeO_(2)在紫外光下照射60 min时对MO染料的降解率可达82.8%;加入H_(2)O_(2)后,其在60 min时对MO染料的降解率可达99.7%,而且重复回收利用5次后仍然保持优良的催化性能。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空穴(h+)和羟基自由基(·OH)是在MO染料降解反应中起主导作用的活性物质,而超氧自由基(·O_(2)-)起次要作用。此外还详细探讨了ST-CeO_(2)光芬顿降解MO染料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染料废水 光催化 非均相芬顿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葡萄糖氧化酶级联催化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10
作者 刘媛 王若馨 +2 位作者 王香凤 刘海灵 谢孟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天然生物酶具有催化活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而其对环境非常敏感;纳米酶等酶模拟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以作为生物酶的有效替代和补充参与催化反应。酶催化和类芬顿反应的结合在环境污染物降解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金属有机框架(MOFs)... 天然生物酶具有催化活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而其对环境非常敏感;纳米酶等酶模拟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以作为生物酶的有效替代和补充参与催化反应。酶催化和类芬顿反应的结合在环境污染物降解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可以做为生物酶和其他功能分子的载体。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了氯高铁血红素(Hemin)和葡萄糖氧化酶(GOx)包埋在ZIF-8 MOFs骨架中的复合材料(Hemin@GOx@ZIF-8),其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溶液呈墨绿色。结构表征Hemin和GOx能够被成功地封装在ZIF-8骨架中,并且复合材料仍能完整保持ZIF-8的骨架结构。复合材料Hemin@GOx@ZIF-8为多孔晶体结构,粒径约为300 nm;比表面积为1512 m^(2)·g^(-1);平均孔径1.076 nm;孔体积约为0.6075 cm^(3)·g^(-1)。丰富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量,可以为催化反应提供更多活性位点,从而有利于提高催化反应效率。复合材料Hemin@GOx@ZIF-8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复合材料具有级联催化的性能,在葡萄糖驱动下,GOx可将葡萄糖催化氧化生成H_(2)O_(2),并被复合材料中的Hemin催化发生类芬顿反应,从而实现对有机污染物高效的级联催化降解。以有机染料刚果红(CR)为底物研究该级联体系的催化降解性能,其对水溶液中CR的降解率达到88%以上,该级联催化体系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有机溶剂耐受性和重复利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Hemin@GOx@ZIF-8级联降解体系对不同类型有机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在环境污染物降解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催化 葡糖氧化 血红素 芬顿反应 污染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化学氧化去除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燕英 陈鸿汉 +1 位作者 何炜 高文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用H2O2氧化处理柴油重度污染土壤,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油量、H2O2投加量、土壤pH值以及催化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向油污土壤中直接投加氧化剂的修复方法可行:H2O2的经济添加量为400ml/kg土,低含油(20000mg/kg)污土的去... 用H2O2氧化处理柴油重度污染土壤,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油量、H2O2投加量、土壤pH值以及催化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向油污土壤中直接投加氧化剂的修复方法可行:H2O2的经济添加量为400ml/kg土,低含油(20000mg/kg)污土的去除率可达70.0%以上,高含油(50000mg/kg)污土的去除率可达96.0%以上:pH5~8范围内土壤介质对该法的应用影响不大;如用芬顿试剂处理高含油(50000mg/kg)污土,H2O2只需100ml/kg土或200ml/kg土,就能达到85.0%以上的去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氧化 石油污染物 柴油重度污染土壤 氧化 芬顿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处理模拟酸性红B染料废水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文军 胡翔 +1 位作者 康灵玲 邵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3-396,共4页
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用酸性红B配制的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酸性红B降解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酸性红B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_2O_2加入量49.0 mmol/L,Fe^(2+)加入量2... 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用酸性红B配制的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酸性红B降解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酸性红B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_2O_2加入量49.0 mmol/L,Fe^(2+)加入量2.0 mmol/L,反应温度25℃,初始废水pH 3~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5min时,酸性红B去除率为99.8%,COD去除率为62.3%;反应60 min后,酸性红B去除率为99.9%,COD去除率为80.0%。Fenton试剂催化氧化降解酸性红B的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试剂 催化氧化 偶氮染料 酸性红B 废水处理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MIL(Cr,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类芬顿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文 苏迎杰 +5 位作者 侯东睿 罗静 孙庆功 张孟洋 杨豪 王剑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20,共11页
采用水热煅烧法合成CuO/MIL(Cr,Cu)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对CuO/MIL(Cr,Cu)复合材料进行了XRD、FT-IR、SEM、XPS、BET等表征,结果表明CuO均匀分散在金属有机框架MIL(Cr,Cu)的表面。对不同催化剂催化降解苯酚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 采用水热煅烧法合成CuO/MIL(Cr,Cu)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对CuO/MIL(Cr,Cu)复合材料进行了XRD、FT-IR、SEM、XPS、BET等表征,结果表明CuO均匀分散在金属有机框架MIL(Cr,Cu)的表面。对不同催化剂催化降解苯酚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0.3 g/L,H2O2浓度为50 mmol/L,pH=6,初始底物浓度为30 mg/L时,CuO/MIL(Cr,Cu)复合材料对苯酚的降解效果可达100%,降解效果优于CuO、MIL-101(Cr)。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和EPR测试等证明·OH是催化体系主要的活性自由基,并给出其可能的催化降解机理。CuO/MIL(Cr,Cu)复合材料可在近中性条件下降解酚类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剂 芬顿 金属有机框架 氧化 苯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苗苗 李波 余光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灰漠土和红壤长期定位试验站施肥处理土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纳米矿物颗粒的类酶颜色反应原理,研究了不施肥(CK)、施用化肥(NPK)、施用化肥和有机肥(NPKM)和施用有机肥(M)土壤类过氧化...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灰漠土和红壤长期定位试验站施肥处理土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纳米矿物颗粒的类酶颜色反应原理,研究了不施肥(CK)、施用化肥(NPK)、施用化肥和有机肥(NPKM)和施用有机肥(M)土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天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相似,土壤也具有经典的催化颜色反应,灰漠土和红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范围为0.4~1.0 U/kg。长期施肥显著改变了土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以M处理土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为最高,可达0.7 U/kg,比CK处理增加了70%以上。不同施肥年限下,CK和NPK处理土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无显著差异,而M和NPKM处理土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随施肥时间线性增加(R^(2)=0.71,P<0.01)。高温灭菌处理后,土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多没有改变,表明其活性是土壤本身固有的氧化还原特性;但M处理红壤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比CK和NPK处理红壤稳定性更高。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能影响土壤可溶性矿质元素(如硅和镁)水平。因此,施肥措施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固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而影响养分周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纳米酶 氧化物酶 芬顿反应 养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CF电极在非均相电芬顿系统中降解四环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龙飞 万宁 +2 位作者 黄雨婷 岳彤彤 冯威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2-990,共9页
针对传统芬顿技术的工作pH范围较窄、增大pH值会明显降低四环素的去除率并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将Fe_(3)O_(4)负载于碳毡(CF)电极表面,合成Fe_(3)O_(4)@CF复合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 针对传统芬顿技术的工作pH范围较窄、增大pH值会明显降低四环素的去除率并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将Fe_(3)O_(4)负载于碳毡(CF)电极表面,合成Fe_(3)O_(4)@CF复合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Fourier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电化学阻抗(EIS)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其作为电极在非均相电辅助芬顿(EF)系统中对四环素的降解性能和机理,并进行循环实验.结果表明:Fe_(3)O_(4)@CF电极在非均相电辅助芬顿体系中对四环素的降解性能最好;在室温下,经过90 min,四环素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初始pH=3,两电极间距离为2 cm,外加电流为50 mA,在非均相电芬顿系统中Fe_(3)O_(4)@CF电极对四环素的去除率可达96.7%;Fe_(3)O_(4)@CF电极可重复利用性良好;在非均相电芬顿系统降解四环素的过程中,·OH起主要作用,·O_(2)^(-)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Fe_(3)O_(4)@CF电极 非均相芬顿体系 氧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16
作者 任颜卫 贺咏梅 +3 位作者 宋子晨 李沁烊 李梦玮 邓远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2,166,共6页
以纳米级二氧化钛(TiO_(2))、硫酸亚铁铵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不同普鲁士蓝(PB)含量的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 以纳米级二氧化钛(TiO_(2))、硫酸亚铁铵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不同普鲁士蓝(PB)含量的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究复合材料降解抗生素药物四环素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在常温非光照和常温白光照射条件下,3种复合材料均具有较好的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活性,其中PB/TiO_(2)-100在LED白光(7 W)照射下,30 min内降解四环素效率可达82%。实验内容涉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数据分析、催化性能探究等多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材料、环境等多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普鲁士蓝 氧化 芬顿反应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漂白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17
作者 苏晓凡 刘素汝 +3 位作者 胡兴宇 刘磊 田卫东 谢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目前临床应用的牙齿漂白材料主要以过氧化氢作为功能成分。为达到有效的漂白效果,通常需要使用高浓度过氧化氢或较长的接触时间。然而,高浓度过氧化氢或长接触时间常导致牙齿敏感、釉质损伤、软组织损伤等不良反应,这极大地限制了牙齿... 目前临床应用的牙齿漂白材料主要以过氧化氢作为功能成分。为达到有效的漂白效果,通常需要使用高浓度过氧化氢或较长的接触时间。然而,高浓度过氧化氢或长接触时间常导致牙齿敏感、釉质损伤、软组织损伤等不良反应,这极大地限制了牙齿漂白材料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以产生大量强氧化性自由基或者活性氧为特点的高级氧化技术飞速发展,为研发新型牙齿漂白材料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方法,可望提高牙齿漂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或避免其并发症。本文系统性地总结了牙齿漂白材料的研究新进展,着重介绍其种类、作用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同时,也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漂白材料 高级氧化技术 芬顿反应 光催化 压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氧化吸收法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Hg^0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将军 陈思维 +1 位作者 盘思伟 唐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3,共5页
针对燃煤电厂汞污染问题,利用现有污染物设备实现汞的同步脱除是具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工程实用前景的一种方法。在广泛使用的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中,研究过渡金属离子(Mn2+、Co2+、Ni 2+、Cu2+)与H2O2构成的类芬顿体系(简称M2+/H... 针对燃煤电厂汞污染问题,利用现有污染物设备实现汞的同步脱除是具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工程实用前景的一种方法。在广泛使用的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中,研究过渡金属离子(Mn2+、Co2+、Ni 2+、Cu2+)与H2O2构成的类芬顿体系(简称M2+/H2O2体系)对烟气中Hg0的氧化脱除效果,以及不同H2O2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SO2浓度对M2+/H2O2体系Hg0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类芬顿试剂能有效促进烟气中Hg0的脱除,脱汞率随着H2O2浓度和过渡金属阳离子浓度增加而提高,且各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氧化作用为Co2+>Mn2+>Ni 2+>Cu2+。初始pH能促进M2+/H2O2体系Hg0的脱除,SO2的存在会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反应温度会影响该系统对Hg0的脱除效果,脱汞最佳反应温度为55℃,符合工程运行条件。可见,采用直接向脱硫浆液中加入添加剂的方法能有效控制燃煤电厂汞污染,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试剂 催化氧化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胺类农药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乐辉 孙娟 +2 位作者 徐星 朱衷榜 戚伟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49,共4页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水解酸化-Biofor(一段式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工艺处理硝基苯胺类农药废水。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CODCr去除率为73.8%,色度去除率为88.7%;水解酸化-Biofor工艺处理CODCr去除率在20%~60%,色度去除率...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水解酸化-Biofor(一段式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工艺处理硝基苯胺类农药废水。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CODCr去除率为73.8%,色度去除率为88.7%;水解酸化-Biofor工艺处理CODCr去除率在20%~60%,色度去除率为63.9%,在总进水CODcr≤19870mg/L、色度≤20000倍时,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水解酸化-Biofor工艺,加入适当的冷却水稀释盐分,处理后出水CODCr〈100mg/L、色度〈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胺农药废水 FENTON试剂 水解酸化 一段式生物过滤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1-XSrXFeO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孔雀石绿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平 王瑶 倪龙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101,I0007,共8页
为提高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活性,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La1-XSrXFeO3催化剂,利用类芬顿催化氧化处理孔雀石绿模拟废水;考察络合剂投加量、凝胶温度、Sr掺杂量、煅烧温度、pH及H 2O 2投加量等因素对孔雀石绿降解效果的影响,采用XPS、XR... 为提高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活性,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La1-XSrXFeO3催化剂,利用类芬顿催化氧化处理孔雀石绿模拟废水;考察络合剂投加量、凝胶温度、Sr掺杂量、煅烧温度、pH及H 2O 2投加量等因素对孔雀石绿降解效果的影响,采用XPS、XRD分析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r的掺杂量X为0.4、金属离子与络合剂摩尔比为1∶3、水浴凝胶温度为80℃、煅烧温度为600℃时,制得的催化剂性能最好;最佳反应条件为pH=7,催化剂投加量为0.05 g,H 2O 2投加量为0.4 mL,反应5 min,孔雀石绿去除率超过90.00%,反应10 min为97.92%。改性后催化剂结构未发生变化,但是晶体比表面积变大,晶体中活泼氧原子增加。制备的催化剂5次重复使用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该结果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及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芬顿反应 溶胶凝胶法 钙钛矿 氧化 孔雀石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