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失能失智非侵入性神经调控的效应和疗效评价的专家共识
1
作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类型物理刺激方式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与机理研究》项目专家组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监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4期4258-4281,共24页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负担日益加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护理压力。非侵入性神经调控(NINM)作为潜在的解决方案,尽管在延缓功能衰退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其效应和疗效评价仍缺乏科学、全面、标准化的体...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负担日益加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护理压力。非侵入性神经调控(NINM)作为潜在的解决方案,尽管在延缓功能衰退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其效应和疗效评价仍缺乏科学、全面、标准化的体系。目前的评价方法多依赖主观量表,忽略了脑功能的动态变化,且安全性阈值模糊,难以全面评估技术的长期疗效和临床获益。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以及现有临床实践经验和技术管理规范,本共识针对老年失能失智人群制定了11项NINM干预共识意见。这些意见系统地涵盖了人群选择、干预策略、疗效与效应评估指标及安全监管等多个关键方面。本共识的制定旨在提升临床应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老年失能失智人群的NINM干预提供规范化指导,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和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老年失能失智 侵入神经调控 效应和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军事认知神经训练研究与展望
2
作者 冯正直 许海燕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93-1599,共7页
伴随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技术应用时代,军事心理训练从传统的行为训练向基于神经成像、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认知神经训练发展。认知神经训练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既可用于军事职业相关神经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更可作为以脑为... 伴随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技术应用时代,军事心理训练从传统的行为训练向基于神经成像、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认知神经训练发展。认知神经训练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既可用于军事职业相关神经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更可作为以脑为靶点的预防性训练以增强认知、调节情绪和塑造行为。本文聚焦于非侵入性认知神经训练,重点梳理以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和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等为代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以及由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介导的神经反馈(neurofeedback,NF),展望其智能化、个性化、多模态、感官化和可穿戴发展趋势,并探讨我军开展认知神经训练研究和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认知神经训练 认知神经科学 侵入脑刺激 神经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侵入性神经调控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志童 黄鹏 +1 位作者 孙伯民 李殿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8-551,共4页
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最常见的中轴症状之一,严重损害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神经调控是PD步态障碍药物、运动和康复治疗之外的重要疗法,其中侵入性手术是常采用的调控手段。鉴于步态障碍的高发病率和现有... 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最常见的中轴症状之一,严重损害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神经调控是PD步态障碍药物、运动和康复治疗之外的重要疗法,其中侵入性手术是常采用的调控手段。鉴于步态障碍的高发病率和现有疗法的疗效局限性,近年来侵入性神经调控出现了许多针对新靶点和新模式的研究。本文对侵入性神经调控在治疗PD步态障碍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步态障碍 侵入神经调控 脑深部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抑郁障碍神经调控应用及评估
4
作者 李玉清 揭会聪 +2 位作者 郭江子慧 刘迢迢 郑旭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1-690,共10页
抑郁症又称重性抑郁障碍(MDD),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精力缺乏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类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神经调控技术通过侵入性或非侵入性的方法,利用电、磁等手段调节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活动,改善抑郁症状。确定... 抑郁症又称重性抑郁障碍(MDD),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精力缺乏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类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神经调控技术通过侵入性或非侵入性的方法,利用电、磁等手段调节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活动,改善抑郁症状。确定客观的评估指标可以为MDD神经调控策略的制定及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系统回顾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电刺激(TES)和经颅超声刺激(TUS)等非侵入式,以及深部脑刺激(DBS)、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等侵入式神经调控技术在MDD的最新应用进展,重点探讨了神经调控的行为学、神经影像学以及神经电生理评估指标,为未来开发重性抑郁障碍的精准、个性化神经调控方案和评估工具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侵入调控 侵入调控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病神经调节机制的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胤飞 彭琲 +2 位作者 黄金丽 黄家珠 邓德茂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非侵入性神经调控(non-invasive neuromodulation, NINM)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及使用方便的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在治疗PD的不同运动和非...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非侵入性神经调控(non-invasive neuromodulation, NINM)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及使用方便的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在治疗PD的不同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方面具有巨大潜力。MRI可显示大脑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神经调控疗法的疗效评估和神经调节机制探索。本文分别对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stimulation,TES)、经颅超声刺激(transcranialultrasoundstimulation,TUS)、无创迷走神经刺激(noninvasive vagal nerve stimulation, nVNS)等四种NINM治疗PD神经调节机制的MRI研究近况作一综述,梳理其神经调节机制,总结常用的调控靶点,为NINM的临床开发和应用提供帮助,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侵入神经调控 磁共振成像 经颅磁刺激 经颅电刺激 经颅超声刺激 无创迷走神经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英 汪洁 吴东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9-983,共5页
脑卒中已上升为全球的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因素,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等,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在临床上,吞咽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法治疗... 脑卒中已上升为全球的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因素,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等,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在临床上,吞咽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法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并不能对所有吞咽障碍有效。近年研究者开始利用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进行吞咽电生理评估及吞咽障碍治疗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吞咽障碍 刺激技术 侵入 手法治疗 应用 治疗方法 致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律音调疗法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卒中后失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米海霞 张通 刘丽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5-1419,共5页
卒中后语言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仍不明确,目前认为左侧大面积脑损伤的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主要通过激活右侧半球的同源脑区进而改善言语功能。旋律音调疗法(MIT)可以通过旋律音调和左手拍击激活右侧半球的额颞叶脑区,特别适用于左侧大... 卒中后语言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仍不明确,目前认为左侧大面积脑损伤的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主要通过激活右侧半球的同源脑区进而改善言语功能。旋律音调疗法(MIT)可以通过旋律音调和左手拍击激活右侧半球的额颞叶脑区,特别适用于左侧大面积脑损伤的非流利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NBS)通过刺激病灶侧或病灶对侧改变脑电活动,已被用于促进卒中后语言功能恢复。兴奋性经颅刺激作用于右侧半球同源性语言功能区联合MIT可一定程度上促进左侧大面积脑损伤的卒中后严重失语患者的语言恢复。未来可尝试将传统的言语治疗联合MIT及外部的经颅刺激(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及经颅磁刺激)促进语言相关功能区域的激活,从而更大限度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言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 康复 旋律音调疗法 侵入脑刺激技术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基因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付爱玲 周如梅 赵宝全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非侵入性地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血脑屏障输送至脑内,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应用适宜的转运载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使用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已成功进行非侵入性基因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 非侵入性地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血脑屏障输送至脑内,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应用适宜的转运载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使用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已成功进行非侵入性基因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实验性运动神经疾病、脑部肿瘤和帕金森病等。随着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的研究和新型载体的开发,应用非侵入性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将会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基因治疗 载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对正常和失语症语言网络的调控作用
9
作者 汪洁 王卓 +2 位作者 宋为群 吴东宇 袁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结合神经影像技术对语言网络调控作用的研究逐步增多,这些研究揭示了语言网络对神经调控和行为训练诱导的可塑性变化...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促进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的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结合神经影像技术对语言网络调控作用的研究逐步增多,这些研究揭示了语言网络对神经调控和行为训练诱导的可塑性变化。可塑性诱导技术最常用的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在实验研究或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抑制性或兴奋性刺激来观察语言的行为改变和与其相关的神经网络改变。一些研究是在正常人中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影像技术 重复经颅磁刺激 侵入脑刺激 语言网络 网络调控 神经调控 失语症 观察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注意力机制的非侵入性癌症检测
10
作者 孙浩峻 吴飞 张开昱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9-145,共7页
在癌症检测领域,细胞游离D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引发一场重大变革,为非侵入性癌症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测序数据做出可靠且精确的预测至关重要,但是测序成本高昂。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流动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 在癌症检测领域,细胞游离D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引发一场重大变革,为非侵入性癌症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测序数据做出可靠且精确的预测至关重要,但是测序成本高昂。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流动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定义差异甲基化区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得满足深度学习数据量的要求,并整合全基因组双硫酸盐测序数据中的DNA序列和甲基化信息,以实现对髓母细胞瘤患者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诊断过程的准确性,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达到99.73%,展示了深度学习技术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癌症检测 流动注意力机制 细胞游离DNA 高通量测序技术 深度学习 差异甲基化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神经节调制技术在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小平 徐群 +3 位作者 张杭杭 徐新建 陈磊 周智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97-2200,共4页
目的探讨奇神经节调制技术在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NP/CPPS)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绍兴市新昌县中医院男性科门诊符合CNP/CPPS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46例,按就诊先后... 目的探讨奇神经节调制技术在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NP/CPPS)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绍兴市新昌县中医院男性科门诊符合CNP/CPPS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46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Ⅰ组(采用特拉唑嗪治疗)和Ⅱ组(采用奇神经节调制技术治疗),各23例,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镜检白细胞变化情况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VAS评分、EPS常规镜检白细胞变化情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NIH-CPSI评分、VAS评分、EPS常规镜检白细胞变化情况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Ⅰ组患者均无体位性低血压及心悸情况发生,仅有1例出现轻度腹泻,另有1例出现一过性轻微头晕,未经特殊处理,3 d内自行缓解;Ⅱ组无一例发生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会阴部感觉异常、排尿和/或排便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出血等。结论奇神经节调制技术治疗CNP/CPPS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细菌前列腺炎/ 盆腔疼痛综合征 疗效比较研究 神经节调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非侵入性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2
作者 滕惠琴 薛惠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技术 侵入 肝活组织检查 文献资料 同部位 可逆 自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伦理探讨
13
作者 金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4期408-412,共5页
随着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了对精神障碍和神经疾病较好的治疗前景,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临床应用中... 随着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了对精神障碍和神经疾病较好的治疗前景,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临床应用中面临的知情同意、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医学伦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在充分保障患者权益的基础上推动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脑刺激技术 临床应用 知情同意 伦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量代谢调控作用与肥胖发病机制的关系及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焦广发 高峰 何玉秀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297,共5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参与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增殖分化过程。近年来BDNF在非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 脑源神经营养因子 发病机制 调控作用 能量代谢 神经系统 运动 肥胖 分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尚堡深层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对注采精细调控影响研究
15
作者 李彦兰 许晓明 +2 位作者 孙景民 杨超 何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8428-8433,8443,共7页
高尚堡深层属于多层系复杂断块油藏,埋藏深、断块小、井段长、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有效储层识别和小层对比难度大。开采过程中多数油水井都是多层合注合采,未考虑储层非均质性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致使油田产油量出... 高尚堡深层属于多层系复杂断块油藏,埋藏深、断块小、井段长、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有效储层识别和小层对比难度大。开采过程中多数油水井都是多层合注合采,未考虑储层非均质性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致使油田产油量出现快速递减和含水快速升高等一系列问题。根据现场生产中表现出的问题,针对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储层性质,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明确了油水井之间储层非均质性强弱对开采效果的影响程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精细调控技术对策,进而有效指导油田生产,达到油田高效开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精细调控 储层均质 水驱开发 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物力学视角下无创脑刺激对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16
作者 刘宇 周治宁 +6 位作者 王玮 张玉凤 杨宸灏 徐永鑫 李路 吕娇娇 黄灵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7,共17页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聚焦无创脑刺激技术,特别是无创深部脑刺激——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brain stimulation,TIs),探讨其对提升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详细分析TIs技术精准调控深部脑区以增强运动皮...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聚焦无创脑刺激技术,特别是无创深部脑刺激——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brain stimulation,TIs),探讨其对提升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详细分析TIs技术精准调控深部脑区以增强运动皮层兴奋性,促进运动技能学习,并提升下肢爆发力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TIs对运动认知功能的潜在调节作用及其在帕金森病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突出其非侵入性、聚焦深部脑区、位置及参数可调等独特优势。此外,介绍脑肌互作神经启动技术,它结合了无创脑刺激与肌肉电刺激技术,通过同步调节脑和肌肉的功能,进一步优化运动控制与执行系统以提升运动能力。未来研究应聚焦多学科协作,推动技术应用拓展、智能化集成以及运动科技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充分释放无创脑刺激技术在提升运动表现、增强运动认知功能及治疗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脑刺激 运动表现 相位干涉电场刺激 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用于神经振荡的节律性神经调控在临床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质斌 李翀 +1 位作者 徐泉 季林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0-705,共6页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及其家庭遭受诸多不便,尤其老龄化加剧,脑疾病发病率攀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近年来,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及其家庭遭受诸多不便,尤其老龄化加剧,脑疾病发病率攀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近年来,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等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方法,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促进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运动功能障碍 经颅电刺激 神经调控 经颅磁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侵入 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非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欣欣 何美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448,共5页
由于药物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存在诸多局限性,所以非药物治疗方式的探索尤为重要。近年对VM非药物治疗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管理、前庭康复训练、神经调控治疗、针灸疗法四个方面。多项研究建议VM患者均... 由于药物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存在诸多局限性,所以非药物治疗方式的探索尤为重要。近年对VM非药物治疗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管理、前庭康复训练、神经调控治疗、针灸疗法四个方面。多项研究建议VM患者均应考虑前庭康复训练,而对于神经调控治疗刺激方式的选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仍需进行系统的研究。综合阐述VM非药物治疗,有助于为VM患者制定更加全面科学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偏头痛 偏头痛 药物治疗 前庭康复 神经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应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的记忆干预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媛 李勇辉 +1 位作者 申寻兵 董昕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0-1343,共14页
记忆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累积经验、促进个体生存的重要功能。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具有某种非适应性记忆过强的特征,不利于个体生存。因此,以病理性改变的记忆为靶点,通过削弱或更新非适应性记忆,可... 记忆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累积经验、促进个体生存的重要功能。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具有某种非适应性记忆过强的特征,不利于个体生存。因此,以病理性改变的记忆为靶点,通过削弱或更新非适应性记忆,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甚至治愈的目的。记忆并非是对经验的刻板记录,而是对经验不断更新整合的过程,因此记忆有被干预的可能。记忆的再次激活可能会诱发记忆消退和再巩固,这为记忆相关精神疾病的干预提供了思路和启发。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NIBS)技术作为一种时间、空间分辨率较高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近年来开始被结合运用到记忆干预研究中。不同刺激参数的NIBS (如频率、极性,以及受刺激区域的初始神经激活状态)应用于特定大脑皮质区域,可以调节神经可塑性,增强或降低靶点脑区的兴奋性,从而削弱或增强行为表现,实现记忆消退增强或在再巩固时间窗内干预记忆。本文首先介绍了记忆相关的脑功能基础研究与局部脑区干预方案的理论联系,继而回顾了近年来NIBS与记忆干预相结合应用于创伤或物质滥用相关障碍的临床干预研究,为精神疾病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脑刺激技术 记忆再巩固 创伤后应激障碍 物质滥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羡媚 邵毅 廖萱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以及视力模糊等。长期以来,干眼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补充泪液成分,如人工泪液、泪道栓塞和睑板腺按摩等。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近...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以及视力模糊等。长期以来,干眼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补充泪液成分,如人工泪液、泪道栓塞和睑板腺按摩等。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神经刺激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干眼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刺激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潜在应用前景,以期为神经刺激疗法在干眼治疗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 干眼 鼻内外神经刺激 眶周经皮电刺激 侵入脑刺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